- UID
- 11598
- 积分
- 3146
- 威望
- 20080
- 桐币
- 927
- 激情
- 845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89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5-13
桐网嘉宾
- 积分
- 3146
鲜花( 2) 鸡蛋( 0)
|
发表于 2005-7-29 15: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文由 [B]ooo[/B] 发表: 蛮好的文章啊 [/quote]
作者关于此类文章已经写了一个系列了。大约我都读过罢。记得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感觉还是蛮好的,以为作者在宣传桐城文化。但读多了,真的觉得是“为赋新篇强作文”了。
首先令人不快的是,桐城文化成了皖江文化的包装,而作者又说地域文化已经消亡,就是要我们不要再提桐城文化甚至徽文化了,那么他所提的“皖江文化”是不是一种“地域文化”呢?我很疑惑。
其二,“皖江文化”似乎成了以安庆为中心的代表。那么俗称“皖江八百里”的沿江地市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呢?难怪“皖江文化”不为安徽其他地方人所认同了。与其花力气鼓吹一个得不到广泛认同的以安庆为中心的所谓“皖江文化”,不如继续深入发掘“桐城文化”这既有的品牌,何乐而不为?
其三,从来文化都是民族的,特色文化更是地域的。如果说地域文化消亡,是不是一个民族已经消亡了呢?是一个地域已经消亡了呢?自古仁人志士总是视自己民族的文化为自己生命的重要构成,不管历史如何变迁,总是守着自己尊奉的文化不放,甚至不惜性命地千方百计传民族文化于后世。而桐城人尤甚。名冠有清一代的卓越的文学大家戴名世,就是因为久受桐乡儒风浸润,生长于清却偏偏对晚明萦怀情愫,以致惨遭文字狱杀害,并殃及几百口族人沉尸自家门前的清水塘。戴名世之后,又有多少桐城男女英杰,一再以身去殉民族文化。如握枪杆子的桐城派文人姚莹,如暗杀时代胆子最大的桐城人吴樾,如报仇怒毙孙传芳的桐城人施剑翘……他们和戴名世一样,激情书写了一笔笔厚重的历史。而这正是桐城地域文化的鲜明特征之一。
本人才疏学浅,希望得到作者乃至方家的指点!
[此帖子已被 快雨堂 在 2005-7-29 15:29:37 编辑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