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厦门海与湖之间(四)
二O一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星期日)
(一)
昨天一天活动强度较大,今天早上睡了一个懒觉,一直睡到上午8点半。
9:15,乘公交车到黄厝浴场站,到达海边环岛路边的草坪上。一个骑自行车路过的女孩对同伴大声说:“这就是阳光,沙滩!”
这好像八十年代台湾校园歌谣中常出现两个词……的确,向东面的海面望去,白晃晃太阳在海面上方,海平线几乎不见了,但见海面有密集细白的鱼鳞片状的光点汇成一处大光片,近处海面有一小群更耀眼的涌浪上不多光片,银片晃动着,似乎将白炽光亮直射到你的胸腔中……这里还有数十米宽的沙滩,沙滩一侧是一片草坪……
天空白茫茫,海面白茫茫,只是海面白茫茫中透出极淡的碧色……仿佛此刻世界一切都落入了这上午白茫茫的阳光中……
右边沙滩不远的海水中有一组露出海面的有黑有黄的礁石。
原想这次来厦门每天上午在海岸线不同地方读一两小时的书,可一到海边就改变了主意。这次书是带了,却只想在沙滩上走走。走进了沙滩,再次改变了主意,只想坐在沙滩边一长条排洪道的人工礁石上,好好地享受这一片刻安详的盛满阳光的海景……
大海在这里再次呈现扁平化圆弧小半圆球冠的形貌,所有的海岛都看不见了,只有白茫茫立体的大气球冠轻罩在海面上……
太阳下方天际线上有一片银白色反光为分界线,左边海平线浅暗碧色,右边海平线灰碧色,更浅的浅灰碧色海面……大海平和,光线美得炫目,我的大脑中空空,在完全停滞状态……海浪有节奏的轻刷着海底……
人工礁石下方十米宽的沙滩被水道中不大的清澈流水洗出一个长长的浅槽,流水在沙面上呈鱼鳞状并网络状地闪烁着光点……偶尔小小沙槽的侧面沙墙塌方,发出落水时轻微的声响……时光仿佛停止了。我怀疑这样大海景色会让人类在白日中进入休眠状态……
海风偶尔送来轻微的退潮海滩底的泥腥气……
9:50,准备离开礁石回旅馆。这过去的半小时,大海的容貌几乎没有变化,只是左边的海平线海水颜色变淡了,与南方的海平面海平线同色了,而太阳下方那片反光面几乎完全消失了。只是偶尔有一两处银片式恍惚闪过炽白的光亮,只有礁石下方浅浅的沙槽中细细泉水中鱼鳞状沙面,仍在汩汩的轻淡地反射着阳光……
这片浅白透碧极淡几乎与白茫茫天空同色的大海……
我再次打开了手机中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二十四主题随想曲》,倾听拉氏充满了激情四射的优美的旋律……什么时间我也能以厦门海面为主题写出同样优美的文字上随想曲……
(二)
吃完午饭,乘BRT前往集美。
对现代大都市生活,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在超大型商场中。每次一走进这样空大的人声鼎沸空间,我总有一种被人扔进离岸有上百公里大海之中的感觉,即是被扔进了人的海洋中,顿觉自己还没有完全泯灭的努力想获得功名想法太可笑了,不值一提……人们都在匆匆忙忙生活,而你竟想吸引他们中一部分注意,赢得他们几句赞扬,像三岁儿童盼望众多的大人夸自己几句,这不是太可笑了吗?这有什么意义?
若是我们仍是生活在原始部落时代,每个部落相互信息不通,或许我们就没有这样赢得所有部落人夸奖的妄想了吧……
我再次想起了达尔文,他是下半生带着沉重的枷锁舞蹈……
12:13,上集美大桥。海面铅灰色,很淡。到大桥另一端接近集美时,有墨色的海水斑块染在灰色的海面上……这片海湾仍处在大退潮状态,岸边露出海难大面积泥层……
“老冉冉其将至兮兮,恐修名之不立。”我心中突然涌出了屈原《离骚》中的悲歌……屈原这种中年式的焦虑,偶尔同样使我们这一代受教育的中年人产生莫名的失落……
12:57,到集美与厦门岛之间的海湾边。今天网上预报的涨潮最高点时间是下午3:57,还有两个小时……湾内仍处在大退潮状态,岸边有退潮之后泥滩,湾中海水淡白色带着一点灰蓝,天空亦是浅灰蓝,海天几乎一色,只是不相连……集美大桥以两个小起伏跌宕波浪形,连接着集美和厦门岛……
天空中几条淡疏云与海湾南北走向平行,我的手机中正播放着莫扎特第二十四钢琴协奏曲,这是真正百听不厌的经典名曲,特别适应中年人长期听。
青年时代我总是听贝多芬的音乐,几乎没有听莫扎特音乐。然而在步入中年期间,有十多年我几乎没有听过贝多芬的音乐,因为贝多芬音乐感情起伏变化太大,而我自己再也不愿被激动起来……直到这两三年我才重新发现了莫扎特的音乐,尤其他晚期的音乐,宁静中带着一点淡淡的忧伤,如秋冬淡淡的阳光,优美无比,特别适应长期反复听……莫扎特三十五岁就离世,他的晚年是我们这个青年时代的年龄啊,只是历史上音乐天才总是早逝,思想总是比同龄人早熟得多……
我在比华丽海景别墅边垂直浔江港几十米宽的退潮水干了的小海湾外海堤边坐下。有十多只白鹭落在浅滩中,有几个游客在泥滩中找小螃蟹。海湾防波堤下方的石条呈铁锈浓黑色……这是这里大海最平淡的时分……
骑车到陈嘉庚当年修建的集美学区鳌园内侧,这里小桥、水塘、红砖楼房颇有点淡淡的诗意……当年的陈嘉庚先生举毕生的精力为家乡建一片学校,这真正是有大梦想的人啊……
我看过几集介绍陈嘉庚先生的专题片。五十年代初期,嘉庚先生重建厦门大学校区,当地政府官员担心这里易遭国民党金门岛部队炮击。
嘉庚先生说,没关系,我修了,被打坏了,你们再建吧……我深信,嘉庚先生内心深处是有把握的,相信对方不会做这样的事,毕竟这是同一个民族啊,让下一代有地方读书,这是公理啊……
(三)
3:02,骑车到杏林湾水库东侧。库区水面如镜,对面有四组楼群立在水库西岸,倒影在湖面上,只是图像有点糊……南北方向长条水面,湖面淡白,倒映着西方天空的颜色。
西方太阳下方有两群淡灰白色独立的山峦,如贴在远处天空上的山峦的剪影……
上世纪五十年代,人类在这里改造大海,修堤拦住海湾,创造了一片静止的不再随潮水涨落的大片镜面般的水面……
这是太阳在地面上照镜子地方,只是水中太阳微微有点晃动……
这是我没有想的厦门市的一个超平的水面,一个反映厦门远山楼房超大的镜面……
有一约两公里长、两米宽酱红色路面新建的在湖水中人行道。走在架在湖边悬于水面人行道上,你不由感叹,这真是厦门市最长的镜子……
西北方极淡远山延绵,灰白,半透明;朝东看,红色屋顶别墅群围成半圆形,给大地添上了人间的暖色……
西方太阳在45度视角高,对面楼房在灰白色的光雾中呈浅灰黑色剪影,左边水库坝体悬空在天幕中,使那片视野十分清淡空阔……
西方太阳清淡炽白阳光下,杏林湾水库景色呈现秀丽清淡的美……对面的高耸的孤单的不多的建筑恍惚间带有点桂林峰林的特色……
然而,我走到这两公里人行桥中间连到陆地位置,发现湖边的水呈淡酱油的淡棕色时,巨大的失望顿时涌上了心中……从杏林湾水库大坝边,看到的水库水色是干净的浅碧色,而走在人行道向西看,反光的水面呈天空的白色,辨不出水的本色啊!
这环湖的地面公园已建得相当不错了,可这湖水水质真是让人太失望了。我知道这是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当年上海的苏州河不是更糟糕吗?现在苏州河水不是己经变成了正常的泥黄色吗?
这杏林湾水库也需要时间来修复啊!
我的思路一下子跳到了如何生态修复湖水的念头上。我第一个想法是建立一个足球场面积大楼房,半米高一个水池,二十米高的楼房则有四十层养水葫芦池。若标准的足球场面积7140平方米,40层则差不多可养28万平方米水葫芦,将湖水常年泵到楼顶层,逐次通过水葫芦吸收,或许将湖水中氮和磷吸收差不多了吧……可以采用太阳能电池组件供电各层LED照明使水葫芦产生光合作用……
暮色苍茫中,我骑行到湖西岸的公园中自行车道上,干净利落的草坪给我印象深刻,然而部分路段湖水散发着异味同样让我印象深刻……
走到杏林湾水库堤坝时,我沿着靠海湾一侧路边骑车,开始还是在人行道上骑行,然而到路中央,人行道消失了。我不得不在公路边缘骑行,左边是高速汽车在飞驰,擦身而过。我最担心的是万一我的自行车倒在地上,那高速飞驰的汽车根本来不及反应……
我本该原路返回,马路另一侧有标准自行车道,反方向骑车就十分安全……可走在半路上,我只是心存侥幸,硬着头皮骑了下去……这也是公路管理处严重失职,应当竖立一个牌子在海堤起点警告啊……但没有提示啊……
这是我的惰性,这真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完全不必要的愚蠢的以生命为代价的冒险……
吴砺
20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