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99|回复: 2

[名胜景观] 拥抱媚笔泉

[复制链接]

101

主题

110

回帖

736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736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5 12: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就对媚笔泉向往了,因琐事的拖累,一直没有成行。    一连多天的春雨羁住了脚步,让我有机会重新阅读桐城派作家姚鼐的散文名篇《媚笔泉记》。他那文章的构思巧妙,匠心独运,尤其对周围景色的描写,让心情随文字醉于其中。阅读完文字,我就对媚笔泉的神驰愈发强烈起来。
( n* P$ M0 u/ O1 y, P) e4 A( [    媚笔泉深藏在风景秀丽的龙眠山中,这里距桐城古城只有三十多分钟的路程。媚笔泉之所以称之为媚笔泉,是因为明朝时期桐城出了个宰相何如宠,他在告假归乡伺奉老母亲之时,在龙眠山中建别墅,为母亲颐养天年。闲暇之余,游历整个龙眠山,一日,他游历这个地方,见泉水清冽,四围景色如画,不禁大喜。遂在泉边山崖上刻下媚笔之泉四字。四字的含义不言而喻,解释起来就是用这泉水磨墨,毛笔被这泉水所媚,笔下流畅,文思如泉涌,那写出来的文章自然篇篇都是精华。据说,姚鼐先生就是从媚笔泉游历归来后,文思大涨的。对于这种说法,不可深信,但有一点可以证明,媚笔泉自从被姚鼐写进文字里后,大凡来龙眠山游历的文人墨客,都会在不自觉中寻觅媚笔泉,领略其静谧中的魅力。
( w% X: h# a, ~    雨停了,被阴云笼罩多日的龙眠山,终于撩开了神秘的面纱。带着对媚笔泉的憧憬,我们几个相约好的朋友,迎着习习的春风,就向媚笔泉进发。
1 }; O7 A  ~; `; U$ }! d# N. h    媚笔泉在双溪,必经之地是龙溪。春日雨水丰盈,将瘦弱的玉龙溪喂得鼓胀胀的。涉溪是不可能的了,正当我们在溪边左张右望,寻找进媚笔泉的路时,一个放牛的老农从溪边经过,我们拦住,问有没有路去媚笔泉。山里人憨厚,笑咪咪地指着远去一个地方说,那边窄的地方,有大石头搭的简易的桥,水没漫上来,还能过去。
, c" Q' @7 `6 h- p) I    顺着老农的手指望过去,果真看见溪流中间有几块大石头卧着,溪流对岸一条蜿蜒的小路伸进荆棘从中,那可能就是去媚笔泉的路了。我们兴奋地谢过老农,不料老农见我们欣喜若狂,就试探着问我们可是到媚笔泉?听老农话里有音,我们忙不迭声地回答是的,然后小心翼翼的问老农可否当我们的向导。正当我们猜想老农有可能拒绝的时候,他竟然爽快的答应了。
/ b, f5 ?( s* P% P6 V; B$ q/ z    老农将牛绳放了,让牛儿自由自在的在河滩上溜达,就随我们出发。一路上老农兴趣很高,很高兴地向我们讲述龙眠山的风景名胜。他说,龙眠山擅江北名山之秀,境内景点很多,有人文的、自然的、也有佛教寺宇。历代名人墨客都倾慕这里的灵气纷踏而来,更有宋代大画家李公麟在这里隐居,建有龙眠山庄,不过山庄已经不存了。自从李公麟隐居后,慕名来访的大名人有苏轼、苏澈、黄庭坚等,他们来此与李公麟一道游山玩水,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如:“诸山何处是龙眠,昔日龙眠今不眠,闻道已随云物去,不应只雨一方田。”那隐逸在清脆山谷间,常年鸟语花香的椒园,是明大司马孙鲁山的别业,所在的地方出产正宗的桐城小花,明清时是朝拜皇帝的贡品。清朝桐城出的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也都把这里当作自己的最终归宿。从龙眠山口,一直往里延伸,沿途景点星罗棋布,可谓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四季皆景,景景不同。老农的解说,让我们打开眼界,不禁对龙眠山增添了几分羡慕和尊敬。3 }3 @6 _) H+ Y2 F) _& H6 P% @4 f
    路在荆棘间出没,被雨水洗涤过的地上,散落着腐败的枯叶,湿滑滑的,脚踏上去,发出吱吱的声响。偶尔从灌木丛中,腾空升起几只惊慌失措的鸟儿,打破着媚笔泉周围的宁静。我们就走在静谧的山谷,好在路不算长,也不陡,不大功夫,我们就站在媚笔泉边。
6 |$ m! \( t, S& _    媚笔泉不大,十几见方。此刻已被连日的春雨喂得鼓胀,微风吹拂过来,泛动一圈一圈的涟漪,簇拥着扑眼睛而来。那泉水仿佛有灵性,水灵灵的散发着诗意,让我们心簇神摇。泉的四周遍布着许多的枯草,枯草下面早已探出绿油油的生机,这微漾的绿色恰到好处地装点媚笔泉,让人感觉到媚笔泉生命常在,活力无限。那些守卫媚笔泉的树木,一样的从冬眠中醒来,枝头上已经蠢蠢欲动嫩绿的蓓蕾。而夹杂在其间的映山红,那细小的微红已经将春天点亮。天上有微云飘移,地上泉水轻轻将微云揽入怀,水动云移,一幅亲昵的模样,足足地挑逗神经,撩拨思绪。这样的佳境,这样的佳景,可以想象,当年的姚鼐先生,何以在此流连忘返。* d& l4 O" u/ v4 ?/ W* M- M
    可是,山依旧,景依旧,只是没有了当年的树木,没有了当年的草儿。那清澈的泉水也不知轮换了多少,天依旧是这样的湛蓝,山依旧是这样的清秀,水依旧是这样的柔顺,就连空气都是这样的妩媚。一只鹧鸪潇洒地从我们头顶掠过,翅膀拍打的声音在山谷久久鸣响,将整个山谷写意在寂静之中。春风也自作多情,不失时机的亲吻,将心情撩拨到极致。如今我们站在泉边,睹物思人,感慨万千。& f7 m+ u/ U: ~1 a
     我们去寻“媚笔之泉”四字,任凭我们穷尽眼光,只见到山崖上一片模糊,哪里还有字的影踪。老农见我们茫然,是一种落寞的神态,走过来,笑着对我们说,这字早就没有了,年代久远,岁月已将它的容颜磨没啦。不过,这泉水灵验,你们不妨用泉水洗濯自己握笔的手,沾一点灵气,长长文采。听老农所说,我们纷纷用手捧起一捧泉水,将自己握笔的手轻轻洗涤。
0 \% V; x" V  c) I7 D* M    泉边有大石头,我们就坐于其上,听老农讲述龙眠山。老农指着西边的山说,那山下有座禅寺,叫别峰禅寺。它建于明朝,曾经香火旺盛。传说是明朝宰相何如宠捐资所建,因为他的老母信奉佛教,所以他又在禅寺的下边建了泻园,一方面伺奉老母,一方面接待亲朋好友。泻园今已不存,而禅寺香火依旧缭绕。老农又指着我们来时的龙溪说,沿溪上溯,就可以到达最深处的大龙井瀑布,那瀑流是垂直而下,有三十多米,蔚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老农绘声绘色的讲叙,让我们对龙眠山的了解又加深了。' S0 g6 E$ u, s4 x2 U& \3 V& I
   随着老农热情的话语,我们的目光伸进苍翠俊秀的龙眠山中。我们仿佛看到宋大画家李公麟兴致勃勃游历龙眠胜景,挥毫泼墨《龙眠山庄图》的情形;碾玉峡里,桐城派作家刘大魁风尘仆仆赶来,写下散文名篇《碾玉峡记》;看到明巡抚赵戈沿百步绕云梯行游,一路刻下珍贵的石刻;看到颂嘉岭上,明兵部主事姚孙斐邀三五好友,对月畅饮,赋诗作乐;看到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不朽的篇章。/ a% n  E1 ?- T( O/ J; K( ?. a/ P* z3 f0 d
   “月散花椒影,烟沉墨竹枝”、“人从流水声中过,路向山花香处迷”,妩媚的龙眠山水,引无数的人物归隐沉醉于其中。那山之秀,那水之灵,无不透彻着来自自然的本性,难怪那么多的名人雅士,寄情于斯,归隐于斯,灵寝于斯。也是的,古城的文风昌盛,尤其是桐城文派统领清朝文坛,一直延续至今,都与龙眠山水有关。那些名人大家无不倾慕龙眠山水,寄情于它,也从龙眠山水中汲取营养,将自己的豪情,濡墨挥毫于潇洒之中。因而,自宋以来,独具特色的桐城文化勃然兴起,出现了桐城文派,涌现二千多名人。那些历代名家,名宦均于龙眠山结缘,纷纷探奇访幽,建山庄别墅,写意文章,留下历史的馈赠。
! B% I- t' Q% e  L- }) X7 s" c   “一溪流水碧如蓝,日暖山花醉欲酣。山鸟犹鸣人绝迹,时看麋鹿下烟岚。”不知是谁,看着媚笔泉的美丽景色,竟然脱口而出明诗人胡俨的诗句。我们听了,觉得这里真有这般的意境。" w+ m1 P6 t$ Q- F5 I! ~) @# S
    莫名的山风轻轻拂来,拂过媚笔泉,那泉水呼应起来,漾起了迷人的微波。而我们心中的涟漪,不知不觉中也随泉水的微波律动起来,醉了,我们都醉了,我们醉在媚笔泉的山水之间。山接纳了我们,水融化了我们,我们本身也就是自然的一员。
# L! j4 N+ C0 q# e" J. s: c, o    拥抱媚笔泉,聆听若干年来的风雨,真使思想见识不少。我们生活的时代,也是从若干年的风雨中走来的,我们整天呼吸在钢筋水泥建筑下的森林里,快节奏,高压力让思想不堪重负。走出去吧,回归自然,从自然中汲取营养,让思想自由地驰骋在自然里。$ O, I/ a" k; O  f5 j  n

! |- J$ ^( i& A% K  S 附;姚鼐的《媚笔泉记》:3 b- k9 N9 {% a8 Y% ]: J2 S

5 L5 j0 M% C" X  M2 Q 《  惜抱轩集·媚笔泉记》: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且,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0 s$ Y# l; O4 w  `; f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雾,溪上大声纵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 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即明宰相何如宠)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地,乃引坠溪内。左文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肅振岩壁,棒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5

主题

2033

回帖

2259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259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5 12: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美文,欣赏了!
  h1 u/ G0 |7 `3 e8 Y
2 b/ Z& w  a* X  r0 l1 D文中涉及到的文史知识点很多:9 U5 n" |0 f. _  }6 h# ~! D: U# [
1、姚鼐,及其散文名篇《媚笔泉记》;
2 ?% }% n- x/ W2、明朝宰相何如宠,及其龙眠山别墅、泻园、泉边山崖石刻“媚笔之泉”;4 S- _- g0 }, b7 ]* k* s
3、北宋大画家李公麟,及其龙眠山庄,苏轼、苏澈、黄庭坚等;
4 Q4 ~' [: ~, e% B' s' r4、明大司马孙鲁山的别业,椒园;$ g2 e" H& j2 T+ l
5、明清贡品,桐城小花;4 e) _  E  }$ M
6、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双溪;* o& n6 u+ D8 k% W8 A  L
7、刘大魁,及其散文名篇《碾玉峡记》;
7 b# T( }2 A6 \; S1 x7 ]8、明巡抚赵戈,百步绕云梯,珍贵石刻;
+ v$ \9 N3 O. d8 z. A7 S7 }. E9、明兵部主事姚孙斐,颂嘉岭;
/ I/ q3 i5 F& _0 s7 S: a10、明诗人胡俨,“一溪流水碧如蓝,日暖山花醉欲酣。山鸟犹鸣人绝迹,时看麋鹿下烟岚。”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88

主题

277

回帖

492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9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3-19 09: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文,学习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