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品格传媒

[桐城文] 永远的北大街

  [复制链接]

244

主题

2969

回帖

6113

积分

桐网贡士

Rank: 6Rank: 6

积分
6113
鲜花(10) 鸡蛋(0)
发表于 2011-9-8 21: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广网北京9月6日消息(记者冯悦)在今天(6日)上午举行的纪念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温总强调指出:
7 s  k# N6 q( n8 a* B: P. j2 Q! w1 H$ z' t5 a
在城市建设中,从建国以来,我们应该吸取的一个很深的教训,就是拆了真的建了假的。大批真的物质遗产被拆毁,然后又花了很多的钱建了许多假的东西。" {5 X6 U" P8 r; Y4 f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68

主题

630

回帖

1136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136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9-10 13: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艺峰画室 发表于 2011-7-28 07:09
) U0 U9 L6 f7 O& S$ X. j3 c拆北大街的与当年炸毁张英墓的红卫兵差不离,
) j* t7 W: J5 ?2 z可能还有过之而不及
! q8 U5 R4 ~8 n, N0 |5 l  A, e
写的很好,三河镇搞得很好。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0

主题

193

回帖

53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34
QQ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14: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尘飞扬 发表于 2011-9-8 21:50 " u$ Y0 w- Y% s& E$ q# o
中广网北京9月6日消息(记者冯悦)在今天(6日)上午举行的纪念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温总强调 ...

9 F) o) p6 m0 Z0 ]: D# C) \- `是假的,最终会被遗弃。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0

主题

193

回帖

53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34
QQ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14: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95316wsd 发表于 2011-9-8 19:43 ; f( b* z( q) x' C& l
都是自己家的房子,有的人修修补补 都成现代房子了,然后那种明清时候的味道就荡然无存了,成了四不像

4 p  U4 A6 I2 L( h8 ~! v7 G缺乏保护意识,恨不得要建上摩天大楼,跟上海的浦东一样。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0

主题

193

回帖

53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34
QQ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14: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sansan 发表于 2011-9-8 21:38 $ j/ u* a, z0 Y. L( [6 ]. V
难得一见的好文章!
. L/ G0 L8 X7 `/ l
意在做一点桐城文化方面的普及工作。无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0

主题

193

回帖

53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34
QQ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14: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艺峰画室 发表于 2011-7-28 07:09 ) f% Z! J# O+ H' b& I
拆北大街的与当年炸毁张英墓的红卫兵差不离,
/ e- N7 h5 Y& [- i% n/ T% `可能还有过之而不及
9 Z5 p2 r) y7 N3 [4 c
这是一个弃老厌旧的时代。
% T9 `6 T; K) U) b这一切源自对文化的不自觉,不自信。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0

主题

193

回帖

53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34
QQ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14: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烟花不寂寞 发表于 2011-8-1 21:47
/ O  a- e7 p9 D  u: j$ M怀念北大街,怀念在北大街没长大的那些日子,怀念北大街那曾经的玩伴

$ m- H1 q. R/ m! v1 f" e' V, p等我们这代老了,差不多记忆全消失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0

主题

193

回帖

53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34
QQ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14: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土地环保 发表于 2011-9-10 13:41 , \' H) f0 ?* ~2 a9 u5 l3 S
写的很好,三河镇搞得很好。

" N  M& j* E* I* v  o# m三街一府的保护性修复工作,好像正在启动。不知道是否能进行下去。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44

主题

2969

回帖

6113

积分

桐网贡士

Rank: 6Rank: 6

积分
6113
鲜花(10) 鸡蛋(0)
发表于 2011-9-17 15: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品格传媒 发表于 2011-9-17 14:28
* u, |2 v3 ^! z# ~% E/ W" W  Y* f是假的,最终会被遗弃。

2 \+ V  m9 y- W但追求短期政绩的领导们却好这口& Q# F: ?! u" ~" t- ^
等到被遗弃的那一天,他们或许退休或许已不在人世
  C* _; {! H9 ]6 r6 a谁还能拿他们怎么办?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0

主题

193

回帖

53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34
QQ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 08: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 ]) m# |$ h' D0 i  `2 m8 E/ w! [  r    北大街,的确不是一条普通的老街,他有着极深的文化渊源,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作为古城的历史街区,相比于南大街和东大街,北大街的文化价值,远远超出了后两者。
* K8 P0 R  N9 s    从上述林林总总的阐述中,不难梳理出北大街的文化脉络,它们是:以方以智为代表的的学术文化,以方苞为代表的桐城派文化,以吴汝纶为代表的学教文化,以方学渐为代表的书院文化,以左光斗为代表的廉政文化,以姚莹为代表的爱国文化,以桂林方为代表的家族(世家)文化。撷要说明如下:
8 B4 h% Q, J( j& i, P0 r. W( {- B  J1 e    (一)最为博大精深的,应数方以智为代表的的学术文化。这里的学术,指的是学与术,也就是学问与做学问的方法。理学,易学,心学等,是方氏学派思想的内核部分,也是贯穿学术文化的命脉。在我看来,它有着一套完整的学术体系。但依我之学,只能望其项背。创立者方学渐的观点是,“心体至善”、“性定是善”。但他论证“心体至善”的道理,所依据的理论,则是“生理”说。
' W4 }' _# d5 G* \    他说:“阴阳、刚柔、仁义,皆生理也,虽不能无杀而杀,亦所以生之也,此可以识性善之原矣。”
: L9 a4 o) E5 v/ m/ w    方学渐还认为,“欲”同“性”是不可分开的,既然“性”源于“理”,那么,“欲”也就与“理”相关。这无疑是对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批判。
3 s' I# F' h6 P1 G6 B& A* x) d    有学者认为,方学渐的哲学,是调和“心学”和“理学”的产物,因而它绝非“道学”的简单翻版,而是有着独特的内容。
0 y  }' c0 h8 s1 q7 p. [0 |/ Y    (二)书院,在桐城并非方学渐首创。据县志载:明嘉靖初年,桐城知县沈教在县治西北灵泉寺故址创建桐溪书院,此为县内书院之始。后知县邝涛、王廷试,相继在城西太霞宫旧址(县医院住院部)建龙山书院,县城东门外(内燃机配件厂附近)建桐阳书院。明代中叶后,朝政日趋腐败,一百年中全国三次毁废书院,县内书院亦相继毁废。清代书院多为科举补习科、讲习所。
: n! w8 N  k9 v8 a" b- z    县志中所说书院均为官办,从中不难发现,作为私学的会馆,是在官学衰败的情形下产生的。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私学的接替与传承,桐城的教育会面临一段真空的断层期。从这个角度上说,方学渐的价值,或说桐川会馆的价值,不言自明。
5 W6 x+ {% Y7 I0 Q' Y    (三)方氏家族文化的杰出代表,当属方东美(1899~1977)。他自幼受惠家学,少年便接受新式学堂教育,后赴美留学。回国后,历任多所名校哲学教授。他学贯中西,将柏格森生命哲学,与《周易》的“生生”精神融贯一炉,创建了以“内在超越形上学”为特征的“生命本体哲学”,成为现代中国哲学史上,最有原创性的哲学家之一。他认为,现代世界因高度物质化,丧失了宗教精神和哲学智慧,主张落实儒家的人生价值,以不断提升生命的意义,从而达到拯救现代人类的目的。他以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为学术主旨,把原始儒家、原始道家、大乘佛学、新儒学,看成中国哲学的四大传统。4 w% b! d2 B' a. F. o" D9 M! R
    他能说一口让欧美学者叹为观止的流利英文,对政治一直抱敬而远之的态度,却被蒋介石视为老师,与毛泽东也多有交往。有人称,他在家学渊源上是个儒家,在资性气质上是个道家,在宗教兴趣上是个佛家,在治学训练上又是个西方哲学家。他发表演讲公开批评《论语》,却被学者看做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东西方学界誉为,20世纪中国的“诗哲”。
+ V* k9 w" j; l$ m8 D    家族文化中,比学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家族的伦理精神。它是维系家族繁衍与立世之本。代表者有桐城方氏三姐妹:方孟式、方维仪和方维则。因她们一致为家为国,秉持节操,诗词多抒怀家国伤感,故称为“方氏三节”。6 h4 B8 W, x0 K, t9 }7 U$ @6 o
朱竹《明诗综》中记:  S8 t. m" Q9 M4 w0 e) J, _

' A1 ]: M4 I3 d  l6 o  [方氏三节,一为孟式,字如耀,大理卿大镇之女,嫁山东布政使张秉文,济南城溃,同其夫殉节,赠一品夫人,有《纫兰阁集》;一为维仪,年十七而寡,寿八十有四;一为维则,十六而寡,寿八十有四。$ A5 Q# n3 {$ F5 q7 ^

$ `; E2 a) u( w' p3 S方孟式,生性恭顺贞淑,素秉忠孝,敏而好学。著有《纫兰阁集》,《纫兰阁诗集》,为方维仪所选辑并作序。清代钱塘汤漱玉辑《玉台画史》中记:“志笃诗书,备有妇德,绘大士像,得慈悲三昧。崇祯庚辰含之守济南,死于城上。如耀堕池水死。”2 d# L( F9 I- @6 G/ r% L: Y
方维仪是“方氏三节”中成就最高的一个。她精心研读文史,辑录古今女子诗作,《宫闱诗史》和清芬阁诗集》,均为珍贵的名媛史料和佳咏。她一生著述颇多,作品还有《闺阁诗评》、《静志居诗话》、《微生录》、《尼说》、《七惑》等。方以智为《清芬阁集》题跋时感叹:“嗟夫!女子能著书若吾姑母者,岂非大丈夫哉!”7 q# g+ j) z3 V& ~. L4 o
她的绘画师法宋代李公麟,白描《观音大士图》形神兼备,时人争相收藏,著名诗人王士祯称为“妙品”。吴询在《题清芬阁白描大士图》诗中赞道:“墨花寒卷秋潮空,毫端轻染春云笑。”十七岁时,嫁于本土文人姚孙,姚孙不幸身患绝症而于当年离世。方维仪因此请归娘家,全身心守志于“清芬阁”,清灯孤影,潜心诗画。
( ]' {; d7 p. J! b1 O    方维仪寡居守节时,十六岁堂妹方维则,也因丧夫而孀居娘家,两人经常一起题诗作画;方维仪的弟媳吴令仪及其姐吴令则,也是女中诗画高手;加上姐姐方孟式,也常回娘家探望,五女子结成诗朋画友,并公推方维仪为师,常于“清芬阁”聚会,写诗唱和,挥墨成画。" Q9 ^2 J& M0 U: a9 M0 [. S* }4 N# R8 y
    不久,吴令仪因病去世,弟弟方孔炤常年宦游他乡,方维仪便担负教养侄儿方以智的重任。在她的精心指教和激励下,方以智于明崇祯十三年登榜进士,终成大器。
5 l- I8 m% h+ w2 F; N! o方维则嫁生员吴绍忠,著有《松茂阁集》。吴绍忠故去时,方维则年仅十六岁,守志不嫁。: x6 |+ B, Y" H8 B
    (四)学教文化实为书院文化的延续。新式学堂应时而生,培养出一大批复合型人才。前驻法大使、文化部部长黄镇,农工民主党首任主席、前交通部部长章伯钧,北平市首任市长何其巩,美学大师朱光潜,两院院士孙德和、慈云桂、陆大道,著名核物理学家疏松桂、方正知,哲学家方东美,古文论家马茂元,著名作家方令孺、叶丁易、舒芜,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储波,空军少将曹新国等,都曾就读于桐城中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为各类高校输送合格新生一万余名,他们中有一千多人已取得博士、硕士学位,有的已成长为新一代有影响的科学家、专家和学者。如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科学家方复全,中国科技大学著名教授李定、段路明,北京大学教授程和平,清华大学教授琚诒光等,还有500多名学子远涉重洋,在国外攻读博士、硕士或从事科研工作。
9 v, \7 I# p3 [  p" H    (五)廉政文化的提法有待商榷。值得注意的是,辞官归里现象尤为普遍。这种与当权者不合作的态度,最终演化为一种内向型的归隐文化。继何唐之后,与左光斗同里友善的文官何如宠,可谓襟怀坦白,操行恬雅。面对生性多疑的崇祯皇帝,他大胆上疏进言,其结果是郁郁而终。同样是明代文官的钱如京,因不敌与政见相左的朝廷官员的排挤,连续六次上疏,最终得以休官归里。姚鼐似乎汲取了明朝官员的前车之鉴,主动回避清代政治,而转到所终身热爱的文学事业。出身于官宦世家的姚文然,也因为政清廉,敢于直谏,最终没能赢得朝廷的委以重用,怀才不遇退居乡里。! k- v" \1 B; I7 F5 r
    (六)爱国文化与廉政文化本质上相似,但爱国文化更倾向外治,即外向型,强调务实与行动。这对后来的吴樾刺杀清末五大臣,是否产生影响,有待考证。
- i- l2 w; o9 F/ k7 d0 A% S    (七)桐城派文化影响深广,无须赘述。
" ?0 \2 `. B( h: x$ z以上每一种文化,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它们是桐城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文化还具备以下一些特征:' T7 j' `" C9 S* y3 U. {$ p9 f$ `
互融性,即独成体系,又相互交叉渗透,相互影响。
" G0 Q; ]  I3 H; A9 o$ _5 K    包容性,即兼容并包,内外兼治,融汇古今中西,不落宋明理学窠臼。从方氏学派的“易学与科学相结合,哲学与科学相促进,中学与西学相会通,考据学与义理学兼用,实学与玄学兼顾”,到桐城派的“义理、考据、词章”,到姚莹的“放眼看世界”,再到吴汝纶的“倾向西学”。
, z0 w$ s3 {% v/ q+ p    实用性,即经世致用,惯于践行。从方学渐的“崇实”,到左光斗的“留心经世之学”与不畏强权,再到姚莹的“了解外情”。
& c. U6 ], k& t! |& W这些都是北大街祖宗留下来的丰厚遗产,值得桐城人尊重并深究。我所做的只为抛砖引玉。" M2 t# w2 k6 [+ m" Y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