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76|回复: 0

[散文] 《曼波鱼大夫航海记》

[复制链接]

6196

主题

1515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478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8-8-17 09: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曼波鱼大夫航海记》




翻阅《曼波鱼大夫航海记》/(日)北杜夫著;曹艺译.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这是日本作家北杜夫三十一岁时,于20世纪50年代末,乘渔业厅的捕鱼船,作为随船大夫走了九个国家后写下的随记。

这是以一个小青年心情,以调侃的笔调写的约11万字左右的小型游记。这是以一个稍稍有点文釆的青年人的视觉,看外部世界时作为初次练笔时水平不高的游记。我们可以借这游记,看五十年代末日本青年是怎样感受外部环境和世界的。

这本游记稍突出的地方,是轮船行走各处时,作者对海水色彩的较细致的描述,这是在全书带着青年人孟浪的语气中透出的未来作为作家的骨架和潜力。

对阅读游记,我们更多的是随作者视野,看他们看到的世界,文字并不一定要出色。这本书一打开,就感觉得年青的气息,一个小混混和吊儿郎当青年的文笔……这没关系,我们关心的是他眼中的当时那个世界,只要他写出自己发自内心的声音即可。

这是一个第一次想写作痕迹强烈的一本的青年人实习之作。我们读书未必总要读经典名著,这如同我们饭桌上不必总是瘦肉一样,且菜杂反而好。

我这一阵子准备看一组外国作家写的游记和历险记。人们常说,路在脚下,我现在倒觉得路在我要读的书中。坐在书桌边,抱起几本书,我似乎就可以走进不同的时代,可以上天,可以入地,可进入大海,可走上雪山……这是看电影看电视难以达到的辽阔无边的境界,因为电影电视是现代人用图像再现过去的时代和人,其局限性很大,反映的世界或许不及书中世界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

我们读书是直接和作者交流,电视电影则又经过现代人大幅剪裁书中的图像,其巨大差别不言而喻……

书与现代影视作品关系,或许可以用大海与西湖关系类比,后者更直观、更感性、更亲切,前者更单调更广阔……

现在我突然觉得自己知识储备正处在零点状态,仿佛电脑硬盘被人重新格式化了,里面空荡荡的……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开始阅读大量的书,如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不过,现在说未来想读“万卷书”,是太宏大的抱负了。抓住今天的时间,立即读一本书,对世界又多了一点了解,这才是最实在最可靠……

中译本是这样介绍作者的:

“北杜夫(1927-2011),本名斋藤宗吉,日本作家、精神科医生、医学博士,日本诗人斋藤茂吉的次子,生于东京。少年时期沉迷于收集昆虫。1945 年 6月,入读旧制松本高中(现信州大学),其间为其父所著诗集打动,从此醉心于文学,尝试创作诗歌和小说。1948 年 8月进入东北大学学医,文学创作深受托马斯‧曼、芥川龙之介、太宰治等作家的影响。

1950 年他首次以“北杜夫”的笔名发表作品。1958年至1959 年期间,北杜夫以渔业调查船船医的身分乘船从印度洋航行至欧洲,以此段经历为基础写成成名作《曼波鱼大夫航海记》。1960 年以《在夜与雾的角落》获第43 届芥川龙之介奖。1964 年以《榆氏一家》获每日出版文化奖。1986 年以《在闪耀的碧空下》获日本文学大奖。1998 年以《斋藤茂吉传》获大佛次郎奖。



吴砺

2018.8.16



附《曼波鱼大夫航海记》摘录:

“这艘船叫照洋丸,最早听说是八百吨排水量,觉得有点小,后来水产厅的人说是七百吨,再后来,我看了照洋丸的说明,写的是“602.95吨”,越来越小。实物该不会是烧煤的小火轮吧?p004

夜幕降临,走上甲板,四周已然是漆黑一片。灯光会影响航行,因此船上所有的光亮都被遮蔽,船体显得格外黑。黑魃魃的海面上,照洋丸慢悠悠上下晃动着破浪前行,船头激起的浪花泛着白沫,潮乎乎的海风拂过耳际,须臾,右手边的地平线上升起一弯纤细的新月,流放出几缕银光。我呼吸着海风,感受船体缓缓地倾斜、抬升、下沉,莫名的感动顿时溢满心胸。

第二天,海面动荡起伏。日本方向上空有云集结,下方好像有海岛,模模糊糊,不能肯定。被船头击碎的波浪化成无数飞沫掠过。将前甲板洗了个透。远处的海面仿佛黏土做的静物,靠近眼前时便有了生气,腾挪跃动起来。太阳在云间时隐时现,海面的风景随之变化。较之山上的风景,海景的变化多样且迅速,失范而无常。我走到浪花所不及的后甲板,倾听风啸潮喧,久久注视如熔岩般澎湃起伏的波浪。铅灰色的大海巨浪滔天,肃穆又庄严,它是原始的熔炉,是孕育生命的最佳场所。船上的金属器件和绳索上结了盐霜,我的手指咸咸的,黏黏的,回到船舱内,分明感觉海水的芳香浸透了全身。P009

船靠近冲绳。那天上午,晴空万里,海面是一望无际的碧蓝,鲜明如倾倒了油画颜料一般。船离开馆山之后,海浪一刻不停地冲刷着前甲板,而眼前的大海竟如此安详,我受宠若惊了。卧于船桥,仰面朝天,青空如洗,白云朵朵,若非桅杆悠悠摇晃,真以为船停了,宛如轻摇静摆的巨大摇篮。

岂料这是大海玩的障眼法。当天深夜,海面上出现风暴前兆。P012

短短十天时间,大海呈现了千姿百态。海洋,就好像是无形、无序的无意识本身,蓄满魅惑的深不可测。夜里,站在船尾,耳边是一刻不绝的马达轰鸣和风浪喧嚣,我萌发出了一种意志,以对抗暗黑中低吟的大海。精神脱胎于无意识,就好比原始生物经过漫长的岁月从海生向陆生进化。然而,令人头晕目眩的深海(海图显示冲绳一带水深七千米)向人们诉说着地球过去的深度。假设人类出现在新生代的终末期,到两河流域出现最初的文明,其间整整五十万年。我们所谓的“六千年文明”,只不过是时间的表皮罢了,薄薄一层,微不足道。无意识的疆土是巨大的。P021

马六甲海峡是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狭长水道。

海岛附近的海面是醒目的浓绿,随着水深增加,逐渐变成深蓝色。一般情况下,马六 甲 海峡风浪很小,有时是彻彻底底的风平浪静。烈日下,绿色的海面熠熠生辉,温润如镜,几乎感觉不到船在晃动。

人夜,大颗的星星悬在头顶,真切得仿佛就在眼前,它们各自列队布阵,把一小块天空耀得微微发白。这一带的苍穹,要数火星最亮,而南十字星不如期待的那般华美。凌晨四点,它低垂在地平线上,光色黯然。比较桅杆和星星的相对位置,发现桅杆竟一动不动,让人误以为船停了。目光投向海面,又见船如滑行般前进,白沫泛起的波浪间,夜光虫的磷光忽闪忽闪,有时会冒出一大团青白色的光,煞是显眼,有人说可能是光水母。

白天,船看上去又小又弱,我心想人类怎么造出这么寒碜的交通工具呢?到了晚上,感觉完全不同了。这艘六百吨的船是如此伟岸,乘风破浪,一刻不停地勇往直前,令人肃然起敬。这时候,它仿佛是拥有自我意识的庞大生物。P033

照洋丸日夜兼程。阿拉伯海的蓝色纯净而致密,船头激起的白沫拂拭着碧蓝的海水,如同冲刷沙滩的海浪。有些天,海面上垂着几帘风暴形成的暗幕。

黄昏时分,西边红霞满天,地平线上群集的云变幻着颜色。印度洋壮丽的火烧云举世闻名,其实在陆地上也能见着火烧云,只不过在船上,人眼中唯有大海和天空,致使平素面对暗红色享天空毫无感兴的人,以及怀疑所谓的“天空”是否存在的杞人忧天者,在漫长的旅程中,都将不吝溢美之词,去赞叹眼前宏伟的日落。片刻,云成了暗紫色,天空失去光辉,不经意间,天顶已经是繁星点点,妩媚的夜色搂住世界。

夜里的驾驶室值得一游,里面漆黑一片,从明亮的海图室进入其中,短时间内辨不清人物所在。渐渐地,眼睛适应了黑暗一仪表盘上的夜光涂料发出幽幽小光,前窗边,是目视前方的值班员黑魃魃的背影。冬天碰上坏天气,值班员最是辛苦,而在热带海域平稳航行时,可以听到他们的逗趣打诨:

“这只船屁股大,应该挺稳当。”

“它还扭屁股呢。”p042

在巴黎见到朋友T,他说:“见过希腊的海了?葡萄酒的颜色,跟荷马史诗里讲的一样。”我说该不会是赤潮吧,答日天晓得,反正是葡萄酒色的。归途中我经过希腊南部海域,花了好大气力观察,始终没能领略到葡萄酒色的大海。

没有别的东西能够像大海那样,随着季节和天气自由变色。碧蓝无垠的海面,一旦遇上坏天气,即刻化成铅灰色,如熔岩般缓慢起伏。海的颜色随着当时阳光和天空的色彩而变化。人们常说印度洋是蓝色的,红海是深绿色的,地中海是浅蓝色的,比斯开湾是浅绿色的,那不过是粗略的比较而已。回程时在南中国海到台湾岛一带洋面,我见识了什么是“黑”潮,从日本出发经过这片海域时,黑潮向我们呈现的则是十分鲜艳的蓝色。

我所见到的地中海,与人们口中鲜明亮丽的形象相去甚远:云团低沉昏黑,海面又冷又暗,波浪澎湃汹涌。大浪打到船窗上,即刻消抹去眼前的一切景物。船头傲然昂起,又一头栽进大波浪中,飞沫溅得老高,气势汹汹地击打着驾驶室的窗户。旋转窗“欣欣”,地轻声打转,值班员注视前方,一脸凝重。波浪无定法。从四面八方恣意袭来。船长说:“这就跟玄界滩一个样。”据说在太平洋,巨大的波浪会从同一个方向接连不断地奔袭而来。P057

我们在达赫拉城附近洋面的北回归线上迎来了1959 年的第一个日出。

引擎熄了火,船在微明的水面上漂。不久,东边的海面流露出朱红,眼看着一个鲜红的圆盘升出地平线。万里无云,眼前只有大海、太阳和天空,单纯得有些异样。太阳升得很快,完全跳脱地平线时光亮剧增,刺眼得很,将火焰般的光辉投放在平静的海面上。

最近两三天,天空似乎忘记了云的存在,碧蓝通透的苍穹下,大海的颜色随着南下而逐渐加深。在地中海时还是冬衣,如今脱得只剩一件单衣了,肌肤暴露在阳光下火辣辣的,舒爽的暑意。P065

翌日清晨,浓密的大雾充盈凝冻的空气。甲板结了冰,滑溜溜的,索具上凝结着白霜。细密的雾——确切说是细小的冰屑漫天飞舞,抬眼望天,瞧见一轮发白的太阳发出孱弱的光,雾浓时连轮廓也模糊了,一片茫茫的白色,雾淡去,它又露出了苍白的脸。托马斯·曼的小说中有关冬日的描写,内容大致是层云的彼端只显出太阳模糊而稀薄的轮廓。眼前的景色不正是那段话的真实写照么?我很高兴能够亲眼看见。早年曾在日本枪岳的顶峰领略了雾中的日落,而德国的雾中之日,较之更为瘦小惨淡。P085

有一天,我去了趟吕贝克。吕贝克是托马斯·曼的故乡,他家(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原型)就在那座古老的城市里。托马斯,曼无疑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作家,可是在当下的德国,读他的人比我想象的(我承认我的想象有些夸张)少得多,甚至有不少人说他不是德国人。我必须把叔本华的遗言献给这些德国人:“临终之际,袒露心声,吾鄙视德国国民之极度愚昧,并以身为该国国民为耻。”p088

下午三点左右,锚机发生故障,船在浓雾中停了下来。去船尾看看,茫茫大雾之外什么也看不见,近处的海面水色黯淡,波光消隐于浓雾。白茫茫中传来雾笛声,而且离我们越来越近,我心想那帮人不会充耳不闻吧,便跑上船桥通知他们,三副探出脑袋来说:“就这事?我知道!”表情挺吓人的。在这节骨跟上,值班员神经绷得老紧,很可能会咬人,敬而远之为妙。

甲板器具和小艇上的积雪呈现复杂的形状,接触雾气结冻后越发隆起。近处的海水仍然是绿色的,这“绿”丝毫没有温暖亮丽的成分,而是一味的冰冷,无尽的阴郁。远处的海水映出云霞的颜色,呈现出近乎乳白色的光泽。我前往正在捞锚的前甲板,这里听不见引擎轰鸣,浪打船舷的噼嚓声清晰入耳。热带海域的波浪声可谓悦耳动听,而如今我听到的,是冷酷无情。P100

就在我懒洋洋横卧于床、怒火炽盛时,海水带上了绿意,太阳增添了光辉《e。船已经开到地中海。自从离开法国海岸,大雾笼罩下混沌冰冷的阴郁之海就已经看不见了。离开法国的那天下午,海风依旧寒冷彻骨,然而海面平和起伏,恰似上好的橄榄油,海水的浅蓝中融入西边天空的浅红和淡粉,此情此景令人顿悟——把光分解成色彩,实在是天经地义,自然而然。P125

比起那些身世显赫的贵妇人,小丫鬟、给人修指甲的小姑娘更贴合日本人的情趣。因此日本留学生的恋爱套路常常是这样——男方堂堂高级知识分子,女方是小丫鬟,两人喜结良缘,后来男方学成归国,把小鹿一般可爱的妻子带回日本,眼看着她一天比一天胖,不寒而栗。妻子最终膨胀到占领整间屋子,挪一挪身子就能把丈夫挤出好远,如果家居环境狭窄,那么丈夫就不得不向知了学习一紧紧搂住房屋柱子度日。P135

翌日,我目睹了小小的龙卷风。巨大积雨云那乌黑的底部拖出细细的一条尾巴,眼见它缩短消失。听说起初是挺长的,几乎触及海面。夜里来了一阵小风暴。风暴在归途的印度洋上屡次体验。晴朗的天空眼看着暗下来,黯淡的云间洒落大滴雨点,即刻发展成瓢泼大雨(:。没过多久,云间露出水蓝色,很快又是晴空万里。遥望风暴,云底稀松,如垂幕接于海面,雷达显示的是不规则的黄色斑点,让人误以为是岛屿。P171”




吴砺

2018.8.16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