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79|回复: 0

[散文] 西方纪录片中的耶稣和圣经(三)

[复制链接]

6196

主题

1515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480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19-9-12 12: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方纪录片中的耶稣和圣经(三)


这样的写作,会引导我自动地多读一些文章。我只是以此为机会,读一点文章,否则读不下去……

我阅读了近八十篇这四十年的一些国内的关于基督教与佛教比较论文。以我对国内科技水平了解判断,我断定他们对宗教的认识水平应当是有限的,但是足够得上大众的审美能力,足够我这样这个领域的外行普及基本知识用了。

这里,我将朱谦之先生的“印度佛教对于原始基督教之影响” 一文大部分摘抄下来,供大家分享……这是我看到的唯一一篇1949年5月发表论述基督教和佛教有可能相关性的论文;但是这论文中结论都是推测,没有物证;并不让人信服,但足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


附:朱谦之“印度佛教对于原始基督教之影响” 摘录:


     “在新约与旧约中证明了时代哲学思想的知识,物质与精神二元论的悲观主义表现于认识中者,似受来自印度佛教的影响,因亚力山大城经常与印度有商业的来往。”

      原始基督教史的研究,显然可以分三个时期。第一以吉本(E.Gibbon)所著《罗马帝国衰亡史》(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为代表,此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即在叙述原始基督教与犹太教之关系两章。第二以蒙孙(Theodor Mommson)所著《罗马史》(The History of Rome)为代表,此书才开始注意原始基督教与希腊的关系。第三以里利(Arthur Lillie)所著《原始基督教所受佛教的影响》(The Influenee of Buddhism on Primitive Christianity)为代表。从此才知道原始基督教义皆直接、间接得自印度,而我在《文化哲学》中很重要的结论,也得到充实的证明了。

     《文化哲学》曾从文化类型分析,认为印度是宗教文化的代表,中国是哲学文化的代表,西洋是科学文化的代表,而这三种文化实互相影响。专就西洋文化来说,西洋文化史之第一时期——宗教时期,是受印度文化的影响;西洋文化史之第二时期——哲学时期,即18世纪理性时代,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关于后者,我已著成专书——《中国思想对于欧洲文化之影响》(商务印书馆)。关于前者,就是我现在所提出的论题,要从客观的历史事实,来证明这个结论。

      所谓西洋的科学文化,实孕育自希腊的母胎,而西洋人的宗教,却是直接间接从世界大宗教发生地印度来的。为要证明这点,最好是引黑格尔(Hegel)的一段话。他在《宗教哲学》中推崇基督教,谓为登峰造极;但他也会对他的学生说:“欧洲人的宗教——属于超越的部分,来自一个很远的渊源,从东方特别从叙利亚(Syria);但是属于此地的目前的科学与艺术——凡使一切生活满足,使生活优美的——我们皆直接、间接得自希腊”。(Caird:Hegel.Chap.I.P.7 贺麟译:《黑格尔》页七)这是不错的,不过黑格尔虽证明了欧洲人的宗教出自东方,却还没有胆量来证明是出于他所认为停滞在“自然精神性”的原始阶段的印度,所以在理论上,还有让我们加以特别讲明的余地。

     印度佛教和基督教的关系,似乎讨论的人已经很多了。1922年哈斯(Hans Haas)所著《佛教与基督教之相互关系问题书目》(Bibliographie zur Frage nach d.Wechselbeziehungen zwischen Buddhismus undchristentum,Leipzig)其中虽掺杂以基督教以前东西交通之间接史料,但单就所搜集的广献来看,仅著者的人名,已达500数十人之多。还有矢吹庆辉氏所著《西洋人观たる印度》,也对于本文供给很多有力的资料。所以今日来讨论这个问题,并不是什么创见,只不过是我从文化哲学的观点,旧话重提罢了。

     这个问题的提出,最初应该感谢的是叔本华(Schopenhauer)所著《意志与观念的世界》(Die Welt ale Wille und Vorrtel-lung)他说:“所有基督教中的真实东西,均可断定为和婆罗门教、佛教一样,这好似从遥远的热带原野所吹来的花香,在《新约全书》中,竟可看出印度圣智的痕迹”。又说:“《新约》书中之基督教的不灭性,实相当于印度的精神,这大概是从印度来的。”

     次之勒农(Renan)的《耶稣传》里面,也注意到敬虔派(Essenes)禁肉食、饮酒、女色,颇与婆罗门的行为相似,是否受了佛教的影响?因为在巴比伦,早已传布佛教,尤其Boudasp(即 Bodhisattva 菩萨),是很有名的智者,同时为拜星教(Sabianism)的创立者,在耶稣时代,佛教的感化,早已到达巴勒士登(Palestine)了。又赛得尔(Rudolf Seydel)从1872年至1897年所著的几本书,很热心地讨论佛教对于基督教的影响,以为现存福音书原本的所谓诗的福音书,实受佛教传说的影响。因此在传说之中,有很多竟和佛家相类似的部分。


    又里利(Arthur Lille)于1887年著的《基督教国中之佛教》(Buddhism in Christendon)亦曾断言两教之历史的关系。

     又1887年顷,Dean Mansel,Hilgenfeld,Bohlen等人,均主张基督教以前,佛教传播到巴勒士登,其所经之路程,佛教怎样在巴勒士登发生影响,Lillie前著书之第七第八两章,有详细的叙述。Lillie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在1893年所著《原始基督教所受佛教之影响》(The Influenee of Buddhism on Primitive Christianity),1900年《佛陀与佛教》(Buddha and Buddhism),1909年《印度之原始基督教》(Indiainprimitive Chrisianity)等著作。

    前世纪末宗教学的创立者牟勒(Max Muller)虽缺乏历史的根据,却已看出基督教所受印度思想的影响。还有达特(Dutt),以为佛教的那兰陀时代,基督教仅能免于北方蛮族的侵入,所以各种制度均受佛教的影响。印度为授者,西洋的宗教则不过受者罢了。

     从传布上观察。原始基督教和佛教的关系,只要注意于在犹太人敬虔派(Essenes)和在亚历山大城的德尔巴多派(Therapente)。这两派和印度思想发生如何接触,因之由这两派,原始基督教和佛教发生了怎样关系,这在今日仍为不断争论的问题。固然在《新约全书》里面,似看不出轮回与遁世修行的思想,但在四福音书及经外圣书的“Logia”,与佛教经典实有许多相类似的说话和说话的方式。佛陀和基督的生活,两相比较,亦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当然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路德提倡新教以前的基督教宗派了。依海涅(Heinrich Heine)在《德国宗教及哲学历史》第一章中所述,则在路德提倡新教以前,罗马天主教中有两大宗派,即摩尼教(Manicheans)和格诺西斯派(Gnostics),两派的思考方法浸透在基督教诸民族的全部生活里,教义虽有不同,而均出自东方,尤其是印度。这就是说:“一方摩尼教徒从古代波斯的宗教获得这教理,这教理中阿尔莫兹Ormuzed——光一是和阿里曼Ahrimand——暗一敌对着的。它方……这格诺西斯的世界观,是古印度的东西,具有神的化身的禁欲精神的自我内省的教理。这教理产生了禁欲的冥想的僧侣生活,这僧侣生活其实是基督教的观念之纯粹的精华”。(页29一30C.G.Leland 英译 the works of Heinrich Heine Vol.V.P.7一8 Germany till the time of Luther)

     这是一点不错的,格诺西斯派如神智(Gnosis)世界创造者(Demiurgus)等思想,实和印度思想相类似,巴得塞尼(Bardesanes 155—255)是一位后期格诺西斯派的学者,曾著一本关于印度宗教的书,很明白地探究印度思想中之先天灵魂、业论等问题。公历120—130年间,在亚历山大城的Carpocrates、Basilides,也曾提倡轮回说,这都是很明显受印度思想的影响。至于摩尼教的始祖摩尼(Mani),相传曾游历印度,摩尼教可以说是印度佛教与基督教的混合物,传入东方至7世纪顷,竟与佛教同化,摩尼教在欧洲称为Bogomils、Albigenses,传布的时候,间接即是佛教思想的传播。由以上事实,不是证明了原始基督教确曾受了印度佛教很大的影响吗?

     从教义上观察,轮回与隐遁的思想,实为印度佛教的思想,同时也成了原始基督教的思想。轮回转生之说,其原始的形式,虽在世界各野蛮人中可以看出,但将这种思想体系化的,却只有印度。古代民族如埃及、叙利亚、巴比伦、小亚细亚、希腊、意大利,均未见有此思想产生。

     又关于隐遁生活,古代民族中,也只有印度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宗教行为。在基督教寺院中从事禁欲生活的犹太人,以及欧洲人,从前均无此种习惯;只有埃及人的隐遁生活,是否为本地的产物,抑为外来思想的影响,这在Moncrieff与Preuschen间,发生了相反的意见,似乎很难决定。但是从埃及的古代宗教来看,却看不出隐遁或禁欲及冥想的宗教生活,其后受希腊文化影响的时代,才发现这种仪式;很明显地,这乃是受印度产生的东方宗教的余波。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与柏拉图(Plato)的轮回思想,是希腊所自创,抑为印度产物,至今尚无定说,但有许多学者,是主张从印度发生的。

     印度的轮回、隐遁思想,以波斯、巴比伦,及埃及为媒介,而传入欧洲,形成了原始基督教义。原始基督教反对现世幸福即禁欲思想,还有主张“人类堕落”“上帝恩典”这些谦卑的教义,也正是印度宗教文化的特征,然而算不得西洋文化的特征。白璧德(Iroing Babbitt)《论欧亚两洲文化》,说得最为清楚:

    “耶稣与其门徒诀别,告之曰:即以我之安赐尔,又曰:凡劳苦负重者就我,我赐尔安。释迦成佛所言宗教度修,成功之情形与此正同。”(《白璧德与人文主义》页114一115)
     “耶稣使徒约翰之‘道’见于其所撰之约翰福音,耶稣解决此‘道’之问题之方,厥为主张(或言明或默认)上帝之理知实隶属于上帝之意志之下。耶教之所以不失为亚洲之宗教者,正以此也。”(同上页128)。

     “彼拉多曰‘真理何欤’?彼拉多之为此问,适见其为欧洲之人而已。(即欲以理智解决一切)耶稣于他处答之曰:‘我即途也,真理也,生命也。’(见《约翰福音》第十四章第六节)耶稣此答则亚洲人之态度也。”(同上页129)。

     由上所述,可见基督教文化实不足以代表西洋文化,反之正足以代表西洋文化史之第一时期,即宗教时期所受于印度文化的影响,为决无可疑的了。

     从宗教的仪式上观察,原始基督教也有许多受印度佛教影响的。姊崎正治和爱德曼(Edmunde)合著《佛教及基督的福音》(The Buddhist and Christian Gospels)里,曾将佛教的开创者佛陀和基督对比,以为两圣人在修道中所受的诱惑,现身所显露的金光,水上步行,甚至于些少食物可以饱满众人等奇迹、佛陀和基督两传记、很多共通的事迹,这不能说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就基督教会来说,也和佛教寺院一样,应用蜡烛、香、念珠、钟等。又两教僧侣们,均须遵守童贞、剃须等习惯,这难道都是偶然相合,而没有直接的历史关系?要是有史的关系的话,当然佛教在前,基督教在后,而基督教乃受佛教影响,是无可疑的了。

     由上从传布上、教义上,宗教仪式上各方面观察的结果,很明了原始基督教和佛教的关系。现在试从历史方法论上着眼,应用文献、民俗、考古各方面的史料,再为补充研究一下。

     第一,从文献史实上观察。

     因为印度人历史的观念甚为缺乏,所以印度的文献史料,皆充满神话寓言,而对于东西交通史迹,国王年代先后,均不注意。例如纪元前326年(周显王四十三年)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的东征,为印度人与希腊人文化交通之始,而印度文献中,竟无一言记载,寓言诗歌之中,亦绝无一字提及。但话虽如此,在亚历山大王东征的纪念地,即纪元前第3世纪(秦始皇初年)希腊人梯俄朵都斯(Diodotus)所建的大夏国,(Bactria 即今之 Amu Draya 流域)却留下很重要的文献史料,证明了印度佛教西传的史迹。

     原来此大夏国,在尤梯代莫斯(Euthydemus)时代,常征入印度。据印度人的记载,此印度的希腊王朝,共经82年,历8个君主,其中有弥兰王(Milinda,Menaeder《杂宝藏经》称为难陀王),即位凡30年(140一110B.C.)。弥兰王曾从高僧那先(Nagasena《杂宝藏经》称为那伽斯那)问难佛教的教义;现存巴利文之“Milinda一Panha”(《弥兰王问经》)与东晋(317一419)失译之《那先比丘经》即为明证。此书于1559年经T.W.Rhys Davids英译为“The Questions of King Milinda”一书。(见 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Vol.XXXV)由此文献,可见希腊思想和印度思想之互相接触,而其结果,弥兰王乃改信佛教,这是一段佛教的光荣史迹。

   依Cunningham所著《古代印度地理》一书所说(引见 Davids 英译本序言页XI),弥兰王之名,至今尚传布于佛教各国。可见此书虽不足为印度佛教对于原始基督教影响之直接证据,然因而印度佛教很早即传入希腊,“希腊人实为一切宗教的介绍人”。(坂口昂《希腊文明之潮流》页196)

     我们试研究一下东方印度的各种思想之盛行于希腊罗马,和犹太本国从亚历山大王侵入以至耶稣出现之世纪间,这时怎样为希腊罗马势力所支配,(同上页198一199)于是由希腊人之东方宗教的憧憬,(Kautsky《基督教之基础》第三章页207一208曾述及许多希腊人曾专为研究那里所流行的各种哲学和宗教学说而东游印度的。),流风传入犹太之巴勒士登,于是原始的基督教便出现了。




吴砺

2019.9.10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