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眠小花茶味香 家乡的茶享誉已久,“龙眠山中紫气来,桐城小花胜龙井”。我虽生为桐乡人,但第一次喝上正宗的龙眠小花茶却仅在一年前。 那是去年7月份,应友人之邀,结伴寻访龙眠山庄。龙眠山庄传为宋朝第一画家李公麟结庐归隐处,位于桐城市郊西北15华里的西龙眠山。出城约三四华里,我们便开始进山。夏天的日头迫不及待地往上窜,不一该便横空高悬,炽热炎炎,人走在盘山道上无荫可蔽,汗珠止不住地往外渗,很快便被烈日烤干,忍着好大的难受,我们总算绕到了山庄脚下,不提腰酸腿痛,却难耐口焦舌燥。我们歪在山门边憩息,互相埋怨事先没有准备好水就仓促上山。突然,眼前晃过一竿茶招,一根长竹竿挑着一幅青边白底的布幌高悬着“龙眠茶”三个字飘在山门右侧,我们像发现救星似的,一骨碌站起来直奔过去。卖茶的是位姑娘,宽大的绸裤,素花短衫,白嫩净俏的脸;身边摆着一张桌子四条长板登,桌上放着一把陶壶和四五只花白瓷碗。姑娘招呼我们坐下,弯腰筛上两碗茶递过来,淡淡茶香,津津凉意,未入口便觉气息滋润,入口更是润泽甘甜,凉爽直透肺腑;我酣畅淋漓一饮见底,双手捧着空碗意犹未尽。 “再喝一碗,这可是正宗的龙眠小花茶;”姑娘又递来一碗,“小花茶是我们自家产的,春季刚摘的新叶。”姑娘说着揭开壶盖让我看壶中的茶叶。我不再贪婪地暴饮,慢慢地啜品着,边和姑娘闲聊起来。姑娘告诉我,龙眠茶山由于近年管理不善和其他原因,产量变得较少,自用都有限,很少外卖,她爷爷是个老茶客,一辈子嗜茶,精心护养了几十棵茶树。老人种茶大部分是供外人喝的,每年新叶焙好,老人便上山来卖茶水,给探访龙眠山庄的游客送上一杯货真价实的龙眠小花茶。她在外地上学,署假回家给爷爷凑凑手。 我奇怪新茶已上市好几个月,怎么现在喝起来却丝毫不见走味,问姑娘是不是放冰箱冰的?姑娘得意地笑起来:“这是我爷爷的秘密,冰箱怎能冰出这般原汁原味的新鲜。要使茶叶保鲜,关键在于装茶叶的器具,最好是古瓷,紫陶也可以,但好的紫陶却不如旧的竹筒,因为这种东西,既无火气,也不透风沾潮;平常人装茶叶用洋铁箱子却最是不好,洋铁沾潮易锈,近火又传热,茶叶在里面搁久了就走味。” 两碗清茗入口,顿觉清风撩面,气定神爽;听姑娘侃起茶经如数家珍,又有愚去智生,俗除清至的释然。我起身付她四碗茶钱,姑娘坚持只收一半,她说:“我们龙眠山上的人卖茶本来就不是光为钱,是要给来山庄的游人添一份品味的。” 哦,富饶的龙眠山,孕育出甘香清沌的龙眠小花,更孕育出朴素纯真的龙眠人;怪不得当年的李公麟那么钟情推崇这一番山水,结果引得苏东坡、黄庭坚等一班文人骚客也纷摇篮雅至筑庐而居。 又是一年署期将临,我于今尤难忘那回味无尽的龙眠小花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