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77|回复: 1

[散文] 岷江上游行(三)

[复制链接]

6278

主题

1541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665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6-9-19 10: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岷江上游行(三)
二零一六年八月二日(星期二)
                    
                                                                                   
                                                                                                (六)

一百多年前的二十世纪初, 英国著名园艺学家和植物学家E.H. 威尔逊(1876---1930) 是这样描述松潘的:
“下坡数百英尺后,我们见到松潘县城坐落在一狭窄、风景明媚的山谷中,四周都是金色的麦地。岷江的源头,一条清澈、欢快的溪流蜿蜒流过,形成一连串优美的弯曲。在田间一片繁忙景象,男人、女人和小孩(多为当地部族人)忙于收割,他们穿着古雅的民族服装,全像图画中一样粗犷而健康,一边劳作,一边歌唱。在西藏似的蓝天之下,整个地区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中。这农业丰收的繁忙景象使我们这些经历艰难险阻、穿越具有壮丽景色和新奇植物的荒山峻岭、困乏和筋疲力尽的人都从内心感到高兴。” (《中国---园林之母》,P115)
“我前后三次到此,每一次都流连忘返。如果命运注定我要生活在中国西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住在松潘。虽然海拔相当高,但气候终年温和,非常好,通常天空碧蓝,像西藏一样。在夏季晚上睡觉要盖毯子,到了冬季须要生火取暖和加衣服。牛肉、羊肉、牛乳、奶油价廉物美,供应丰富。在狩猎期有各种野味。优质的蔬菜如马铃薯、豆类、大白菜、萝卜、胡萝卜,还有桃、梨、梅、杏、苹果等水果都有生产,还有野生的黄莓( Rubusxanthocarpus)。在中国内陆,没有任何地方能胜过松潘使一个西方人生活得更美好了。一个有良好的骑术和打猎技能、有多趣而奇特的民族可研究,更不用说多种多样的植物了,这里较中国西部所有的城镇更具吸引力。”(《中国---园林之母》,P119)
中午松潘城阳光灿烂,天空很蓝云很白,旅游车准备前往黄龙。导游提醒下一段是42公里无人区,要跨过海拔4250米山口,要大家千万不要睡觉。
与导游提前渲染的无人区的可怕相反,从松潘到黄龙的42公路山路美得像高原上绿色的仙境和天堂。平缓的公路盘旋而上,回首松潘看到的则是地势平缓的凹下去绿草如茵的草原,那高原特有异常明亮纯净的蓝天与异常洁白大朵大朵的白云低低浮在全绿只有蚯蚓形状弯曲公路痕迹的草原上,你无法想象那么洪荒岷江峡谷之上还有这样一个人间仙境般散发强烈生命力的白云蓝天草原的世界。
我隐约记起了二十五年前我也是在这条山路感叹过。
翻过山岗,山这边的天空上方有点阴森,向下公路同样像螺旋弹簧一样平缓下降,多辆大巴都在不同位置向下飞驰。
虽然马路所在路边地面仍是绿草如茵,但山口上方的山峰却是一组侧面几乎垂直陡峭,顶部为多组尖锐紫褐色巨大盆景般全祼崖石,它们像一组巨型竹笋或扁平的史前长矛矛尖从地面上冒出,祼崖下方有一圈剥落的白色粉石,再下方坡面却是绿色植被。
这褐紫色山尖上端掩在有些阴沉的云雾之中,是一派童话世界般森然的峰峦,完全不是人间的烟火:蛮荒、壮丽,非文字能表达。神圣也罢,圣洁也行,更多的是让我心生畏惧。
这山口峰峦与山口下方绿色草原对比如此之强烈,使你想起及天上与人间的区别。
大巴高速向山谷下方飞驰,即使这里转弯弯路较大,我仍担心师傅开得太快。
这条向黄龙进发山谷,让你感觉十分奇特:左边山谷山峰是风化几乎垂直灰褐色的赤裸的峰顶,山谷中间是大片鲜绿色的草地,草地上还有耗牛,右侧则是山坡上大片黑绿像叠起来的伞尖朝上的雨伞状雪松,而U型山谷那端蓝天中只有一大片厚实的白云。
左边一片山崖下方有大面积灰白色的风化了塌方形式的大片岩粉构成的镜面般平整的坡面,让我十分惊异。
                    (六)
大巴到了黄龙停车场。需走十多分钟才进入黄龙公园。
导游只给了三个小时游黄龙沟,并说从土路上行黄龙沟最省时间。我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上下各四公里,怎样登山速度才能在三小时走完全程啊?
走进公园起始小路,这里只有林间小道,这与二十五年前我看到的公园没有区别,这黄龙沟起始平淡得让我印象深刻。
游人不少,我们在右边像铺了一层厚海绵一样土路上快速地向景点顶部走去。这条土路左侧只看到一点黄色钙化坡面,几乎无景。走这条山道与普通山路几乎没有区别。因为曾来过这里一次,再次远看少水淡黄色钙化坡面,我的神经完全是麻木的。现在只有喘气向上爬,我计划下山时走栈道观景,先一鼓作气先登到最高位置。
几乎只听到溪流奔腾的声音,整个行程只听到一只小鸟“吱”“吱”的叫声。
四点二十五分,离五彩池的距离还有1800米山路。
天空像福州台风来之前的天空,瓦蓝瓦蓝的,同时浮着大朵大朵洁白的云,真的很美。
右边空隙中看到右侧树木山坡像古代的有很多小块防护片的盔甲,更上面的雾掩了看不见。这一侧行人不多,山路上听到的多是韩语。
或许这样景点只能看一次,这次我走在这一侧少有景色的路上完全无感。
快到五彩池时,空气中传来乌鸦的叫声。
我在黄龙庙中稍稍停留,我记得二十五年前黄龙雕像是站立的。怎么这次好像是座像而是黝黑的?我还记得二十五年前我向这里的黄龙雕像发誓说我将成为他出色的后代。只是这次重新来到黄龙老者面前,我不知该说什么了,我只能说过去的二十五年,我是非常努力地想做他出色的后代!我现在只能对黄龙老者说,若再给我二十五年时间,我那时再拜他时,我应当可以说我己是他出色的后代了。不过我心中亦怀疑自己这个念头:没有青年时代的自信了。
匆匆从五彩池上方栈道走过,远远望去的五彩池像多组彩色玻璃做成的有些高度差装饰性的平台,有点美,只是心中没有任何惊异了,如同结婚多年夫妇之间的性爱只剩下一点淡淡的例行公事的愉悦。
只有高原上的蓝天白云仍是那么美。
一路带跑从栈道向下奔。路边终于看到久违的多层多色的池水,只是溪水量很小。
最糟的是我们下山时走到一个上坡栈道,而这个栈道是通向半山腰的缆车站的,而缆车站已停止运行且无下山的步行道。我们又不得不再向山上走,赶到接近五彩池的位置再下山。
已严重超时了,导游一再打电话催。回到客车时,已是晚上七点四十分,比导游指定六点到达时间整整多了一小时四十分。原定大家晚上到九寨沟看表演的安排不得不取消。
不用说,整个车厢立即变成了沸腾冒着浓烟的大油锅,我们像被扔进去的生牛排瞬间就被炸透了。可是我们没有看到指示牌说那条栈道是通向索道的啊!我们一上一下多走了4公里,等于上山下山共走了12公里啊,加上公园出口到停车场很长的一段路,这可是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上,四个半小时走这么多的山路很出色了啊!
这次旅行结束回到内地后,我在E.H.威尔逊的书中看到了一百多年前他描述的黄龙景观:
“三舍驿上行 25 华里处有一山溪从一狭窄的山谷流下,在其右边有一极有趣的地方。溪水从终年积雪的雪宝顶流下,其中含有浓度很高的钙质,沿途沉积成很厚的一层乳白色钙质外壳。这地方被西番人视为圣地,他们对任何自然现象都非常尊敬。此处建有一座庙,并造了一连串 50 余个小池,池的高变差别很小,边缘有半圆形的堤埂,溪水自上而下流经各池,钙质不断沉积下来。每一个池子的底部均为乳白色,但由于每一水池的深度不同,在阳光照射下会反射出不同的颜色。
池水现出多色彩的美景,有些天蓝色,有些乳白色、淡红色、绿色、紫色等。庙名黄龙寺( Wang Lung-ssu),意为龙王的庙宇,这很适合作为自然之子的西番人把此处视为圣地。接近寺庙溪水形成了一连串奇妙的瀑布,所有倒在流水中的大树都很快包上了一层钙质的外壳。在寺庙之上溪流足有80码宽,底部乳白色,为一松软的钙质层,有美丽的沉积痕迹,清晰可见。这样的钙质沉积延伸有1-2英里,呈现出极奇特的景观。” (《中国---园林之母》,p111)
                    
                                                                                     (七)
大巴返回到黄龙山口时,山顶一层雾挡住了所有的景色。大巴在大雾中行驶。只是大巴开始下山时,大雾消失了,但山群已进入了深度的黄昏,只有西方天空有点光亮。有飞机在上空飞过,这应是来自黄龙机场的。
大巴盘旋向下,天幕上黑色云块与淡淡灰白色天空构成的画面也很美,不过,我睡意立即涌上来了。
当我醒来时,大巴正在九曲拐的山路上小直径地来来回回下降,看到了北斗七星和多年未见到过的银河系。
当我再次醒来时,大巴到了我们今晚要住的九寨沟外的宾馆。
                                                                                                                                                        吴砺
                                                                                                                                                                                               
                                                                                                                                                                                                2016.8.2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24

主题

47

回帖

109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09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6-9-19 11: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之 于 2016-9-19 11:39 编辑

不错的游记!好文,涉猎历史,地质较广,内涵丰富!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