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6519
- 积分
- 737
- 威望
- 17840
- 桐币
- 2432
- 激情
- 9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52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3-21
桐网贡生
- 积分
- 737
鲜花( 0)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风柔柔笛悠悠 于 2009-8-16 08:00 编辑 , J+ K9 }. i4 h& W* V9 [
2 r" ^) ?% V: H5 }- n8 I: D 行走讲学园
& |6 u( i5 f- l2 d# `1 h6 m
3 T7 B6 \5 d) r% r1 v8 D' ` 风柔笛悠悠/文
. ~6 {& q5 O$ j. X: |& v8 O8 w; ~6 O' j8 W
6 |! d. _- s* B, e$ s7 O) z" x4 R
一直以为,讲学园巷子会在古街的拆迁中能保护下来,可是,现实却不是我所想的,这个雨天,我特意去了一趟,看到的景象不是我所能睹的,巷口的一户人家已经被拆了门窗,那裸露的门洞,似乎在向我诉说着什么,这可是一条很有名的巷子啊。——题记
2 J0 s) F( f) }. O% w/ O2 z9 G- O
n) k& ~3 Z8 u 岁月是一条漫漫的长河,从亘古而来,奔遥远而去,其间诞生和湮灭无数的人和事。大浪淘沙,长河不永不停歇的往前奔走,人和事也是在不断地交相更迭。岁月无情,没有人能够在长河里走到底,更多的都是匆匆的过客。那些名垂千古的人和事,能在长河占有一席之地的,毕竟只是少数。
8 @: R- W# D3 r0 o. P# ? 讲学园巷也不例外,它饱经风霜的从岁月里一路坎坷着走来。疲惫的神态,满腹的沧桑,我拿眼睛触摸它,泪水就潸然而下。
/ z' l* f- B; l# g* N4 n 这还是巷子吗?不,这不是我眼中的巷子。我的眼睛告诉我心,过去的青砖檐瓦,鹅卵石的地面早已不存,替换的却是水泥砖的路和水泥面墙的洋楼。只是在巷口仅剩有一两处年代久远的青砖瓦房,延续着巷子仅存的一点容颜。
3 ` J4 g( e0 y 冷清的雨天,我撑一把雨伞,特意地去拜望古巷。古巷在凄冷的风雨中,裸露着身子,似乎将它满腹的怨言对我诉说。我看见唯一能代表古巷的那一处山墙,早已打开话匣子,它道不尽的细语,让我的喉咙哽咽。不过,唯一让我眼睛明亮的却是山墙上那蓝底白字的标牌,明示的就是讲学园巷。. T" P6 x- W5 u& Z1 a6 e# `/ n4 Q
讲学园,不是一个园子,而是个讲学的场所,后人为突出讲学的地位,就赋予它园子的美名。于今,园之不存,因它而出名的巷子却不因岁月的长流而湮灭。它之所以步履艰难的走到今天,全靠当时吾邑文风昌盛的缘故。4 A Y" L! Y8 c! ?) ^5 O& G& O" g4 Y/ q
吾邑自古即今,一向对教育极为重视,素有穷不丢书,富不丢猪之说。有了这种浓厚的氛围,那么古城有这么多学堂就不足以为怪了。那时,古城很多人竞相以读书为进取之阶,很多大家隐居桑梓倾心办学,就连地方官宦士绅亦慷慨解囊捐资办学,以至数百年间,学风熏染,书香四溢。有诗为证:城里通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
4 f$ K- y6 d4 l 在这样重教的影响下,吾邑明代著名的理学大师方学渐也顺应潮流,在古城找到一处佳所传教、授业、解惑。当时这会所叫桐川会所,后来后人感其义,取其名为讲学园。
6 R- Y N) @5 x4 b, I; ^ 我认真的站在巷前,“讲学园巷 ”四个字仿佛昨天才写上去一般。我印象当中过去巷子并没有牌匾,那时,大人们常对我们说,那个巷子是读书人的巷子,小孩子路过千万不要喧哗。有大人的教诲,我们绝不轻举妄动,每每从巷子经过,都凝神屏气,将脚步放得很轻很轻,同时也不忘投以尊敬的眼神。. T: Q+ {" Z1 }4 `
想起小的时候,巷子里居住着我的老师和我的小伙伴。我的老师就住在小伙伴的隔壁,我找他去玩,必得经过老师的住处。
1 `5 ?" s2 X+ p/ D! j9 X 那是一个朝巷道开的院门,不知是否是过去讲学园的学堂。走过几级台阶,便是一个回廊,中间就是现在难以见到的天井。回廊里有几方立柱,斑驳的油漆显示它们不再年轻。天井里的青砖长满苔藓,厚厚的,不知有多大年纪了。房间里的光线永远是那么暗,就是白天也得要将所有的门窗打开,才可看到那些许的光亮。房间的那些地面似乎都是受尽了委屈,整天都潮湿着身子,无论晴朗的天还是阴沉的天。
& X% R3 I* o) x. M0 V( S 很多的时候,我都被老师慈祥的眼神唤进屋子,聆听老师的教诲。说来也怪,一踏入老师的书房,我那颗忐忑不安的心瞬间就宁静下来,冥冥中似乎感觉到一种神秘力量的感召。这样的感召,赋予我想象的时空。
3 W# a2 F* u# L- L, a2 c, h1 X 这样的所在,小的时候,父母就告诉我,那里过去是一所古朴典雅的学堂。听着父母的讲述,想象着当时那高墙深锁的院内,书声琅琅的响在巷子的上空,给巷子增添着怎样的一份宁静。在那个时代,这样的风景在古城为数众多,人们崇尚教育就是当时的一种时尚。在这样的氛围里,有许多人物辈出,至今都让我们刮目相看。+ i. f @' i8 e% t: H5 k1 J
据史料记载,古城当时有书社若干所,有据可稽的进士举人达千余人。若不是清时废除科举,那出人头地的人物还将不知出现多少呢?
7 \6 \. [3 W* [ 这些人物学业有成之后,纷纷发扬光大。久而久之,在文学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体系。蜚声文学史上的桐城派便是此体系的产物,那些桐城派的大家无一不受当时文风的熏陶,如方苞、姚鼐、刘大魁等一代名家。
9 W h6 \& |) a* _% @# v2 z9 L 巷子的位置也非常巧妙,它恰到好处的选择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它从古朴的北大街折出,于五显巷接壤。前有庄重典雅的文庙,后有潺潺东去的龙眠河,西邻左忠毅公祠,东边不远就是闻名遐迩的寺巷,可谓是一方风水宝地。, ?: v' E4 E( g
今番的细雨,淅淅沥沥的不停,是否为巷子洗尽铅华,还原它的质朴呢?我透过细而密的雨帘,感觉自己有些心不在焉了,思绪在雨雾中自由飘散。7 ~$ \2 j/ O2 m1 P; V! J8 e% F% ^! d, N
这时,从巷子的一头,那个很现代的建筑前撑出一把耀动眼球的红雨伞,紧接着高跟鞋的踢踏声由远而近的传来,似乎旁边的窗户里同时也飘出一些很怀旧的歌声。此时,多么像戴望舒在雨巷中叙述的那个丁香般的姑娘出现时的情景。
( N2 g5 U; o7 J# K 嘎然而止,我似乎嗅到她的芬芳,但我真的看到了她的真容。可是她那灼人的眼光,那一身的傲气,让我的神情是多么的惆怅。我并没有失望,当她从我身边走过的时候,她没有用红伞遮住视线,反而对我嫣然一笑。这一笑,让我比戴望舒幸运多了。戴望舒看到了女郎的颜色,却没有经历女郎的微笑。那时怎样的微笑呀!这一微笑使我傻傻地站在巷口目送女郎的背影,直到她:+ F7 d: v' f: w9 [
她静静地远了,远了0 \2 n6 x$ y6 ?0 [* v
到了颓圮的篱墙 u$ j: f. \- K7 Y5 X; y
走尽这雨巷
; V v( y+ W8 L" P 女郎的背影远去了,巷子终又恢复平静,只是细雨依然在飘。雨点顺着伞,滚落地面的响声,将我的思绪一点点拉回。
" W" q% b% z( P" a9 X5 c 我彳亍在巷子里,触摸着仅存的还能给我回忆的青砖山墙,努力地响找寻一些逝去的东西。可是,岁月无情,多少人和事都被雨打风吹去,这点山墙又能代表什么呢?对于在一处先于我来到尘世的巷子前,我感到我的苍白和卑微。
8 u* D2 y* |3 j& M" `, v3 ` 讲学园巷,这个名字,让人听起来感觉那里就有一种文化气息的存在。不过,此番我在此却什么没有寻觅到,我得到的是无法抹去的惆怅和失落。8 A/ Y. C \8 I+ s0 U
我欲借此风雨询问它,变迁的世事为何使它变得如此沧桑。巷子是知道的,是人为?是风雨?是规律?巷子不语。我无法沉入它的内心,或许它在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它思想的痛苦,只是我无法破译。: U# j* u5 K& g' L, q7 Q
岁月永远无情,无论对人还是事物。讲学园巷也不例外,它是时光的囚徒,而我只是匆匆的过客,我走来也会走去,带来希望也带走落寞。而巷子却一任在那里静穆,接受着无数匆匆过客的垂询。
/ R* j* W8 n! u1 ~ 现在,风住了,雨却大了起来,整个的巷子雨水在流,我的身子也湿了。这样的雨天,迷蒙在这样的巷子,我多想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多想闻到那一缕缕淡雅的墨香。似乎,这一切都远去了,远去了。1 A$ j3 B( ]4 W4 w4 `
轻轻地我走了,不忍对你有半点的惊动。轻轻地我走了,不敢对你有任何的亵渎。离开,我不敢做行走的状态,离开,我依然做深情的回眸。讲学园巷啊,讲学园巷,你何时不再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牵挂。
4 U/ _, U+ K7 m7 ^4 L: `. g
Q6 k4 z5 H' t 简介:方学渐(公元1600年前后在世),字达卿,号有本庵。其长子大镇为明万历年间著名理学家,曾孙方以智更是称颂古今的一代人杰。方学渐自幼聪颖,10岁能文。及大,潜心理学,阐明经义,后同诸名士游,学日精,名益高,以布衣为诸生祭酒二十余年。讲学于桐川秋浦间,筑桐川会馆,从游者数百人。为人乐善好施,年七十五卒,学者私谥明善先生,祀“乡贤祠”。著作有《迩训》、《心学宗》、《崇本堂稿》等65卷存于世。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