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过河-卒子

走遍安庆、宣传安庆——卒子走遍安庆

[复制链接]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2-3 09: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宕大峡谷——卒子走遍安庆
上宕大峡谷
——安庆风景
第115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太湖县大别山腹地,有一处风景优美的大峡谷,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上宕大峡谷标识
    上宕大峡谷位于安庆市太湖县小池镇(石霞)红旗村。石霞地处太湖县小池镇西北角,与潜山县横冲乡及太湖县天台山罗溪等地接壤,为大别山腹地,原名石霞乡,现合并小池镇,石霞四面环山,自然风光很美。图二:上宕大峡谷
    大峡谷其实为三条小河流组合而成,一条自抱山流向畈区潜山县境,另两条由红星、刘河经上宕汇集流向畈区小池镇。图三:上宕大峡谷内的巨石
    上宕大峡谷没有被设立为风景名多少还有点遗憾。大峡谷内有青潭、山谷、石滩、流泉、瀑布、水帘等。图四:上宕大峡谷溪水
    峡谷全长约几公里,九曲八弯,幽谧奇幻,里面分布着多条落差不等的瀑布,最为壮观,宛如巨大的白色玉带,从绝壁飞流而下,注入山中碧潭,腾起阵阵白色水雾,气势宏伟。图五:上宕大峡谷流水
    上宕大峡谷及其周边地区,生态条件十分优越,不仅有山、而且还保存有上百亩茂密的原始天然林,山势险峻、林木森森、清溪回流,自然景观十分秀丽。谷景真是“环境好、景色美”。图六:上宕大峡谷山峰
    上宕大峡谷经过亿万年山水的冲刷、山风的席卷而成的大自然的杰作,可称为鬼斧神工造就的大自然景观,是罕见的艺术博物馆。图七:上宕大峡谷青潭
    大峡谷两岸森林茂密,树干笔直而巨大。谷地山风奔走,谷上低温潮湿,树木长满青丝苔衅,蛛网般的白丝挂在林子里,蘑菇也呈鲜红、翠绿、金黄等五颜六色,闪着光泽。图八:上宕大峡谷小水涧
    这里好像一处童话般的世界,环境完全呈现出史前时期的形态。这儿纵横绵延,千峰竞秀,层峦叠嶂,气象万千,真可谓人间少有、世上难寻的一处奇域。图九:上宕大峡谷碧水
    上宕大峡谷山山碧绿、林海飞云,区内植物种类上千,鲜花满山遍野,另有中药材多种,野生动物多种。 图十:上宕大峡谷潭水
  大峡谷景区环境清幽,气候宜人,是消夏避暑、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在古时,沿河滩而建都是村民的屯田、菜地,高低错落有序,为幽雅洁净的小道相连。图十一:上宕大峡谷河滩
    行走在大峡谷内,耳听鸟语、鼻闻花香,最沁人心脾,让人陶醉的就是一直伴随左右,不离不弃的潺潺溪水,时而婉转回折,时而奔宕起伏,清澈的水流淌在光滑的岩石上,还有一抹抹的藓苔点缀其中,此乃上宕大峡谷的独特景色。图二:上宕大峡谷
(本篇完)
2017-02-03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2-4 10: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褚河褚氏祠堂——卒子走遍安庆
褚河褚氏祠堂
——安庆宗祠
第115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岳西县与舒城县交界的大别山地区,有一幢有着二百余年的褚氏祠堂,历史上褚氏与安庆储氏有着怎样的渊源?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褚氏祠堂地处褚河山冲
     褚氏祠堂位于安庆岳西县姚河乡与舒城县交界的查湾乡褚河村。该祠堂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前二次建成皆因故而毁。图二:褚氏祠堂为省级文保对象
     大家现在在照片中看到的存祠堂是第三次修建的,奠基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落成于乾隆六十年(1795),历时五年的时间,距今二百多年。褚氏祠堂集清代中期徽派建筑艺术与江淮古民居特点为一身的古建筑。2004年10月28日褚氏祠堂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三:褚氏祠堂侧照
    褚姓,以官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云:“本自殷(商)后人宋恭公子瑕食采于褚,其德可师,号曰褚师,因而命氏。”;居民以地名为氏。褚姓还有另一种比较简单的说法,那就是以居地之地名为姓。据《姓氏寻源》载,古代有一个叫褚的地方,当地居民就以褚为姓。图四:褚氏祠堂正面照(祠堂前摩托车为卒子走遍安庆坐骑)
    褚,泛指用丝绵装衣服、囊袋,也指古代覆盖棺材的红布、褚幕。最为重要的是古时候同“储”,贮藏,安庆地区特别是潜山北部、岳西等地的储氏多与其同宗同源。图五:褚氏祠堂侧照
    褚氏祠堂既有皖南建筑风格,又有皖西建筑特征。它依山临水、坐北朝南,两进三开间,中有天井,东西有厢房,前有月牙塘,保存基本完好。图六:褚氏祠堂
    褚氏祠堂座北朝南,依山临水,两进三开间及东西厢房。梁柱、屏门、隔扇、檐撑、穿斗均雕刻有卷草、曲云、挂狮、象鼻及人物故事,雕工精细、形象逼真、建筑高大宏伟,柱础形状各异,图案奔放,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褚氏祠集清朝中期徽派建筑艺术与江淮古民居特点为一身的古建筑,且是皖西地区现存较完整的祠堂之一。图七:褚氏祠堂铭牌介绍
     查阅相关资料,褚姓主要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官吏褚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褚师,亦称市令,是春秋时期周王室设置的一种官位,专职负责掌管集市和贸易,兼有今商务部长和工商管理局局长的职能。后来宋国、卫国、郑国等诸侯国都设有褚师之官。褚师,就是市官,因此又称褚师印段、褚师印等。周景王姬贵五年(郑简公姬嘉二十六年,公元前540年),郑穆公姬子兰之孙公孙黑曾试图作乱,被子产(公孙侨)发觉,予以制止。公孙黑自知不免一死,遂请求让印段出任褚师之职。由于印段确然十分有才华,子产便批准了公孙黑的请求,然后令公孙黑自缢而死,免得由司徒来论罪,那样会株连许多别的人。在褚师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褚师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褚氏,世代相传至今。图八:褚氏祠堂大门
     其次,褚姓还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邑地褚,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姓氏寻源》记载,西周时期,有一个叫“褚”的地方(今河南洛阳),在史籍《左传》中更明确地提到洛阳县南部有一处褚氏亭,在史籍《后汉·郡国志》上也记载着洛阳有褚氏渠,两书同时认定都是“周有褚地,居之者以为氏”。褚地居住之著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褚氏。图九:褚氏祠堂右侧厢房
    当然褚姓还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宋国恭公之子段之后的封地,属于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记载,褚氏出自子姓,本为殷商王族后裔。春秋时期,宋恭公(宋共公)子瑕有个儿子叫子段,字子石,食采于褚邑(今河南洛阳),因“其德可师”,故时人称之为褚师。在子段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褚氏;亦有以先祖称号为姓氏者,称褚师氏,后也省文简化为单姓褚氏、师氏,还有以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石氏,皆世代相传至今。该支褚氏被史称为褚氏正宗。褚氏族人大多尊奉子段为得姓始祖。图十:褚姓历史人物简介
    其它一些说法,比如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褚库尔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末清初蒙古副都统萨尔图·褚库,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等等。图十一:褚氏祠堂构件四拼图
    褚氏远祖遂良,原居河南开封府杞县白石村,元至正十二年(1352)迁湖广孝感县。二十一世秀益又迁湖南慈利。清朝光绪十八年(1892)始修族谱。图十二:褚河
(本篇完)
2017-02-04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2-5 13: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漆铺黄土岭杨光炜及其母亲墓——卒子走遍安庆

   

漆铺黄土岭杨光炜及其母亲墓
——安庆古墓
第115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潜山县龙潭乡漆铺村与万涧村之间的天柱山后山区,有一处上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战火与灾荒一次又一次清洗着这里,却又从他乡远迁各种姓氏来此繁衍,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新潜山人、龙潭人,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远望黄土岭
     龙潭乡位于安庆市潜山县中部,风景名胜区天柱山后山,皖水的上游。面积近一百平方公里,主要为山林,耕地有五六千亩,是一块非常富庶的土地。图二:黄土岭杨氏先祖墓区位图(卒子作)
  龙潭乡有着多个古村落,都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背景,在明清时期在徽文化熏陶下造就出来的有着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村落。由于皖南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结构和“徽文化”的独特品格等诸多因素,使得这些古村落至今仍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原貌格局,其文化风俗、村落里居民的传统生活习俗也大多一并沿袭至今。 图三:黄土岭杨氏十六世黄老妇人墓及十七世杨光炜夫妻墓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杨姓在李、王、张、刘、陈之后,为中国第六大姓,人口八千多万。杨氏从明朝时期迁入潜山,后迁入龙潭乡,再分支到龙潭乡各地,瓜瓞蔓延、才俊辈出,明清两代就出了不少人才。图四:弘农世泽远迁安徽
    据该谱记载,杨氏原本姓“姬”,春秋战国时期,周武王姬发的一位后人被封在晋地(今山西洪洞县),采食于“杨国”,后代以国为姓,相传华夏第一个姓杨的人是“杨杼”。但由于兵荒马乱,宗族之间长期失去联络,家族谱系不能考查。西汉时,有位名叫杨得意的人为汉武帝掌管猎狗(即“狗监”),他还向武帝举荐了司马相如,是一位深受皇帝信任,成为当朝一位重要人物。 图五:太尉家声扎根潜山
    从此,杨氏后人修谱时便以杨得意为杨姓始祖。但是,从汉代到宋代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家族谱牒散佚和失传的情况在所难免,就连杨时都在谱序中写到:自己是在当了“龙图阁直学士”(龙图阁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之后,才有机会在“秘书馆”读到四十余卷家谱,欣喜之情难以言表。 图六:清朝石望柱(已属文物)
    杨得意的十世孙杨震,字伯起,在东汉安帝时担任太尉,是一位出了名的清官,他提拔了一位姓王的人为县令后,对方为了答谢,夜间备上十斤黄金拜会他,并说只有“你知我知”。不料杨震说还有“天知地知”,于是得了一个“四知先生”的美誉。如今,杨姓宗族有一堂号为“四知堂”,便是取意于此。  图七:经过四百多年的风化后的清朝石望柱
    杨震学识渊博,弟子众多,又因他是陕西华阴人,所以时人称他为“关西孔子杨伯起”,后人也称其为“关西夫子”。杨震的儿子杨秉、孙子杨赐、曾孙杨彪也是太尉,整个家族“四世三公”,是当时的“东京巨族”,更被皇帝赐予“清白世家”之称。图八:清朝墓碑基座
    杨得意的二十四世孙、即杨震的十四世孙杨坚是隋朝的建立者;唐代时,杨得意有一位名叫杨荣的后人,从江西到福建西镛州(后来的南剑州、今天的将乐县)出任司马,落籍闽地。北宋年间。杨氏迁入江西等地,明朝初期杨氏迁入安徽潜山等地。图九:清朝墓碑基座
    安徽潜山杨氏为杨贵山后裔,杨贵山之父德明,生子四:贵一、贵二、贵三、贵四。适因元末世乱,兵燹蜂起,散处靡常。明朝洪武初,招集播迁,贵一迁怀(今安徽怀远县)之巩村,贵二迁皖城(在潜山县北),贵四迁桐邑(今安徽桐城)。图十:新修建的墓志铭
    贵三字华亭,元朝顺帝六年庚辰(1340)九月十五日生,迁潜邑(今安徽潜山)西堡,也就是今天卒子介绍的先祖,明朝洪武丁巳(1377)三月初三日卒,生四子:胜德、胜隆、胜鹏、胜业,其后裔孙繁衍,世泽延绵。此墓主人为杨光炜,墓地是像太师椅型,两边有一个小山嘴延伸到墓前不远,如同怀抱双臂、抱而不实。图十一:新修建的墓志铭
(本篇完)
2017-02-05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2-6 09: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万涧狮子岭古道——卒子走遍安庆

   

万涧狮子岭古道
——安庆古道
第115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潜山县龙潭乡万涧村至漆铺村之间,有一条安庆人走过上千年历史的古道,虽然战火与灾荒一次又一次清洗着这里,却又从他乡远迁各种姓氏来此繁衍,成为一代又一代新潜山人、龙潭人、万涧人,暨昨天介绍古墓后,今天卒子再向大家介绍这里的古道。图一:远望狮子岭
     在潜山县龙潭乡斜岭后山有一条通往龙潭村、森华村、万涧村及漆铺村的千年古道。古道始修于何朝什么时期已无法考证,先有古村落再有古道,据了解万涧村和漆铺村有人居住超过千年,所以猜测古道至少存在千年,不过从元朝开始至清朝历代有修整。图二:狮子岭头的巨石崖壁
    万涧狮子岭古道又称斜岭古道狮子岭段石板路,位于安庆市潜山县龙潭乡,经万涧村及漆铺村多个村落,是斜岭古道北线主入口。图三:狮子岭古道
    它包括万涧古道和狮子岭古道,始建于何时期不详,明代至清朝重新翻修,是当地民众开辟的通往余井镇、源潭镇的重要道道,同时也是连接古舒州(潜山)和安庆府的重要官道,徽商兴起后,更是成为重要的粮食、盐和山产的运输要道。图四:狮子岭古道青石板
    斜岭古道是古时龙潭乡天柱山后山数村村民人走出大山,通向外界广阔天地的必经之道。斜岭这条古道从皖西南众多古村落走向潜山、走向安庆、走向外界的重要通道。图五:狮子岭古道清朝修整时期的石板
    据杨氏宗谱记载:杨氏自宋朝绍定元年江西鄱阳湖迁至潜山,元朝至正三年迁至万涧村繁衍子孙。图六:狮子岭古道明朝修整时期的石板
    明朝末年,人丁众多,房派纷繁,各姓氏纷纷建祠祭祖。清朝乾隆初年,杨氏集各房长老筹资,建造了杨家祠堂,距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狮子岭正位于杨氏落户的万涧村与外界交通的通道,狮子岭海拔约三百至四百米。图七:狮子岭古道麻石板
    斜岭古道全长约十八至二十公里,其中万涧狮子岭古道全长约五至六公里,最高海拔约四百米。图八:狮子岭古道青石板
    沿途植被垂直分布显著,峰峦叠嶂,阴雨天山上云雾缭绕,远观如天柱云海,身处其中则又似云中漫步。图九:狮子岭古道下面的万涧村
    古道边沿途有杨氏宗祠、张家老屋、张家祠堂等历史人文古迹多处。图十:狮子岭古道边的小瀑布
    古道由青石或麻石铺就,宽约约一米、最宽处约一米五,万涧狮子岭古道现保存完好路段约一半以上,整条古道地处竹林深处、清幽安静,是一处难得的户外运动目的地。图十一:狮子岭古道边的人家
    据了解,龙潭乡万涧村古村落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宋朝以来迁此百姓拓荒而建,经数千年的耕耘而成。未被列为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着实有些遗憾,但卒子相信,只要有更多人的认同,万涧村将会在将来被列为众多文物胜迹的国家级古村落。图十二:狮子岭古道
    历史上,万涧村有张氏和杨氏两大家族,有张氏后裔曾告诉卒子,张家谋田、杨家谋坟。张氏和杨氏人才辈出。图十三:狮子岭古道上的麻石板
    狮子古道大部分为青石板铺齐,宽约一米至一米多,基本比较规整,卒子细拍了明朝修整的与清朝修整的古道,略有不同,其中钢钎铲留在石迹可以辨析,走过数百年以后,青石板已经磨得非常的光滑。图十四:保存着原始状态的狮子岭古道
    狮子古道承载着几十代万涧人的艰辛,是山区百姓跟外面世界交往的重要通道,自公路修建以后,古道也慢慢荒废,但古道上依然留下的无法抹去的脚印。图十五:竹林深处的狮子岭古道
(本篇完)
2017-02-06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2-7 08: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库道光水文碑——卒子走遍安庆

石库道光水文碑
——安庆古碑
第115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怀宁县某乡镇的石库村,有一块有着近二百年历史的记载长江水文的碑刻,今天卒子介绍这里。图一:远望石库村田畈
     石库道光水文碑位于怀宁县马家楼,系研究长江水文史的重要资料。这块碑刻由一位姓裴的人士在道光年间在田头所立,据了解——图二:水文碑铭牌
     安庆市怀宁县裴姓本姓张氏,据冶塘孝友堂《张氏宗谱》载,明朝初期有张氏携二子自江西鄱阳迁居怀宁冶塘,其一居雪山之麓(长安岭边雪山洞下),为参加科举考试,借用本地裴氏籍贯应试,后即姓裴氏,称“张本裴籍”,这就是冶塘裴姓的来历。本地裴氏后远迁他省。图三:相关历史资料
     另一子则居龙井张家山,即是三义堂张氏。清朝乾隆年间,两家合修祠堂、家谱,为争大小房闹矛盾,焚烧家谱,自此分裂,二百多年互不来往。图四:田头作业的村民
    冶塘孝友堂《张氏宗谱》是安庆怀宁裴姓渊源,附记:张家山三义堂张氏世代有口传:“张文忠,一夜输掉阮家冲;张文榜,一夜输掉张家港。”查三义堂《张氏宗谱》,载有张文忠(明代中期时人),其配偶是阮氏,葬地也在阮家冲。查冶塘孝友堂《张氏宗谱》,则有七世张文榜(明嘉靖万历间人),张家港在安庆西门外,地名或叫“漳溊港”等(音近)。据传张文榜(字后山)自幼吃素,其上为数代单传,其后生四子,自此发人,张家山口传中的张文榜是否指“后山公”,是否有这样的记载待考。图五:水文碑保护碑
    安庆山河壮丽、地腴物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物古迹众多。数千年来,皖西南地一直为南北文化的传播交汇区,衔接各方的通衢之所,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神州的朝代兴衰,都曾在江淮大地引起了强烈的震荡,掀起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漾起无数朵文明之花。尤其是东晋和南宋两次大的人口迁移,加速了境内的开发,逐渐形成淮北、江淮、皖南三区各具特色的自然经济,安庆属皖南地区。图六:水文碑简介
  水文碑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历史文物,是古代官方用来记录洪水泛滥的依据。最近,枞阳县就发现了一块清朝乾隆年间立的水文碑,一起到现场去看一看。图七:水文碑特写
    在石库的田畈里,卒子在十多年前就见到了这块水文碑。从外观上看,这块碑高约三十公分,宽约三十公分。碑文是楷书阴刻,中间刻的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从右至左分别刻有“潮水”和“至此”字样。据推算,此碑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图八:碑上有“潮水至此”字样
    从这个立碑来看,这一年潮水肯定是很大的,要不大他不会立碑。据当地村民介绍,石库地区与长江相通,以往只要潮水一涨,这里就就成了一个“大水库”。新中国成立后的几次大洪水,也曾有人记录。这块碑究竟是官方立的还是私人立的呢?图九:石库村民
    从这个碑的形制,和目前碑文的磨损程度看,以及它这个地理位置,应该这个碑是官方立的,因为民间如果要私人他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旷野的地方立这样一个碑。图十:道光水文碑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这块水文碑记录着长江水位,以记录洪水到达的位置,好与来年的大水做个比较。这也许是古人立碑的初衷。这块历经沧桑的水文碑,是怀宁县记水的实物史料,对了解长江水系历史资料具有较高的水文、人文和考古价值。图十一:石库村水系与长江相通
(本篇完)
2017-02-07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2-7 15: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虎头崖白云岩寺——卒子走遍安庆
虎头崖白云岩寺
——安庆寺庙
第115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潜山县虎头崖,有一处名为白云岩的地方,这里从何时在洞窟中建起了一座小庙,今天卒子介绍这里。图一:白云岩大石壁图片、图二:白云岩字刻
     虎头崖景区,位于安庆市潜山县天柱山镇林庄村,是天柱山八大附属景区之一,景区景点集中,怪石林立,古迹众多,是修身养性的好去处。图三:白云岩石龛
    虎头崖曾是远古炼丹修身成仙之所,留下“丹灶台”、“铁笛龛”、“仙人房”、“天下第一洞房”、“无量寿塔”、“升仙洞”、“送子观音洞”“狐仙坟”等等文物古迹。之前卒子曾介绍一些。图四:白云岩为天然洞穴
    公元一世纪,张道陵之孙张鲁云游天柱山,在白云崖(虎头崖的别名)建起天柱山第一座道观——白云观而潜心修炼;唐代高僧崇慧大师在此讲经说法;宋代黄庭坚、明代徐桂在此读书……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数以百计的摩崖石刻赞美这块洞天福地,如:“超然物表”、“宛然仙境”、“元气磅礴”、“中天峻拔”、“仙洞重华”等。此外又有美女石、和尚石、石床、石龛、石灶、石凳等。图五:白云岩、图六:白云岩石刻
    虎头崖景区位于天柱福元乡村,是天柱山一处非常幽静的旅游圣地、虎头崖是一处比较有特色景观旅游名胜。由虎头崖山脊拜岳古道上行,攀石崖、钻石洞、登顶海拔913米的虎头崖主峰——玉镜峰。图七:白云岩石刻
    在玉镜峰山顶看日出,颇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东眺安庆市,俯瞰潜山县城、潜河、皖河、三祖寺、太平塔。图八:娘娘庙佛像、图九:白云岩娘娘庙人工雕凿痕迹

    虎头崖曾是远古鲁道人炼丹修身成仙之所,这里有一个洞穴名为“观音送子”,潜山当地古人通常到此求子!这里还有一块巨石,名为“船型石”,巨石如石船,在白云崖下涧沟中,石长约二十余米左右,宽、高均在十米左右,船首、船身、船尾、船仓,轮廓毕具,线条分明;似经起重机吊起,有意垫放几块小石于其下,淙淙泉水自船底流过,欲湿不湿;船头高翘,气宇轩昂;船前沟壑陡落千丈,大有潮生即发,直泻江河之势。图十:娘娘庙内古香炉等文物
    虎头崖上这座小小的白云岩寺,又称娘娘庙,占地面积约有五、六平方米。这位娘娘庙是不是给百姓带来美好祝愿从寺内香火台可见一斑。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为庆贺娘娘诞辰,很多百姓都纷至沓来。图十一:娘娘庙石窟照
    据了解,娘娘庙坐北向南,是白云岩一处天然洞穴,内设小小正殿二间,均是天然花岗岩叠加之后的洞穴,殿内佛龛雕有娘娘坐像,面前是供桌、供器、供品;两边的墙壁上,挂满当地百姓送来的横幅。图十二:娘娘庙外崖壁白云岩
    大殿台基周围均系花岗岩条石包砌,洞中有香炉等。图十三:白云岩一侧
    娘娘庙兴建于哪年,现在已经无人知晓,崖壁上发现了一块残碑,它嵌在入洞的长槽内,意思大概是近年维修白云岩寺捐款人员的名称。图十四:白云岩一侧
(本篇完)
2017-02-08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2-7 17: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响山狮子寨(刘家堡)——卒子走遍安庆
响山狮子寨(刘家堡)
——安庆山寨
第115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岳西县某镇响山村山崖,有一处名为狮子寨的地方,为什么大户人家能够筑起山寨自保,穷苦人家只能落荒而逃,今天卒子介绍这里。图一:远望狮子寨(群山之间的那个小山包就是)
    响山村位于岳西县某山区乡镇,西距镇政府十二公里,主要是山林。 响山村原名向山村,是由象山谐音而来,只是因为山腰处二个小山包,一个像大象名象山,一个像狮子名狮山,双山锁一水口,村民自古认为这里是风水宝地。图二:近望狮子寨
    狮子寨建于清朝中晚期,在安庆大别山一带,山里的百姓为躲灾避祸,以家族、村为单位或者依附于大户,在险要的山头修筑的山寨,狮子寨具有一定的安庆山寨典型代表。图三:登上狮子寨,并非想像那么简单
    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战乱频繁、匪盗横行。地处皖西南的安庆市大别山一带,为躲灾避祸,山里的百姓或以家族为单位,或以村为单位,或依附于大户,纷纷在险要的山头修筑山寨。图四:狮子寨山下就是刘家老屋
    大别山海拔千米以上的很多座山头中,就有很多座山寨,卒子以前介绍一些,今后再一一介绍。这些山寨曾接受战火的洗礼,见证过那段难忘的烽火岁月。可以说,每座山寨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图五:狮子寨寨墙约长二、三百米
     狮子寨为安庆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家寨之一,狮子寨又称刘家堡,是刘氏大家族中为躲灾避祸,以家族为单位在自家山头修筑的用于防御的小型山寨。图六:狮子寨寨墙局部
    卒子春节期间对大别山高山上的古山寨进行了考察,发现仅岳西临近县城的地区就有数座古山寨,有些保存相对完整,有较高的文物保护和旅游价值。图七:狮子寨寨墙下的小山道行走困难异常
    狮山之所以能够成为山寨,原因多方面的,但无疑这些山寨大都选择比较险要的高山,依托天险,两面甚至三面临着悬崖,易守难攻。寨墙一般仿照长城的样式用巨石垒成,宽从一米到二米,高几米,大都垒成内外两道墙,也有靠山建一道墙的。寨内面积数亩不等的空地,建筑多为石窑,随形就势,错落有致。寨内还有储藏室、牲口圈、储粮窖等遗物,有些还凿有蓄水池。图八:狮子寨寨墙石块
    安庆山寨从宋朝开始就有相关记载,绝大多数是建于元朝和清朝,特别是建于清朝咸丰、同治和光绪年间,距今约有二百年的历史。当时百姓或以家族为单位,或以村为单位,或依附大户,耗费巨资,历时数十年建设山寨,以备战乱时有藏身之所。以后每逢乱世,就有百姓不断加以修葺,逐渐形成如今的规模。图九:狮子寨
    狮子寨,是当时一位姓刘的地主为了躲避土匪的入侵用了三年时间才建成的。刘姓地主组建有私人武装,势力很大,现在狮子寨已遭到破坏,但可以称得上是大别山境内如今保存较为完整的私家山寨。图十:狮子寨对面的群山
  卒子从安庆市文物局了解到,安庆在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狮子寨未在普查时登记入册,目前散落在人迹罕至的大别山深山多个乡镇仍有一些文物未被发现。据了解,这些山寨构成了大别山深山独特的古代山林治安防御体系,大别山山寨地势多险要,这些山寨是宝贵的古老寨堡文化遗产,对研究大别山山寨修筑技术和明清军事防御史、民间防御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同时对了解当地明清时代乃至民国时期的政治、历史、文化和社会治安状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图十一:狮子寨山下
(本篇完)
2017-02-09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2-8 11: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级古树一百多年三棵古树(三宝树)——卒子走遍安庆

三级古树一百多年三棵古树(三宝树)
——安庆古树
第115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太湖县城西乡,素有太湖西大门之称,东邻晋熙镇,南毗江塘乡,北连天华镇,西与宿松县凉亭镇接壤。这里有一处名为“三宝树”的景点,今天卒子介绍这里。图一:城西乡地处群山之间
      三宝树并非一棵叫三宝的树,而是浓荫竹林当中,绿浪连天之间,三棵参天古树凌空耸立,三棵各高二十余米,主干粗壮,几个人都合抱不拢。图二:三宝树铭牌
     三宝树是因三株百年以上古树而得名的,两棵香樟,一棵枫香。图三:三宝树之一
     三棵树已有一百多年。城西乡的“三宝树”,姿态婆娑,有着悠久的历史。图四:三宝树之一
     三树凌空耸立,高达二十余米,身躯粗大挺拔,几人挽手方能合抱,气势雄伟,三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纵横交攀,遮天蔽日,显得尤为肃静。图五:三宝树位于竹林深处
     三宝树得名说法二是因为这些树是佛门弟子所植,佛门弟子又称三宝弟子(佛、法、僧为三宝),故名三宝树。图六:三宝树标牌
     城西乡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自然景观丰富。有石船岭、桂花崖、响水崖、九井沟、鸡公石、莲花墩与龙须沟,还有熙湖四景之一的马路西风。卒子之前曾介绍一些,今后再继续介绍。图七:三宝树之一
     太湖县城西的大龙村、方洲村、凉亭村生态保护完好,太湖县第二大人工湖方洲水库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群山之间。这里山川秀丽无比,有九井溪的连瀑,有龙潭谷的石滩,有响水崖的石刻,有郁郁葱葱的竹海、森林,是状元故里,禅宗圣地……在这里,春看山花烂漫,夏观流云飞瀑,秋赏层林尽染,冬踏林海雪山,美不胜收!登山远眺,远山近水尽收眼底,田园风光四季迷人。图八:三宝树之一
(本篇完)
2017-02-10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2-8 16: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新汉墓与二次革命安庆籍烈士薛卓汉——卒子走遍安庆
李新汉墓与二次革命安庆籍烈士薛卓汉
——安庆近代革命
第116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隔长江不远的鄱阳县芝山上,有一座革命烈士塔和一座二次革命牺牲的烈士墓,再想一想同时期安庆烈士,心寒不已,今天卒子介绍这里。图一:大门
      李新汉(1903-1931)江西鄱阳县人。1922年,考入江西省立第六师范学校。1926年春,回鄱阳。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出任鄱阳县警备团长;1927年9月,任赣北农工军第一师参谋;1928年7月,调任余干县委第二书记和湖口区委书记;1929年春,任赣东北红军独立第一团政治部主任,次年7月,任红十军第一任政治部主任;1931年4月任红十军第三团政委,同年英勇牺牲,年仅29岁。图二:纪念塔
    正是大革命风暴爆发的前夜,全国各地在新思潮的冲击下,一批《共产党宣言》、《社会科学讲义》、《共产主义ABC》、《新青年》等革命书籍和进步刊物相继问世,只有彻底推翻封建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才能翻身解放。图三:塔身
    气势磅礴的反帝反封建浪潮,反动当局惊恐万状,他们采用逮捕、拘禁、暗杀等罪恶手段疯狂迫害进步青年。李新汉被迫于1926年上半年离开九江,到波阳县立一小教书,并继续开展革命活动。不久,由郑育民介绍,李新汉加入中国共产党。图四:铭牌
    与此同时,北伐军攻克南昌,进军波阳。为了控制局势,防敌破坏,李新汉奉命出任波阳县警备团团长。一到任,他首先对警备团进行了整顿,吸收思想进步、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参加。同时在士兵当中加强政治教育工作,秘密发展党团员,把波阳县的警卫武装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严密注视反动分子的动向。图五:纪念塔
    1930年下半年,李新汉遵照方志敏的指示,随红十军从景德镇出发,踏上了出击赣北的征程。在攻克波阳县城的战斗中,敌人纠集四县反动武装,在城外筑起四道防线。图六:塔身
    李新汉指挥若定,他一方面让部分红军向敌人展开正面佯攻,另一方面在当地游击队的配合下,巧妙地由河道攻上城西高地——芝山,缴获敌人架设的十几门大炮,掉转炮口,居高临下向敌人轰击。敌人被打得狼奔豕突,溃不成军,仓皇弃城而逃。红十军两次出击赣北,两次攻克波阳县城,并帮助波阳人民成立了县、区、乡各级党、政、军组织, 杨新汉还担任了波阳县革命委员会主席和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图七:塔身标牌
     1931年4月下旬,闽北形势恶化,党组织派人请求红十军援助。为了扩大苏区,打开赣东北与闽北的通路,巩固闽北根据地,红十军抽调骨干力量,组成红十军第三团,由方志敏、李新汉(这时化名胡烈,任该团政委)亲自率领进军闽北。李新汉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率红军取石塘镇,攻下赤石街,连续十一仗,仗仗皆捷。在包围崇安城后,几次猛攻,都因为城高壕深,情况不明,均未成功。日近黄昏,红军停止攻击,方志敏、周建屏、李新汉等领导人在崇安西门外草地上研究下一步作战计划,突然,一股残敌从城东山上冲下来,向红军发起突然袭击。李新汉率领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截住敌人。就在战斗最紧张激烈时候,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李新汉的头部。李新汉牺牲时,年仅29岁。图八:塔
     薛卓汉,1898年生于安徽省安庆市,祖籍寿县窑口集,1911年入怀宁县直小学读书,后考入旅沪安徽中学就读,1919年春由旅沪安徽中学转入芜湖安徽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读书。图九:李新汉墓
     入校后不久,“五四”运动象一巨浪冲入芜湖,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5月7日上午,芜湖各校师生2000多人及群众涌向街头举行旅行示威抵制日货,后成立了芜湖学生联合会,薛卓汉被选为委员。图十:李新汉与安庆的薛卓汉为同期牺牲的同志
     1919年5月25日,在安庆又召开了全省学生联合会议,薛卓汉被选举为委员。安庆人民应该不要忘记曾经在安庆工作过的革命烈士,在适当的时期,在适当的地点,应该将薛卓汉同志以一种什么方式纪念出来,无论是雕像、标记或什么载体。图十一:李新汉墓
     1922年3月芜湖黄包车工人罢工,芜湖纱厂工人罢工,薛卓汉代表学生联合会积极支持工人们罢工斗争,还深入芜湖工会,创办工人夜校,培养了一批有志青年。在安徽公立职业学校经王坦甫、余天觉两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图十二:李新汉墓
(本篇完)
2019-02-11

836

主题

873

回帖

231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0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2-9 15: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岭吴家老屋——卒子走遍安庆

罗岭吴家老屋
——安庆古宅
第116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罗岭镇某村山凹间,有一栋建于明清时期的老屋,今天卒子介绍这里。图一:远望吴家老屋
     罗岭镇素有龙山凤水和“五里三进士”之说,“三进士”指的是明朝崇祯年间的姚孙棐,清朝乾隆年间的许鲤跃,和清朝嘉庆年间的龙鲤门。图二:吴家老屋一角
    姚孙棐(1598-1663),字纯甫,号戊生。明朝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初授浙江兰溪知县,后调东阳。许都之乱中,因克复东阳有功,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著有《亦园全集》。许鲤跃,清朝乾隆六十年(1794)进士,初师事姚鼐,文宗方苞,著有十卷本《春池文钞》。龙鲤门(1795-1829),清朝嘉庆进士,因政绩卓异,曾受朝廷加十级赏赐。图三:吴家老屋正厅
    罗岭最出名的人物,而是一曲黄梅唱知天下的严凤英。严凤英一脸清纯、唱腔甜美,是小龙山柔柔的山风。时至今日,当地村民说,行于小龙山中,仍能隐隐听到严凤英圆润甜美的黄梅戏声腔。图四:吴家老屋走廊
    大龙山又有大龙山与小龙山之别,近年来小龙山被改名“巨石山”颇受安庆人民争议。图五:吴家老屋正厅
    大龙山之阳有多个村,多杏花,开盛时,红映十余里。“杏村春色”,当年也是怀宁县景之一。其东为黄杨冲,多杨。为芦塘,有窟如塘,多芦。图六:吴家老屋正厅
    吴家老屋,位于安庆市罗岭镇某村的山凹间。始建于何时不详,从外观上看泥坯土墙和细小石墩看,卒子猜测为清朝中晚期的老屋,后经过多次修缮。为前后三进建筑,外墙为土坯墙,内墙为杉木结构,装饰较典雅。图七:吴家老屋石柱墩
    吴家老屋坐北向南,瓦头重檐,带有一些花纹。朝门深二米,朝门与前厅之间有一条小走廊。大门两边是高半米的青石门墩。图八:吴家老屋天井
    吴家老屋还有堂屋。堂屋有雕花堂门。老屋屋檐处各有一组木雕刻,相对比较朴实无华,细看原各是一龙卷云龙的造型。 图九:吴家老屋木雕
    进门是前厅,前厅两边各有厢房。大房一侧有天井。跨过前厅的石门槛是前天井。天井长约三米,宽约一米多,四周和底板均用麻石砌成。图十:吴家老屋后屋
    天井四周有走廊。东西走廊过去是厢房,厢房有雕花木门。图十一:吴家老屋木窗
    吴家老屋历经数百年的风雨,现在已经破坏不堪,其大厅为宽约六、七米,两边各有两根高四米的杉木廊柱,圆形廊柱均落在鼓状的石礅上,从外观上看,较小的石墩有清朝初期的味道。图十二:吴家老屋厅后为第三进
(本篇完)
2017-02-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