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6289
- 积分
- 2595
- 威望
- 24023
- 桐币
- 6629
- 激情
- 127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21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3-2
桐网嘉宾
扶花庵主人·扶花公子
- 积分
- 2595
鲜花( 5) 鸡蛋( 0)
|
今天在桐网看到有网友关于“郭”字释义的发帖,不禁动了番心思,于是想就此字的本源作一二解释,以便于大家从本源象形特征上理解汉字。
中国汉字的产生基础是象形。而汉字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又主要通过会意的形式将各种字形进行了拼合整理,使它的容量得到不断的扩大。而汉字的本身意义,也在衍化中得到进一步的引申与歧化。这就决定着我们在理解一个字意时,往往不能凭借简单的现代汉语字典来完成,而需要从其源起开始发挥。
在以上的述说当中,我们不难理解,由形及义,是理解中国汉字的一个基本方法。但汉字的发展过程何其之长变化基数何其之大?至今我们看很多一些汉字的时候,观其字形几乎已经无法理解出它的真正含意。例如“郭”字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代表。
从我们现在所成就的字形来看,“郭”字的左边是“享受”之“享”字,右边是“阝”旁,这从字意上几乎无法理解,享受耳朵?还是用耳朵享受?都不是,这样的解释是根本不通的。不仅如此,这个字连形声字也不是。难道是象形?会意?从“郭”字的现代字形上来看,什么都不是。但事实上,只有等我们熟悉了“郭”字的古体形状时,大约才能知道:这个字是由两个主要的形体部分组合而成的典型汉文字。
今天这个“郭”字的字形,具体的形成时间我不能十分具体地敲定。但它确实有一个古体字形,我们可以从附图中看出。而事实上,通过吴任臣辑编的《字汇补》收录,“郭”字的本字,其实只有这个古体字的左半部分。所以说,“郭”字的左右两边,正是它的两个主要形体部分。
我们先单独来看“郭”字的左侧亦即它的所谓“本字”,在《康熙字典》高部六画中可以查到。然而,我个人以为将其归入“高”部,本身是不甚合理的。这是因为从它的字形形成上来看,应该与“高”字并没有多少关联,完全只是一部分的枝节相似而已,而划入“高”部后,其实是将原本整体的字形作了强行的“拆散”工作。如果依照今天的描述,这个字形或许可以表述成三个小部分:它的头部是“高”字的上半部分;腰部是一个完整的“回”字;尾部则是“早”字的曰部去除内中一横后的剩余部分。头部与尾部,是由中间的腰部紧密相连的。如果我们执意单取一个“高”部出来,那么差不多就是刻意将它划分成上“高”下“早”的组成形式,但这种分法既不合理,也不切实,而且从表面字形上也是生生将一个整体做了残忍的“分尸”。
许慎《说文解字》中曾对“高”字有这样的释义:“高,崇也。象台观高之形,从冂口,与仓舍同意。”可见“高”字的最初,与古典式的这台楼阁是密不可分的。这从“高”字的甲骨文或小篆体字形中,都可以很明显地看得出来。但这种字意,与“郭”字最早适用的“城郭”意义是没有多少关联性的。因此,我们还必须重新讨论“郭”字的象形意义。
我们注意观察“郭”字的小篆体附图。先只看左面,就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一本字部分,很鲜明地昭示着“郭”字所表达的基本属意。它在象形上,几乎就是一座标准的中国古典式城郭样式:上下、左右皆是对称,且左右平衡地分布在一条中轴线上,与紫荆城的鸟瞰图都是极其形近。里面围住的即是“城”,而外围则为“郭”,此亦即“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由来。这种三七的比例,不也在这个象形部分很生动地体现出来了么?其形本是上下对称,但在不断衍变的过程中,上面似乎依旧受“高”字变成了今天的形状,但下面又因为不能再用一横一点的对称表示,并作了小小的歧化改作了相交的十字口形式。这便是“郭”的本字的来由。至于这个部分在后来变化成“享”字的形状,或许找不出绝对可靠的变化规律。因为同样是这个部分,在“城”字中最终衍化成“土”旁,在“博”字中最终衍化成“十”旁,在“楼”字中又最终衍化成“木”旁,兴许这些只是根据一时的会意需要而作的改变吧。
现在我们再去看“郭”字的右侧部分,也就是那个“阝”边。这里必须说明的是,在现代汉字中,“阝”边一般有两种存在位置,一是左,一是右。但在《康熙字典》中,这两种偏旁,并不是归属同一部的。例如左“阝”就是归属戌集阜部,而右“阝”则归属酉集邑部。这说明“阝”虽然最终确定了同一种字形,但在字形统一的开始,它至少有两种不同的来路。从《说文》解释的意义上来看,“阜”是“山无石者”,而“邑”则是“国也”。所以大妨“阝”偏旁位于左侧的字体,基本意义大多与山体有关,如“阴”“阳”“陌”“阿”等;而大妨“阝”偏旁位于右侧的字体,基本意义大多与都城有关,如“郭”“邳”“郎”“邸”等。其中“阜”字主象形,“邑”字则主会意而又由上下两个象形部分构成,意表疆域之内的人口。
这样,在汉字的继续发展过程中,“郭”字就在其本字的基础上,与表示都城的“邑”字完成了合并,前者最终衍易为“享”,后者则最终衍易成“阝”,即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熟见的“郭”字形。如果我们重新回过头来推衍一次“郭”字的形成起因与流变过程,是不是也会感觉到汉文字所具有的特殊情趣呢?
[ 本帖最后由 觞客子 于 2009-2-21 17:43 编辑 ] |
-
本文附图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