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83|回复: 1

[散文] 《清新的原野》(一)

[复制链接]

6196

主题

1515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480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7-12-6 10: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新的原野》(一)



翻阅《清新的原野》/(美)巴勒斯(Burroughs,J.)著;川美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5(绿色经典生态文学书系)

约翰·巴勒斯(1837-1921)是我完全不熟悉的美国作家。二三年前,我买了他的六本中译本散文集,打开一本翻了几页就放下了,一直未读。这似乎是十分奇怪的事情,我本人也爱写一点山水游记,为什么这些名著怎么会看不进去呢?

事实上,对于半瓶子醋的写作者,多是想写文章给别人看,看别人写的文章反而失去了耐心!我只能这样解释自己这样反常的举动。另一方面,读这些散文集,如同看中国的山水画,若你静不下心来,你看到的只整张纸上的黑与白的点与线,你不易进入画家的画面中……

只是当我们那一天突然静下心来,细细看看别人写的书,我们会像无意中走进了别人家著名的后花园,猛然发现这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小世界啊!可是,我平时总是匆匆路过这花园门口,偶尔地看一眼,当然体会不到这个花园的精致和美妙啊!

这是我这次看巴勒斯的《清新的原野》时的真实的感觉。事实上,这次我查了一点论文,才知道约翰·巴勒斯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在美国是与爱默生、梭罗、惠特曼、约翰·缪尔齐名的大散文家,曾被称为“美国乡村的圣人”,“走向大自然的向导”,一生写了二十多部著作,只是1930年后被美国人忽略了。

或许他与约翰·缪尔的巨大的身后名反差原因是:约翰·缪尔倡导建立的美国国家公园仍是美国人心目中的圣地和旅游胜地,而约翰·巴勒斯歌颂的乡间田野生活早已离绝大多数的美国人远去了,美国的农夫占人口比例还不到1%,已无法在美国大众心中获得共鸣的自然条件了……

即使中国人审美观也变化了,几年前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做了一个评选,评选中国十大名山,结果让大家跌破眼镜,传统名山只有黄山、泰山入选,其他的有六座雪山,大多在青藏高原,大部分人都没有去过,只有科考队员去过……反过来,你可以理解现代的美国人为什么仍推崇约翰·缪尔的远见——现代城市社会人们对人迹罕见的荒野的向往……

我现在只是随便翻看了几页,顿时有满壁生辉的感觉,一下子就进入了作者的精神世界中去了——毕竟我们现代的中国人对传统的田园风光仍很熟悉啊……

我先翻看书中最后一篇文章“在海上”,我立即感叹巴勒斯对行船在大海上的感觉写得多么的贴切……为什么没有看到别人写过类似的文字啊,我不由担心后人乘海船时无法再写出新意了啊……这六页纸的散文亦可以放到中国中学语文课本中去啊……这是一个真正大家的手笔……

一个散文大家写文章,多会像老朋友聊家常一样写作,与老朋友闲庭信步时,妙语连珠般的闲聊啊,不是演戏……第一次完整地读完巴勒斯的一篇文章,就觉得他是我的同类……

这本中译本的封底上一张带草帽大胡子的老人照,很像约翰·缪尔,达尔文年老时的照片也是大胡子……十九世纪这些先哲总有点圣人的仙风道骨的模样……

这本书的开篇是“英格兰的自然”。作者写得很放松,从快到英国海岸空气中飘来爱尔兰陆地上烟囱的煤烟味写起……这本书是作者在英国的游记。

P006,p013,作者很质朴地顺着时间写游记。作者是鸟类的专家,博物学家,如果我们中国人写散文,绝大多数人分辨不了众多小鸟,也分辨不出众多的野生植物野花,我们写田野风光仍只能像唐诗一样,泛泛而淡花草鸟鸣,我们很难写出新意……好在我们现在手机照拍上网似乎可以帮助我们辨认部分野花和植物了,我现在很想学点辨识植物本领,但对鸟鸣却无条件知道了……

P018,p020,p022,p025,可以看出作者文字写得真正的放松……

P037,这对英国的森林和英国人对森林感觉评论的多么精彩啊!这位来自新大陆的作家对英国人大自然的感受比英国人还敏感啊。显然,作者对英国森林没有荒野之气很不满。

P040,p63,p064,作者评论卡莱尔十分精彩,才情四溢……

“追寻夜莺”一文写了三十页,近二万字,可作者仍没有听到英国夜莺歌声,却让读者一直期待着——这自然主义写法文字显得有点啰嗦,如果你是一个心急的读者;若是文学迷,你又会觉得写得精彩,因为一百多年前英国乡村生活被作者写得栩栩如生……

P100,p103,p105,p108-p110,p111,我们文人中似乎没有像当年老北京的八旗子弟养鸟的人,没有人像约翰·巴勒斯将鸟的歌声写得这样的仔细和生动……

P117,p120,p122,p124,这是博物学家和美学家结合的人才能写出的文字啊,我们中国人有几个人能分辨出来美国鸟和中国鸟叫声的不同?我们仔细听过森林中众多的鸟鸣声吗?

人类中的伟大作曲家不知是否可以被称为人类中最会唱的鸟?

P129,p130,p134,作者在华兹华斯的故乡土地上思如泉涌,不断看景,对比华兹华斯当年在此地写的诗句……

P151,p156,p157,我们中国文人多是大自然粗枝大叶的子民,我们现代散文多是空洞地在重复我们祖先说了二千年的话……作者到英国跑一次,就写了这样一本244页内容充实的英美大自然对比的散文集啊。

P160,p164,p166,p174,p175,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幽默风趣,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嘲笑和敌意……

P182,p184,p191,p197,p203,p204,p209,p232,p233,p235,作者对当年的英国名作家卡莱尔的一番高谈阔论,我仿佛看到作者与我们读者做炉边谈话,不断地往炭火盆中添加新的炭料,火星四溅,没有烟,但你能感到作者才情横溢,在灼烤着我们读者……

世间的一切常常如佛教文化的所说的会循环,即风水轮流转。我们这个后工业化的时代是城市消灭农村的时代,人人工作机会多在城市中,好生活在城市,水往低处流,人向高处走,人类没有时间和心情到乡村去过田园生活……有限的长假期,人类自然去荒野看震撼心灵的奇景……

这个时代,我称之为城市-荒野审美时代……

那么一百年二百年以后呢?人工智能时代全面到来时代会怎样呢?那时人类会争取的平等权利,应当是人人都有工作机会和权利,人类对财富或许不再感兴趣,人人或许像乔布斯一样房间里只有一张床的极简生活方式……

我不妨大胆设想,那时人类人人一年是一个月工作,十一个月假期——人们怎样打发时光呢?不可能再像约翰·缪尔那样呆在山中,你也没有这样权利,因为大家都在那里,那里还是荒野吗?那时人类工作在城市,其他大部分时间自然又回到乡村,大家又过起了田园生活,一个人一生或许两个月换一个乡村或城市住,全世界各地扫描式的休闲度假——人人都听听鸟鸣,在房间小花园中照料花草,到当地农场打一下临时工——像马克思一百多年预言的共产主义社会那样:工作只是人类的一种生理的需求;像尼釆所预言的那样,生活只是为了艺术的审美……

我称我想象未来的那个时代为城市-田园-荒野审美时代……那时约翰·巴勒斯的作品或许又会流行……





附:《清新的原野》原文摘录


“在家乡,人们习惯认为山地或者是贫瘠的巨石堆,有嶙峋的岩石和悬崖,或者是别的覆盖着原始森林的峭壁。但是这儿的山地是高原地貌,山丘如散步的绿色绵羊一样起伏平缓,山上少有树木,仿佛浸泡在永恒的春天的源头,永远充满绿意。我不希望我的卡茨基尔有任何不同,我只对它如何创造了这样的苏格兰高地感兴趣,砍掉森林,将表面所有坑洼彻底磨平,把松动的石头研磨成粉,再从头到尾覆上草皮,到处展示那些残留的石头——然后,选择几片黑色的小块儿地绘上石南花,经过耕作达到柔和的效果,辅之以湿润的气候,使它们得以及时复苏,为这些牧羊人的山丘带来一些类同的地方。于是,遍布整个风景画的将是那样一种新面貌——在那里,颜色柔美、富于传奇和人性化的自然衣衫,穿在了古老的大地上。这是一种在绘画和文学中习见的表达方式,但是在我们这边的大西洋土著人以前从没见过这么古朴的,原汁原味的,如此视野开阔的空间——此外,来自时间和人类历史情感的魔力,成熟和改良的影响,对于漫长岁月的终结和对于那片土地所付出的爱——自然而然地,连沃野的深处都沉浸在非常温和、湿润的气候里。P007

我从没见过如此安静美丽的田园风光。然而这样的场景在一个人的意识里却是平淡的:没有野性和未开化的痕迹。岩石松软而易碎,仿佛是白垩的面包,大海轻易就会将其吞掉;小山丘像刚出炉的味道鲜美的食物,切好了,一片一片被饥饿的大自然吃掉。坐在那儿,我没看见“乌鸦和红嘴山鸦”飞在“半空中”,但是有一种鹰——“岩鹰”,被我下面的小生境所惊扰,从一个山顶飞到另一个山顶上。P013

英格兰如同位于紧挨源头的流泉边——流泉流经这里,大地总是郁郁葱葱,空气凉爽、潮湿,冬天没有霜冻,夏季没有干旱。它应该感激墨西哥湾从南方的海洋里带来的暖流,在那里,泉水从大地深处涌出来——气温偏低,但温差小,冬天多雾,夏天多云。性情温和的气候,使夏季雨量充沛,以前或许就一直是这种稳定的地质形态。各种形状的云,满眼翠绿的景色,对于美洲的旅行者而言以前连做梦也没梦到过。绿色来自于永恒的五月,嫩绿的草与枯萎的草二者不断进行更替,像落下的雨水一均匀而普遍,遮盖着山脉、悬崖和谷地。深秋的落雪使景物的廓变得柔和而圆满,此时,植物脚下的土壤保持肥沃的厚度和新鲜的养分。岩石的影子好像从云上落下来的一种绿色的雪——

紧贴在粗糙或有斜坡的岩壁上,像潮湿的床单。在小山谷和沟壑里,雪积得最深。P019

这些山脉正是具备了草皮和草的特征——吸引我说到它们的柔软——我从没有在书本上或画布上读过或见过那样的风景。它们像坚硬嶙峋的岩石在刻刀和画布上呈现,在这儿,我把它们看做像四月或五月葱茏而鲜嫩的牧场——它宽阔,是羊群欢快散步和野兔聚集的乐园;它没有树木,没有灌木丛,没有疏松的大石头,没有做棚架用的石材或峻峭的悬崖;它通常是丰满的,阴柔的,起涟漪的,或者给人以这样的深刻印象,仿佛岩石刺穿下面广大无边的优良草坪,向天空传送草皮,将草皮撕碎了到处播撒,却能完好无缺地大面积保留草坪的原貌。P021

“毕竟,景色中有一种温驯。”我把这样的句子当即记录在笔记本上。  “或许因为干净、葱郁的山区特征,显得不够庄重,也不足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没有成熟和力量感。岩石问的农作物在任何地方显露出来,几乎遮住了你的脸;它使风景破碎得毫无意义,露出不算苍老的围墙以及墙上的裂缝。墙上没有什么东西鲁莽地悬垂,没有上帝的暴怒和狂欢。”苏格兰崎岖不平的大自然不比一只山羊更具野性,当然也缺乏美洲驼鹿和驯鹿的温顺。景色之中到处有宁静和舒适的地方,土著苏格兰语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本维纽山及周围崎岖荒凉,而苏格兰旷野的地貌特征是高原沼地,从山顶到谷底,再到广袤的丘陵或绵延起伏的平原。黝黑,寂静,忧郁,也许就是这样,但你从来不觉得它特别荒蛮。  “广大而不残酷的孤独”,提到高原沼地,卡莱尔如是说。土地黝黑而多泥煤,通常多有沼泽,石南花跟生长在林间草地上的一样低矮。牧羊人的村舍或探险家的“盒子”屋散落在山冈上。苏格兰的高原牛,牛毛蓬松而独特,然则沼泽和山脉上的植被却近乎修剪过一般整齐。我发现,孤独感不是来自那种森林中的寂静和暗淡,而是来自空间的开阔和沉郁。大自然对我们不是不相容或不友善,准是因为或贫瘠或荒蛮或危险的景象产生了这种印象。石南花和棘豆像永恒的影子,跟随着你的脚步。一个人渴望看见树木站在远处,并向它们的枝干挥手致意。泉水从山上跳跃而下,甚是悦人耳目。至于湖——没有什么比洛蒙德湖和卡特琳湖更美丽的,尽管有人希望新大陆过剩的岩石给他们的美景添置一个花岗岩的底座。P023

英格兰像在角落里紧挨烟囱的一个座位,散发着人类居所和家庭生活的芳香。她有着岛屿的舒适与和谐,用岛上的简朴同大陆迥异的生活方式相对照。作为所有人的邻居,友好而亲切的空气遍布每个角落。它满足于填充每个人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和大地上他们所挚爱的居所的芬芳,而不满于人们对野蛮、残忍、原始的渴望,正如我们的诗人在他的诗中所描述的:

“渴望,渴望,渴望

原始的精力和大自然的无所畏惧。“

但是,也许在大自然的实质里面我们最大的渴望是以此为生。至少,我能想象到一个人很容易满足于英格兰的风景为他所提供的一切。P026

值得注意的是,英格兰的诗歌很少或根本没有对森林表现出热爱,没有人多情地提及它们,而人们就生活在森林之中。英国田园诗中的缪斯没有一个睁大眼睛发现森林之神的神秘;她宁愿做一个文雅、健康,有一点愚蠢的旷野之神。P037

另一方面,在英国人的感觉里,我们美国没有田园诗,因为我们没有田园诗般的大自然的感受,就跟英国人拥有它一样强烈。当我们诗意的缪斯不去模仿的时候,她常常有一种松林的香味,也就是说她在较老的文学作品中不为人知。朗费罗的文雅的缪斯,如此斯文,如此有教养,然而她在所有的传说、音乐和美国人的梦境里是多么快乐,那便是森林的原始年代。梭罗是一个懂得树木的天才人物——他有一颗印第安诗人或预言家的灵魂,他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但是从来不屈从于对荒野的体验。羞怯、神秘的霍桑,他的天赋,在家中从来没有在森林里表现得更多,阅读《红字》里描写森林的场景,你会感到它们是这部书中最多的暗示之处。P040

他说卡莱尔家族的情况是奇特的,没有人能够像他们那样。不论男人或女人,他们只要一张口讲话你就能了解他们,就好像他们正靠着石墙交谈一样。  (他们的话音在回荡)这有点像以卡莱尔的风格阐明的观点。“我的风格”,卡莱尔三十八岁的时候,他在笔记本里写道,  “跟别人的不一样。第一个句子就暴露了自己的观点。”的确,卡莱尔的风格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不做作,就像他那粗俗的自耕农的乱莲蓬的头发、钢针似的胡子、暗淡的眼睛一样,是他自己的一部分,他继承了他们的全部。泰纳所称的野蛮,出自他的强壮的泥瓦匠的祖先。他完全出自他父亲的血统,一个靠能力和体力工作的“建筑商”。然而他不再从事祖上的事业,把岩石砌在墙上;而是乐于把岩石砌在句子里,并且能够做的也不像其它作家那样,不论是古代的作家还是现代的作家。P063






                                                                                                 吴砺

                                                                                                                                                                                                                                              2017.12.5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鸡蛋

江面梭影  在2017-12-6 20:22  送朵鲜花  并说:辛苦了,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157

主题

2618

回帖

6999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6999

我是老兵激情之星自我鼓励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鲜花(47) 鸡蛋(0)
发表于 2017-12-6 20: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附文写的太棒了。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