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1150
- 积分
- 535
- 威望
- 0
- 桐币
- 1
- 激情
- 3181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33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6-2
桐网贡生
- 积分
- 535
鲜花( 1)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1-6-27 16: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 J6 {3 G$ }" Q( s. o% Q, c
据《桐城县志》记载,明初,桐城地属畿内,得风气之先,学风渐起。明中,朝政腐败,正德十六年,兵部郎中何唐,弃官归里,首倡讲学。继有童自澄设辅仁馆,赵代与其子赵鸿赐,组织陋巷会,方学渐筑桐川会馆,授徒讲学。明末,县内聚友结贤、讲学论政之风更盛,钱澄之、方以智、方文、孙临等结有“泽园社”,胡如珵、方亨咸、吴道新、潘江、吴德音等组织有多种文会。清代,桐城派崛起,其代表作家多躬行力践,极力倡办教育。教育家吴汝纶晚年,以振兴桑梓教育为己任,创办桐城中学堂。地方官宦士绅,与文人贤儒重教重读相呼应,也积极捐资办学兴教。数百年间,学风薰染,书香四溢。《桐城耆旧传》称当时读书盛况为“城里通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
! R8 Q, A( c2 Y% @! {5 p 会馆,是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民间团体。学馆或学宫,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的书院。在我看来,桐川会馆兼有书院和会馆的双重性质。换句话说,教育和民间交流兼而有之。, I4 j& f3 e7 ?4 M# {. T9 L
书院是集藏书、教学与研究于一身的高等教育机构。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式微,读书人多避居山林,仿效佛教禅林讲经制度而创立。
0 S, y; v @4 J/ S+ ? 北宋时,以讲学为主的书院日渐增多。南宋时随理学的发展,书院逐渐成为学派活动的场所。著名的有:白鹿书院、岳麓书院。书院大多自费建造校舍。教学采取自学、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自学为主。目的是为了教育,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而不是为了应试求取功名。
, U7 `0 E% j7 E- r, t7 z 明代书院发展到一千多所,但其中有些是官办书院。一些私立书院自由讲学,抨击时弊,成为思想舆论和政治活动场所。著名的有无锡东林书院。明朝官方曾先后4次毁禁书院,但多次毁而未绝,在严酷的政治压迫下,书院师生宁死不屈。3 }8 P; k" x" k# X
清代书院达两千余所,但官学化也达极致,大多书院与官学无异,如张之洞的两湖、越秀书院等。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诏令各省的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的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至此,书院退出了历史舞台。% B% j) _: C& s) v: B/ X
成长于北大街,身为东林党领袖之一的左光斗,早年受桐城文风的耳熏目染,年青时就颇负才名,除精通文史外,常留心经世致用之说,事关国计民生之策。因此,他早有救国救民的宏大抱负。东林党是晚明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三吴士绅”、朝野各种政治人物、东南城市势力、某些地方实力派等,纷纷聚集在以东林书院为中心的东林派周围,时人称为东林党。东林党人一向不畏强权,为民请命,大胆弹劾朝中权贵,反对“矿使”、“税监”,甚至敢于触犯“龙颜”。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左光斗三十二岁,考中进士,被朝廷委任中书舍人。/ o( k; X+ E" U! h' y/ O6 W m. E
明代中书舍人,署中设20人,不分长贰,以年长者一人掌印,也称“印君”。因明末政治腐败,买卖官爵普遍,不法者伺机造假冒的官符印信,以骗钱财。从而形成以吏部为主的造假集团。左光斗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除掉这个造假窝点,搜出假官印七十余枚,逮捕假官一百余人,造假集团的幕后主使金鼎臣被抓获处死。此事震动朝野,贪赃枉法之流,见左光斗就“震慑不已”。% w/ D/ `/ C4 {) N8 p" `3 U! E
由于政绩卓著,左光斗被升为内阁大臣,参与朝廷内部大政方针。刚正不阿的左光斗,一方面与专横的阉党集团作尖锐斗争,一方面主张除旧革新,因此吸引并汇聚了一批进步势力。“移宫案”中,在反对光宗宠妃李选侍,挟持太子一事上,左光斗与另一位东林党人杨涟,协心同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称“杨左”。太子继位后,重用东林党,左光斗任左都御史,负责监察百官。
) n. r3 j( C4 P$ |: h) V6 S 但明末政治已没落透顶,左光斗独木难支。面对内外勾结,专权跋扈的魏忠贤阉党集团,他虽斗争坚决,却无力回天,反遭阉竖的恶性报复,先是被削职为民,贬至原籍桐城,后又将其逮捕,押解进京。“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振原野”,可想而知,情景悲壮万分。迫于左光斗声名影响,魏忠贤不敢公开杀害,而是命爪牙将左光斗残害致死于狱中,终年仅五十一岁。他的学生史可法,称其为“吾师乃铁石铸造的肺腑”。到崇祯帝即位,铲除阉党,为东林党人平反,至清代,左光斗被谥为“忠毅”,以资褒扬。他的忠贞义举,成为志士仁人效法的典范和楷模。他的书法,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一如他的个性,开阔宏畅,风流俊逸。他的文章奏议、诗词章句被后人辑为《左忠毅公集》。
, k- o% S2 K! v' n+ d& t0 J1 a名噪一时的东林书院,不仅因为学术主张切中时弊,更重要的是,它将学术活动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东林党人常借讲学之名汇聚一起,议论朝政及现任朝中大臣的得失功过,进行反对宦官专权的政治活动。东林书院对当朝的社会风尚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据说,当时妇孺皆知东林党人是贤者。左光斗便是东林党中一个不畏权贵、刚正廉洁的代表人物。正如清代桐城诗人方文,在《啖椒堂诗》中所说:胸怀尚洒落,慎勿习贪鄙。
# A# W+ z" k! E6 @# w( g' z,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