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游记(中)
(三)
下午3:11,下山,在山腰处看“小石林”。这是一片约二个篮球场面积的岩石群,加上约同样的面积人工草坪,一个篮球场大小的人工水池。此前上山时,开车的师傅说,过去这里曾是一个挖石灰矿山,因为挖完了矿,而废弃的采石场。
真不知当地人,如何保存下来这一片奇异的近两层楼高的岩石群。真的和昆明大石林公园的岩石群造型很像,只是这里的岩面,仍是黄泥中刚刚挖出来的色彩,还没有像云南石林那样表面变得灰黑了。
从西面山岗山顶上的阳光,正好落在这一片地面上大盆景一样的颇为精致小景区,这里是山腰中朝东方开放的、如开口朝东的三面环山人工藤椅式的空间。西面山岗,已经落在阳光的阴影之中;而南北两侧的山坡,正被金色的斜阳盛照,鲜艳黄绿色植被中间,点缀着块状紫红浓烈的猩红色红叶,这是春天看不到、又超过春天的山色秀丽……
这一刻,真的是有点纯粹的山色或者超现实明快的时空……
(四)
16:07,小车将我们带到大巴停车处。我们落在山谷中太阳大阴影之中。
等人的时候,我注意到西方照在南侧的山脊一小部分山体绿色,有玉石一般的质感,红绿相间,让我想起了福州大块寿山石表面,它们与山脊阴影面积部分,组成了立体雕塑艺术品……
西方山脊中间浅V字型的天空背景中,有被阳光照射雪白云片两朵,很是梦幻……南边近处的一小块被夕阳光线照射的山角,一半红一半黄,特别的美和静谧……
山之美,在于心静,在于你一直关注……
一小片白云,如白玉般贴在西方山岗上,太阳就藏在这片云中;云的明亮,对比墙一样山岗黑阴影,真是一幅大画……
大巴下到接近县城的盆地时,阳光将狭谷另一半百米高的山峦全悉照亮了,暖暖的黄绿色……
回到江边。小县城的建筑风格,总是有股乡村的土味……右边是富屯湖,左边是山岗和路边的街道,太阳不时地从山岗缺凹处露出一点,山岗在西方天空背景的剪影是暗灰黑的……
(五)
地图上,东西方向顺昌县域中富屯溪看上去呈S形状。我们往在三松大酒店,它在是富屯湖东侧新城区。酒店正面东方。
4:40,江对面的小山落在夕阳光照中,黄绿色。此处江宽有三四百米,静如镜面。
黄昏安详的世界……
大巴车接着带着我们前往老城区吃晚歺。天黑后,大家顺着溪边步行道,逛夜市。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如镜面玻璃对称反射式的城市夜景……
我与一个年青的同事一起走过市中的一条桥。他告诉我,国内仅剩下宁夏和台湾没有去旅游。这是真正的驴友大家。我国内还有十个省没有去过呢。
进入南北街。吃了一颗顺昌有名小吃的灌蛋:将肉沫放入鲜蛋黄中煮熟。这是寓意大于味道的地方名食。
从大桥原路返回到溪的另一侧,沿新建的富屯溪溪边的公园步行道返回酒店。
这是有六七公里长的路程。夜色中的县城灯光景色,比白天更加简洁明快。接近三松大酒店时候,对岸除了一排旅游广告宣传十来个绿色LED字体和倒在江面上的影子,整体全黑,江面宽阔,同样的全黑,墨黑色,天空是全黑,只有天狼星明晰可见……
我似乎是平生第一次看到这么黑的江面,没有任何多余的灯光,这感觉真的很奇妙……
这里有一二公里江边公园,是新建的,居民楼还没有人居住。可是,我看到有当地的青年情侣在漫步,跑步的市民陆陆续续走过,竟然毫无紧张感和防护意识……
这真是让我颇为震惊……我记得我只是九六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赌城部分夜间无人的街道上,游客才同样的完全放松的行走……
这真是我希望看到的百姓的有安全感的环境……我在福州市区夜晚这样走,心里都没有这样放松……
我听到路边的虫儿叫声。
我站在黑色的数百米宽的富屯溪如黑色的镜面的大弯曲的水面边,我面对很多年没有见过的黑色无光污染的夜空……只有对面山坡上那个绿色的广告牌上十来个字……纯粹的墨黑色的另一半世界……真有一种人间香格里拉式仙境般的浪漫气息……
晚上9:30,我隐约看到对面三座馒头式的小山影子,隐隐约约的……这真正的是一种黑色构成诗意的浪漫景色……
酒店前方路边有十多幢二三十层楼居民新楼,只有LED装饰的外轮廓线,还没有人居住。江面公园的路灯到那里也中止了。沿着公园边马路上,不时的有卡车隆隆驶过……
我接着前行。溪边人行道上,有十多位夜钓的爱好者,每个人守着十来根钓鱼杆……
这是我一生见到过最美的夜色之一……
这里,人类现代文明路灯和楼层装饰光,与对面黑暗构成了无比强烈的视觉对比……
这真是世界上最奇怪的,我一生见过的最奇怪夜的景观……
对面是绝对的黑色,隔着一般江面……
这是闽江上游的一个主支流……路边文明世界的汽车偶尔飞驰而过,对面却一直沉默下去……我想起了但丁《神曲》中地狱之河……生界与冥界之间隔着一条河……
我们每个人,都有那一天:不得不过那么一条河,然后永远地沉入黑暗之中……
我们只是理性的看待这件事,我们并不觉得那是与我们自己有关的事情……
我上周在《参考消息》上看过这样一段文字:
“【媒库文选】大脑如何让我们逃避人终有一死的真相
研究人员说,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竭尽全力不让我们老去想那不可避免的死亡。一项研究发现,大脑将死亡归类为一个只会降临于他人的不幸事件,借此使我们免于产生存在恐惧。
以色列巴尔伊兰大学的亚伊尔·多尔-齐德曼说:“大脑不承认死亡与我们有关。我们有这种原始机制,它意味着,当大脑收到将自我与死亡联系起来的信息时,某个声音就告诉我们,它不可靠,因此我们不应该相信它。”
免于去想未来终有一死对我们活在当下至关重要。这种保护可能在我们生命的早期就开启了,随着心智发育,我们渐渐认识到人人都终有一死。
多尔-齐德曼说:“一旦你有了这种展望自己未来的能力,你就意识到,你到某一时刻会死,而你对此无能为力。这违背了帮助我们活下去的整个生物学常理。”
为了研究大脑如何应对关于死亡的思考,多尔-齐德曼及其同事设计了一项涉及在大脑中产生惊讶信号的试验。
他们要求志愿者观看在屏幕上闪现的面孔,同时对其大脑活动进行监测。志愿者本人的面孔或陌生人的面孔在屏幕上闪现数次,随后是一张不同的面孔。当看到最后一张面孔时,大脑闪现出惊讶,因为图像与它的预测相冲突。
屏幕上的面孔上方配有各种单词,一半时候与死亡有关,比如“葬礼”或“埋葬”。科学家发现,如果一个人自己的面孔配上与死亡相关的字眼闪现,他们的大脑就会关闭预测系统。它拒绝将自我与死亡联系起来,不发出惊讶信号。
论文通讯作者阿维·戈德斯坦说:“这表明,我们通过停止做出关于自我的预测或把死亡信息归类为事关他人而非我们自己来保护自己免于面对生存威胁,或者说,免于有意识地思考我们终会死亡的念头。”
多尔-齐德曼还说:“我们在理智上无法否认我们会死亡,但我们更多地把它看作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研究论文将于下月发表在《神经影像学》杂志上。
多尔-齐德曼指出,在不太遥远的过去,我们大脑对死亡思考的防御被周围有人死亡的现实抵消。他认为,当今社会对死亡的恐惧更甚,病人被关进医院,老人被送进养老院。他怀疑,因此,人们对生命之终结的了解少了许多,也许结果更加害怕死亡。
肯特大学的心理学家阿诺德·威斯曼说,人们想方设法抵御对死亡的思考。他说,年轻人尤其可能会把死亡看成是别人的事。
他自己的研究发现,在现代社会,人们欣然接受他所谓的“逃避性劳动”,即辛苦工作、酒吧聚会、查看手机和购买更多东西,忙得无暇担心死亡。
他说:“然而,这不是解决问题本身的办法。所以我们需要不停地逃避。”(裘芳译自英国《卫报》网站10月19日文章)“
真的,即使看到这一段文字也没有破坏此刻这一片黑暗在我心中激起的诗意……
我向新加入的公司四十人摄影爱好者的群中,送去了十多张照片。说来惭愧,我在这个大几千人的公司中工作十几年,第一次发现了一小批文艺青年,你发的照片没人夸,没有人骂,只是每个人都在展示自己看到的世界……
我终于看到对岸一长串移动的灯光窗口,那是一辆老爷火车,从对岸的铁路吭哧吭哧走过……
像是电影里一样古老的传说故事中的火车……
二O一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星期日)
(一)
6:52,早上。打开窗帘,看到不远的山坡上六七个红土台阶,约几层楼高,特别显目。
这是一片红土地,难怪毛竹多,这竹子在红土里活动空间大啊……
8:04,大巴车出发,前往合掌山。过江,靠山边路走,左边全是雾,能见度不过二三十米。没走多远,大巴车就转着小弯,盘旋上山。雾气中可看到紫红色叶片的几人高的树,显然它们不是枫树。
不一会,太阳就在雾气中以团状光亮出现。大巴车越向上,太阳越亮。路边种了很多瘦小黄叶子银杏树。
突然,大巴车走出了雾气,升到云层上方。可以看到远处云层中浮出灰蓝色长岛式的山峰,近处的绿山头也是切出了山冠……
大巴车停在路上一个小停车场。大家开始沿着坡度挺大的小马路上行。转弯抹了一个角,在水泥混凝土防护墙边,大家就迫不及待地隔着树,拍远处的云海了。
看到云海,这大概是让大家获得了一个意外惊喜。
走了不到百米,就走到了一个约二三个篮球场大的小广场上。向东方向是山谷云海,朝西是新开凿的“万佛洞”,北面有二三层楼房和树丛中登高观光的小山头。这里有挖土机在隆隆作响修路,半个工地气息。
站在三四十米长朝东平台边缘。东方的云海呈三角形,三角形底边朝东北方向,东南方向是一个灰蓝色、浮出云海面鲸鱼头式的山顶……
9:12,走到北侧的小山头边观景点,有防护拦杆围在高低错落的岩边。这里看云海,视角更加开阔。
云海很平静,太阳高悬在云海上。这样的云海,在飞机上常常会看到,只是飞机上,没有这边上的松树和岩石,还有远处山峦顶峰做立体的边框装饰。
这样场景和地方,启用手机“扫描”功能,拍摄现场照片,优势明显。大照相机三角架在这里无法架起,扫描功能不易操作。而这样云层大场面,单独的普通规格长方形或正方形构图,气场太小;只有宽视角的扫描出来的宽荧屏的镜头,才能使照片显得接近真实——
苹果手机的1x和2x扫描功能,可以快捷方便成像,效果不错。
这是我使用手机照相的经验:手机摄影技巧,就是要随时随地使用扫描获得大视角风景照片,大多数的时候,你都会收获到中国山水画般的风光照……
在这岩边环行护栏边,三个四十多岁的妇女,忙着站在栏杆边相互拍照留念。她们一些危险动作,足以让我魂不附体。女性为拍自己的照片,真的很是舍生忘死……
然而,她们中一个人,大叫时说的话,让我笑得真的快从岩边掉下去:
“拍背影!不要脸,才好看!”
这句话,我觉得可以成为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中年妇女的金句,流传于世……
这个小广场的北侧,还有一个近百米长楼顶观景平台。我到这里时,山下的云海已经散去大部分。从地图上看,这个观景阳台,离富屯溪垂直距离约二公里。云散去了大部分,沿溪新开挖失去植被工地,像是伤痕一样,在绿色山野和江道之间呈现……远没有一层平云铺设在各山峦山顶上的云海山峰组成的景色好看……如同白天的顺昌城,只是平凡的的小县城,远远没有夜幕中富屯溪两岸的夜景,那样如梦似仙境……
“掺假总能增添乐趣。倘若从人的头脑里除去愚蠢的见解、媚悦的憧憬、错误的估价、自欺欺人的幻想之类的东西,那么所剩的只是一些卑微贫乏的意念,充斥着忧郁、恶意,甚至自己也感到厌恶。”几百年前,英国的培根先生《谈真理》一文中是这样说的。
我是最后一刻,才到新开凿的“万佛洞”看了一眼。西面看上去一个普通山洞里,在一个空间像一个小教堂式的、岩石中硬是开凿出来的洞厅,中心区有四面佛雕像,颇有气势。
上山时,听导游说,这是一位常光脚出入多种场合的释本圆大和尚,从南洋化缘三亿元开凿的佛洞,据称刻有万尊佛像。洞穴地面的总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
我本来对现代人做石窟,觉得不以为然,只是走进石窟后,不由对本圆大和尚产生了深深的敬意:这里号称是江南最大的石窟,当和尚就是要当这样的大和尚,做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啊!
看网上说,本圆大和尚,1961年生,2003年开始筹建这个石窟,精神可嘉啊!这是毅力非同凡响的人啊……
吴砺
2019.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