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飘香骄子岭
立春过后,万物复苏。笋尖破土,小草伸头;柳绿桃红,杏花烟雨江淮。今年因疫情不能郊游,宅家常无事临窗闲坐,看到马路对面的槐花已含苞待放,每每就想起故乡的骄子岭,特别是那槐花飘香的青涩年月。 file:///C:/Users/own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那岭 那树 骄子岭,原名轿子岭,又名轿子顶,是我家乡万人皆知、耳熟能详的一个地方,可见于县级地形图中。她坐落在庐江县泥河镇境内,位于原洋河、四顾、曙光三村交界处。说是“岭”,其实就是一座小山头,它比周围地方相对海拔高不过50米。轿子岭为什么在当地很有名气呢?那是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当时的洋河人民公社在此兴建了当地最高学府——洋河中学(初中)。凡是从洋河地界走出的学子,大多接受过她3年以上的熏陶。她虽只存在了22年(1996年因教育布局调整而撤并),但为国家培养了不少天之骄子,因此“轿子岭”就被乡亲们叫成“骄子岭”了。 骄子岭地处洋河腹地,学校占地面积大约有30来亩,分别由参差荇菜的三块平地组成,交界处都是三、四米高较陡的土坎子,但有坡道连通。因地形复杂,学校没有围墙呈开放式。教学区置顶,顶部较平坦,面积有10多亩。从西边进校,映入眼帘的是两棵苍翠的“个”字形雪松,四周垒起膝盖高的多边形水泥花台,每个占地近10平方米;退后4米多是2座砖砌的黑板报,两排教室一南一北平行布局,相隔之间很空旷,中间是道路,路边栽有成排的冬青,空旷处种上泡桐;生活区往东头下坡,是食堂和教师宿舍,约有7亩地;教学区正南面算是运动区,地势低而平坦,面积有8亩,主体是西南角的一座篮球场。整个山头,远望就象平地中放置的一顶轿子,轿子岭由此而得名。 骄子岭,土地贫瘠,表层是砂石土壤,深层是红色的猫屎泥(儿时常用来做玩具枪的泥巴,也是本地腌咸鸭蛋的好材料),适于杉树、泡桐、桂竹、刺槐等竹木品种的生长。故而骄子岭下是满山的杉树林。校园内参天的泡桐,夏天绿荫如盖,教室内凉风习习;低洼的东南角厕所下边山坡地,大约栽有一亩地细桂竹;校内还有一种最常见的树,就是土生土长在坷垃处的刺槐。正是这不起眼的刺槐,让我和众多洋河学子流连忘返,因为它是我们心目中的校树,母校的象征。 file:///C:/Users/own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jpg 刺槐,学名洋槐,属落叶乔木,树身有刺,树皮灰褐有裂纹,易生粉虫和白蚂蚁,成材不能重用,在本地被视为杂树。该树种耐贫瘠、生命力却很旺盛,人为栽植少,靠根系孽生。但是槐花有香味、可食用,更适宜酿蜂蜜。每年初春发芽,四月是其盛花期。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教师宿舍后的那一排刺槐,正好生在坎子上,长在教室通往东南角厕所的路边。刺槐有十多棵,大的有碗口粗,高六七米,分立东西两端,俨然象值勤的哨兵,长年累月为我们的园丁站岗放哨。最西头一棵长在坎上,因坎子比屋顶高,显得高耸;最东头一棵齐窗口挺拔,遮风挡雨。人间四月天,所有的刺槐都竞相滴翠吐玉,引得蜜蜂和蝴蝶翻飞群舞,散发出阳春的朝气。下课时,蜂涌的男生们冲出教室直奔WC,有人跳起来摘下一串带至课桌肚或挂在教室的门头、窗口;女生们路过树下,用纤手小心翼翼地采下一小串,插在发间或藏于花布书包里……四月的校园是槐花的世界,醉人的清香伴随朗朗的书声飘向田野,温润洋河大地。 file:///C:/Users/own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6.jpg 那校 那事 洋河中学是1975年从洋河小学撤分出来的,初名叫洋河农中,农中就是半天劳动、半天上课。一开始学生的劳动主要是建校,开山迁坟,从岫山口搬运石料,给泥瓦匠当小工。没过两年,学校初具规模,变成全日制,校名就改叫洋河中学了。 洋中的规模在一步步地扩大。最先一个班,后来是平行班,最后是三班上顶,另加一个复读班,学校最多时有六、七百人。学校最老的房子,就是上面两排中间的九间教室和下面的六间食堂,石墙瓦顶。早年的学长们哪个肩上、手心没有一层厚厚的老茧?他们为建校付出了巨多的汗水,这为后来的学弟们所不知。老师们居住和办公的,就是刺槐树下的一排蓖麻棚(用蓖麻杆扎成墙,内外再用泥巴糊起来挡风)。后来学校办起了小窑厂,把教室原来淌“锈水”(风化)的石头墙体换成了青砖。最上面的教室两头在延长,1986年食堂前又加了一幢南北走向的6间房屋(水泥晒场西);1991年左右,月形附中撤并,学校又在篮球场边建成一排9间教室。这就是洋河中学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那时候,学校每周六天工作制。一天开七节课,上午四节、下午三节(第一节是自习)。开设的科目有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和劳动。 夏日,天亮得早,但念书人起得更早,有的要帮家人干一会农活,才能热上一碗剩饭或是剩粥吃下,背上书包,用网兜拎上咸菜瓶,一路小跑赶赴学校早读。到了冬天就要起早摸黑,有时还要顶风冒雪,衣服被汗水和雪水交叉浸湿是常事,什么刘海结冰凇、眉毛结霜花是常态。不管季节变换,班主任老师会准时出现在教室外,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读书声,有读课文的,有念英语的,还有的背诵时政或数理化公式。老师很少进课堂,怕打扰到同学们,只是从窗口用眼光扫一下室内的空座位和到校生早读情况。迟到的,会被老师叫住在走廊里问上几句,后在老师的“下不为例”声中低头走进教室,接受同学们的“集体检阅”。凡是早读不守纪律的,会被值日班组长记下名字送交班主任,中午或是下晚放学时,一准要被老师找到办公室(兼房间)训话。次数多了,班主任和校领导肯定要去家访,这样就少不了父母的一顿揍。那时,大凡没有挨过老师批评或父母打骂的,一般只有两类人,要么是成绩好的,要么是女生。 file:///C:/Users/own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8.jpg 随着上课预备钟声的敲响,整个校园读书声嘎然而止,接着各班纷纷响起了点名声,此起彼伏。这时上第一节课的老师也都站在走廊上,腋窝夹着教材和备课笔记,手中揣着粉笔盒和教具在作最后的准备,钟声一停就从容地走向三尺讲台。 课间休息一般是十分钟,但上午第二、三节课之间是十五分钟课间操。一到此时,早餐吃的干饭和咸菜在胃里起反应了,同学们口渴难耐,不少人拿出瓷缸冲向食堂,准备去“偷”水喝。因学校水井位于食堂后面的山凹里,师生生活用水都靠炊事员手提肩挑,一天要好几十担。遇到干旱年份,井里少水,师傅们就要去后面的大官塘去担水,路程有一千多米,还是负重上坡,劳累可想而知。所以,每到这个时候,师傅们都“严阵以待”,站在两只大水缸边看好缸盖,守护自己的劳动成果。稍不留意,就会被调皮学生攨(wa)去一碗。那些没舀到水的,只能去坎下的深井里去汲水解渴。八十年代末期,学校终于在食堂门前打了一眼深井,并安上了潜水泵,“吃水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上午第四节课,学生们的注意力就不够集中了。因为到十一点,食堂的饭香飘来很诱人,教室里的人难以坐住,同学们早已饥肠辘辘。在食堂就餐的,私底下在准备着饭菜票和餐具;不在就餐的,勒紧裤腰带,等着放学铃声一响就开始往家奔。我家离校有四华里,一学期交不了十斤米,主要是考虑雨雪天在就餐。我上学那会儿还没吃饭桶,就餐要在走廊下站队打饭。有时弄不好,被大个子同学挤掉队就吃不上饭,只能再回头排队,打几两锅巴啃啃。学校大闷锅煮出的锅巴,现在是见不到了。一点也不夸张,足有一公分厚,橙黄焦脆,香气扑鼻,嚼在嘴里咯嘣响,很是过瘾,就是怕砂子磕了牙。 file:///C:/Users/own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0.jpg 午饭后,在食堂用餐的同学,好学的就回教室做作业,喜欢玩的就溜到学校下边的供销社闲逛,要么到综合厂、油坊转转,还有的带上象棋、扑克,几个人聚在一起,钻到杉树丛里消磨时间;也有玩小七张或推牌九的,偷着赌小钱,甚至被老师抓了现行而受到惩戒。因为是农村学校,学生们都以求学为重,谈恋爱的很少。 下午课程,以音体美和劳动课为主。音乐、体育老师都是兼职。音乐老师教唱的都是比较老的革命经典歌曲,三年下来也能哼唱几首;体育课只做广播体操、打篮球、打排球、打羽毛球、跳绳、跳远等;美术课上得少,没有老师教。劳动课内容最丰富,学校勤工俭学有不少基地,有小农场、小林场、茶园,还有砖窑厂。小农场就在学校东南脚下的山洼里。塝上是一片山地,有七八亩,地埂下是一口水塘,塘下有三、四亩水田。山地种的是旱粮,水田种的是双季稻,农作物要播种、插秧、除草、施肥、收割、脱粒、晾晒。为此,在食堂前的土丘上特地修建了一块大约90平方米的水泥晒场。小林场是一块“飞地”,位于学校正前方,有600米远,为曙光、姚店、新胜、四顾4村交界处,杉林40多亩,茶园20来亩,杉树和茶叶要翻土、除草、施肥、修剪、采摘、间伐。小窑厂先办在曙光村查塝,常让学生们去实习手工制砖,后来窑厂搬迁到学校西南边的四顾村孙冲,给人承包了,制砖机取代人工,劳动课就不需学掼砖了。80年代后期,中考加试《劳动技术》,分值占50分,说明国家对应试教育开始转型。 傍晚,白天闹腾腾的校园骤然冷静下来,只有篮球场热闹非凡,不急于回家的同学都在观看混合球赛,球场边站满了人;坎上的乒乓球台边玩的人很少,基本上是住校生。老师们回家的回家,家访的家访。夜晚,学校一片漆黑,只有槐树下的一排小屋灯火通明,这是年轻教师宿舍区。他们以校为家,坚守岗位。寂静的深夜,还在埋头伏案工作、学习,有事为解乏,相邀四人挑灯夜战甩“老K”或者是2人博弈;陪伴他们的,只有窗外闻香借光采花的小蜜蜂。住校生晚间有时三两个结伴出去“放放风”,蹭点豆荚回来在煤油炉子里烀着吃;有时想解馋,就自己动手用旧牙刷插上缝被子长针,制成蘸子,打着柴油火把,跑到田畈里去蘸黄鳝和泥鳅,第二天再就着新下挂的槐花红烧着吃。 file:///C:/Users/own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2.jpg 1978年之前,升学靠推荐。绝大多数,回乡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极少数的托人找关系,走当兵提干这条路。恢复中高考制度后,农村孩子终于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出路。八二年之前,中考考点都设在乡镇一级;之后考点集中改设在县城。因考生众多容纳不了,开始实行“预考”;“预考”最先实行两轮淘汰制,第一轮以乡为单位,第二轮以区为单位。只有连过两“关”的学生,才有资格去县城参加中考。考点的变革,打破了一大批农村孩子的“读书梦”。少数人报名时,因超过了年龄要求,直接被取消报考资格;百分之七、八十的人还是被区乡两轮“预考”筛选掉。我们那一届首当其冲,一百五、六十毕业生,上城赶考的只剩30来人。实行两轮预考制,时间不长就改成一轮,参加中考的学生开始多起来。不过,由于整体升学率低,学校每年能达中专线的,也只有百分之一、二,好的年份达三、四,上高中的也只在百分之十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洋河中学从1978年开始到停办,期间还没出现过“白板”;但比不及周边的罗河、七桥中学。这些当年考上中专、轰动乡里的尖子生从发展情况看,远不如读高中后来上大学的同学们。这些人算是改革开放时期“被埋没的一代人才”,他们工作后大多扎根农村,为农村发展、乡村振兴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一生默默无闻充当了一颗“铺路石”。 那人 那情 听师长介绍,洋河中学首任校长姓韦,人称韦辅导。经了解,与我还是同村老乡。他为人很厚道,不怕吃苦,自己带着老师和同学们干,很受师生们尊敬。为育出好苗儿,公社把当时最好的各科老师遴选来。尽管如此,基本上是高中教初中,中师的凤毛鳞角,专科分配来校的到八十年代末期才有。 file:///C:/Users/own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4.jpg 老师们虽然学历不高,但都认真负责,尽心尽力。没有教辅材料,就自己动手刻钢板,发动学生印讲义,并制作简易实验器材,想方设法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和知识面。老师们恨不得把自己的“一桶水”,全部倒给学生;学生们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懂就问,书不离手,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恨不得钻进老师的“肚子”中,学其所有。师生互敬互爱,教学相长,关系融洽,感情深厚。学校早期,公办老师屈指可数,其余大部分是耕读(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他们除了教书还要回家种田,多数早来晚归,房间到晚上就让给路远的学生住校。 我记忆中的老师,有几个印象特别深刻。教英语的石老师,是泥河街道人,高中刚毕业,因会英语被请来学校代课。他瘦黑高个,穿着很时髦,长发喇叭裤,弹得一手好吉他。学生们不怎么乐意听他的课,却喜欢听他弹琴。记得我刚学英语时,被逼“上梁山”,两学期上了六本书,没办法只得用汉字标注单词读音,如“teacher老师”(梯七)、“bike 自行车”(巴爷科)。我从师范毕业回到母校任教时,我和他住隔壁,竟然成为好朋友。教历史的“老旺”(其实姓张)老师,讲课很精彩。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他上“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这节课。他先讲侵略者火烧园明园,在北京城烧、杀、奸、掠,无所不为,同学们同仇敌忾,不共戴天;接着讲义和团勇士以血肉之躯冒着枪林弹雨,奋起抗击外国侵略者,抡起大刀砍向侵略者。讲到动情处,他左手捉书,右手做削瓜皮似的动作,口里咬牙切齿,“砍!砍!…” 同学们听了连声叫好,那才叫解恨和痛快!“大个子”李老师教体育,篮球中锋打得好;“白头毛”张老师教地理和化学,“眼镜”罗老师教政治,也教化学,教数学的郭老师,时常板着脸,学生们望而生畏,据说他会武功常表演武术;既当领导又教数学的黄先生,投篮很准,喜欢和学生打成一片;全校唯一说普通话教语文的查主任,与我家有亲戚关系、教过几何的女性张老师,还有身材魁梧、半头华发、戴着金丝边眼镜,显得特别儒雅的蔡光熙主任,他只教了我一年生物就光荣退休。在洋河中学,还有许多关心我的老师,就不一一枚举。我衷心感谢我的先生们!是他们的谆谆教诲,让我受益多多。 file:///C:/Users/owner/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6.jpg 洋中毕业后,我上了师范,跳出“农门”。三年后,反哺生我养我的乡村,回到母校任教,在那里恋爱结婚、生子成家,直到1995年暑期改行离开。掐指一算,在洋中学习、工作和生活了14年,人生中最青涩、也是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在此度过。洋河中学哺育了我,我接过教棒,薪火相传,就象校园里的刺槐树每年发芽吐绿、开花结果,年复一年。10年下来,我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些有用之才,学生们也都尊敬我,经常和我联系,彼此问长问短,令人十分欣慰和自豪。 转眼25年过去了。今日的洋中,早已不见了往日的繁荣,育人之所变成了养鸡场地,难免令人有些惋惜和伤感。事物虽有千变万化,但不变的是情感,骄子岭永远是洋中师生们心中留念的精神家园!那一排耸立的刺槐树若是还健在,肯定已长成参天大树,一定又在孕育新的花季,等待着春暖花开! 洋中毕业的兄弟姐妹们,快到人间四月天了——槐花盛开的时节。但愿你我得空故地重游,掬一抔槐香,了却自己一段不尽的思念和绵绵的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