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5|回复: 0

[散文] 《阿拉伯南方之门》(上)

[复制链接]

6197

主题

1516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483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9-1-21 13: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阿拉伯南方之门》(上)


翻阅《阿拉伯南方之门》/(英)芙瑞雅·斯塔克著;刘建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远行译丛)

初步打开这本书前三十页时,我并不在状态,看得有点累。逐渐地进了书中的角色。作者多是用十分幽默的语言写这本书的,想必生活中,她也是十分幽默的人,这样在独自一人异国他乡的行走中,才会受到千奇百怪的人欢迎,从而有广泛的人缘,克服数不清的困难。

    看了这本书,我终于明白了,一个伟大的旅行家,若没有出色的文笔和文学上的才华讲自己,那他或她根本不会有流传后世的故事。若徐霞客没有他的游记,他不过是当今世界众多的自娱自乐登山爱好者和旅行爱好者中一员而已……

    如今我对世界上众多的世界各地乱跑的旅行者,尤其是我的朋友们中热爱旅行的人,真是倾慕不已。总是想,若我是有他们的行动能力和意志,这个世界上,会多出多少文笔相当不错的新时代游记散文作品啊……只是这个奇迹,在我身上一直没有发生……

    看到七十多页,愈发觉得这本书写得十分俏皮,突然想知道这么有才的女才子是怎样的形象。在百度上输入本书作者中文译名“芙瑞雅·斯塔克”,竟然一无所获。于是我在必应搜索引擎中,输入英文“Freya Stark,终于见到了作家的芳容。

众多的照片中,以一张有点发黄的老照片中女主角年青时的形象,让人砰然心动。那是沉思略带忧郁的、楚楚动人的、年青的贵族淑女形象,令我想起我初恋的那个女孩……这样的神情,足以迷倒当年阿拉伯世界的那些多情的男人们……

不过,她的大部分照片都是普通的文艺女作家形象,并不大吸引人,尤其是她的穿戴阿拉伯男人式的衣帽的标准照。这位女旅行家,出版了三十多部有关中东的旅行游记,竟活到101岁,18931993,这在文艺气质的女人中绝对是罕见,可见她性格中,绝对有开朗乐观的心态……

    这本书让我越读越惊讶,作者有极敏感的心灵和细致的观察力,这女子的文字上的才华,像滔滔江水,绵延不绝,也足以让人头晕……又让我想起雪山渗到吐鲁番盆地中坎尔井并流出来清冽的泉水,没完没了……这本书让人越读越有味道,作者写得风轻云淡,十分飘逸……

    这时候,我不由感叹,这书放在桌边书堆中大半年。只是当你走进这本书时,一个魔幻的世界,随即在我们的面前展开……

    书读到一半,作者书写她生活在阿拉伯居民的世界,让我放松下来了。不过这些近八十年前的人类一角贫困的生活,会让你感到困惑——这与我们现在有什么关系?这是读书有什么意义的大问题……

    事实上,我们只是花几个小时,就在另一个陌生的世界中走出一次,没有劳累疾病等等一系列的作者所经历的烦心事儿,如同从一瓶制好的蜂蜜直接取出蜂蜜加水饮用,而无需像蜜峰一样在原野众多的花朵中,自己亲自去采集花粉……

    少数民族地区或荒漠地区,一直是大旅游家们的钟爱,因为他们可以告诉我们新鲜的事物,我们没有几个人,有勇气闯入这样的陌生之地。

    只是人类的感受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很少有人能够跨过这个天堑。只有这样的大旅行家,自己拥有出色的之笔,或是他们队伍中有人有这样的文笔,他们的旅程才会成为我们读者的旅程……

    这样大旅行家多,是与人构通能力极强,多是魅力无穷的人……

作者是罕见的大自然风光的描绘者……尤其对阿拉伯国家沙漠荒凉风光描述,让人感动。作者书中最后一部分经历生病生命垂危之际的描写,使整本书沉静了下来,进入了更深沉的境界,从而使这本书意外的有了生命的深度……

    英国的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竟然出现了几位伟大的女性旅游写作者,让我惊叹不已……一个人一生写三十多本游记,多么让人惊艳,多么勤奋,多么才华横溢……

看到这本书快结束时,我如同要将与一个友人不忍心的告别……一个人书写到这样,应当是巨大的成功……一种轻微的失落,这个已逝了二十多年的女作家,在我的世界里再次复活了……

基督教创造了耶稣复活的传奇故事,现实生活中肯定是不能发生的真的……但是,耶稣的宗教作品二千年来一直被人复述……换一个抽象的理解,难道耶稣他不是真的复活了吗?只是在二千年来每个单独听众的精神世界中复活了……

    伟大作家及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伟大作品,可以在人类精神世界中永生……

   作者写了三十多本书,这是多么巨大的挑战啊。怎样走进读者心中,文字首先必须出自己的内心,才有机会走进别人的内心。怎么样做到这一点?我真的不知道……

若是国内那个出版社能将芙瑞雅·斯塔克这三十多本游记全译成中文,则是对现代汉语的一个巨大贡献啊,尤其对自然风景描写的语汇,将是一股巨大清泉注入现代汉语大河之中……

我也不由想是非非……若是有一个像我们老家黄梅戏《天仙配》中七仙女下凡到我的生活中,比如说,像我的大学同学Rose那样能干的女士,从现在起,带着我全世界各地走上十年,甚至这十年只要每年走一二个月,或许我就能像芙瑞雅·斯塔克一样,再写三十本游记……这并不是夸张,2018年九月份,我到我老同学刘伟先生所在的西雅图走了一周,我连写带抄,写了十六万六千字游记(自己写的与抄别人书上片断各占一半),2018年十一长假去了云南一周,我写了六万字游记……

孔夫子说:“五十知天命”。现在我只敢说,我仅知道我能做什么,我做不来什么,决不敢说:知天命……天命,是冥冥之中,上帝牵着你的手完成的事……

我三十岁之前,一直做这样春秋大梦,希望人间有一个七仙女拉我这个暂时没有出息的青年人一把,我将一定会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当然,我当时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才能,反正是觉得自己很有才……

    本书中译本是这样介绍作者的:

   “芙瑞雅·斯塔克(1893-1993),英国旅行家,生于巴黎,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旅行家,也是最优异的旅行作家之一。她出版了三十多部有关中东的旅行游记,作品中除了刺激的冒险外,以独特的手法融入历史背景与当地民俗风情。本书于1936 年刚问世便成为畅销书,还引起伊丽莎白女王的关注,两人因此成了朋友。1972年她受封大英帝国女勋爵。

    斯塔克享年一百零一岁,《泰晤士报》赞誉她为‘最后一位浪漫旅行家’,  《纽约时报》则称她是‘无人能望其项背的旅游家’。”


吴砺

2019.1.20


附《阿拉伯南方之门》摘录:

这里有山肩高耸的也门山,下临暗无天日的幽壑,上达垂悬半空的峰顶,山后的前景是一片黄沙地,得花两天路程才穿得过。这座山层峦起伏,为数众多的平顶山头在远方聚集为一道厚实的山脉,以至于如同海姆达尼①所说的,“它们并非干山万壑,而是一座从也门绵延到麦加的山,叫做萨拉特。”从海上远眺,它们的颜色并不是中等高度的土山颜色,而是烟雾弥漫、幽暗昏冥的颜色,仿佛玄黑的火山尖头披上了一层沙漠土砾的外衣,而原本红色的砂岩也被火山灰磨得色泽黯淡,就像埋在一层煤灰底下即将熄灭的余烬。P003

这就是伟大的乳香之路。人们心目中关于这条路的褪色记忆,依然让南阿拉伯赢得“幸福快乐之乐土”的雅号,它的存在为后世的伊斯兰文明开路,也使得这文明有可能开创出丰功伟业。亚洲的财富便踏着它缓缓川流不息的脚步之流而行;沿着它缓慢却绵延不断的路线,一个接一个的阿拉伯帝国崛起又衰亡——米内亚、萨巴、卡塔班、哈德拉毛与希木叶尔帝国。各帝国在自己所掌握的那段通商大道上一个接一个地发达富裕起来;他们被控制更多路线的欲望所催逼,因而制定了相关政策,着重控制南部香料区与出海的通路。他们成了帝国,成了贵族,兴建了高城大邑;他们殖民于索马里兰与埃塞俄比亚,一跃成为非洲及阿拉伯森林的霸主。P006

我看到了

她迎着晨曦投射的窈窕身影,

倩影落在飘满玫瑰花的海湾,

一艘年代久远、昏昏欲睡的船上。

-----《古舟》,弗菜克①

一月十二日晚上我上了船。A.B.君和马力安请我吃晚饭:在亚丁湾宽广浅水的臂弯中,点点渔火摇曳生姿,就像行星一般。当天晚上离我而去的温暖友谊,为这趟短途旅程平添一丝辛酸悲凉,好像离家远游。亚丁居民颇为友善。早期哈德拉毛人对亚丁居民恶行恶状的报道,我不敢苟同,因为自英国总督的特派代表以降,我发现每个阶级的人都颇为友善且乐于助人。我在小汽船的船舱里思索着这些事情,船舱舒适极了,完全不同于我一开始打算搭乘来绕过南岸的三角帆船。我在凌晨两点钟醒来,发现我们已经离岸出港。天刮起了风,东边的灯塔瞪着我们看,瞅着忧伤且时明时灭的眼睛望着渐行渐深的海水,而“阿敏号”的船尾高高翘起,宛如一只海马,船舱就在它的颈椎上,看来这趟印度洋之旅将会非常颠簸而不舒服。P016

翌日早上,突如其来的风平浪静暗示着船已经下锚了。前方不远处是一个宽广寂寞海湾的东臂,有些人认为这就是古代的迦拿湾。海湾的沙丘和望风披靡的青草在宁静的晨光中闪闪发光。绿草覆盖着火山丘的山脚,灰黑色火山丘拔地而起成为平顶的山边扶壁状物,然后消失在南北走向的宽谷中。这条谷地是通往舍卜沃的要道,并且无疑是许多看不见的绿洲的藏身处,因为在这片地势辽阔且富于变化的土地上全然看不到耕作的迹象。只有三根颓圮的柱子和一方形堡垒或是塔楼,成为这片寂寥中一点醒目的东西;还有一艘形单影只的三角帆船,它是我们前去查看的船只残骸的伴侣和守卫;船停泊着,帆和纤细的船身映照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高翘的船尾刻着花环,红白两色的垂悬式科威特国旗在明亮耀眼的空中清楚得就像一幅蚀刻画。P018

五六个先前围到他们同伴身边、现在蹲在舱门旁的瓦希迪族人,突然间转过头,满脸热切,心有戚戚焉。贝都因人的魅力就在于他们对于现实的掌握能力,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浮光掠影能够诚实无伪地冷眼旁观;尽管我们是在一个陌生的文明世界里萍水相逢,瓦希迪族人和我却能找到臭味相投之处。我的第一个朋友现在舒舒服服地躺卧在白色床罩上,等他起身,这张床罩恐怕染抹成青色了。他笑了笑。

“你为什么不来比尔阿里住一阵子呢?”他提议道。

“也许我会在返国途中这么做。”

“但你是个拿撒勒人①,”其中一人——一位肤色较浅、头上裹着奢侈的黄色喀什米尔头巾的人说,“你会在地狱下油锅的。”p023

在我们出航的第一天,离开迦拿地区后,船向东航行,船身颠簸得十分剧烈,我们一整个下午向外望,只看到萨卡里提斯湾火山锥的棱线。就在此地,在我的心中,我可以看到中古军队打着赤脚、皮肤黝黑、裹着色彩鲜艳的头巾,零星地散布在这些无路可走、乱石累累、下临汪洋的高地上。想象不出有比这更加阴森的海岸了。火山山形尖锐,山势陡峭——显然童山濯濯,特别是当它们从地心黑暗处嘶嘶作响地冒出一圈圈黑烟时,显得更为死寂又坚硬,并且带着一丝孤芳自赏、扭曲变态的美感。它们的断崖面一个贴着一个的背后,一律朝向大海,海中波光粼粼、起伏涌动的波涛,似乎正以更加柔和、更具生命力的形式,依样画葫芦地勾勒出它们的凹陷与棱线。P028

夜色就像孑L雀开屏般布满了夜空。落日余晖在西天残留的扇形绿光,透彻净光如水,此时已消残殆尽,蛻变成冰冷蓝色的圆顶上层;海岸线成了一条轮廓线,掌舵的印度舵手也幻化成一片剪影。在这海岸,大多数轮船上都能看到这些来自苏拉特的身材矮小、、肤色暗沉、圆形头颅的人;他们神情漠然,心情愉快,穿着自制的蓝色长衫在船上走来走去,腰际则系着一条红腰带。长衫上绣着花朵和旗帜,缝线则以传统手法织成白色波浪状。我以一卢比的代价买了一件长杉。我慵懒无力、很不舒服地躺在甲板上,一直躺到八点钟左右,岸上的黑墙上几点昏暗灯光才告诉我们马卡拉到了。

我们几乎是神不知鬼不觉地摸上岸,在波涛起伏中拋下锚,因为这里没有能让比独桅帆船更大的船停靠的港口;的确,幽暗中的小城就像藤壶般攀附在悬崖峭壁上。在它上头,一座山丘光秃秃又不等高的两个山肩,直插入月色皎洁的夜空,在它下头则是一片岩架。岩架上是植被或只是一片漆黑,我无从分辨。有四座现已荒废的方形小塔看守着这片岩架。更底下,在深沉的黑影中,四下闪烁着忽明忽灭的灯光;它们并非我们城市中向我们招手欢迎的万家灯火,而是鬼鬼祟祟的鬼火,看得出来,灯火一半隐藏在百叶窗与高墙的后头。它们的多样性赋予这座城市一种神秘兮兮的气氛:这里是一道强光,那里是一缕昏黄烛光,没有排成一线的街灯,但在宣礼塔周围有一道幽微的暗光,从底下往上照出它苗条的身影。有人正在击鼓;一盏灯每隔一阵子就会移动一下,提灯的是一名奴隶,他走在主人前头行过崎岖不平的街道。墙外飘浮着颠扑不破、浓得化不开的夜色;左边是一道在月色中显得苍白光秃的山谷,还有一片闪闪发光的沙滩。我们的船被锚系着,在拍打着船身的海水上摇摆晃动。在我们眼前的,不仅是异国海港以及它隐蔽无意识的生命,还有它周遭空间孤寂的感觉,一种静夜中无止境的偏远荒凉,压在人们的心头上。

船长的情绪是另一种形式的孤寂。P030

从希赫尔搭汽船回到马卡拉需要四个小时,我们在中午过后不久就回到当地的下锚处,我们对面四座白色堡垒底下,挨着红色岩壁的房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马卡拉的白有一种特别让人喜爱的特质,在炎热的背景里白得像纯洁的鸽子并且自得清凉:它具有灰泥的光泽,从海上望去显得灿烂夺目,但近距离一瞧则颇为颓圮破旧。P032

黄昏从市井愉快地骑马上路,

沙地上巨大的身影错身而过,

在通往撒马尔罕的黄金路上,

一片 静谧中驼铃轻柔地撞击。

-----《哈桑》,弗莱克p035

我在这里停留了五天,从靠城墙的房间的窗户望出去,可看见城门外骆驼商队的扎营地。海岸线延伸出去,接上一片起伏的丘陵,布鲁姆角就从丘陵区伸展到海边。落日映照着海湾的细浪,翻滚的细浪卷成两条绵长的弧线轻拍着海岸。被季风吹得隆起的白沙海滩蜷曲在山丘的臂弯里;海滩的沙丘在夕照中苍白得一如白云苍狗,炊烟袅袅从小竹屋升起,落日从更远的山丘映照出的余晖就像贝壳上的花纹;海水有着相同的鸽灰色,只是多了粼粼的波光。其余一切都呈现出暗褐色:一大块丘陵;山丘前的竹屋,竹屋群中的清真寺和宣礼塔就像英国的乡 村教堂;  三堆堆得跟人一般高的小鱼干,在阿拉伯语中叫做“阿伊德”或“乌济夫”,鱼干整篮整篮地当做骆驼饲料贩卖;以及作为前景、河口开阔的三角洲,三角洲黯淡的颜色,在蹲坐成一圈的骆驼的黄褐色与浅黄褐色中,谨慎地凝聚成一大片深褐色。P036

女人头顶着一包货物走路,宛如大利拉-------

华服全部出笼,饰品也一应俱全,

帆饱胀着风,五彩纸带随风飘扬。

衣服的皱褶如波浪起伏,但在一条条皱褶底下依然感觉得到主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因为在这整个熙熙攘攘的忙碌世界里,没有人会穿鞋子或紧身胸衣;我得到的结论是,正是这一点赋予她们身轻如燕的优雅举止,并衍生出一种活生生的古希腊女性的可爱。P038

我们从山头登高远眺内陆高低起伏不断的锈棕色土地,视野清楚,但景观却乏善可陈:在我们北面是棕榈林密布的小村,那是马卡拉人夏天的避暑胜地,另外则是循着绵长山脊线一路通到多安的谷地。在我们东方的是土堆状的希赫尔丘陵,中间是布瓦什干谷和鲁库布;在我们西面的是福瓦,英国皇家空军在这里有一处起降跑道;而在我们脚下的是茫茫大海,海豚在海中嬉戏玩耍。我们爬的这座山丘有一个宽广的圆形山顶;山头岩层表面有粉红色纹理,看起来好像是有人拿了一把巨大无比的刨子,将它磨得又平又滑,而它蜂窝状的岩缝边缘则十分尖锐;我不是地质学家,但是我想象这样奇特的岩层表面乃挟带沙子的强风的杰作,强风转动着细砂,就像金刚砂那样在岩层上细磨粗刨。但话说回来,岩石的硬度依然是最顽强不屈的坚硬无比。我们沿着一条裸露的小山沟从北坡下山,这个时候我身后那支光脚的跟班大队露出了疲态。我们走下山,来到通往内地的道路上,这里有两座堡垒守护着通向大海的要冲,在这丘峦起伏、地形皱褶的通道中看来颇为壮丽,堡垒的墙壁和丘陵具有同样的颜色。P047

吴砺

2019.1.20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