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
(一)
今天翻看最近一期的《三联生活周刊》,一篇文章介绍英国BBC做的一个节目《人生七年》,对十四个七岁的孩子每七年采访一次,跟踪了五十六岁,当年的七岁儿童已变成了六十三岁的老人了。十个男孩,四个女孩,来自不同的阶层。这篇“《人生七年》:一场跨越56 年的真人秀”文章说:
“作为‘最伟大的50部纪录片’之一,今年,‘人生七年’系列电影推出了最新一部作品。56 年前的那14个7岁孩子已经63岁,他们用大半生的时间证明了‘阶层难以逾越’的社会现实。但和这场漫长的社实验相比,每七年一部的纪录片所展示的14种人生更令人感慨。”
“在今年BBC刚刚推出的《人生七年》中,当年那些7岁的孩子们都步入了人生暮年,大家人生轨迹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在晚年找到了或几乎找到了与自己和谐相处的方式。与横向地对比不同出身所造成的人生差异相比,每个参与拍摄的孩子各自所经历的人生起伏似乎更能带来共情感,也更能让、产生对生活的思考与敬畏。”
“尽管14个孩子来自不同阶层,在生活层次上有着天然的差距。但他们的幸福感与财富、阶层并不直接相关。努力和目标明确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精英阶层带给‘三剑客’财富和资源,这些他们从不曾否认。但和这些外在条件相比,从父辈继承而来的对人生清晰的定位与认知是他们‘活得不拧巴’的重要原因。
“‘人无法确定能留给下一代什么财富,但是至少可以确定,一旦给了他们好的教育,他们终生都可以受用。’这是精英阶层安德鲁的观点。约翰也在采访中提到过,影响人们选择的或许不是金钱,而是观念。就好像他的家庭会把更多资金投入在教育,蓝领家庭也能赚到足够的钱供孩子进私立学校,但和在教育上投入相比,他们更愿意用这些钱换一辆新车。”
“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是富人通过教育所掌握的技能,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一种天赋。”
“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雕刻时光》里提到过,导演的本质就是雕刻时光,电影是‘从一团时间中塑造一个庞大、坚固的生活事件组合,将他需要的部分切除、抛弃,只留下成品的组成元素。’”
“每部电影都有不同的对时光的雕刻方法。有些电影是用来凝固时光的。比如《热情似火》,玛丽莲,梦露永远定格在她最美的年华里。比如《浮生一日》,24小时的时间被塞满了的平凡人的生活拉长了。还有些电影是用来展现时间流逝的,托尼、约翰、林恩参与的‘人生七年’系列纪录片就是这样的电影。”
这真是一个伟大而有创意带有现代社会气息和特色记录片。这是现代人创造的一部伟大的真实世界的小说。
(二)
这部记录片结果十分可悲:和平年代,固有的阶层的垒壁结构并没有打破,如印度当年电影《流浪者之歌》所述:法官的儿子接着当法官,小偷的儿子接着当小偷。只有一个孩子逆袭,通过上大学上升到知识阶层。
这最新的结论是:富有阶层,给孩子从小带来了坚定和明确的人生努力方向,“观念”上差异才是产生人生经历差别的最根本的原因;一直向上努力的人,人生运气总的来说,不会太差。
同时,富有阶层更愿更有能力使孩子接受更好教育,孩子终生都可以受用。
我好像是常写过一篇文章,讨论过这个话题。
两年前,我在杭州西湖边上“钱王祠”中看到一个数据,全国姓钱的人口约二百万,在中国两院院士姓钱的院士近二百人,差不多是中国二千多院士的十分之一。中国人口近十四亿人,这样,钱姓中出院士的概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十倍。
为什么?我认为这是钱氏从北宋以来,近千年极端地重视家族的读书,积累了上千年的家族文化遗产造成的。
我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对我同年级的一个系两个小班七九级中国科大物理系的六十个同学家庭背景,稍微有点研究。我们六十个同学中,有四个省高考理科状元,这或许说明我们这两个小班同学高考平均成绩肯定是全国最好的班级之一。
我们小学初中都是文革期间读的。那时全国宣扬知识越多越反动,大家都不会读书。我们都是七七年恢复高考后上高中,才认真读书。我好像当时发现我们班同学中,只有一个同学是父母亲都是真正的土生土长农民,其余的五十九个同学都是农村和城市干部、知识分子、城市家庭背景(我现在不敢确定我的记忆百分百正确)。
这当时让我大吃一惊。其实,即使是文革时期,全国各地都是认为读书无用,但是父母是干部、知识分子家庭,绝对会无意识中逼孩子努力读书。这样一旦社会恢复到正常的环境,这些孩子好的学习基础知识,在三年高中冲刺时就会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我在美国的老朋友Jimmy,说当年他们老三届去北大荒,他连队绝大部份工农兵家庭孩子,认为自己肯定是要当一辈子农民了,北大荒从来不读书……
Jimmy说他的家族家训是,任何乱世都会走向正常的,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不读书,读书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当时北大荒实在是无书可读,Jimmy硬是把马克思《资本论》都通读了五遍。高考恢复时,Jimmy就是考上了清华大学,第一批出国留学,在湾区同比尔·盖茨之类所谓的成功人士住在同一社区,Jimmy爷爷是清朝的举人。
这是家族文化“观点”遗产对下一代人生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经典案例。
我的导师是中国科大五九级的学生,他们当年有九个同学分到我们研究所,九十年代这九个人都被评上了是正研究员,三人当过副所长;同样中国科大六零级学生,有十四人分到我们所,九十年代时没有一人成为正研究员……
为什么?两届学生入学高考入学录取成绩水平绝对是一样的,当年五六十年代进中国科大的肯定中国高考成绩最优异的学生,但是我导师那一批人进科大的,全是家庭成份高(即父母是所谓臭老九和剥削阶级出身的),而下一届学生被要求只能录取贫下中农即好出身的子弟。
中学时代同样聪明,同样的优秀的学生,为什么进入社会后,差别这么大?
这就是家庭或者家族文化的产生决定性作用——过去成功的家庭望子成龙心切,希望自己孩子成龙成凰意志,变成了青年人的人生目标和意志,他们会一辈子不放弃,力争上游啊……这样机会和运气自然会光顾他们……
犹太人是一个典型,这个民族全体成员都想出人头地,因为他们宗教使他们觉得自己上帝选民,应当努力成为别人的榜样。现代社会就是他们出人头地机会远大于其他民族,如同中国钱姓在过去几十年院士人选一样……
家庭文化观念遗传基因,对于青年人来说,是决定他们未来发展前景一个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一个世家,就是会积累丰富社会生存经验,尤其是青少年时期怎样度过挫折和成功带来的精神障碍和危机……这往往是无价之宝,保护青年人顺利健康成长……
我们读历史书时,会发现人才往往是成群的出现,像钓鱼时的鲫鱼一样,是一窝一窝的;或是一个优秀的导师,带出一群才俊;或是一个青少年中有一个天才的领袖人物,带出了一群成大材的小伙伴——这就是BBC的纪录片同样的结论,从小到大有确定的人生目标的人,运气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总有更多机遇让人逮住……
(三)
我有时想,我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中,最想努力的人之一啊……三十岁之前,我几乎用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去找自己见到的认为最漂亮的女孩,但从来没有成功……
这样努力,当愿望远超过自己实际能力时,尤其是一挫再挫时,很可能后遗症就是精神崩溃和坠落……
这时候,这时从小的家庭教育往往会起决定性所作用……是从小对我的历史上英雄主义的家庭教育,帮助自己最终度过失败的挫折感……因为自己尽力了,并明白自己作为人类一员,是极其微不足道的,成败在于天,最终你会坦然接受现实的……你的视野是整个人类,从而你明白自己是谁,你会有两个“我”:自我,非我……
这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啊,只是我的天资实在是有限,但是我还是在尽自己的努力啊……
吴砺
2019.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