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魏海霞 于 2019-5-24 20:08 编辑
西藏印象(一)
先生2018年8月支教西藏,为期一年。我一直想去西藏看看,却又惧怕复杂的行程,不敢出行。先生告诉我2019年3月31日西部航空开通了直飞拉萨的航班。再也不要从西安或者成都或昆明或重庆等地干等7、8个小时转机了。我马上开始了去西藏的准备。4月18号订好机票,准备五一出发。 有个了解西藏的同事催我加强锻炼以适应西藏的高海拔气候。毕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西藏是全球最不适合人类居住地地方之一。我每天快走一万步,天天西洋参泡水喝。去之前一周开始吃抗高反的药——红景天胶囊,希望到了雪域高原,我的高反症状能轻些。
飞往拉萨的飞机是下午一点五十起飞。4月29号上午十一点我就到了合肥新桥机场。儿子也到了机场。他带我办理托运、安检等事宜,一切就绪。坐等一点五十起飞。环顾候机室,飞往拉萨的人还真不少,好多穿着羽绒服。到其他地方的人好多穿短袖和夏裙。飞机准点起飞。有点颠簸,不像内地飞行那么平稳。打开舷窗,阳光炽烈,云海茫茫,内心涌起不可名状的感觉。同行的儿子问我紧张吗?我笑笑。他用力握住了我的手。我稍稍心安。四小时后,我们就在海拔3700米的拉萨了。这时飞机颠簸厉害,我腹中翻江倒海。就在飞机降落的那一刻,还忍不住呕吐了。儿子递给我两个纸袋,帮我处理了垃圾。等到别人都下飞机了,我才两股战战走出来。看到前面有不锈钢的栏杆,我慢慢走过去,想扶着栏杆走。我伸出手挨到栏杆的一瞬,手指一麻,一股刺痛袭来,我不禁“啊”的一声叫出来。我被静电袭击了。还好,当时没多少人,只一个帅哥伏在栏杆上看着我笑,我怀疑也是同道之人。刚刚踏上拉萨的土地,她就给我来了这么一个下马威。这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要十分敬畏才行啊。 儿子提醒我走慢点再走慢点。我如履薄冰。出了航站楼,远远看见先生,他在机场等了一个多小时了。我们挥手致意。他居然给我们带来里哈达,我们戴着哈达在拉萨机场的留下了我们在雪域高原的第一张合影。他们学校派了一个叫巴桑的藏族汉子开车接我们。这个藏族汉子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帮我们拿行李。他那个脸黑得呀,真跟我们的酱牛肉差不多。我以为他四十好几了,可人家是八零后。 汽车顺着雅鲁藏布江宽阔的高速公路一路向前,路上车辆极少。高速公路两边树木很少,黄沙漫漫里竖着些树棍子,应该是才植下不久的树,为了减少水分蒸发,树头砍掉了,也没留一片叶子。两边的的山是黄褐色,光秃秃的,没看到一棵树。偶尔看到几茎草,也是焦黄的,没有一丝丝绿意。而此时我们家里早已是芳草萋萋绿树成荫了。西藏的天空却是那么湛蓝,蓝得那么纯净,白云那么洁白,没见过这么美的蓝天白云。雅江的水没有我们想象中江水汹涌,却像一条小河,温柔安静。江心有很多的柳树,树干很粗,扭曲的,嶙峋的,也许是雨季水量大的时候冲刷的。粗犷的藏族司机一路高歌,藏语的歌曲我们听不懂歌词,但那悠扬的旋律和饱含的深情还是那么动人。两个小时的车程,晕车的我居然很正常。买的晕车贴也没派上用场。八点钟,天还是大亮,我们安全到达学校——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他们简称“二高”。 下车后,头有点晕晕的,是缺氧的缘故。西藏的氧气含量不到内地的80%。我们慢慢地上三楼餐厅。二高的领导在等待我们共进晚餐。在二楼楼梯口我走不了了,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喘气,心脏怦怦地跳得厉害。歇了一下,继续上楼。在三楼楼梯口仍旧需要停下,做了好几个深呼吸,心脏怦怦乱跳。爬个三楼就像跑了八百米一样。学校准备了丰盛的晚餐等着我们。二高的书记和校长等领导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我受宠若惊。席间,我开玩笑说去年我也报了援藏。二高的丹校开玩笑说下学期把魏老师招来,徐老师来慰问,大家哈哈大笑。温暖融洽的气氛让我初至雪域高原的不适和担忧一扫而空了,感受到宾至如归。饭后下楼,感觉轻松多了。接着又上四楼,一层一歇,气喘吁吁,心脏都要跳出来了。好不容易到了房间,心也就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