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2623
- 积分
- 21489
- 威望
- 1477
- 桐币
- 2670
- 激情
- 48692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889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7-17
版主
户外运动版主
- 积分
- 21489
鲜花( 8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4-9-27 22: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nsan 于 2014-9-27 22:12 编辑
桐城宗教概述
桐城位于安徽中部,传说东汉末期,投子山上就有了一座小寺。三国时期,吴将鲁肃战曹,兵败后将儿子送入山中小寺寄养。宋人刘与言有诗“三雄分汉鼎,郊野战群龙,将军偶败北,投子深山中”,即记此事。
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长江两岸进一步传播,桐城乃南来北往必经之地,佛教自然流传起来。记录此时寺宇的史料有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北齐安禅师度化雉鸡女”的一则文字。安禅师“文宣时居王屋寺”。这则文字不仅展示出其时其事的一副历史画卷,而且折射出周边更大范围内较盛的佛教状况。
唐代是佛教在各地传播的高潮时期,桐城兴建、扩建了不少寺宇。现存70座寺宇中(含遗址遗踪),始建于唐代的就有仙姑井、西峰庵、慈云庵、古洞岩、痘神庵等10余处。
在经历了唐末至五代战乱的破坏之后,宋代的佛教得到复兴和发展。毁废的寺庙得到恢复,小寺小庵不断扩大规模,并新建了不少寺庙。现存70座寺宇中,建于宋代的就有龙门寺、资福寺、发龙庵等20余处。
明初,由于政治、经济的繁荣与稳定,毁于宋元长期争战而遭受破坏的一些寺庵,逐步得到修复,并兴建了一些寺庙。金神广渡庵、黄铺檀香岩等一大批寺庵就是在这个时期修复和兴建的。
清代是桐城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康乾时期,境内有好几座较大的寺庙直接得到当朝皇帝的奖赏与恩赐,这对桐城及周边地区佛教寺宇的发展无疑是一个相当大的促进。皇帝垂青寺庙载入志书的就有好几次。到了清朝中期,以前兴建的寺庵不仅得到巩固和拓展,还大量涌现几人居住或依靠家族管理的小寺小庵,乃至遍布城乡各地。其时桐城大小寺庵500余座,仅城关就有65座。19世纪中叶,因国内的一场战乱,桐城境内的不少寺庵无法避免地遭受到一次毁灭性打击,如王屋的万法寺、王集的圆通寺等都在这次战乱中彻底毁废。幸免于难的一些寺庵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民国时期,一些未毁而存的寺庵,如静土莲社、一笠庵、古灵泉等一些寺庵的香火仍较兴旺。一些小寺小庵虽然规模依旧,僧尼素质不高,但散布在广大农村,在农民中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建国初期。
20世纪60年代,桐城在一场“破四旧”运动的浩劫中,佛教寺庵捣毁过半,或被占用,佛像皆毁,僧尼多还俗,佛门一时零落萧疏。党中央及时拨乱反正,70年代末,认真落实党的宗教政策,退还或修缮部分寺宇,如意庵、仁寿庵、仙姑井庵等一大批寺庵先后恢复。僧尼政治上得到关心,生活上得到补贴照顾。一些地方把发展旅游与佛教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开发力度。如投子山,就在古投子寺的基础上先后建起慈济寺、德百庵、法雨寺,又恢复起投子晓钟钟楼和赵州桥、接官亭、卓锡泉等景点。
桐城佛教传入以来,与国家的佛教脉络紧密联系在一起,随政治因素和经济条件的变化而波动。由于党的宗教政策深入人心,落到实处,佛教呈现出繁荣景象。“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宗旨,只有在今天得到真正体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