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66|回复: 19

秋水文章不染尘----贺恩师严云绶先生70华诞

[复制链接]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8-13 20: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水文章不染尘

作者:裴德海
5月1日,正是江淮春天里最美丽的时光,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恢复高考后的最初三届本科毕业生代表及硕士生代表22人齐聚合肥,向恩师严云绶先生祝贺70华诞。

庆祝活动会场正面墙壁上,张贴着由100方“寿”字章印成的硕大的“寿”字,两边悬挂着用洒金大红纸书写的贺联: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而这恰恰选自

范仲淹的《严先生祠堂记》。横批为:星斗其文,赤子之人。其对面墙壁上悬挂的对联是: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所有的书写均出自中文系77级学生、安徽省教育厅总督学、书法家李明阳之手,气韵流畅,撼人心魄。

庆祝活动在中文系77级学生、现任安徽教育报刊社总编辑黄元访主持下隆重举行。首先大家向敬爱的严老师和师母鞠躬致敬,接着由77级代表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著名学者唐跃、78级代表省文联党组书记杨屹、79级代表省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张荣国、严老师的首届硕士生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吴家荣、女生代表安徽大学历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吴春梅教授等讲话,他们分别从做人做事做学问以及经验人生等方面,回忆20多年来严老师对弟子们的谆谆教诲及慈祥的关爱。最后,大家以热烈的掌声请老师训示,仍像20多年前那样,尽管我们已不再年轻。是的,那些曾经的美丽时光,过去可能未曾珍惜,而当下的幸福却成为一种追忆,追忆似水年华,生怕漏掉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因此,再次聆听先生教导不只是一种亲切,而是猛然间启动开了记忆的闸门,往事便如江湖一样决堤而至。

我们深深记得,严老师是出生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桐城。退休前他一直担任安徽省出版局的副局长,也曾担任过安师大的副校长。但他更习惯于作为老师和学者而在场,他不仅是广受同学们爱戴的老师,他还是著名的文艺学家和中国古典小说评论家。当我们在安师大中文系读书期间,先生给我们分别讲授过文学理论课及抒情作品中的意境等专题课。严老师授课条理清晰,旁征博引,他曾经被77级同学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作为学者,先生发表论文70余篇,编著教材2种、专著10本。与人合著的《文学象征论》,系中国学术界第一部系统研究象征的专著;而《金圣叹事迹系年》则填补了我国的一项学术空白。他还参与主编《中华艺术文化辞典》,并担纲理论范畴的撰写。在《红楼梦》研究方面先生在学界也很有影响,尤其是对贾宝玉形象、高鹗续书、曹雪芹卒地等问题,均作了创造性探讨。他现在还担任着中国红学会理事,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就做人而言,严老师心胸博大、器量弘旷、清远雅正、神采奕奕,具有大家风范和宗师气象。当时在师大校园里盛传气质风度的说法。老师一心向学、淡泊名利,决不曲学阿世,无论是其作为大学副校长还是担任副局长期间,先生只惟下不惟上,在大气、英气和才气之外,还兼有一身正气。他在研究生培养、科研成果评奖、职称评定和研究生导师遴选等工作中,心怀坦荡,始终坚持以学术成就为惟一衡量取舍标准,有时甚至不惜力排众议,他的这种为人,几近有口皆碑。对此,来自苏州大学的77级学生、现为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锋杰告诉我很多这样的故事。20多年后,老师教导我们的依然是做人和做学问,他说对不起大家了,鉴于当时恢复高考不久,耽误了很多年的科研又无法立即跟上,所以当时自己知识也不足,也就没有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大家了。老师的话再次触动了我,联想到老师现在还经常告诫我在学术研究中应如何保持鲜明的个性,我忽然想起韦伯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一个学者,如果他不能自觉地相信,他灵魂的命运就取决于他在眼前这份草稿的这一段里所做的这个推断是否正确,那么他便同学术无缘了。在科学领域中,只有把全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才会有‘人格’。”一种异样的感触使我泪流满颊,我体会到韦伯所说的这种给科学赋予尊严和神圣意义、视学术为生命最高价值的人也就是严老师这样的学者。

因此,在我的视阈内,我分明感到先生有一种痛苦,因为我一直坚信先生是智慧的人。可苏格拉底说:惟有神是智慧的,人只能说是爱智慧的。因此,以人的有限性追求神的无限性,这就构成永远无法圆满的悖论,这才有智慧的痛苦。爱智慧并保持着知识分子良知的先生也便会有如此的痛苦,因为先生的学问不仅致力于文本还在于当下中国的土地。

席美尔说,人类有两种情感可以生发出宗教,也就是亲情与师生情感,如此情感可以生长出不朽的审美情感,时间越久越发生生不息,在这样尘间俗世,拥有这份情感便可以温暖我们人生的每一个冬夜。

愿严老师一如既往地健康!而他那博大深邃的学术精神,将是我们终生能够从中汲取动力与养分的源头活水。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20: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水文章不染尘

作者:裴德海
5月1日,正是江淮春天里最美丽的时光,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恢复高考后的最初三届本科毕业生代表及硕士生代表22人齐聚合肥,向恩师严云绶先生祝贺70华诞。

庆祝活动会场正面墙壁上,张贴着由100方“寿”字章印成的硕大的“寿”字,两边悬挂着用洒金大红纸书写的贺联: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而这恰恰选自

范仲淹的《严先生祠堂记》。横批为:星斗其文,赤子之人。其对面墙壁上悬挂的对联是: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所有的书写均出自中文系77级学生、安徽省教育厅总督学、书法家李明阳之手,气韵流畅,撼人心魄。

庆祝活动在中文系77级学生、现任安徽教育报刊社总编辑黄元访主持下隆重举行。首先大家向敬爱的严老师和师母鞠躬致敬,接着由77级代表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著名学者唐跃、78级代表省文联党组书记杨屹、79级代表省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张荣国、严老师的首届硕士生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吴家荣、女生代表安徽大学历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吴春梅教授等讲话,他们分别从做人做事做学问以及经验人生等方面,回忆20多年来严老师对弟子们的谆谆教诲及慈祥的关爱。最后,大家以热烈的掌声请老师训示,仍像20多年前那样,尽管我们已不再年轻。是的,那些曾经的美丽时光,过去可能未曾珍惜,而当下的幸福却成为一种追忆,追忆似水年华,生怕漏掉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因此,再次聆听先生教导不只是一种亲切,而是猛然间启动开了记忆的闸门,往事便如江湖一样决堤而至。

我们深深记得,严老师是出生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桐城。退休前他一直担任安徽省出版局的副局长,也曾担任过安师大的副校长。但他更习惯于作为老师和学者而在场,他不仅是广受同学们爱戴的老师,他还是著名的文艺学家和中国古典小说评论家。当我们在安师大中文系读书期间,先生给我们分别讲授过文学理论课及抒情作品中的意境等专题课。严老师授课条理清晰,旁征博引,他曾经被77级同学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作为学者,先生发表论文70余篇,编著教材2种、专著10本。与人合著的《文学象征论》,系中国学术界第一部系统研究象征的专著;而《金圣叹事迹系年》则填补了我国的一项学术空白。他还参与主编《中华艺术文化辞典》,并担纲理论范畴的撰写。在《红楼梦》研究方面先生在学界也很有影响,尤其是对贾宝玉形象、高鹗续书、曹雪芹卒地等问题,均作了创造性探讨。他现在还担任着中国红学会理事,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就做人而言,严老师心胸博大、器量弘旷、清远雅正、神采奕奕,具有大家风范和宗师气象。当时在师大校园里盛传气质风度的说法。老师一心向学、淡泊名利,决不曲学阿世,无论是其作为大学副校长还是担任副局长期间,先生只惟下不惟上,在大气、英气和才气之外,还兼有一身正气。他在研究生培养、科研成果评奖、职称评定和研究生导师遴选等工作中,心怀坦荡,始终坚持以学术成就为惟一衡量取舍标准,有时甚至不惜力排众议,他的这种为人,几近有口皆碑。对此,来自苏州大学的77级学生、现为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锋杰告诉我很多这样的故事。20多年后,老师教导我们的依然是做人和做学问,他说对不起大家了,鉴于当时恢复高考不久,耽误了很多年的科研又无法立即跟上,所以当时自己知识也不足,也就没有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大家了。老师的话再次触动了我,联想到老师现在还经常告诫我在学术研究中应如何保持鲜明的个性,我忽然想起韦伯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一个学者,如果他不能自觉地相信,他灵魂的命运就取决于他在眼前这份草稿的这一段里所做的这个推断是否正确,那么他便同学术无缘了。在科学领域中,只有把全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才会有‘人格’。”一种异样的感触使我泪流满颊,我体会到韦伯所说的这种给科学赋予尊严和神圣意义、视学术为生命最高价值的人也就是严老师这样的学者。

因此,在我的视阈内,我分明感到先生有一种痛苦,因为我一直坚信先生是智慧的人。可苏格拉底说:惟有神是智慧的,人只能说是爱智慧的。因此,以人的有限性追求神的无限性,这就构成永远无法圆满的悖论,这才有智慧的痛苦。爱智慧并保持着知识分子良知的先生也便会有如此的痛苦,因为先生的学问不仅致力于文本还在于当下中国的土地。

席美尔说,人类有两种情感可以生发出宗教,也就是亲情与师生情感,如此情感可以生长出不朽的审美情感,时间越久越发生生不息,在这样尘间俗世,拥有这份情感便可以温暖我们人生的每一个冬夜。

愿严老师一如既往地健康!而他那博大深邃的学术精神,将是我们终生能够从中汲取动力与养分的源头活水。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20: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水文章不染尘

作者:裴德海
5月1日,正是江淮春天里最美丽的时光,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恢复高考后的最初三届本科毕业生代表及硕士生代表22人齐聚合肥,向恩师严云绶先生祝贺70华诞。

庆祝活动会场正面墙壁上,张贴着由100方“寿”字章印成的硕大的“寿”字,两边悬挂着用洒金大红纸书写的贺联: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而这恰恰选自

范仲淹的《严先生祠堂记》。横批为:星斗其文,赤子之人。其对面墙壁上悬挂的对联是: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所有的书写均出自中文系77级学生、安徽省教育厅总督学、书法家李明阳之手,气韵流畅,撼人心魄。

庆祝活动在中文系77级学生、现任安徽教育报刊社总编辑黄元访主持下隆重举行。首先大家向敬爱的严老师和师母鞠躬致敬,接着由77级代表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著名学者唐跃、78级代表省文联党组书记杨屹、79级代表省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张荣国、严老师的首届硕士生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吴家荣、女生代表安徽大学历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吴春梅教授等讲话,他们分别从做人做事做学问以及经验人生等方面,回忆20多年来严老师对弟子们的谆谆教诲及慈祥的关爱。最后,大家以热烈的掌声请老师训示,仍像20多年前那样,尽管我们已不再年轻。是的,那些曾经的美丽时光,过去可能未曾珍惜,而当下的幸福却成为一种追忆,追忆似水年华,生怕漏掉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因此,再次聆听先生教导不只是一种亲切,而是猛然间启动开了记忆的闸门,往事便如江湖一样决堤而至。

我们深深记得,严老师是出生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桐城。退休前他一直担任安徽省出版局的副局长,也曾担任过安师大的副校长。但他更习惯于作为老师和学者而在场,他不仅是广受同学们爱戴的老师,他还是著名的文艺学家和中国古典小说评论家。当我们在安师大中文系读书期间,先生给我们分别讲授过文学理论课及抒情作品中的意境等专题课。严老师授课条理清晰,旁征博引,他曾经被77级同学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作为学者,先生发表论文70余篇,编著教材2种、专著10本。与人合著的《文学象征论》,系中国学术界第一部系统研究象征的专著;而《金圣叹事迹系年》则填补了我国的一项学术空白。他还参与主编《中华艺术文化辞典》,并担纲理论范畴的撰写。在《红楼梦》研究方面先生在学界也很有影响,尤其是对贾宝玉形象、高鹗续书、曹雪芹卒地等问题,均作了创造性探讨。他现在还担任着中国红学会理事,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就做人而言,严老师心胸博大、器量弘旷、清远雅正、神采奕奕,具有大家风范和宗师气象。当时在师大校园里盛传气质风度的说法。老师一心向学、淡泊名利,决不曲学阿世,无论是其作为大学副校长还是担任副局长期间,先生只惟下不惟上,在大气、英气和才气之外,还兼有一身正气。他在研究生培养、科研成果评奖、职称评定和研究生导师遴选等工作中,心怀坦荡,始终坚持以学术成就为惟一衡量取舍标准,有时甚至不惜力排众议,他的这种为人,几近有口皆碑。对此,来自苏州大学的77级学生、现为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锋杰告诉我很多这样的故事。20多年后,老师教导我们的依然是做人和做学问,他说对不起大家了,鉴于当时恢复高考不久,耽误了很多年的科研又无法立即跟上,所以当时自己知识也不足,也就没有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大家了。老师的话再次触动了我,联想到老师现在还经常告诫我在学术研究中应如何保持鲜明的个性,我忽然想起韦伯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一个学者,如果他不能自觉地相信,他灵魂的命运就取决于他在眼前这份草稿的这一段里所做的这个推断是否正确,那么他便同学术无缘了。在科学领域中,只有把全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才会有‘人格’。”一种异样的感触使我泪流满颊,我体会到韦伯所说的这种给科学赋予尊严和神圣意义、视学术为生命最高价值的人也就是严老师这样的学者。

因此,在我的视阈内,我分明感到先生有一种痛苦,因为我一直坚信先生是智慧的人。可苏格拉底说:惟有神是智慧的,人只能说是爱智慧的。因此,以人的有限性追求神的无限性,这就构成永远无法圆满的悖论,这才有智慧的痛苦。爱智慧并保持着知识分子良知的先生也便会有如此的痛苦,因为先生的学问不仅致力于文本还在于当下中国的土地。

席美尔说,人类有两种情感可以生发出宗教,也就是亲情与师生情感,如此情感可以生长出不朽的审美情感,时间越久越发生生不息,在这样尘间俗世,拥有这份情感便可以温暖我们人生的每一个冬夜。

愿严老师一如既往地健康!而他那博大深邃的学术精神,将是我们终生能够从中汲取动力与养分的源头活水。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20: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水文章不染尘

作者:裴德海
5月1日,正是江淮春天里最美丽的时光,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恢复高考后的最初三届本科毕业生代表及硕士生代表22人齐聚合肥,向恩师严云绶先生祝贺70华诞。

庆祝活动会场正面墙壁上,张贴着由100方“寿”字章印成的硕大的“寿”字,两边悬挂着用洒金大红纸书写的贺联: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而这恰恰选自

范仲淹的《严先生祠堂记》。横批为:星斗其文,赤子之人。其对面墙壁上悬挂的对联是: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所有的书写均出自中文系77级学生、安徽省教育厅总督学、书法家李明阳之手,气韵流畅,撼人心魄。

庆祝活动在中文系77级学生、现任安徽教育报刊社总编辑黄元访主持下隆重举行。首先大家向敬爱的严老师和师母鞠躬致敬,接着由77级代表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著名学者唐跃、78级代表省文联党组书记杨屹、79级代表省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张荣国、严老师的首届硕士生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吴家荣、女生代表安徽大学历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吴春梅教授等讲话,他们分别从做人做事做学问以及经验人生等方面,回忆20多年来严老师对弟子们的谆谆教诲及慈祥的关爱。最后,大家以热烈的掌声请老师训示,仍像20多年前那样,尽管我们已不再年轻。是的,那些曾经的美丽时光,过去可能未曾珍惜,而当下的幸福却成为一种追忆,追忆似水年华,生怕漏掉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因此,再次聆听先生教导不只是一种亲切,而是猛然间启动开了记忆的闸门,往事便如江湖一样决堤而至。

我们深深记得,严老师是出生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桐城。退休前他一直担任安徽省出版局的副局长,也曾担任过安师大的副校长。但他更习惯于作为老师和学者而在场,他不仅是广受同学们爱戴的老师,他还是著名的文艺学家和中国古典小说评论家。当我们在安师大中文系读书期间,先生给我们分别讲授过文学理论课及抒情作品中的意境等专题课。严老师授课条理清晰,旁征博引,他曾经被77级同学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作为学者,先生发表论文70余篇,编著教材2种、专著10本。与人合著的《文学象征论》,系中国学术界第一部系统研究象征的专著;而《金圣叹事迹系年》则填补了我国的一项学术空白。他还参与主编《中华艺术文化辞典》,并担纲理论范畴的撰写。在《红楼梦》研究方面先生在学界也很有影响,尤其是对贾宝玉形象、高鹗续书、曹雪芹卒地等问题,均作了创造性探讨。他现在还担任着中国红学会理事,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就做人而言,严老师心胸博大、器量弘旷、清远雅正、神采奕奕,具有大家风范和宗师气象。当时在师大校园里盛传气质风度的说法。老师一心向学、淡泊名利,决不曲学阿世,无论是其作为大学副校长还是担任副局长期间,先生只惟下不惟上,在大气、英气和才气之外,还兼有一身正气。他在研究生培养、科研成果评奖、职称评定和研究生导师遴选等工作中,心怀坦荡,始终坚持以学术成就为惟一衡量取舍标准,有时甚至不惜力排众议,他的这种为人,几近有口皆碑。对此,来自苏州大学的77级学生、现为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锋杰告诉我很多这样的故事。20多年后,老师教导我们的依然是做人和做学问,他说对不起大家了,鉴于当时恢复高考不久,耽误了很多年的科研又无法立即跟上,所以当时自己知识也不足,也就没有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大家了。老师的话再次触动了我,联想到老师现在还经常告诫我在学术研究中应如何保持鲜明的个性,我忽然想起韦伯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一个学者,如果他不能自觉地相信,他灵魂的命运就取决于他在眼前这份草稿的这一段里所做的这个推断是否正确,那么他便同学术无缘了。在科学领域中,只有把全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才会有‘人格’。”一种异样的感触使我泪流满颊,我体会到韦伯所说的这种给科学赋予尊严和神圣意义、视学术为生命最高价值的人也就是严老师这样的学者。

因此,在我的视阈内,我分明感到先生有一种痛苦,因为我一直坚信先生是智慧的人。可苏格拉底说:惟有神是智慧的,人只能说是爱智慧的。因此,以人的有限性追求神的无限性,这就构成永远无法圆满的悖论,这才有智慧的痛苦。爱智慧并保持着知识分子良知的先生也便会有如此的痛苦,因为先生的学问不仅致力于文本还在于当下中国的土地。

席美尔说,人类有两种情感可以生发出宗教,也就是亲情与师生情感,如此情感可以生长出不朽的审美情感,时间越久越发生生不息,在这样尘间俗世,拥有这份情感便可以温暖我们人生的每一个冬夜。

愿严老师一如既往地健康!而他那博大深邃的学术精神,将是我们终生能够从中汲取动力与养分的源头活水。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20: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水文章不染尘

作者:裴德海
5月1日,正是江淮春天里最美丽的时光,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恢复高考后的最初三届本科毕业生代表及硕士生代表22人齐聚合肥,向恩师严云绶先生祝贺70华诞。

庆祝活动会场正面墙壁上,张贴着由100方“寿”字章印成的硕大的“寿”字,两边悬挂着用洒金大红纸书写的贺联: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而这恰恰选自

范仲淹的《严先生祠堂记》。横批为:星斗其文,赤子之人。其对面墙壁上悬挂的对联是: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所有的书写均出自中文系77级学生、安徽省教育厅总督学、书法家李明阳之手,气韵流畅,撼人心魄。

庆祝活动在中文系77级学生、现任安徽教育报刊社总编辑黄元访主持下隆重举行。首先大家向敬爱的严老师和师母鞠躬致敬,接着由77级代表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著名学者唐跃、78级代表省文联党组书记杨屹、79级代表省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张荣国、严老师的首届硕士生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吴家荣、女生代表安徽大学历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吴春梅教授等讲话,他们分别从做人做事做学问以及经验人生等方面,回忆20多年来严老师对弟子们的谆谆教诲及慈祥的关爱。最后,大家以热烈的掌声请老师训示,仍像20多年前那样,尽管我们已不再年轻。是的,那些曾经的美丽时光,过去可能未曾珍惜,而当下的幸福却成为一种追忆,追忆似水年华,生怕漏掉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因此,再次聆听先生教导不只是一种亲切,而是猛然间启动开了记忆的闸门,往事便如江湖一样决堤而至。

我们深深记得,严老师是出生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桐城。退休前他一直担任安徽省出版局的副局长,也曾担任过安师大的副校长。但他更习惯于作为老师和学者而在场,他不仅是广受同学们爱戴的老师,他还是著名的文艺学家和中国古典小说评论家。当我们在安师大中文系读书期间,先生给我们分别讲授过文学理论课及抒情作品中的意境等专题课。严老师授课条理清晰,旁征博引,他曾经被77级同学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作为学者,先生发表论文70余篇,编著教材2种、专著10本。与人合著的《文学象征论》,系中国学术界第一部系统研究象征的专著;而《金圣叹事迹系年》则填补了我国的一项学术空白。他还参与主编《中华艺术文化辞典》,并担纲理论范畴的撰写。在《红楼梦》研究方面先生在学界也很有影响,尤其是对贾宝玉形象、高鹗续书、曹雪芹卒地等问题,均作了创造性探讨。他现在还担任着中国红学会理事,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就做人而言,严老师心胸博大、器量弘旷、清远雅正、神采奕奕,具有大家风范和宗师气象。当时在师大校园里盛传气质风度的说法。老师一心向学、淡泊名利,决不曲学阿世,无论是其作为大学副校长还是担任副局长期间,先生只惟下不惟上,在大气、英气和才气之外,还兼有一身正气。他在研究生培养、科研成果评奖、职称评定和研究生导师遴选等工作中,心怀坦荡,始终坚持以学术成就为惟一衡量取舍标准,有时甚至不惜力排众议,他的这种为人,几近有口皆碑。对此,来自苏州大学的77级学生、现为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锋杰告诉我很多这样的故事。20多年后,老师教导我们的依然是做人和做学问,他说对不起大家了,鉴于当时恢复高考不久,耽误了很多年的科研又无法立即跟上,所以当时自己知识也不足,也就没有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大家了。老师的话再次触动了我,联想到老师现在还经常告诫我在学术研究中应如何保持鲜明的个性,我忽然想起韦伯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一个学者,如果他不能自觉地相信,他灵魂的命运就取决于他在眼前这份草稿的这一段里所做的这个推断是否正确,那么他便同学术无缘了。在科学领域中,只有把全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才会有‘人格’。”一种异样的感触使我泪流满颊,我体会到韦伯所说的这种给科学赋予尊严和神圣意义、视学术为生命最高价值的人也就是严老师这样的学者。

因此,在我的视阈内,我分明感到先生有一种痛苦,因为我一直坚信先生是智慧的人。可苏格拉底说:惟有神是智慧的,人只能说是爱智慧的。因此,以人的有限性追求神的无限性,这就构成永远无法圆满的悖论,这才有智慧的痛苦。爱智慧并保持着知识分子良知的先生也便会有如此的痛苦,因为先生的学问不仅致力于文本还在于当下中国的土地。

席美尔说,人类有两种情感可以生发出宗教,也就是亲情与师生情感,如此情感可以生长出不朽的审美情感,时间越久越发生生不息,在这样尘间俗世,拥有这份情感便可以温暖我们人生的每一个冬夜。

愿严老师一如既往地健康!而他那博大深邃的学术精神,将是我们终生能够从中汲取动力与养分的源头活水。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8-14 20: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秋水文章不染尘----贺恩师严云绶先生70华诞

严云绶(1937.5~ )〕 笔名严云受,桐城人.1961年毕业于皖南大学中文系,留
校任教,讲授文学概论,明清小说理论等课程,担任文艺学专业硕士生导师.1986年晋
升教授.曾任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处长,副校长.1993年任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主
要研究文学理论,古代文论及明清小说,发表作品,论文共70余篇,撰著,合编教材2
种,著作10种.所撰《金圣叹事迹系年》为海内外第一部金氏年谱,填补了一项学术空
白.与人合著《文学象征论》,对象征文学形象的内在机制,创造与接受过程,历史演化
等作了系统研究,并对象征形象与典型形象详加比较.《中国社会科学》,《文汇报》,《香
港书评》等多家报刊发表书评,称誉该书"对当前我国文论研究,作出了新的拓展".主
编《中华艺术文化辞典》,参与理论,范畴篇的撰稿,对文,气,神,形,韵等数十个术
语内涵作了多层面的阐释.在《红楼梦》等明清小说研究领域亦颇有影响.先后对《红
楼梦》作者,后四十回,贾宝玉形象,曹雪芹卒地等问题提出过创造性见解.在《醒世
姻缘传》研究中,针对流行的简单化地否定因果报应叙事模式的偏向,历史地考察了中
国文学史上叙事文学中因果报应的演变,指出应对果报模式的作用给予具体分析,不能
简单否定,进而肯定《醒世姻缘传》的某些方面的思想价值.1992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
特殊津贴的专家.同年获安徽省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担任的学术职务有:中
国红楼梦学会理事,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红楼梦学刊》编委等.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4

主题

1254

回帖

151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514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8-14 07: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秋水文章不染尘----贺恩师严云绶先生70华诞

大贺!大敬!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2

主题

4088

回帖

4266

积分

桐网举人

Rank: 4

积分
4266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6-8-14 08: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秋水文章不染尘----贺恩师严云绶先生70华诞

新安晚报看过了,挺NB的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8-14 20: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秋水文章不染尘----贺恩师严云绶先生70华诞

严云绶(1937.5~ )〕 笔名严云受,桐城人.1961年毕业于皖南大学中文系,留
校任教,讲授文学概论,明清小说理论等课程,担任文艺学专业硕士生导师.1986年晋
升教授.曾任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处长,副校长.1993年任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主
要研究文学理论,古代文论及明清小说,发表作品,论文共70余篇,撰著,合编教材2
种,著作10种.所撰《金圣叹事迹系年》为海内外第一部金氏年谱,填补了一项学术空
白.与人合著《文学象征论》,对象征文学形象的内在机制,创造与接受过程,历史演化
等作了系统研究,并对象征形象与典型形象详加比较.《中国社会科学》,《文汇报》,《香
港书评》等多家报刊发表书评,称誉该书"对当前我国文论研究,作出了新的拓展".主
编《中华艺术文化辞典》,参与理论,范畴篇的撰稿,对文,气,神,形,韵等数十个术
语内涵作了多层面的阐释.在《红楼梦》等明清小说研究领域亦颇有影响.先后对《红
楼梦》作者,后四十回,贾宝玉形象,曹雪芹卒地等问题提出过创造性见解.在《醒世
姻缘传》研究中,针对流行的简单化地否定因果报应叙事模式的偏向,历史地考察了中
国文学史上叙事文学中因果报应的演变,指出应对果报模式的作用给予具体分析,不能
简单否定,进而肯定《醒世姻缘传》的某些方面的思想价值.1992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
特殊津贴的专家.同年获安徽省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担任的学术职务有:中
国红楼梦学会理事,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红楼梦学刊》编委等.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4

主题

1254

回帖

151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514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8-14 07: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秋水文章不染尘----贺恩师严云绶先生70华诞

大贺!大敬!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