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382|回复: 4

[桐城人] [龙眠之子]千里护送西南联大入滇的桐城将军——黄师岳

[复制链接]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2-24 11: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里护送联大师生入滇的安徽将领——黄师岳

& Y  W/ o+ i% T& u1 s; ]+ ^
v2-ce21d4b47443c2097e4890ef447084a3_1440w.jpg
" T9 U, D, M: J0 l" ?

& M$ @+ }0 w( Q" ^8 m1938年1月底,在日军炮火不断威胁之下,南迁至长沙的临时大学(西南联大前身)被迫西迁。西迁共分三路而行,其中第三路湘黔滇步行团行程最为艰苦卓绝。步行团的最高军事领导,是由当时湖南省主席张治中推荐的黄师岳。
! o6 w2 l. K% y+ `5 W0 d8 k5 _: |
黄师岳,安徽桐城人,东北军高级将领,曾任东北军陆军步兵第二十四旅旅长、二十九军少将师长。1942年,黄师岳指挥的第五战区第十三游击纵队曾驻防过桐(城)怀(宁)一带。1948年,由国防部派驻东北任“剿总”中将部员。
; k6 L6 V. O1 @- w7 r$ v: B0 _, [. j# B
v2-cb881b9ed0bd59794d16c3d05d662308_720w.jpg
) g& R/ q* L& @. g( g% t  U' x
1938年2月19日,湘滇黔步行团在长沙誓师出发,开始了他们3000里的长征。黄师岳为了避免人员伤亡,保护广大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实施了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全团分设二个大队三个中队,有三位军官分任参谋长和大队长,随团配有炊事员和大夫,有两辆卡车运送行李。学生284人组成18个小队,教师11人组成辅导团,五位教授黄钰生(南开)、曾昭抡(北大)、李继侗(清华)、闻一多(清华)、袁复礼(清华)组成指导委员会。出发之前,每人发给军装一套,绑腿、草鞋各一双,油布伞一把,限带行李八公斤———主要是路上必须的生活用品。$ u; g7 O9 h0 t2 A/ g+ z% r- F* e* w

' f: ^4 E4 z, x
v2-74e986aae3b837c4ff2b598abbe450a2_720w.jpg

- ?  }) A/ H% ~) E  ]- \: b+ g! u- i5 Y/ A" X" M2 w6 W% [
步行团先从长沙乘船至益阳,再由益阳徒步穿越湘西。湘西当时是土匪出没之地,黄师岳对此也十分焦虑,一点不敢懈怠。不过幸好在此之前张治中已经做好布置,派沈从文和湘西的地方势力打过招呼。土匪们听说是逃难来的穷学生,也就没有怎么为难他们。当时正值隆冬季节,师生们肩背行囊,冒着严寒,在湘西的行程中先后渡过湘江、沅江、资水三条大河,越过湘西,到了贵州省境内。云贵高原山路崎岖,加之当时阴雨连绵,行走更是艰难。
. h5 r$ [8 W- f) j. H$ |- V; N, M3 ?4 x, t

4 n" l$ V: k8 M4 ^, z& ~3 y0 s0 C6 J+ y, U2 j! S; }
在这样的环境下,师生们由于有了黄师岳的护送,一路上依然保持着高涨的热情和乐观情绪。他们一路调查采风,采集标本,收集民歌、民谣,访问少数民族村寨,受到沿途的贵州省政府和各地政府、人民的热情接待。师生们虽然经受了体力和意志的锻炼,但在这无比艰难的旅程中,一路走来还是收获颇丰的。/ Y" N7 _- T" U% n4 g. c7 w
; t7 Q' z3 L& b  h" {- C/ e

; Y# r% x8 }: \) y) y4 `. f% [7 w" P& n! N7 y2 s- i
在前后两个多月期间,学中文的同学根据路上所见所闻,写成了《西南采风录》一书,后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教生物的李继侗、吴征镒先生,带领学生采集了许多动植物标本,其中许多植物标本是他们第一次采集。曾昭抡和理工学院的同学,在经过矿区的时候指导了当地的矿工冶炼;地质学家袁复礼则几乎一路都在不停地敲石头,向学生讲述地质地貌。学美术出身的闻一多先生沿途作了五十多幅写生画。闻一多先生说:“火车我坐过了,轮船我也坐过了。但对于中国的认识,其实很肤浅。今天,我要用我的脚板,去抚摸祖先经历的沧桑。国难当头,我们这些掉书袋的人,应该重新认识中国了!”
. I, V+ O& w; X( |$ b/ s+ D0 K( g/ |3 ~% [3 \
5 _4 E$ B4 N2 Y/ L" K
9 b# b8 @; d  M, C% X- @
1938年4月28日,湘黔滇步行团在黄师岳的带领下,历时68天,在山峦重叠的云贵高原经过三千里长征后,终于胜利抵达目的地昆明。西南联大为此在昆明圆通公园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全体团员在受到了先期抵达的师友热烈欢迎。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与黄师岳将军热情握手,黄师岳按照步行团花名册一一点名后,将花名册郑重地交给了梅贻琦。至此,黄师岳将军出色的完成了他艰难的护送任务。1 Y/ v) c0 C) M5 C; B% P

0 H. }) h7 M: |, j3 |9 `* {4 g
v2-a5bffd316bda90dfc468f94a881391ea_720w.jpg
6 ~. Y% m+ {4 m2 g
梅贻琦校长与黄师岳热情握手

! Z& ?$ B* W1 M* d" t# y) x
1 a+ }4 S* k  P$ V2 s; J
v2-e8bb3778de1228e60d223ea3c1f0db5e_720w.jpg

8 _2 y& U# i- p3 U
步行团成员受到热烈欢迎
& F; h& r; z' F/ ]/ \! Z) Y. L* h
9 u0 K  D( @5 D0 q
v2-41f1a3ebc572623c532726446acf504e_720w.jpg
$ r- }$ ^% N' O4 W/ M
v2-e4db0c40ce55807c45533f3cc01cbbac_720w.jpg

! c" D0 R! ^( t  V! }* G
$ l( V! X1 {5 w+ D7 c此次旅程自长沙出发,经湘西,越贵州,行程1660多公里,其中步行约1300公里。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壮举,黄师岳也会因此而将永载史册。$ b8 i2 ]: ~+ s$ n8 a0 D

; k* X4 v! s1 i/ l( F0 a0 J# {作为一名军人,黄师岳是一位正直的爱国将领。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沦陷,而蒋介石却对日奉行妥协政策,东北军被调往西北。面对山河破碎,国难当头,黄师岳有志不能报国,忧心如焚。在山西娘子关,黄师岳对冯玉祥说:“老将军快出来救国吧!”一面大声疾呼,一面痛哭流涕。冯玉祥也不禁为之动容。8 Y, v' Y- r5 x. g( N! k1 }# ~- d0 A
6 Y, m4 _& l# e6 D
1948年底,辽沈战役接近尾声,在沈阳任国防部派驻东北“剿总”中将部员的黄师岳和其他共27名将级军官被我军俘虏,黄师岳也尴尬地成为在此次战役被俘的国军最高级别将领。
- I" E, L" o8 r! y" E0 T3 J0 m' b7 t6 L, E

" j- r% C5 R4 d& h5 f7 O' s) \2 c( v+ ~4 v0 E

  m1 C/ {; ~2 a; K在网上搜索到了《黄师岳其人》一文,无缘得见,希望知情网友能够提供。该文0.4万字,《清华校友文稿资料》第9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  S9 d% A) T& i3 b- Z
$ r) P7 J) m( @, g3 R1 I$ m
7 C6 K; X9 q0 ?! m4 A/ W2 N

8 \0 b" G0 P* p6 f( [' n2 ]; Y0 C% L
+ v" u+ m3 S. g7 X/ g, k6 Z7 S& W* ~
; A4 \  R7 W6 c+ M& X# R

* v) ?3 n+ s$ v  s1 c% _( J[此帖子已被 桐川 在 2006-2-24 19:49:55 编辑过]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06

主题

7939

回帖

8251

积分

巡查专员

Rank: 8Rank: 8

积分
8251
鲜花(17) 鸡蛋(2)
发表于 2006-2-24 12: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会评判一个人的好坏!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57

主题

579

回帖

653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53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9-4-7 22: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师岳,字矗霄,桐城人,1936年国民政府授中将。东北讲武堂第3期、陆军大学第12期毕业。长期在东北军任职,1928年底东北易帜后任东北边防军步兵第24旅少将旅长, 1931年5月任独立第17旅旅长,1933年任第67军117师师长,旋调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第3处中将处长,后任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抗战期间曾任鄂豫皖边区第13游击纵队司令,参加抗战,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中将部员,1947年任东北剿匪总部中将参议,1948年10月派任第9兵团联络官,11月2日在沈阳被俘。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36

回帖

61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61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23-2-9 23: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讲武堂第2期      1928年底东北军缩编时任东北边防军第24旅中将旅长。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0

主题

343

回帖

2550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2550
QQ
鲜花(10) 鸡蛋(0)
发表于 2023-2-10 08: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师岳其人
" }$ @! {( a2 h9 ]
闻 黎 明

0 m4 D' R0 O* ^  ^3 Z7 N) z  抗战初期,长沙临时大学280余学生和11位教师从长沙步行到昆明的三千里湘黔滇长途跋涉,无疑是西南联大校史上极为壮观而感人的一页。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回忆与撰述越来越多,而且文中都必然提到旅行团团长黄师岳中将的名字。
, U$ @8 o! h( t% }$ U  不过,对于黄师岳的记载,除了旅行途中忠于职守、与师生同甘共苦等外,其他的情况鲜有所闻,以致参加当时旅行团的余树声先生说“黄将军以后消息杳然,但时隔六十个春秋,现在每忆及这位长者还是使人油然起敬”(见张寄谦编《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创举》第326至327页)。我想,许多人大概都有同感。这里,披露一封1938年6月2日黄师岳致蒋梦麟、梅贻琦两联大常委的信,相信有助于对黄师岳人格的了解。
+ e: {' ?6 [% \0 N" ^* y% P  下面是该信全文:
( n# n* ?: n# n% v8 R  孟、月公校长钧鉴:寇氛未已,坚决抗战,为民族复兴大业计,迁文化于后方,储材备用,实为当今之第一急务。在师岳不过奉张主席文白兄命,率领贵校学生旅行团步行到滇开课而已,虽云跋涉辛苦,为民族为国家服务,与数百青年同行三千里,自觉精神上痛快与光荣。到滇承招待慰劳,反使内心感与愧,并所赐纪念簿谨什袭珍藏,永远存念,以纪念此行。至捐送金表一只及川资五百元,在公等为诚意,在师岳实在无受法,均原璧交来人带回矣。今已于六月一日回抵长沙复命,知关廑注,谨此奉闻,专函布臆,敬颂钧安,诸维亮察。. Q/ p5 T) K8 B$ p" i5 s: ?
黄师岳启 六月二日

: N0 U( F$ u; g% V) R  这封信,是我在清华大学档案馆查到的。1988年冬,为了编辑《闻一多年谱长编》,我到清华大学档案馆(当时还是档案室)查阅资料。感谢当时的负责人陈兆玲教师,她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并将所有材料搬了出来任我选择,使我获得了大量宝贵资料。就是在这里,我看到了黄师岳的这封信。' @  s) s$ a; B3 I
从黄师岳的信中,知道联大当局为了表示他为湘黔滇旅行团做出的贡献,特派人送给他一只金表和五百元旅费。这些礼物,大概是联大领导精心考虑的。黄师岳作为军人,掌握时间当然是最重要的,故而送上一只金表,以表心意。至于五百元现款,不过是略补旅行途中的开销罢了。记不起是哪篇回忆中,说某次路遇土匪,亏黄师岳留下300元买路钱,旅行团才得无恙。如果说这是孤证不足为据的话,那么许多人都记得,旅行团到昆明后,黄师岳曾在有名的“海棠春”饭馆举行告别宴会,招待旅行团全体师生,这笔开支想来是他自己掏的腰包吧。/ h1 d, ]2 R: Z, Y) ]
  可是,黄师岳谢绝了这些礼物。他认为自己和大家一样,不过为复兴民族大业做了一点工作,不足挂齿。作为一个旧军队的军官,能做到这一点,的确不容易,这也是在当时全民抗战形势影响下才可能出现的新气象。* `" q' V4 \9 m
  黄师岳拒收礼物的事,感动了我。1989年8月5日,我在《团结报》“民国史谭”专栏中发表的《抗战教育史上的一次壮举》中,特别介绍了这封信。那篇文章结尾处,我是这样写的:“在本篇将结束时,笔者特别想介绍一下旅行团团长黄师岳中将。黄师岳时已五十开外,身材魁梧,和蔼可亲。他与团员日夜相处,同甘共苦。旅行团安然抵昆,黄将军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更为可贵的,是他在事后表现出那种忠诚的爱国廉洁的胸襟,这从笔者新近发现的他给蒋梦麟、梅贻琦的一封信中可以体现出来。”文末,我用了“壮哉!湘黔滇旅行团!壮哉!黄师岳将军!”这样两个句子,但它还是难以表达我对黄师岳将军的感佩。
- L4 s' r$ H; b$ z5 E0 |$ n其后,由于工作关系,我接触到两则黄师岳的资料,尽管语焉不详,却反映了这位东北军将领的曲折人生。
. i$ N1 R7 ~1 M4 C  第一件是黄师岳在东北军的事。1928年2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军完成重新编组,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与第三军团总司令阎锡山,主持沿京汉线北上的军事行动。12日,冯玉祥下达攻击磁州命令,控制北京政府的奉系军阀急忙布防。3月12日,张学良、杨宇霆令安国军(奉军)第29军戢翼翘部之黄师岳、何柱国两师迎战冯军(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大事记》第14辑)。由此可知,黄师岳当时为第29军的师长,参加了抗击北伐军的行动。但是,这些自然不可能挽救北洋军阀的覆灭下场。5 i; \+ |  N& {
  第二件,是关于黄师岳的结局,这可能是参加过湘黔滇旅行团的师生们更为关心的。黄师岳完成湘黔滇旅行团使命后,回到湖南,其后情况无从获知。我再次见到他的名字,是在姜廷玉《解放战争中被俘的国民党上将和中将》(《党史研究资料》1989年第12期,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编印)一文中。该文说,据不完全统计解放战争期间被我军俘虏的国民党上将有4名、中将128名,在这个名单中,出现了“黄师岳”三个字,其职务为“国防部派驻东北‘剿总’部员”,军衔为“中将”。姜文没有说明黄师岳究竟在什么情况下被我军俘虏,但从他的官职来看,则无疑是辽沈战役时期。黄师岳没有像滇军184师那样参加起义,而是参加了内战,最后作为国民党正规军的中将被我军俘虏,这个结局肯定是联大师生不愿看到的。另外,抗战八年,国民党军人不知多少人晋级,可黄师岳的仍为中将,毫无升迁。黄师岳的国防部部员,与抗战初期的参议,都属于闲职一类,没有军权,这说明他在国民党军队中一直寄人篱下,虽在军界,却已淡出。
, ?0 h& A% N  }* l/ R  e$ Q. ?5 c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没弄清楚,即黄师岳担任湘黔滇旅行团团长时,究竟是什么身份。有的回忆说,他是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的高级参议,那么他是怎样到了张治中的麾下呢。张寄谦先生(她是我在北大历史系时的老师)在《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创举》的“序”中说:“黄师岳据说是安徽人,原来在东北军。东北军自被迫进关后,军队大量缩编遣散,张学良嫡系奉命守西北与红军对峙。黄师岳则赋闲下来,任中将参议,闲居在北大沙滩附近,经常去北大旁听课程,因此思想颇能跟上时代潮流。张治中主湘,他就投于张治中帐下。长沙临大请求张治中派遣高级将官沿途指导,张就找到了黄师岳,黄师岳也极愿承担。”6 \6 z3 |* H' z' h6 h$ k$ H: b
  还有一种说法,即高小文先生在《行年二十步行三千》中所写:“成行之前,我们就已听说三位校长在重庆通过当时的军事委员会请来了一位该会的中将参议担任我们旅行团的团长。上路后才得知他原是东北军的一位师长。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遭软禁,东北军被改编,他被调到军委会任中将参议。”(文载《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创举》)
* c9 _2 G: W9 |, y0 S9 Y  对黄师岳身份的这两种记录,都是“据说”,难有定论。不过,我估计黄师岳很可能是在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里担任高级参议,并不直属湖南省政府。抗战初期,负责全国抗战的实际上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长沙临时大学的湘黔滇旅行团也是由军事委员会批准的,因此很可能军事委员会在批准组成湘黔滇旅行团时,便派任黄师岳为团长,只不过由张治中具体领导罢了。张治中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核心人物,我推测张治中是以军事委员会委员身份而不是以湖南省政府主席身份领导黄师岳。还有,旅行团赴云南要路经贵州省,湖南与贵州同为一级,互相不能命令,贵州沿途如此重视旅行团,不是因为湖南省政府,而是接到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命令。这是否能从一个侧面证明黄师岳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参议,而不是湖南省政府的参议呢。2 G, K& f8 N' g$ A5 n7 p- L
  上文写毕后,想起十多年前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张瑞德教授曾托我买过一本《国民党两千将领传》,记得其中有黄师岳条目,于是去信寻问。不久前,接到张瑞德寄来的复印件,其文字虽极简略,却是目前所见之唯一小传,故附记于后:$ m! q* e5 m  F- I8 q$ g. ~: i! ^; h
  “黄师岳:中将,游击纵队司令。字矗霄,安徽桐城人。毕业于东北讲武堂和陆军大学第十二期。曾在东北军中任排、连、营、团长。1929年任东北军步兵第二十四旅旅长。1930年所部改为第十七旅,任旅长。1933年第十七旅又改为第一一七师,任师长。旋调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处长。1936年1月25日任中将。抗日战争中任第十三游击纵队司令,在敌后对日军作战。1948年在任东北‘剿总’参议、国防部派驻东北‘剿总’部员,10月派为第九兵团司令部联络官,11月在沈阳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4 Y" c% R4 ]0 X/ J1 n+ g1 k* O

* n, o- Y3 k. S) o# N  M3 L# K) d$ @& ~8 ^/ ^' q- |$ a! j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