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3224
- 积分
- 680
- 威望
- 0
- 桐币
- 58
- 激情
- 1383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567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0-23

桐网贡生
 
- 积分
- 680
 鲜花( 1)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1-10-10 18: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当玩 于 2011-10-10 18:20 编辑 p4 C% n7 K; [3 z: h4 C2 y
同安闲人 发表于 2011-10-10 15:08 # g: |+ |3 P6 \5 C
篆文(手)(圭,玉串),造字本义:将玉串悬吊起来以供鉴赏。隶书将篆文的“手”简写成,失去五指形象。 ; G8 c/ v- D, F1 f, \0 D
...
1 Y3 b" M% ?' d- d, d! [9 J' S4 S* ?: U. r- `9 ~
造字的时候,挂右边的圭是表声音的,跟圭本身没有任何关系. Q; a9 Y1 a0 K( c1 s
在上古,也就是秦汉时期,挂只有划开一个意思,通画、划、华、花,
( K7 e$ `# j0 e) O( N- Z+ c: w后来,因为原来表示悬挂的县主要表示县市,便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悬下面加了一个心,二是将读音一样的挂假借为悬挂。但挂实在没有悬挂的意思,所以后来的人特意造了一个字:掛。这个字专门表示悬挂。请注意,挂并不是掛的简化字。这很能说明问题的。总而言之,秦汉时挂根本没有悬挂的意思,所以什么挂住了车,什么悬挂了车,都是不对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