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1150
- 积分
- 535
- 威望
- 0
- 桐币
- 1
- 激情
- 3181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33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6-2
桐网贡生
- 积分
- 535
鲜花( 1)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1-7-11 16: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8 {8 Y" W1 y. V' t% @2 u* v4 P' B 啖椒堂与左忠毅公祠,紧邻桐城中学,居北大街西端。始建于崇祯时,三进,前进门楼、中进大殿和后进,均为木构建筑,青砖墙壁,小瓦屋盖。桐城中学的前身系桐城中学堂,为吴汝纶先生(1840-1903)所创办。同样为教书育人机构,与民办的东林书院和桐川会馆所不同的是,桐城中学堂是官学。3 N% n% ?' \& \; D
吴汝纶“少贫力学,尝得鸡卵一,易松脂以照读”。1864年25岁时为乡试举人,翌年会试得进士,官至内阁中书。曾先后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晚年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总教习。吴汝纶不仅熟悉国内教育,还远赴日本作过为期近4个月的教育考察。撰有极为详尽阐明学堂的各段次和讲授内容及方法的《学堂课程》。对世界他国教育也颇有研究,多次接待过日本来访者,如伊藤博文。谈及教育之法时,伊藤称,有德育、智育、体育,今中国志在智育似未善,无德育则乱,无体育则弱。吴先生说:“吾谓智开然后知德教。”
; N7 D7 Y1 G, C/ ^' {8 L “开学堂以西学为主,所以取人之长,补我之不足。”吴汝纶不愧为清末倾向西学、主张革新的幕吏,热心公益、循循善诱的教育家,而作为桐城派晚期文学大师的吴汝纶,却一向不固守“桐城家法”。其治学之道,由训古以通文辞,于古今中外,唯是之求。上至群经子史,周秦典籍,下逮唐宋及乡贤方苞、姚鼐诸公文集,无不博求慎取,穷其源而究其委。对于经史子集,评点校勘用力。他爱与西方名流学者切磋新思想、新科学,以为“非有实在本领,不足与外人相抵”。他竭力支持严复的翻译工作,并为《天演论》作序。
# L5 }& x. C! J- i a- z 吴汝纶性情淡泊,不愿长期为官,他热衷的是教育事业。当保定莲池书院院长张裕钊辞职时,吴汝纶向直隶总督李鸿章毛遂自荐,辞去了冀州知州,于光绪十五年(1889)起,主讲保定莲池书院。吴汝纶到院后,锐意改革,聘请日本教师教授外文,改进教学方法。因此,国内慕名求学的青年很多,严复、林纾、马其昶、姚永朴、姚永概、李光炯、房秩五等人均受其教益。时住京城的日本和西方文人学者,也常往保定向吴汝纶请教,相互切磋。特别是日本教育界人士与他来往频繁。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了吴汝纶对西学的了解,萌生了兴办新式学堂的主张。 《清史稿》在《吴汝纶传》中这样记道:“其治以教育为先,不惮贵势,藉深州诸村已废学田为豪民侵夺者千四百余亩入书院,资膏火。聚一州三县高材生,亲教课之,民忘其吏,推为大师。”“及莅冀州,仍锐意兴学,深、冀两州文教斐然冠畿铺。”& Y% R, j' ~+ Z1 w2 e' H8 m* p: }- t
无独有偶,桐城派众多作家,均与教育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们似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种人生路径,求学,为官,执教,著书。且节选吴鸣震《桐城派的教育足迹》一文并存照:
/ ]) a& X: l z6 j! ^+ e2 Q* z/ c, f1 y5 E, k; T) C9 Z# z
戴名世,少时家贫,弱冠即授徒养亲,执教有十三年之久。先后设馆于舒城及枞阳陈家洲两地。$ z& w2 R1 r3 ~ ]% c9 k% K/ V" q
方苞,二十四岁秋,随高公游京师。方氏家道清贫,无力挟资以游,只得觅塾馆以自赡。先是馆于高公住所,二十六岁馆于涿州滕氏,二十九岁馆于京师汪氏。
& k+ |$ c* _9 g( Q 刘大櫆,康熙五十七年许入县学,此后,即在乡里塾馆授徒。二十五岁,应县城张若矩之约,在张氏勺园课徒。六十三岁,任黟县教谕。
6 t' W9 f' Y3 O* r) [$ O1 w; Y 姚鼐,被荐为《四库》馆纂修官。因与总纂纪昀等见解不合,于四十四岁乞养而归。两年后,两淮盐运使聘为扬州梅花书院山长,又两年,其夫人张氏殁于书院,遂扶柩回桐。未及两载,安庆敬敷书院聘为主讲,长达八年。乾隆五十三年,先生年五十八,应邀主讲歙县紫阳书院,同年秋返桐。两年后复赴江宁,主讲钟山书院,直至古稀之年。嘉庆六年,先生七十一岁,改主敬敷书院。嘉庆十年,又主钟山书院。嘉庆二十年,卒于钟山书院。先生入官场刚满十年,便激流勇退,投身教育,弟子遍布苏皖二省,其中佼佼者为管同、梅曾亮、刘开、方东树、姚莹、陈用光、姚椿、毛岳生、鲍桂星、吴德旋等。
. x* j+ N8 ~, N 方东树,年二十二,入县学,补弟子生员,后补增广生。历主庐州庐阳书院、亳州泖湖书院、宿松松滋书院。一生主要精力用于著书讲学,其著名弟子有戴存庄、方宗诚、陈澹然、马起升、吴廷香、张勋、唐治、江有兰、文汉光、马三俊、甘绍、刘宅俊、郑福照等。% J" G4 u- |, B. s! j9 k y
戴钧衡,年三十六,赴南京乡试中举。一生致力于整理桐城前贤诗文,创办桐乡书院。/ O. f9 i) Z% v
马其昶,1895年,授经于安庆,1897年,主讲庐江潜川书院,1902年,授经合肥李仲仙家。1904年,任桐城县公立中学堂总理八年,秉承学校创始人吴汝纶先生办学宗旨,以“养成济世人材”为己任。1908年,任安徽学部主事,辛亥革命辞归。民国初元,曾主安庆高等学堂。越三年,赴北京主京师法政学堂教务,并备员参政院。2 q. L1 r6 P' X
姚永朴,年二十一,授经于湖口,年二十六,执教于天津,年三十二,执教于旅顺。年三十四,在顺天乡试中举,其后会试屡不售,遂殚心教育。光绪二十七年(1901),客游广东信宜县,受聘为起凤书院山长。光绪二十九年(1903),受聘为山东高等学堂教习,后皖省高等学堂监督教聘为伦理教习。宣统元年(1909),清学部大臣荐先生为学部咨议官;京师法政学堂监督聘先生为国文教习。1914年,先生应北京大学聘,任文科教授。2 I3 I9 R" C. z; C# w. P( T, l( @
姚永概,字叔节,1903年,安徽高等学堂创立,延叔节充教务长,兼任桐城中学堂监督。1906年,任安徽师范学堂监督。次年赴日本考察学制。1912年,严复任北京大学校长,聘叔节为文科学长。7 k8 p: C9 |7 Q- r
( u3 U `( @3 Y9 H 桐城文派的传播与繁衍,正是巧借书院讲学这一途径,从东南传到广西,又传到河北,由点及面,由独木逐渐繁衍成林。使其在地域上达到一种平衡,成为全国性的文学流派;而在时间上,又一脉相承,弟子频出,薪火不绝。真正做到了文统与道统合二为一,而道统与朝廷所倡导的政教又相一致,因此,桐城文派的发展,获得了一种非常适宜的条件。文学史和学术史上的流派形成,有讲授、唱和、集会等多种传播方式,但都不及桐城文派所主讲的书院那样,有规模,有保障,而且,桐城文派的多数作家,长时间主讲书院,这对培育弟子,形成文风至关重要。3 e) |1 u9 t. m8 I1 r7 Q
除姚莹等少数从政者外,桐城派作家多先后从事过教育事业。他们或失意官场,或为迫于生计,或胸怀天下存匡世济民之心。尽管动因或有不同,但对教育均怀有同样的殷殷之情。由此可见,“穷不丢书”的传统,在乡土桐城是怎样的根深蒂固了。
1 |, a& n8 B3 k# e教育,反哺,如此的良性循环,正是这样良好的地域传统,才造就了一批批影响华夏乃至世界的旷世人才。据马其昶《桐城耆旧传》记载,桐城人科举应试,明代自永乐到崇祯年间,中进士者80人,中举人者165人;清代中进士者154人,中举人者628人。桐城文庙是桐城传统文化的象征,也可以说,是重视读书进阶的象征。
9 N- N+ X2 N, ~9 @%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