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67|回复: 2

[桐城派] 姚鼐四库搜索

[复制链接]

15

主题

25

回帖

47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47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8 11: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一百四十五·志一百二十/关外二次本
4 A  A% l7 E" t: u/ c& \《三传补注》三卷。(姚鼐撰。)《春秋三传比》二卷。(李调元撰。)《春秋疑义》二卷。(华学泉撰。)《公穀异同合评》四卷。(沈赤然撰。) 7 S0 p7 ?9 Y2 B# [* j! Q
) s; ^: T2 G* t, a% d1 z/ f
2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一百四十五·志一百二十/关外二次本 5 a9 B, G7 ~( d7 C& e+ C, ]+ D0 r9 J
《考信录》三十六卷,《读经馀论》二卷。(崔述撰。)《古经解钩沈》三十卷。(余萧客撰。)《易堂问目》四卷。(吴鼎撰。)《九经说》十七卷。(姚鼐撰。) 9 Y4 c- N: D- R. k' W
$ }, H1 l3 k( D/ g, b
3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一百四十五·志一百二十/关外二次本 " i# }4 [- Z5 s) Z: R
高宗初元,继试鸿博,采访遗书。乾隆三十七年谕曰:“朕稽古右文,聿资治理,几馀典学,日有孜孜。因思策府缥缃,载籍极博,其钜者羽翼经训,垂范方来,固足称千秋法鉴,即在识小之徒,专门撰述,细及名物象数,兼综条贯,各自成家,亦莫不有所发明,可为游艺养心之助。然或逸在名山,未登柱史,正宜及时采集,汇送京师,以彰千古同文之盛。其令直省督抚、学政加意购访,量为给价,家藏钞本,录副呈送。庶几藏在石渠,用储乙览,《四库》、《七略》益昭美备,称朕意焉。”於是安徽学政朱筠条奏明《永乐大典》内多古书,请开局纂辑,缮写各自为书。时《永乐大典》储翰林院,已有残缺,原书为卷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缺二千四百四卷,存二万四百七十三卷,为册九千八百八十一。高宗下筠议,大学士于敏中力赞其说。明年,诏设四库全书馆,以皇子永容、大学士于敏中等为总裁,侍郎纪昀、大理寺卿陆锡熊等为总纂,其纂修等官则有戴震、邵晋涵、庄存与、任大椿、王念孙、姚鼐、翁方纲、朱筠等,与事者三百馀人,皆博选一时之俊。历二十年,始缮写告成。先后编辑之书三百八十五种,以聚珍版印行百馀种。三十九年,催缴直省藏书,四方竞进秘籍甚众,江、浙督抚采进者达四五千种,浙江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江苏马裕家藏之籍,呈进者各六七百种,周厚堉、蒋曾莹、吴玉墀、孙仰曾、汪汝栗等亦各进书百种以上。至是天府之藏,卓越前代,特命纪昀等撰《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三千四百五十八种,存目著录六千七百八十八种,都一万二百四十六种。复以《总目提要》卷帙浩繁,学子翻阅匪易,又命纪昀就《总目》之书别纂《四库简明目录》,其存目之书不预焉。
, e' q' }) Y3 w, j& z, ?* ^) @9 W: R9 z/ b' V) P
4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一百四十六·志一百二十一/关外二次本
+ R4 o* z8 j1 K8 i/ g' i2 T0 U' X《国语补注》一卷。(姚鼐撰。)《国语补校》一卷。(刘台拱撰。)《国语补韦》四卷。(黄模撰。)
& X7 S+ C1 ]: h# V9 L2 i7 ~8 f. Z$ E/ t% x
5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一百四十六·志一百二十一/关外二次本
* Y/ s) a% e4 j  m9 C9 [5 n) D" E《定武兰亭考》一卷。(王灏撰。)《凤墅残帖释文》二卷。(钱大昕撰。)《惜抱轩法帖题跋》三卷。(姚鼐撰。)《苏米斋题跋》二卷。(翁方纲撰。)
) |, {: _. f) a8 \9 z+ M2 a) N- l' u6 Q" \0 [& w4 S
6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一百四十七·志一百二十二/关外二次本
! l+ [7 Z* T+ ]. [, |# m《惜抱轩笔记》八卷。(姚鼐撰。)《札朴》十卷。(桂馥撰。)《拜经日记》十二卷。(臧庸撰。)《大云山房杂记》一卷。(惲敬撰。)
! V0 q* k. B9 E: D+ ]( I& d7 M
/ x8 F6 G/ M: Q& u# R7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一百四十七·志一百二十二/关外二次本
3 m5 U9 K+ W- S1 a2 J' S; C《老子解》一卷,《老子别录》一卷,《非老》一卷。(吴鼐撰。)《老子章义》二卷。(姚鼐撰。)《老子约说》四卷。(纪大奎撰。)《道德经编注》二卷。(胡与高撰。)
9 S8 T6 i$ }- P* Y
2 G# x, G! b5 t8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一百四十八·志一百二十三/关外二次本
- s7 |* m% U8 q《尊闻居士集》八卷。(罗有高撰。)《惜抱轩诗文集》三十八卷。(姚鼐撰。)《山木集》十四卷。(鲁仕骥撰。)《忠雅堂文集》十二卷,《诗集》二十九卷。(蒋士铨撰。) 9 H. i" O0 H4 `, c& S( C! W

1 j+ }! O) Z) @5 Q  e/ O9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一百四十八·志一百二十三/关外二次本
' Z9 a, D- Z0 w《古文词类纂》四十八卷。(姚鼐编。)《古文词略》二十四卷。(梅曾亮编。)《续古文词类纂》三十四卷。(王先谦编。)《续古文词类纂》二十八卷。(黎庶昌编。)
0 A" @* c. O; G, v" w" O& D: k7 y! X' C
10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三百七十七·列传一百六十四/关外二次本
. x# N! B8 j" O% L桂星少从同县吴定学,后师姚鼐,诗古文并有法,著有进奉文及诗集,又尝用司空图说辑唐诗品。
# _, D( s8 Z$ G. h, q$ m  h
) l+ L- r6 {' g' n) }9 x11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三百八十四·列传一百七十一/关外二次本 : C4 j; A7 r2 A& J  V3 v2 c/ X) u4 v
宗传征叛夷出奇有功,然居恒时以计取伤仁,意不自慊。尝从同县姚鼐游,能文章。   H, \8 o7 r- Y# U  l, c
( E* K# F; s& u
12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一·列传二百六十八/关外二次本 & [% i  Y2 R5 o' w! v7 x
广森聪颖特达,尝受经於戴震、姚鼐之门,经史、小学,沉览妙解。所学在公羊春秋,尝以左氏旧学湮於征南,穀梁本义汨於武子。王祖游谓何休志通公羊,往往为公羊疚病。其馀啖助、赵匡之徒,又横生义例,无当於经,唯赵汸最为近正。何氏体大思精,然不无承讹率臆。於是旁通诸家,兼采左、穀,择善而从,著春秋公羊通义十一卷,序一卷。凡诸经籍义有可通於公羊者,多著录之。 # R% q8 e8 z$ o4 j1 G6 ?- {
! L" e" n/ H( g/ L6 |
13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一·列传二百六十八/关外二次本 + c* z  V/ A* z; j& H$ g8 L! z3 }
又著有大戴礼记补注十四卷,诗声类十三卷,礼学卮言六卷,经学卮言六卷,少广正负术内外篇六卷。骈体兼有汉、魏、六朝、初唐之胜,江都汪中读之,叹为绝手。然广森不自足,作堂於其居,名曰“仪郑”,自庶几於康成。桐城姚鼐谓其将以孔子之裔传孔子之学,虽康成犹不足以限之。惜奔走家难,劳思夭年,不充其志,艺林有遗憾焉。
1 y# [) B- }+ `( G1 r8 V- g2 Z( K* [  Z$ t
14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二·列传二百六十九/关外二次本 0 U% K2 S$ x& F
马宗梿,字器之,桐城人。由举人官东流县教谕。嘉庆六年成进士,又一年卒。少从舅氏姚鼐学诗、古文词,所作多沉博绝丽,既而精通古训及地理之学。乡举时,以解论语过位、升堂合於古制,大兴朱珪亟拔之。后从邵晋涵、任大椿、王念孙游,其学益进。尝以解经必先通训诂,而载籍极博,未有汇成一编者,乃偕同志孙星衍、阮元、朱锡庚分韵编录,適南旋中辍。其后元视学江、浙,萃诸名宿为经籍篡诂,其凡例犹宗梿所手订也。生平敦实,寡嗜好,惟以著述为乐。尝撰左氏补注三卷,博徵汉、魏诸儒之说,不苟同立异。所著别有毛郑诗诂训考证、周礼郑注疏证、穀梁传疏证、说文字义广证、战国策地理考、南海郁林合浦苍梧四郡沿革考、岭南诗钞,共数十卷,校经堂诗钞二卷。
' \1 A2 @1 }0 d( G$ t/ z- h2 }
- E3 X. L3 e% G" Q" c% U/ ]) ?; I15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二·列传二百六十九/关外二次本
' c& j# U! o9 X3 j  P珔爱书如命,学有本原。主讲席几三十年,教士以通经学古为先。与桐城姚鼐、阳湖李兆洛并负儒林宿望,盖鼎足而三云。著有说文假借义证二十八卷,经文广异十二卷,文选集释二十四卷,小万卷斋诗文集七十卷。辑有国朝古文汇钞二百七十二卷,又有诂经文钞六十二卷,汇有清诸名家说经之文,依次标题,篇幅完善,尤足为后学津逮云。
/ r% T7 m2 w( J6 D0 v# x8 U6 F; w" q. `$ Q6 [& U) g: T) _0 O
16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五·列传二百七十二/关外二次本 : m% L3 q$ b( G  U+ w) Z# [3 g
大櫆修幹美髯,能引拳入口。纵声读古诗文,聆其音节,皆神会理解。桐城自方苞为古文之学,同时有戴名世、胡宗绪。名世被祸,宗绪博学,名不甚显。大櫆虽游苞门,传其义法,而才调独出,著海峰诗文集。姚鼐继起,其学说盛行於时,尤推服大櫆。世遂称曰“方刘姚”。 ; M; U( M  o4 W1 m! w# g0 E

' u/ l4 q/ v, G17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五·列传二百七十二/关外二次本 5 y& T) ?( F8 r! \3 Q
宗绪,字袭参。康熙末,以举人荐充明史馆纂修。雍正八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监司业。少孤贫,母潘苦节,课之严而有法。感愤励学,自经史以逮律历、兵刑、六书、九章、礼仪、音律之类,莫不研穷。著易管、洪范皇极疑义、古今乐通、律衍数度衍参注、昼夜仪象说、岁差新论、测量大意、梅胡问答、九九浅说、正字通芟误、正蒙解、大学讲义、方舆考、南河北河论、胶莱河考、台湾考、两戒辨、苗疆纪事等书。自为诗文曰环隅集,古藻过大櫆。大櫆同邑门人自姚鼐外推王灼。
( g6 a8 ~  [" ?( ~) n1 H" s: |8 h% K& O2 x4 U% c, i7 H1 r
18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五·列传二百七十二/关外二次本
/ K, u/ K' Y3 C) o9 j$ W& h/ x+ I2 `姚鼐,字姬传,桐城人,刑部尚书文然玄孙。乾隆二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改礼部主事。历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所得多知名士。四库馆开,充纂修官。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 - {, n* }# e$ q
, v( v" [% l- q  s3 r4 v
19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五·列传二百七十二/关外二次本 5 X/ x4 t/ v, ]$ w3 f
吴定,字殿麟,歙县人。举孝廉方正。与姚鼐相友善,论文严於法。鼐每为文示定,定所不可,必尽言,得当乃止。定尝语陈用光曰:“先生虚怀善取,为文尚如是,其为学可知矣。”著有周易集注十卷,紫石泉山房文集十二卷、诗集六卷。 6 O# U0 h2 B$ L, t

. b4 A) \) `" K6 \9 h20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六·列传二百七十三/关外二次本 . h9 Q7 K3 j2 V2 m$ k
继辂所钞七家文者,大櫆、惠言、敬外,则方苞、姚鼐、朱仕琇、彭绩也。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

主题

25

回帖

47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47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11: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姚鼐四库搜索

21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六·列传二百七十三/关外二次本
8 V4 n! F: b0 i# W# y) W3 ^5 X以国子监生试京兆,日与洪亮吉、杨芳灿、张问陶辈文酒高会,才名大起。顾试辄不遇。既,又受学於姚鼐,退而发宋贤书读之,屏弃夙习,壹意求道,泊如也。尝得宝应朱泽沄遗著,叹曰:“此真为程、朱之学者!”亲诣其墓拜之,申私淑之礼。道光元年,举孝廉方正,不就。主书院讲席,以实学励诸生。其论文必举桐城所称,曰:“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又曰:“文之用有四:曰明道,曰记事,曰考古有得,曰言词深美。”其录清代人文八十馀卷,一本此旨。著有通艺阁录、晚学斋文录。
" C/ V* e* [, w4 K  u
; G! p1 v& ?, Q' \22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六·列传二百七十三/关外二次本
% \# z( o. `7 I梅曾亮,字伯言,上元人。少时工骈文。姚鼐主讲锺山书院,曾亮与邑人管同俱出其门,两人交最笃,同肆力古文,鼐称之不容口,名大起。间以规曾亮,曾亮自喜,不为动也。久之,读周、秦、太史公书,乃颇寤,一变旧习。义法本桐城,稍参以异己者之长,选声练色,务穷极笔势。道光二年进士,用知县,授例改户部郎中。居京师二十馀年,与宗稷辰、朱琦、龙启瑞、王拯、邵懿辰辈游处,曾国藩亦起而应之。京师治古文者,皆从梅氏问法。当是时,管同已前逝,曾亮最为大师;而国藩又从唐鉴、倭仁、吴廷栋讲身心克治之学,其於文推挹姚氏尤至。於是士大夫多喜言文术政治,乾、嘉考据之风稍稍衰矣。未几,曾亮依河督杨以增。卒,年七十一。以增为刊其诗文,曰柏枧山房集。
# @( ^2 i( m3 p5 w* s8 r. Q5 a% P. l" h1 ~9 u: Z' A" S
23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六·列传二百七十三/关外二次本 9 ]+ T7 b" W+ p" v! A+ S# R
方东树,字植之,桐城人;宗诚,字存之,从兄弟也:皆诸生。东树曾祖泽,拔贡生,为姚鼐师。东树既承先业,更师事鼐。当乾、嘉时,汉学炽盛,鼐独守宋贤说。至东树排斥汉学益力。阮元督众,辟学海堂,名流辐凑,东树亦客其所,不苟同於众。以谓:“近世尚考据,与宋贤为水火。而其人类皆鸿名博学,贯穿百氏,遂使数十年承学之士,耳目心思为之大障。”乃发愤著汉学商兑一书,正其违谬。又著书林扬觯,戒学者勿轻事著述。
3 q# q. J4 C" M7 H0 U$ p! @' i5 g: Z9 \% h: k0 f) |3 }: n
24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六·列传二百七十三/关外二次本
# z: ~" L2 }# R  U' m9 R涛,字松坡,武强人。光绪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目疾去官。初,汝纶牧深州,见涛所为反离骚,大奇之,遂尽授以所学,复使受学於张裕钊。涛谨守两家师说,於姚鼐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之说,尤必以词章为贯澈始终,日与学者讨论义法不厌。与同年生刘孚京俱治古文,涛言宜先以八家立门户,而上窥秦、汉;孚京言宜先以秦、汉为根柢,而下揽八家,其门径大略相同。涛有文集四卷。 9 ~; [) X1 A, d4 V

2 A4 d# ], s5 C: F5 \; [25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五百三·列传二百九十/关外二次本
2 S* J9 V' r% `9 P' j所著诗集外有快雨堂题跋,略见论书之旨。文治书名并时与刘墉相埒,人称之曰“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与姚鼐交最深,论最契,当时书名,鼐不及文治之远播;后包世臣极推鼐书,与刘墉并列上品,名转出文治上。
5 l; o& N  D# F7 A' P
+ n# r4 E$ \( V' R, D26 【史部·正史】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五百三·列传二百九十/关外二次本
5 c. y8 C) d/ v( v  E世臣叙次清一代书人为五品,分九等:“平和简静,遒丽天成,曰神品;酝酿无迹,横直相安,曰妙品;逐迹寻源,思力交至,曰能品;楚调自歌,不谬风雅,曰逸品;墨守迹象,雅有门庭,曰佳品。神品一人,邓石如隶及篆书。妙品上一人,邓石如分及真书;妙品下二人,刘墉小真书,姚鼐行草书。能品上七人,释邱山真及行书,宋王分榜书,傅山草书,姜宸英行书,邓石如草书,刘墉榜书,黄乙生行榜书;能品下二十三人,王铎草书,周亮工草书,笪重光行书,吴大来草书,赵润草榜书,张照行书,刘绍庭草榜书,吴襄行书,翟赐履草书,王澍行书,周於礼行书,梁巘真及行书,翁方纲行书,于令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

主题

25

回帖

47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47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11: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姚鼐四库搜索

41 【子部·类书】 清·徐珂《清稗类钞》-经术类/传世藏书整理本
, v9 t8 Y$ W  N" V桐城派有方苞,所著曰《望溪全集》。刘大櫆为苞弟子,不传经。姚鼐为大櫆弟子,有《左传补注》、《公羊补注》、《穀梁补注》、《国语补注》、《九经说》。桐城方氏说经诸书,源出北宋,再传为鼐,以参合义理、考据、词章为宗。桐城之学,至此一变,曾文正师之。东塾派有陈澧,所著曰《东塾读书记》、《汉儒通义》。澧为阮元再传弟子,然近世所谓汉、宋兼采一派者,至澧而始定其名,故别为派以殿于后。 5 V0 Z% w, i- \6 O. v& _

/ y) a9 N- X! y: D42 【子部·类书】 清·徐珂《清稗类钞》-文学类/传世藏书整理本
* Y3 j" W% ]/ O2 ]* y7 q0 w) ^高伯平廪贡均儒,先世为闽人,其祖积为贵州按察使,卒,葬嘉兴,遂家焉。六岁而孤,母车孺人教之成立。治经,精声音训诂之学,而谨守宋儒家法,不为苟异。文章师桐城方苞,服膺山阳潘四农。订其文集、诗话若干卷,又手写姚鼐尺牍刻之。漕督吴文惠公棠欲刻其诗文集,伯平曰:“此不足以辱梨枣也。” 9 E  ^& H/ n1 |2 f
43 【子部·类书】 清·徐珂《清稗类钞》-文学类/传世藏书整理本
' l$ d. N. |9 e6 Y2 p6 u方苞,字灵皋,世称望溪先生,以古文专家之学提倡后进。其论文之言曰:“自南宋以来,古文义法,不解久矣。吴越间遗老尤放恣,无一雅洁者。”又曰:“言有序,言有物。有序,要矣。有物,尤要。非读书而明于事理,不能也。”一传为刘大櫆,再传为姚鼐。 ' \9 ]7 d2 N. H  X5 B6 o2 V8 s
" [' ~4 x& c& S. M" P
44 【子部·清代笔记】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三/乾隆初刻本 & }1 I6 T! g5 S! y
姚鼐,字姬传,安徽桐城县人。进士,官翰林。风规雅峻,奖诱后学,赖以成名者甚多。通经,善属文,著有《姬传文集》、《春秋说》。弟子胡虔,字雒君,尽得其属文之法,谢蕴山太守撰《西魏书》,虔任校阅之事。   o# z9 I8 x6 I

. ?8 d$ O# \" Q$ v7 i45 【子部·清代笔记】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三/乾隆初刻本 9 t' W1 k6 h5 I& E! ~
刘重选建梅花书院,亲为校士,而无掌院。迨刘公后,归之有司,皆属官课。朱公修复,乃与安定同例,均归盐务延师掌院矣。安定书院自王步青始,梅花书院自姚鼐始。安定掌院二十有三人,王步青,字罕皆,号巳山,雍正癸卯进士;吴涛,字柱中,号旭亭,康熙戊戌进士;储大文,字六雅,号画山,康熙辛丑进士;王竣,字次山,雍正甲辰进士,查祥,字星南,号云在,康熙戊戌进士;陈祖范,字亦韩,号见复,雍正癸卯进士;王乔林,字文河,雍正癸卯进士;张仕遇,雍正癸卯进士;邵泰,字北崖,康熙辛丑进士;蒋恭棐,字西圃,康熙辛丑进士;沈起元,字子大,号敬亭,康熙辛丑进士;刘星炜,字圃之,号印子,乾隆戊辰进士;王延年,字涌轮,号介眉,雍正丙午进士;杭世骏,字大宗,号堇浦,乾隆丙辰博学鸿词;沈慰祖,字砺斋,雍正庚戌进士;储麟趾,字梅夫,康熙己未进士;蒋士铨,字心余,号清容,乾隆丁丑进士;吴珏,字并山,乾隆癸未进士;吉梦熊,字渭崖,乾隆壬申进士;周升桓,字山茨,乾隆甲戌进士;赵翼,字云崧,号瓯北,乾隆辛巳进士;张焘,字暮青,号砺斋,乾隆辛巳进士;王嵩高,字少林,乾隆癸未进士。梅花掌院五人,姚鼐,乾隆癸未进士;茅元铭,字耕亭,乾隆壬辰进士;蒋宗海,字春农,乾隆壬申进士;张铭,字警堂,乾隆丁卯举人。蒋之前则吴珏,自安定移席焉。以安定肄业诸生掌梅花书院者,唯蒋宗海舍人一人。掌安定书院者,唯王嵩高太守一人。广陵书院在东关大街,知府恒豫创始。掌院三人,谢浤生,字海沤,乾隆壬午举人;杜谔,乾隆戊戌进士;郭均,字直民,号筱村,乾隆丁未进士。 . G( r* E; U& |
: k1 }8 s4 ^% M8 b4 i8 F# b
46 【子部·清代笔记】 清·赵翼《檐曝杂记》-续/瓯北全集本 . T: y( f, q: k" Z" j) X2 ]& o
原任贵州贵西道臣赵翼、原任刑部郎中臣姚鼐为恭恳代为奏谢圣恩事。奉上谕:“本年庚午科乡试,据广厚奏‘江苏省原任贵州贵西道赵翼,现年八十四岁;安徽省原任刑部郎中姚鼐,现年八十岁,均系乾隆庚午科举人,循例恳请重赴鹿鸣宴’等语。赵翼、姚鼐早年登第,耄齿康强,宾兴际周甲之期,寿考叶吉庚之岁,允宜加锡恩施,以光盛典。赵翼着赏给三品顶戴,姚鼐着赏给四品顶戴,俱准重赴鹿鸣筵宴,以示朕加惠耆儒至意。钦此。”臣翼、臣鼐窃自思樗栎菲才,草茅陋质。昔年入仕,曾无补于涓埃;中岁归田,但专营于著述;猥以林居晚景,适逢乡举初程,蒙皇上宠加旧秩以赏衔,准随新班而赴宴。礼筵有座,听广乐于笙簧;章服增荣,耀襕衫于黼绣。与作人之化,弥知圣寿之无疆;游化日之舒,又及引年之优赐。恩施非望,感切难名。惟有咏歌太平,虔祝纯嘏,教儿孙经书奋迹,世笃忠贞;率乡里孝弟力田,各勤耕凿,以期仰报高厚洪慈于万一。所有感激下忱,伏乞代为陈奏恭谢天恩。 5 T. w& r, ]8 w) r; j* f3 {8 E/ j
6 ~9 z6 a/ s$ ~4 \0 o
47 【子部·清代笔记】 清·刘声木《苌楚斋随笔》-卷五/一九二九年排印本
& B  @! ^1 v. [1 r$ ?评点始於南宋诸儒,当时选本,若宋楼昉编《崇古文诀》三十五卷,宋吕祖谦编《古文关键》二卷,宋谢枋得编《文章轨范》七卷,卷中始有评点勾抹,后世皆称善本,即《四库提要》亦言其善。后来明人踵行其法,变本加厉,几於无一书评点,无一人不评点。南宋若楼昉、吕祖谦、谢枋得,皆深知文体,撰述渊雅,其书足传,其人尤足传,故人无闲言。明则无人无书不评点,陋劣之人,俗恶之书,亦与列焉,遂致为通人诟病,悬为厉禁。其实评点能启发人意,固有愈於讲说,姚姬传郎中鼐亦尝言之,曾文正公国藩至谓之评点之学,是评点又何可废也。诚能得通儒之书,深知文体者评点,其嘉惠后学,裨益文章,至远且大。兹举予所闻见者,略举於下:沈訚编《韩文论述》十二卷,雍正十二年,原刊圈点本。林明伦编《韩子文钞》十卷,乾隆廿二年七月,衢州府署文起堂原刊圈点写字本。高澍然编《韩文故》十三卷,道光□□□□□自刊本,《李习之先生文读》十卷,同治十年,抑快轩福州原刊本。单为总编《韩文一得》□卷,光绪□□□□□奉萱草堂原刊本。吴敏树编《史记别钞》二卷,光绪□□□□□原刊圈点本。姚鼐《归文评点》一卷,传钞本。以上七种,皆评点精粹,批却导窾,实能启发人意,足以流传千古,允为学人矜式。惟刊本至为难得,予拟照原书格式,各翻一本,庶可流传久远,以后节衣缩食为之,或不至泯没前人评点之苦心也。 . i* s" Q  X2 t5 C
! C- E7 c; S6 {7 _8 l& u: F: q
48 【子部·清代笔记】 清·刘声木《苌楚斋随笔》-卷九/一九二九年排印本
1 Z# Q" ?" G# ~我朝崇尚儒术,书院遍天下,名儒辈出。退休林下及或未仕者,大半为书院掌教,以造育英才。若卢文召、何绍基、张维屏、陈澧、朱仕琇、王元启、姚鼐、俞樾、张裕钊、吴汝纶诸公,皆夙负盛名,久拥皋皮。一院之中,生徒无虑千百人,从游者执经问难,师为之剖析疑义。自《十三经》以逮子史等书,爬罗剔抉,旁推互证,豁然贯通,宜有专书,以资启迪而垂久远。以予所见,只有嘉兴沈向斋□□可培掌教泺源书院,辑《泺源问答》十二卷,嘉庆乙亥,雪浪斋刊本。李申耆明府兆洛掌教暨阳书院,门人蒋彤辑《暨阳答问》四卷,道光廿二年,洗心玩易之室排印本。李大理联琇掌教锺山书院,门人刘寿曾辑《临川答问》一卷,《好雲楼全集》附刊本。朱□□侍御一新掌教□□书院,辑《无邪堂答问》五卷,光绪□□□□□自刊本,又广雅书局本。姚仲实孝廉永朴掌教起凤书院,辑《起凤书院答问》五卷,光绪壬寅,山东自刊本。有此五书,尚可窥见当时师徒谊笃,研究学术,实事求是,不尚浮华,非同浮设一席,形同冷官者可比。此外仍有以“答问”名书者,如全谢山太史祖望有《经史答问》十卷,梅□□□□冲有《然后知斋答问》廿卷,钱晓徵学士大昕有《潜研堂答问》十二卷,胡□□□□嗣运有《枕葄斋易经问答》□卷、《书经问答》十六卷、《诗经问答》十四卷、《礼记问答》□卷、《春秋问答》十六卷,李巨川□□□□有《南园答问》□卷,黄□□□□名瓯有《数马堂答问》廿卷,朱允倩广文骏声有《经史答问》四卷,虽为谓生徒之用,非专为掌教书院而设。又若卢抱经学士文召有《锺山札记》四卷、《龙城札记》四卷,乃以掌教之地名其书,陆祁孙明府继辂有《合肥学舍札记》八卷,以作官之地名其书。名例虽同,义例则异,是以汇记之於此。 " t9 t2 @+ Q, L% F( y6 N. F# L# M

3 ]; }$ S. K# n49 【子部·清代笔记】 民国·易宗夔《新世说》-卷二/民国笔记小说大观本
5 M. J4 n. }; d〔颜公、顾公、毛公、阎公已见前,均为清初经学大家。元和派有惠周惕,所著曰《诗说》。士奇为周惕子,所著为《易说》、《礼说》、《春秋说》。栋为士奇子,所著为《易例》、《周易述》、《易汉学》、《易大义》、《易微言》、《周易本义辨证》、《古文尚书考》、《明堂大道录》、《禘说》、《左传补注》、《九经古义》。惠氏三世治经,至栋而益盛,吴中汉学,实惠氏一家开之。栋之弟子,一为江藩,著《周易述补》、《尔雅小笺》;一为余萧客,著《古经解钩沉》,皆于汉学一派有功后学者也。武进派有庄存与,所著曰《周官记》、《周官说》、《周官说补》、《春秋正辞》四种。述祖为存与从子,所著曰《尚书校逸》、《尚书说》、《毛诗考证》、《周颂口义》、《夏小正考释》、《五经小学述》、《说文古籀疏证》。刘逢禄为述祖弟子,所著曰《尚书今古文集解》、《公羊何氏释例》、《公羊何氏解诂笺》、《论语述》、《何发墨守评箴》、《膏肓评》、《废疾申何》。龚自珍为逢禄弟子,所著曰《婺源三传书》。魏源亦逢禄弟子,所著曰《书古微》、《诗古微》。武进又有古文学派孙星衍,卓然名师,所著曰《周堂集解》、《尚书今古文马郑注》、《尚书今古文注疏》、《明堂考》、《魏三体石经考》、《孔子集语》。当时洪亮吉与孙齐名,然亮吉所著《左传诂》,远不如孙之精深。高邮派有王念孙,所著曰《读书杂志》、《广雅疏证》。引之为念孙子,所著曰《经义述闻》、《经传释词》。高邮自创一派,专以形声训诂校勘古书,于是千古沉晦不可解之文词,循其例无不焕然冰释。后有俞樾者,私淑之为《群经平议》,为《诸子平议》,为《古书疑义举例》,而后四部书之讹文脱简,重门洞开。嘉定钱氏大昕,不专治一经,而无经不通,其说经之文散见《潜研堂文集》中。弟大昭,犹子塘、坫、侗,皆深经术。婺源派有江永,所著曰《周礼疑义举要》、《仪礼释例》、《仪礼释宫增注》、《礼记训义择言》、《深衣考误》、《礼书纲目》、《律吕新义》、《律吕阐微》、《春秋地理考实》、《乡党图考》、《群经补义》。戴震为永弟子,所注曰《戴氏遗书》。段玉裁为震弟子,所著曰《经韵楼全书》、《说文解字注》。永之学出于朱子,而震乃操入室之戈。曲阜孔广森所著曰《巽轩所著书》。孔广林所著曰《孔丛伯遗书》。桐城派始于方苞,所著曰《望溪全集》。刘大櫆为苞弟子,传古文辞而不传经。姚鼐为大櫆弟子,有《左传补注》、《公羊补注》、《谷梁补注》、《国语补注》、《九经说》、《桐城方氏说经》诸书,源出北宋,再传至鼐,以参合义理考据为宗。仪征派有阮元,所著曰《皇清经解》、《诗书古训》、《车制图解》、《仪礼石经校勘记》、《曾子注释》、《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经籍籑诂》。后有长沙王先谦者,续编《皇清经解》,亦能推衍宗风,网罗散佚云。〕
. E; Y0 u6 b; y0 n& p1 T
. _4 I: S8 x6 r50 【集部·文论】 清·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卷十五/通行本 * B9 {0 z: I/ B$ f' K
○姚鼐词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