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3|回复: 0

[散文] 《世界名画家全集:吴冠中》(上)

[复制链接]

6144

主题

1497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341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9-7-22 15: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名画家全集:吴冠中》(上)



                       (一)


    翻阅《吴冠中》/吴可雨编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12 (2009.10重印)(世界名画家全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画家全集》中,终于开始出现了两个中国画家。吴冠中是其中之一。

这次我让我家小子又帮我网购了《世界名画家全集》中两组画册,共三十七本书,堆在地板上差不多有两尺高,每本真正像薄砖头一样重。这胶版印刷的画册,是所有书中像砖头,甚至像是钢板块一样沉的书。

看到这么多的书,头皮发麻,其实我几年前在上海买的这个系列丛书还有十几本没读,但是,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冲动,想一股作气将这套丛书,全部翻看一遍。

    理由很简单,我突然发现,世界上竟然还有人类弄的那么多的迷人的画面,我完全是无知的。从青年时代开始,我也翻过一点普及版的世界名画介绍,也买过十来本薄画册,现在才发现,自己只是见到了其中的样榜画——如同一个大学生,在校园中见过十来个当外教的外国人,但这十几外国人,与外国人组成的社会,根本不是一回事……

    这次我也注意到,精心印制的画册上的名画,与我们在电脑上看的同样画面,对我们视觉冲击力和美感,相差太大,夸张地说,如同一个女明星在飞机上坐在你身边座位上,与一张这个明星的照片放在你的办公桌上,这是不同的心灵体验……

看完这本这套丛书中文字量最大的画册,十分感慨。我过去对吴冠中先生的画,印象一般,因为网上看到的吴先生的画数量十分有限,这次看到的是他一生画作中的精品,而是数量相当多,对他的画的印象完全改变了。可以说,看这本书过程中不断地被感动,尤其只有画册中胶印画面,与普通的杂志上看到同样的画面,美感就是相差太大……

我在网络上找吴冠中先生的视频介绍,不多。有凤凰台“名人面对面”节目在吴冠中先生去世后,纪念性播放了半小时过去对吴冠中先生访谈视频。

看了这个访谈节目,吴冠中先生这个人变得生动了。这老爷子很有激情的,然而仍是十分质朴的人。他说:“一百个齐白石,不如一个鲁迅先生。”这个说法,十分有意思。他说,多一个齐白石,少一个齐白石,对社会影响不大;但有无鲁迅,这个社会观念和自我认识,就大不同。

他说,他的自传《我负丹青》,不仅是自己没有达到绘画最高的境界;也是丹青有负自己,否则自己做别的事,或许对社会贡献更大。

显然,吴先生对自己一辈子只能做绘画的人生,是不满的,即使是他在世的时候,他的绘画作品己广泛的被社会认可,声名远播。“吴冠中巨幅油画作品《周庄》2016年4月4日晚在保利香港2016年春拍‘中国及亚洲现当代艺术’专场上,经过激烈竞逐,最终以2.36亿港元高价成交,不仅创造吴冠中本人作品的拍卖纪录,同时也刷新中国现当代油画世界拍卖纪录。”[3]

吴冠中达到自己名字对自己的要求:在现代中国绘画作品上,获得冠军,至少在市场上获得了一次冠军。

这个老人讲的话,很有意思:画家是苦难中产生的。为什么现在中国要养这个多画家,世界上不可能有那么多有艺术才华的人。艺术不是职业,诗人得饿死。绘画是业余爱好,才能自己生存。

看这本画传,知道吴冠中先生大半辈子,都是在极度贫困中挣扎度过的。吴冠中先生家乡的老师后来告诉吴冠中,他(吴冠中)的老母亲六十年代在老家应当是被饿死的。可以想象,一个人都老了,听到自己老师这样说自己母亲最后的时光,吴冠中先生当时会是什么样的悲伤和无奈。

我似乎理解了吴冠中先生为什么不画自画像。

我曾经看过《人物》一期吴冠中先生纪念专辑。吴冠中先生七十年代改革开放后,还是很会经营,努力向国际上推出自己画作,很努力。

吴冠中的两位同学,赵无极和朱德群,一直留在法国,也是世界级有影响力的画家,他们都是过去杭州艺专的学生。

我曾看过一两小时朱德群先生的电视采访节目,对朱先生不让子女学绘画的理由印象深刻。他说,自己子女三十岁之前,必须学会一门在社会谋生技能,若是真在画画有艺术天赋,再学绘画也不迟,这与学音乐需赶早不一样……这同吴冠中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

上周我家老小的大女儿,在香港小学生绘画比赛中,获得了第六名。这小家伙无师自通,并没上过绘画培训班,而且刚从深圳转学到香港小学才半年。我连忙打电话给小弟,向他推茬这一段时间我看的《世界名画家画册》,建议他为小家伙买一套。

小弟先是客气了一番,最后一口回绝。他说,孩子画画作为业余爱好还行,但我不想她迷进画面。你看深圳的“大芬村”,全世界百分八九十的复制商品油画,都出自哪里,但没在听说一个人在中国有名。你想世界上那么多行业,提供了多少出人头地的机会啊,怎么能让孩子迷上艺术?

是啊,这小姑娘在三年级时,在深圳小学生化学知识竞赛中获得过第一名,各方面学习都还不错,为什么去学艺术?

我不得不说,我赞成小弟的想法。我看过数百本艺术家传记,对艺术家人生有点感触。做艺术,这不仅仅是要在才华,更重要的是有才华后,需要巨大神经韧性,否则一生都是悲,最后是多以悲剧收尾……

人生在世很短,没有必要走这样艰辛的路……

今天是周末,我再在网上搜看了《国宝档案》中赵无极的专题节目。我发现无论是吴冠中,还是赵无极,或是朱德群,这三人老年时期的电视节目中形象,都是一副劳作一生的中国农村老农民的形象——质朴,表面上谦卑——一种社会边缘地带的人,才华横溢,但是又自知自己对社会是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的人,自知又心有所不甘……所以有吴冠中的“丹青负我”的悲叹……

这样的中国现代史绘画界的三个大才子,一生刻苦工作的劳动强度,绝对不亚于中国是贫困地区的农民……他们内心又过度的敏感,这使他们更加易受内心的压力的折磨……

与吴冠中不同的是,赵无极的一生痛苦不是来自社会,更多是来自他自己的生活。富裕的家庭生活背景,顺风顺水的青年,被第一任妻子离婚;深爱的第二任妻子结婚十年后,因为遗传病服安眠药自杀……这对艺术家而言,都是难以承受的重压,这样苦痛最终在作品中宣泄……

朱德群,赵无极的绘画作品,完全是抽象的,完全摆脱了具象绘画风格。这些画面色彩鲜艳夺目,浓烈的,是西方抽象的色彩搭配中国传统的笔墨……而吴冠中画,还是具象的为主体,晚年有部分抽象的,但吴冠中是有传统中国画淡雅,色彩只是如蝴蝶,几只落在地面,树林中;朱德群,赵无极全是西方浓烈色彩,渗了一点中国画的笔墨……吴冠中的画面,大部分老百姓还经看懂;而朱德群,赵无极抽象绘画作品,绝大多数观众都会看得一团迷雾……

我在网上又看了文化之约半小时采访朱德群先生的节目。更加坐实了他的老农民的形象。这三位画家。与我们传统对艺术家印象不一样,看不到傲慢的痕迹。生存环境,使吴冠中大部分时间只能走具象的道路;朱德群、赵无极,为溶入法国艺术主流,只能走向抽象艺术……

我能感受到朱德群和赵无极抽象派色彩产生的复杂的视觉效果,但是,这为色彩而色彩的画面,到底意味着什么?

是像音乐一样,并不是自然界本来具有的声音,但却悦愉我们的心情?原理上讲,为色彩而色彩是可以的。






吴砺

2019.7.21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