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X' m. x* O# m F3 K4 H' |& V& Q, j
1938年1月底,在日军炮火不断威胁之下,南迁至长沙的临时大学(西南联大前身)被迫西迁。西迁共分三路而行,其中第三路湘黔滇步行团行程最为艰苦卓绝。步行团的最高军事领导,是由当时湖南省主席张治中推荐的黄师岳。" X" n q: O; t0 W
5 i" g6 B. K/ h) j: i& t黄师岳,安徽桐城人,东北军高级将领,曾任东北军陆军步兵第二十四旅旅长、二十九军少将师长。1942年,黄师岳指挥的第五战区第十三游击纵队曾驻防过桐(城)怀(宁)一带。1948年,由国防部派驻东北任“剿总”中将部员。 ) D) J, s+ f+ f5 |: \/ g* Q9 }6 c# Z% y% g' W9 L! w. Z$ l- A
' N! J1 Q' l- k2 ^7 Q1938年2月19日,湘滇黔步行团在长沙誓师出发,开始了他们3000里的长征。黄师岳为了避免人员伤亡,保护广大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实施了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全团分设二个大队三个中队,有三位军官分任参谋长和大队长,随团配有炊事员和大夫,有两辆卡车运送行李。学生284人组成18个小队,教师11人组成辅导团,五位教授黄钰生(南开)、曾昭抡(北大)、李继侗(清华)、闻一多(清华)、袁复礼(清华)组成指导委员会。出发之前,每人发给军装一套,绑腿、草鞋各一双,油布伞一把,限带行李八公斤———主要是路上必须的生活用品。, G: u/ F( t' t2 P
0 e' J* r3 K' q' }4 j$ K- `
" t- K+ ?: b' u6 T
" Y. l5 }& I% ^, f, [0 _步行团先从长沙乘船至益阳,再由益阳徒步穿越湘西。湘西当时是土匪出没之地,黄师岳对此也十分焦虑,一点不敢懈怠。不过幸好在此之前张治中已经做好布置,派沈从文和湘西的地方势力打过招呼。土匪们听说是逃难来的穷学生,也就没有怎么为难他们。当时正值隆冬季节,师生们肩背行囊,冒着严寒,在湘西的行程中先后渡过湘江、沅江、资水三条大河,越过湘西,到了贵州省境内。云贵高原山路崎岖,加之当时阴雨连绵,行走更是艰难。0 f+ A2 I ?" d5 q+ s# s% m& _8 |& |
8 G. ]) |& I; N& n' [( [
6 W8 j& `9 L" G6 q* A$ P- y" }- b7 x. O; F& s: | ]; C
在这样的环境下,师生们由于有了黄师岳的护送,一路上依然保持着高涨的热情和乐观情绪。他们一路调查采风,采集标本,收集民歌、民谣,访问少数民族村寨,受到沿途的贵州省政府和各地政府、人民的热情接待。师生们虽然经受了体力和意志的锻炼,但在这无比艰难的旅程中,一路走来还是收获颇丰的。: O: V' F1 @. T1 T
% g! R9 @! v; B* r+ _- Z
& T" i o( E; W9 y7 C, r/ t/ Y/ u& g" N+ M" o$ Y" Q
在前后两个多月期间,学中文的同学根据路上所见所闻,写成了《西南采风录》一书,后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教生物的李继侗、吴征镒先生,带领学生采集了许多动植物标本,其中许多植物标本是他们第一次采集。曾昭抡和理工学院的同学,在经过矿区的时候指导了当地的矿工冶炼;地质学家袁复礼则几乎一路都在不停地敲石头,向学生讲述地质地貌。学美术出身的闻一多先生沿途作了五十多幅写生画。闻一多先生说:“火车我坐过了,轮船我也坐过了。但对于中国的认识,其实很肤浅。今天,我要用我的脚板,去抚摸祖先经历的沧桑。国难当头,我们这些掉书袋的人,应该重新认识中国了!” 1 T' G$ Y- R/ p + H5 ?/ R% u8 N" u+ _( _8 q7 u# A+ J; i l9 K( u
7 r2 L+ y% G- S
1938年4月28日,湘黔滇步行团在黄师岳的带领下,历时68天,在山峦重叠的云贵高原经过三千里长征后,终于胜利抵达目的地昆明。西南联大为此在昆明圆通公园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全体团员在受到了先期抵达的师友热烈欢迎。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与黄师岳将军热情握手,黄师岳按照步行团花名册一一点名后,将花名册郑重地交给了梅贻琦。至此,黄师岳将军出色的完成了他艰难的护送任务。! ]+ `$ \ a9 E
4 Y6 m; M, w- }! _% V
+ X' R6 b) z. n+ }2 c3 ^$ l8 ^
梅贻琦校长与黄师岳热情握手
9 ^: N9 K# X' P- S7 `! x9 }2 t
; {4 |- [1 o9 O- M7 g
7 b! B( _# d, l, y4 r7 ^
步行团成员受到热烈欢迎
) n- v+ ]! _# {, ^1 Q; K9 M. {) w; W$ W
/ F- G6 G+ d- O4 U/ }! n
) ?8 R$ @! H1 l1 g
0 S' \% W2 f% i$ h+ e: W: H6 v9 \3 ]此次旅程自长沙出发,经湘西,越贵州,行程1660多公里,其中步行约1300公里。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壮举,黄师岳也会因此而将永载史册。+ x- _: V% W" x: r1 Y/ ^
9 h* }: o: X! M1 S/ j
作为一名军人,黄师岳是一位正直的爱国将领。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沦陷,而蒋介石却对日奉行妥协政策,东北军被调往西北。面对山河破碎,国难当头,黄师岳有志不能报国,忧心如焚。在山西娘子关,黄师岳对冯玉祥说:“老将军快出来救国吧!”一面大声疾呼,一面痛哭流涕。冯玉祥也不禁为之动容。 / c& _3 C$ n) C ?' t 3 [: A' ^0 k3 l- m! M& r1948年底,辽沈战役接近尾声,在沈阳任国防部派驻东北“剿总”中将部员的黄师岳和其他共27名将级军官被我军俘虏,黄师岳也尴尬地成为在此次战役被俘的国军最高级别将领。; D. l/ P* o, m5 @# j
1 G# Z. o5 H5 }+ l! N, f- K+ H * ^! x. W: e* c. k% Q5 F& o H5 g h6 }! [. t
! w0 B5 K& F6 F7 A! c: g
在网上搜索到了《黄师岳其人》一文,无缘得见,希望知情网友能够提供。该文0.4万字,《清华校友文稿资料》第9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 * N; t9 B' X E) _4 `3 i. U3 {. f+ z/ ]; w4 x' i$ D9 ?) {
, O. K; @" c, u% i. v
! ?. u/ C4 K7 S5 W
1 h$ q5 X& f B1 T$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