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禛: 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晚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进士,本名士禛,雍正时避讳为士祯,后官至刑部尚书.有《带经堂集》九十二卷.另有《池北偶谈》,《居易录》,《香祖笔记》,《渔洋诗话》等笔记多种. 王诗学主张经历了三个阶段,早年学诗之初即以规模唐人入手,后越三唐而事两宋,之后复宗唐诗,标举神韵.
"神韵"说,清初时期重要的诗歌主张.此说的理论渊源,近可推及前七子的徐祯卿,后七子王世贞之弟王世懋等人的理论主张,远可推及司空图,严羽.以"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作为诗的最高境界,提倡一种淡远清新,含蓄蕴藉的诗风.他编《唐贤三昧集》,选录王维,孟浩然以下四十二人诗作为范本,实际上表明他推重王,孟,韦,柳一派的诗风,主要着眼于境界的淡远和语言的含蓄,是以神韵为编选标准.
其诗字句精新,深入浅出,言外有意,富有飘逸的风神与含蓄不尽的余韵.如《秋柳》四首,即如此: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 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这是其中一首.据作者《菜根堂诗集序》:"顺治丁酉(1657)秋,予客济南.诸名士云集明湖,一日会饮水面亭,亭下杨柳千余株,摇落之态.予怅然有感,赋诗四章."可见作者见眼前杨柳在秋风中萧瑟摇落之态,于是怅然若失,心有所感,因物起兴(物感),不由自主地由秋联想到秋,由明湖联想到遥远的江南和西风残照的故明都城南京(白下门:位于南京西北近郊),诗中抚今追昔,对往事的追怀罩着一层低回不尽,排遣不去的淡淡哀愁,追悼故明之意隐隐现出.在艺术上,含蓄蕴藉,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四首诗一时传遍大江南北,和作甚众,足见其盟主风流.
另如《秦淮杂诗》亦如此:
年来肠断秣陵舟, 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 浓春烟景似残秋. 此诗为组诗十四首之一,作于顺治十八年(1661),时作者有事至南京,住近秦淮,因咏秦淮及金陵旧事以寄托其兴亡之感.以"雨丝风片"和似残秋的"浓春烟景"的意象表达出作者低回不尽的今昔盛衰之感.
如果说这些诗寄寓了作者感伤时事,缅怀故国,较有现实情感的话,那么他的大多数诗就显得缺乏深刻的现实内容,停留于批风抹月,模山范水上,这种诗尽管缺乏现实内容,但在艺术上却写得精致,玲珑剔透,确有可取之处.
王士禛为康熙诗坛泰山北斗,主盟诗坛五十年,开一代诗风.他的神韵说及神韵诗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反映出清政权日趋巩固,民族矛盾渐趋缓和对人们的审美的变化.神韵说的倡导,无疑会助长诗歌脱离现实的倾向,对统治者而言,正好可以点缀升平,正好可表现"治世之音",适应其统治者的统治需要而得以大力提倡,冠以"一代正宗"之称(清中叶袁枚讥云:" 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另一方面,由于神韵说可以使诗成为忘怀世事,嘲弄风月的工具,因此也大受一般文人的欢迎;同时,神韵说又可以让诗成为不忘民族痛苦的文人委婉含蓄抒写深隐民族情感的工具,故又受这些人的欢迎.因此神韵说及神韵诗受欢迎是必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