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 萍: 谢谢你的回复,我不希望我这样经常性大数量的信件给你带来回信的压力。对我来说这种信件带来一种完全自由的即兴随机写作的方式,同时这亦是平息自己内心燥动的一种方式。 今天终于可以将我第二本散文初稿寄给我研究生同学,请她父亲过目一次并帮忙推荐给出版社。尽管这些稿件仍需反复修改,但一旦送出去就是启动了正式程序,亦可使这一项工作逐步正式展开了。 一本书写六七年,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劳作过程。我在这本书写作过程时常丧失动力和信心。我有时觉这本书有些文章达到了中国现代散文的最高水平,有时会觉得不过如此,十分平庸。 我记得九八年我从广州去美国。在广州时我一个公司朋友的夫人亦在做到美国的探亲签证,她正陷于失去母亲的痛苦之中。她母亲在医院深夜病危时,她在宿舍出来半夜找不到的士,赶到医院时未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为此感到特别在内疚和痛苦。那次她的签证亦被拒签。她问我一句:“吴砺,人活着目的是什么?”我还记得我当时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人活着干嘛,我想人只是如同候鸟每年迁徙一样,本能地向前飞吧。” 写这本书同样只是出于本能的一种行为。 吴砺 2011.02.23 吴砺 选自待出版的散文集《致远方朋友的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