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5441
- 积分
- 3861
- 威望
- 2346
- 桐币
- 967
- 激情
- 3194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4-28
荣誉会员
 
- 积分
- 3861
 鲜花( 8)  鸡蛋( 1)
|

楼主 |
发表于 2012-5-18 09: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ishu 于 2012-5-18 11:37 编辑
" t z4 q7 C5 G1 [$ e' A$ t
9 y+ t) E! l c7 \# l李贺诗歌集注序———桐城青山何永绍 , ^: o( a& i" y) y2 z" ]
- |+ ~0 H) x3 ?8 z8 a
诗之有史也 自杜少陵始也 少陵生天宝末 所为诸什 一一皆以天宝实录系之 后人读其诗如读唐史 然故史不必系之以诗 而诗则皆可系之以史者 盖文人才子感时寄兴 以愤发其不得志于当世之意 然少陵之称史也 是以史自见者也 故后人亦尽见其为史也 若见讥刺流弊 感讽往事 有所指陈而又不敢自明其隐 于是艰深其语 险谲其字 读之者以为估屈聱牙 无足当于理 而指趣未始不存焉 其为史也 未尝以史自见也 人故不识其所为史也 李长吉诗 在唐人亦称为能辈 选家尝以之比东野一流 夫是儿锦囊呕心血之句 岂可千载无知己哉 史称贺生二十七年而卒 七岁即令韩愈皇甫诸先达惊叹其才 卒以龆龄异质为世所忌 嗟乎 贺一日不死 必有一日之著作以见志者 则自七岁至二十七 阅历廿年间 更德宗顺宗宪宗三朝 时事之去天宝无儿 其讥刺感讽 未必不有如子美之心者也 姚子羹湖 替读史者也 又善说诗者也 公车之暇 取长吉诗而注之 持以示予 一日三四见 予因击节谓长吉非唐之史不可得 谓羹湖非长吉之知己亦不可得也 长吉生平不敢自为史 古今人亦并不知长吉之为史 乃一旦以史加长吉 长吉亦将自信为史 人亦不得疑长吉之非史也 羹湖论断长吉之史者也 其不以自为论断 而自以为注者谦词也 善于以诗为史者也 夫长吉之诗历千载 而曾刘徐庾诸家注亦不乏 往往失之深且隐也 不善注诗者也 羹湖方以为迂且浅也 悉摈之不录也 夫诗近春秋 属词比事 注诗者远于时地 唯知人论世而后著其是非邪正之辨焉 其以昌谷诗为诗史者 无论其诗之得如少陵不得如少陵 归之于史则一而已 杜牧之序及其诗 不及其时与事 李商隐之传及其事 不及其诗与人 今羹湖以千载以下之注 印千载以上之心 长吉未有不哑然笑者 读此注而谓长吉诗有不可解者 其尚可与言诗乎哉 其尚可与读史乎哉 至羹湖或借昌谷注以自成一家言 亦未可知 而其所以注诗之意 则予之序与羹湖之自序又不侔而合也 羹胡虽不自以为论断 而吾必亟称之以为论断焉也 羹湖又恶能不以予为知己也耶———青山何永绍令远撰
4 |; x+ {: t+ W- H" M3 ~
5 g! ~* C: @3 O9 j. \& U# ?" y: \青山何永绍令远7 N' |3 ?, e2 Z: s, N, g
何公讳永绍 字令远号存斋 康熙间廪膳生 有《宝树堂诗文集》 潘木厓曰:存斋为方伯虚白公孙 天资伉爽 学问渊博 常客居吴楚秦豫 与诸名宿唱和 刋有龙眠古文一集 与李芥须同选订者 姚康伯曰:何氏自棲霞公文学发迹 因之方伯流鸿于名 藩相国腾芳于天府 云蒸霞蔚以迨子政兄弟 恂恂孝友 莫不砥节 砺行称清白吏 子孙盖世清世 文而世淳也 姚经三何令远诗序曰:何子长余数岁 同居巷北 余读何子诗 每中夜酒酣 言及清白子孙 家徒四壁 而翁声振四远 賫志终天 未尝不涕泗交下 及余为昌谷集注 何子序之 以示当代名公巨卿 无不谓何子之深于昌谷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