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太布尔和他的名画《干草车》
翻阅《英国风景画大师——康斯太布尔》/何政广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8(世界名画家全集)
记得八十年代初我在大学图书馆杂志阅览室中第一次看到一本杂志中间两页合印的康斯太布尔(1776---1837)的名画《干草车》画面时的感受:周末上午的阳光从高大的图书窗户斜照在桌面上的《干草车》画面上,我第一次看到了似乎比大自然真实风光还真实的乡村自然风光的油画,尤其画面中马车穿过的浅溪滩的溪水所呈现出来的清澈明亮让我终生难忘——当时完全没有想到油画还竟然能画出有如此真实感的溪水,仿佛那画面中的溪水是真实地正在桌面上流过……
这些年我也看过很多网上或印刷品上的彩色风景照片,但印象中似乎没有任何一幅曾达到过康斯太布尔《干草车》画面的真实感。康斯太布尔这张油画似乎拥有一种巨大的魔力使观看这幅画的人产生了幻觉:看到这幅画,仿佛你就走进了她的画面景色中,仿佛你真的就站在这幅画的画面中小溪边,看着画家二百年前为我们描绘的平凡质朴的英国乡村风光……
通常我们看风景彩色照片时,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画面中呈现的自然景色的美,只是你总能感到那照片的纸面存在,你总觉得那些照片中的风景与你隔着那层纸,你十分清楚地知道你看到的并不是实景,而是照片,而且通常是看完了也就忘记了,如同喝一杯蜂蜜饮料或新鲜的果汁,入口时的口感很好,但喝完了也就忘记了……但我看了康斯太布尔的这幅《干草车》,却同当年我的一个朋友请我第一次喝的特级龙井茶,喝完一杯后,满口生津,回味无穷……一点也没有夸张地说,总是忘不了……
为什么这幅油画与普通的彩色照片给人的印象有如此大的差别呢?而且我看过的其他的伟大画家的风景画,似乎没有哪一幅曾使我产生如此的真实感:她与看画者毫无距离感,仿佛让读者直接穿过画面走进了真实的大自然中,这幅画与真实之间似乎是零距离……
当你看到十七世纪尼德兰绘画大师勃鲁盖尔那充满了深邃诗意的风景画《冬猎》,无论你多么感动,你也能不自觉地走进画面中,但你知道这是一幅画,如同好看最精彩的动画电影,无论你是多么投入她的情节中,但你总会意识到这看的片子中主角们是动漫片中虚构的主角……你看与康斯太布尔同时代的英国伟大风景画家透纳的画,无论那些画面多美,你绝对不会忘记你是在看画……同样的,法国印象派莫奈和凡高的伟大风景画,无论画面多么富有诗意,你观画时总是清醒地知道那些画不是大自然真实的图像……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的山水画,她们也会带着我们走进那充满着诗意的画面中,但我们总会清醒意识到我们是在看画……
即使康斯太布尔自己的其他杰作中,如《平津磨坊》《戴德罕谷地》《从原野远望李安斯堡大教堂》等作品,似乎都没有使观众观看他的《干草车》时感受到的那种巨大的真实感……
这是人类的天才真正捕获了大自然的灵魂的杰作……康斯太布尔的《干草车》就是风景画中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同样的让观众产生不可思议幻觉的画……
康斯太布尔是在1821年在皇家艺术院展出他的《干草车》的,展出目录上的标题是:"风景,正午"。
《干草车》表现正午时分一个质朴的英国乡村的景色:一辆两匹马拉的空的干草车通过屋前长有几棵大树乡村小屋一侧与溪水相连的浅水滩,溪边另一侧是有长长树带隔着远处视野的一块平坦的草地,大树和原野上方是白色为主的浓浓云絮和透出蓝紫色醉人天空的薄薄云层交织一起的大片天空……
这个景色似乎不能再平凡了,虽然画家画的是十九世纪初英国乡村的风光,似乎我们对她也十分面熟,尤其在中国南方乡村长大的中国读者也会见到类似中国乡村的景色——似乎乡村就应当是画中的这个样子……
只是我们看这幅画时往往会忘记我们是正在看一幅画,而是觉得自己正站在正午时分的小溪边……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伟大的诗人写的诗与读者之间"不隔",而康斯太布尔在这幅画中成功地做到这一点,他成功地造成了我们读者观画时强烈的现场感,让我们读者走进了他的画中……读者观画时所在的周边环境似乎完全消失了,只剩下画家呈现给我们的一个质朴宁静中午时分乡村的世界……
这是一个伟大的画家给我们施加的一次视觉魔术……这是一个伟大的画家真正了掌握绘画的技巧和秘密,精心为我们读者策划了一次人类视觉魔术和一顿视觉的盛筵……
让我们开始仔细观看这幅画。
这是画家精心选择和策划的一个画面。画家选择了溪水和天空作为画面的两个大主角:溪水在画面下方占据了整个画面的约三分之一面积,天空在画面上端约占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一面积,天空的下方巧妙地利用画面中部左端的几棵大树与草地高度上落差在天空下端形成一个左窄右宽的一个台阶状天幕。树上方天空的窄可以衬出大树的高大和近,还有天空的近景,草地和林带低矮处天空的宽与厚形成画面的深远和天空的远景;画面中间的右半部草地和林带与左半部农家小屋、屋边的大树总面积约占画面总面积的另三分之一,画家有意减少这乡村主景在画面所占的比例。
画面的溪水水面采用了一个网兜状或胃部形状与左边小屋相接的平缓的溪滩水面,这样呈现的大面积水面使整个画面充满了乡村风景的灵秀之气,同时亦可以使画家擅长表现水面反光和透明技术得到淋漓尽致发挥的空间。有水就有灵秀之气啊!
画家选择了正午时分,这样天空云层透出的阳光从正上方照在溪滩水面上,受马车扰动的溪水水面和自然流淌水面上的波纹可使整个水面上产生稀稀的反光,更易反映出溪水的透明感和灵性,同时屋边大树在被干草马车扰动的溪水表面上倒影更增加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而选择溪滩水中央马拉的有两个农夫坐在空干草车上使溪滩画面更充实,同时使这乡村风景中充满了人气或真实的乡村生活内容!
让我们观看画面左端。两个带烟囱尖屋脊红棕色屋顶一高一低相互垂直小屋挤在画面左端,屋边伸出一个低的隔离墙从屋边伸到溪边,一个妇人蹲在有木架的溪边洗着什么,屋前几棵大树高耸,其中一片区域的树叶被从云层透下来的阳光照得黄绿透亮,这片树叶下方透出的后面一片空地上的绿草也被阳光照耀得一片金黄,形成画面中一片暖色视觉中心;整个画面中间右侧一长片草地被经过厚薄不均云层透出的不够亮的阳光照得黄绿不匀,有不多穿白衣农民正在忙碌,这片草地区域不大,它被一长条林带与远处隔离,形成我们常见的被林带分割的乡村田园风貌。
当我们再看这画面上半部天空和它的云层,我们不免有一种砰然心动之感,如同我们观看画面下半部溪水画面一样,不知它们为什么打动我们!
这云层和天空充满了水气,仿佛那大团大团的云如吸满了水的白棉絮,你似乎能把这些云团挤出大把的水来……在夏天下午突发雷阵雨之后,当雨过天晴云层洒下阳光时,我们见过这样饱含水汽的空气和云层……
这变化多端的云层给整个画面添上了多么浓烈的诗意啊!云层翻滚着,有半透明的和浓烈的,它们如大片羊绒毛被风吹得高低起伏厚薄不均地轻浮在天空中……画面左上方云层低而稠浓,如黄白色浓烟悄悄向大树顶压过来,给地面农舍和屋前大树投下阴影,而画面右上方浓云之间有大片如拉薄了的棉絮状云层正漏出灰蓝发紫的天色,真是让你心醉……多么充满光泽和水汽的天空啊!
真不知画家在画面中施加了什么魔法,让我们看到了画面风景中流动着的空气和光泽!你能看到每片树叶上太阳的反光……
这幅充满了大自然灵性和生气的十九世纪英国乡村田园风光的风景画!这古今油画大师中罕见的风景画杰作!
我们再细看:这画中溪滩的滩底显然有石块,坐在前小后大的四轮粗木钉起来的车架上两个农夫各坐在干草车简易车框两侧,一个背对着观众,另一个面对我们,他的一个手紧抓着对面车架,一个手本能伸向天空以平衡因颠簸没有坐稳的身体,他前倾的身体使整个平静的画面有了动感和张力;两匹黑马埋着头,马背上的坐垫布是红色的,这是画而上画龙点睛式的暖色,它们与背对我们的那个农夫白色外套共同形成画面中的亮点;阳光从云层漏下来正照在溪滩大半部和溪边裸露黄色土层地面上,还有左侧的酱红色屋顶和雨水侵蚀了白色墙面,这样农舍与溪边黄土带给整个画面左侧和底部形成近似L形暖色边框-----这是画面极重要的辅助,强化了乡村风景中最重要的人类生活的浓烈气息;溪边有一条黑白斑纹的狗在望着过溪水的马车;溪水中还有己变黑了的几个木桩,我们在内河航道边见过这种为固定河堤的木桩,这会让我们感到十分亲切;右侧画面溪边另一侧一片深绿色乱长的草丛中有一个带帽的男人手拿着一根杆子,他身边有一个一头扎入草丛中的小木船,弄不清他是在钓鱼还是用杆子固定小船;我们还可注意到小船不远处有一对绿头的鸭子浮在清澈的溪水中,溪水流过黑木桩时形成旋涡正泛着白光……
这是世界上表现清澈水面最成功的油画!仿佛画布上的溪水正在流淌,晶莹透彻——不可思议的真实感!我没有学过油画,真不知画家修炼出什么样的功夫才能用粗糙的油料如此细腻地再现了水的流动、透明感和它的反光!我曾用手机多次想拍出福州鼓山上山间溪水清澈水面和它迷人的鳞鳞波光,从来没有成功过……我无法用手机照片再现溪水那种灵性和透明感……我拍不出自己眼睛看到山间阳光下清清溪流时让我心灵感动的画面……
如今高质量彩色照相机和摄像机大众化,尤其高质量拍照和摄影的手机变成全世界老百姓手中最便捷的拍摄工具时,大众旅游的普及使人类开始捕捉大自然每个角落和每个时刻的美景。上百万上亿甚至无法计量的让人感到目不遐接的风景照片在网络上汇成了真正海洋般的图片,但同时任何单一图片又为人们所忽略……
只有过去了的时代那些不多的出色风景画仍依然矗立在我们的图书馆、博物馆和我们的书籍画册中,印在我们的记忆中,这是人类文明童年记忆记录大自然美的痕迹和遗存……
在博物馆中,过去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人类使用过的工具和他们创造的艺术品供我们回顾瞻仰,尽管我们这个时代制作的绝大多数工具和物品已远比这些我们祖先所做和所用器具精美得多,只除了那些伟大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仍在散发着不同时期人类稀有的天才们对大自然独特的理解和他们天才们的灵性,如同人类历史长河天空中稀疏的星星,仍在散发着永恒的锐利的光芒……
康斯太布尔的《干草车》就是这些稀朗星辰中的一颗……这幅描述十九世纪初正午时分一个英国乡村静谧的画面将永恒地留在我们人类的记忆中……
吴砺
201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