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29|回复: 0

[散文] 峨眉山一日游

[复制链接]

8265

主题

1907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268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16-9-9 10: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峨眉山一日游



早上四点半起床。

同行的来自浙江湖州一家三口,夫妇俩和一个下半年读初三但个头已达一米七五的男孩。昨天他们和我们一道游了乐山,散客团今天大多选择了轻松游峨眉山路径,只有我们两家选择较辛苦的登金顶路线。

面包车将我们接到了眉山市旅游集散中心。天还是黑的,从这里游客登大巴前往峨眉山缆车站。不大的车站如过去集市一样,人声鼎沸,很像春节时的车站。我心中有些感伤,因为这里太热闹了,这里的人们生气勃勃,前去游览世界,而我们逝去的亲人再也感受不到这一切了。

六点十分。东方天空有些彩色云片。天色微明,大巴进入峨眉山的盘山公路,左边路边有二三米深溪沟。看到溪沟对面侧壁有两股白色水流,一闪而过。

天色有些亮了,可以看到微黑色的路边树林,大地还没有完全苏醒。前几天九寨沟之行我一直起大早,今天又起早坐车,坐在大巴中特别困,我终于熬不住,在车上睡着了。醒来时天已大亮,不一会又睡了,直到开车师傅转弯时鸣喇叭将我再次唤醒。

路边树林掩住了视野,我又沉沉睡去。再醒来时可看到树梢上方,有一横卧着的顶部几乎水平的山崖,车一转弯又不见了。

通常我坐在旅行车上从来都舍不得睡觉,总是全力观看窗外景色,可今天却不断睡着,不过精神总是紧张的,又不断醒来。很多年没有这样天人交战了,我记得只有三十多年前准备高考时才这样与瞌睡顽强抗衡。

再次醒来时,大巴已到了一个山岗上的道路,山下可看见黛青色三四重山峦,山峦之间有一片城市,有两片泛白的水面,但总一晃而过,看不清细节,我似乎第一次坐在如此绕来绕去上山的大巴?

车窗外玻璃升起一层水渍,不一会水雾又消失了。

终于雷洞坪停车场到了,我也睡好了。

下车徒步上山到缆车站。

清晨的山上相当的凉,山道上游人多的让我想起动物科教纪录大片中森林地面上匆匆奔跑的行军蚁队列。这里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人间旅行图,你能强烈地感受到人类的活力。

片岩砌成的这山路路面台阶破损很严重,山道右侧是很长的卖工艺纪念品、早餐、服装的乡下长廊式的小店,路左侧只见到一个缺口,那里露出了一个山崖,山崖上缠着一点晨雾,颇有一点诗意。

缆车站台建筑下方有几株冷杉,尖锐干瘦,黑绿色枝条有点冷峻。

一行人鱼贯进入大缆车,像挤地铁一样,缆车车厢站满了游人。缆车中间没有支架,这条1160米长的索道,左边可以看到山下三重山影,右边地平线上可看到多重薄雾中的山峦,缆车下方山脊上松树很特别,干瘦稀朗,像斜坡上的毛刺。

太阳白蒙蒙的是一个不大的圆点,我想起了昨夜梦中与一个人陌生女子的一见钟情式的恋爱,白天想起来像这个太阳一样苍白而遥远。

缆车缓缓停下,步行十分钟到达峨眉山的金顶。

金顶上建有高大的镀金十面普贤菩萨像,中国佛教说峨眉山是普贤的道场,这样有十个头像叠成三层构成一体的菩萨像,我是第一次见到。金顶广场在山顶的水泥平台面积有上千平方米,这很出我的意料。

太阳在普贤菩萨塑像顶端糊状灰色的云层中,白色月亮似的。我对宗教对佛教完全无感也无知,是完全的无神论者,尽管我在佛像前总是习惯性地拜一拜,祈求家人平安。

现在整个金顶平台是一个大工地,还有庙宇正在修建。

我急忙走向普贤菩萨像身后的东面一个较高的观景平台。刚走到平台的台阶北面的一个中间小平台上,我就急不可待地观看山下景色了。

朝北望去,天边一抹淡青蓝色天幕下方,地平线上宽宽的淡白色丝绸缎云带连着天空与地面,一群不高的八九层黑色薄而窄的丘林状山脉像一群水面上露出鱼背的远古巨大鲟鱼朝东游走,群鱼嘴吻着成都平原,它们身躯占居了北方一半的大地;接近金顶位置下方有一座如巨大额头的鹅冠或海豚头顶突起并快速向下沉曲线优美的山峦,山上植被浓绿的发黑,断崖侧面稀稀有些白色的裸崖;金顶平台上一个在建的庙宇挡去北方近处山下的视野。

正东方向。这里脚下就是金顶高达六百米几乎垂直落下的断崖,从天顶向东如薄冰一样的浅灰色云层占住了一半的天空,再向下一半天空是较白均匀的云层构成的巨大屏幕,成都平原正沉没在稀稀不均的雾气之中。从东南角山脉中向东北方张开约一百多度喇叭口状的平原,同时从喇叭口顶端吐出一长条状巨大蚯蚓般白色线条的河流,据说这河流中包含峨眉江、青衣江、大渡河和岷江,只是我弄不清那最粗最长的白色曲曲折折静脉状的江是不是岷江。这是在光雾中沉没了成都平原;偏北一点,有一片水面在雾气中微微发绿,断崖左下方山脉有六七层,它们像鳊鱼的背:短和扁平。浓黑色植被露出微微绿色,它们比在北面看到了山丘结实和大;右边山脉有五条,北低南高,南北走向,稍稍偏东,它们整齐排列,最东最远的山最高,它们像大地上几条巨大的肋骨。

朝正南望去,最近的长条山脉中间两条较低,有两条长长稀松白色云条落在它们之间的山谷中,这些山峦呈黛青色,很美;右边有一个垂直断崖,挡住了南方大部分下方的视野,更远处有一带平台山脉,两条白云在山上排成白色的线条,其中一段看上去相当的水平。

向西方望去。佛像在平台西面,是五条长长连续青蓝有点发黑的山脉横贯西方。

走上平台高处,我不得不说今天金顶上最美的景色是西方的山峦,蓝黑色充满了整个西方地面,构成巨大围的墙,天边不规则齿状线条在天幕中形成圣洁的仙境,有无与伦比的清淡的美。

西南方有两组水平悬挂晾晒的白色被单状的白云,它们又如巨大横悬着圆柱状的冰条,它们与另一段黛蓝色平顶山峦几乎等高,美的让你感到难以承受。这种蓝是无与伦比的纯净,老蓝布色,我似乎在少数民族服饰中见到过。这群蓝色山群凹处有淡白色的细腻如玉的云汤,清淡,如泼在老蓝色纸面上的牛奶,深浅不一。这长长延展在西方的山峦与玉片一样云相溶,你若不是亲眼见到,永远没人能用语言向你表达出它们是怎样的美轮美奂。

与金顶分别时间到了,同行的游客在感叹今天没有看到云海。我知道,我们每次来山顶只能获得她美景的一个侧面。这次来的峨眉山金顶我看了少云状态成都平原周围山形和大地,这难道不是金顶众多属性中的一个吗?如同我们的一生,我们也只能体会一个家庭、一种职业、一个时代所能感受的吗?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只是人类上千亿的人生经历中的一种,我们不能奢望更多,除非我们像佛教宣扬的不断投胎到不同家庭,生命永远不断地循环。但这只是人类的妄想。

今天到现在为止,你体会到的最多的是峨眉山下的美,而不是峨眉山上自身的美。

返回缆车站,见到西方大地上山群有四五段相互平行,像人类地板错位平行地镶在大地上。我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金顶,这太短时间无法让我精确地用语言为她描述出一幅较完整的画面。

途中见到一个工人年岁很大,却背着整筐沉重的建筑用的沙子,我心中掠过一丝悲哀。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在全国各地都常看到的四川农民的形象。这过去三十年,正是他们和全国的农民亲手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承担了最繁重的体力劳动。为什么现在这里不搭建几小段传送带运输这些沙子呢!

下山途中,我又进入了半沉睡状态,路边树木茂密,但见到都是平常的树,平常的路。

我们到了第二个景点万年寺。院中的“大雄宝殿”与下方三面两层楼的院房合成方形天井庭院,蜜蜂在庭院空中飞舞,发出嗡嗡声,很有点诗意。这是我见到过的最安详平静的寺院。这座寺院,多是两层楼建筑,建筑材料多是木材,很有灵气,很有暖色和暖意,这是与我在国内看到多是水泥新建寺院结构全然不同的感受。这里似乎是我见到过最有富贵气息最有暖意的寺院。

我们放弃了其他景点的行程,其中包括去看望峨眉山猴子的旅程。从有高大的楠木的小路下山,途中路过一个农户的茶座,品了一个小时茶,终于放松休息了一段时间。

下山至清音阁牛心岭黑白二水汇合处。路边深凹下去溪滩中,不少游人在沙石滩中嬉水。从这里步行到五显岗半小时平坦步行道的行程是我在峨眉山之旅中最令人难忘的记忆 。

靠着山边的步行道,左边是宽宽路边竹林和树木半掩着的溪流,步行道右边是卖各种工艺品摊位、饭店和小旅馆的长廊。步行道路的右侧有一条与路面相平两尺宽水泥砌的几乎盈满的奔流着清澈山泉的小溪。

看着熙熙攘攘的街道形式的步行道上的游客和长廊式的路边开放结构的小商品摊位上店主或摊主,我不由深深感叹,这近现代中国史上现在的中国人民活力第一次被真正地激发出来了,中国人民第一次活得像个人,为自己活着,为更好的生活而活着。

我真是热爱这山边充满着浓烈四川乡土气息的步行道啊,路边闪过的竹林映着宽阔溪水,让我怦然心动,而路边右侧那流动清清的溪流,更让我感到生命活力,我是多么喜爱这种激悦的清流从街道路边匆匆流过的感觉啊!

左边溪谷越来越深,深沉到地面下,只有激流冲击声从路边绿色树林掩盖着看不见的深渊中传出。

路右侧山变得有十多层楼高,但垂直于路面。路左侧溪道也变成了小峡谷,对岸山上可见烂石块状的崖面,同我在桂林见到的山崖类似。

溪流声、蝉声、人声,两山夹道,河谷深切入地面,多么迷人的峡谷啊!。

步行道终于右转离开了峡谷,而那深嵌入地面溪谷则左转到垂直方向的山谷中去了,我们也来到了五显岗停车场。

     旅行车很久上不来,我们就在人声鼎沸的露天车站屋边台阶上坐着等车。

怎么现在还会有人怀念文革中那人整人、把人变成鬼的岁月?

人类自身活动己彻底否定了那种试图把人民变成统一机器制作的砖块、变成单一面孔的疯狂的行为。人类生命活力源于多样性,否定人类自然历史中多样性则必然被历史所抛弃。

这一天峨眉山行程给我留下最深印象是什么?是金顶上看到的远处群山和成都平原?还是刚刚走过的这半山腰中一侧有深切入地面的河谷、两山夹道、一路有溪流相伴、充满浓郁川味和人间气息的半小时平坦的步行道?

不知为什么,这山腰中的步行道使我想起了北宋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





                                     吴砺


                                                                                           2016年8月6日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