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992
- 积分
- 4823
- 威望
- 22320
- 桐币
- 1389
- 激情
- 2531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917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7-5

超级版主
 
- 积分
- 4823
 鲜花( 4)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同安闲人 于 2009-12-14 11:11 编辑
) P9 S) ] b$ f; | F) O
" D* F+ W, I8 r9 Q' r6 M: a最早知道朱文正和桐城的关系,是因为当年明月的那个热帖。当年明月在文中对其极度褒扬,年少英勇,武功卓绝。惊讶之余,常思索何以朱洪武会贬其侄来桐城。陶冲铜锣一带的朱姓人常自称朱洪武的后裔,或许与朱文正有莫大关系也说不定。+ N1 `) e8 [& W/ z+ y. i. `4 F
# Z7 F5 V* V' r1 Y再度想起朱文正,是因为读史偶然发现的一段批语,说朱文正葬于桐城南城门。那个位置应该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崔家坟一带,或许自古就是墓地吧。那段工整的红色小楷书于书页的上方,算是补录正文收集的不详。和朱文正一起补录的还有另外一个名人,墓葬桐城西乡,此处按下不表(其人在民间的知名度要远大于朱文正,祖籍波斯)。7 R+ P1 ?7 Z4 g+ y9 P8 U, c
3 l8 X& O; j( S- u4 w; G! E
龙眠河整治已进入第二期,能否在城南为朱文正立一塑像,以纪念这位卓越天才的功绩,彰显其和桐城深厚的渊源。. Z/ i4 D2 Y( ]5 w# @3 z
7 Y' [: X2 P+ ~* L1 M8 N7 z7 Z9 N朱文正之后被封为靖江王,石涛即是其后,为末代靖江王之子。- j4 r. n0 F% s+ @8 u: X
1 c! v7 L% A3 A' ?5 z1 d4 X) L6 c, f, l. e; L, ~- D
+ b1 |. k0 q: c% E# t7 Q9 c+ F
附:朱文正,朱元璋从子。早孤。元璋起兵时,其母携之从军。及取集庆(今江苏省南京市),授枢密院同佥。元璋自立为吴王,令他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待元璋定江西,令他统领邓愈、赵得胜等,镇守洪都(今江西省南昌市)。 1363年,陈友谅率舟师六十万围攻洪都,他数败其军,坚守八十五日,直至元璋亲督师来援,始得解围。鄱阳湖之战,他派军绝敌粮道,及友谅兵败,复转师讨平其余未附之州县。后以赏功未及,致失常态,遂免官置于桐城(今安徽桐城县)。不久,忧郁而卒。 ( w+ C- J4 n7 W% ]% x& T
$ C$ a7 m" `3 u1 R1 `3 Z5 V5 q
父南昌王朱兴隆是朱元璋的哥哥,朱文正之妻谢翠英是徐达妻谢翠娥之姐。
& T5 f" C6 y% T7 R# |$ G) e- k
. N" E/ l' `, ]朱元璋起兵时,朱兴隆早已亡,朱兴隆的妻子王氏带着儿子朱文正依附朱元璋。朱元璋当做自己的儿子抚养。朱文正勇猛善战,随军渡江时,攻下集庆路。因屡立战功被擢升为枢密院同敛,朱元璋问:“想当什么官?”文正对曰:“叔父成了大业,何患不富贵。先给亲戚封官赏赐,何以服众!”朱元璋听了很高兴,更加喜爱这个侄子。 ' M0 N6 }3 G v {
3 V( c' X i2 z: s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为吴王时,命朱文正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及再定江西,镇守洪都(今南昌),屏翰西南,非骨肉重臣不可以守。陈友谅带六十万大军围洪都。朱文正数度摧其锋芒,坚守85日等到太祖亲自帅兵来援,陈友谅撤围退入鄱阳湖,与朱元璋对峙。朱文正又断陈友谅粮道,友谅遂败。再派遣何文辉等讨伐未附州县。江西之平,朱文正居功多。朱元璋还京后,大大地赏赐常遇春、廖永忠及诸将士金帛。朱文正有功暂未封赏,因朱文正个性性急,至是暴怒,遂失常度,任部将掠夺其下妻女。按察使李饮冰上奏朱文正骄侈觖望,朱元璋遣使责骂。朱文正惧怕,李饮冰又上奏朱文正有异心。 朱元璋立即坐船到城下,召朱文正来。朱文正仓卒出迎,朱元璋说了好几次:“你打算干什么?”,遂押回京城,马皇后劝解说:“此儿只是个性刚强,无其他。”,被免官软禁于桐城,没多久去世。
3 G c2 V5 W2 [* h4 T5 z, s% [' ~4 g6 q9 h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将其当时八岁的儿子朱守谦封为靖江王,就藩桂林;是唯一非朱元璋儿子的明朝藩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