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tory: :call: :victory: * Y q5 u. R* _5 s7 M- [
9 I: D" ~# P' T2 W! m; g5 }! `
呵呵,随手整理出来的,
' a) P$ z3 K# m) @" e$ q2 }# e+ l8 ]# [0 P i: M1 G/ f
- H; w8 U& o& c. a: n# S
桐城最早的小学是光绪三十年春〈1904〉在县城建成的崇实学堂。 0 g5 E2 L: r Q6 j" E' w
桐城最早创办的报纸是民国元年的〈投子晓钟报〉
1 [3 X( L* \2 m3 G9 Q$ h桐城最早进入中国文学史册的是唐著名诗人曹松,著有〈曹梦征诗集〉 ( C3 j, ~9 k8 v5 P& r
清乾隆年间桐城人方观承绘制的〈御题棉花图〉是我国最早的棉作学图谱。 5 l1 [- n7 ^$ |
桐城派称雄清代文坛200多年。拥有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作家群体。“天下文章,归于桐城”。上过学的人,都知道桐城派,从中学到大学,都要讲述桐城派。 : z1 {1 R+ S7 { l2 @9 F1 g
北宋桐城画家李公麟被誉为宋画第一。
; {% P3 w4 V; d/ z% O7 j4 @ t, ~. Y1958年9月,桐城气候站开始进行气象预报,这是境内最早的天气预报。 * b2 u6 e, y: s' w6 X# J. N3 E
桐城最久远的古遗址是鲁王墩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 t, F, h) Y$ ~0 u桐城拥有安徽省最多的院士(5人,安徽省院士一共只有十几人) V( @% @: _1 G# ?+ q0 X" D1 d2 ~
桐城拥有安徽省最多的大学生(16%) 6 u& q( \5 g' O9 G7 ~
桐城拥有安徽省最多的硕士/博士,最多的教授/博导
3 S" Z( `! p0 `8 Q& p桐城的院士/博导/教授/大学生/出国留学的占全市人口的比例在全国近2000个县级区域是最高的之一,不但过去,即使是今天,也无愧于"文都"的称号
* ?6 A- ~ ]* s桐城拥有全国最年轻的博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段路明教授,28岁时当博岛,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桐城唐湾人,14岁毕业于桐城中学,保送科大,他和导师在量子领域的一个成果被国际称为段-郭界限,其导师郭光灿为中科院士(段路明的介绍中只说他是Anhui,China,不会忘记了他应该是Tongcheng,China吧。)
9 a3 M6 x1 a9 v4 c3 P% ^0 {桐城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桥——石湖桥
: e: @& C4 H/ A桐城为全国第三大包装印刷基地
3 P+ [& S$ r) }; J桐城——同丽江、凤凰等一起被称为中国最值得去的十个小城
b; e) k [* l C3 z% q桐城——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市 / Z: D9 Z, z4 @& B& q
桐城八景——桐梓晴岚练潭秋月投子晓钟 孔城暮雪 浮山夕照枞川夜雨竹湖落雁荻埠归帆 , W6 Z' L. y7 L8 [0 l
桐城小花——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创制于明代,产于桐城市,主产区位于龙眠山。
' P$ f2 T! t0 m3 y+ ^0 t六尺巷——“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3 I8 ~* ?% |# v, o8 q, {1 V! L2 y桐城文庙——桐城文化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