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青了,柳绿了,路上又车水马龙了,真好!我们若脱笼之鹄奔向披雪瀑。
披雪瀑位于桐城西北碧峰山下的大石板村,距城区四公里。一路上桃花绯红,菜花金黄,杏花雪白,一派生机勃勃。穿过窄窄的山路,眼前豁然开朗。一块嶙峋巨石,上书三个刚劲有力的朱红大字“披雪瀑”。
转一道山门,山门如两树在空中相交,隔而未隔。过一座小桥,桥下,流水淙淙,石头遍布。一块造型别致的石头上书有“仙女净尘处”。一道山门,一条流水,就把尘世的喧嚣隔开了。仰望,碧空如洗,白云悠悠;身侧,清风徐来,花香袭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感觉太好。但隐者陶渊明又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环境嘈杂有什么关系?心境悠然最重要。在心中种竹修篱,胜过远遁深山。
现在是农历二月底,山下已是花团锦簇,万紫千红。山上春天来得迟些。碧峰山像刚睡醒,枯黄草层中才冒出星星点点的绿色。偶有几点金黄点缀其间,那是蒲公英的花。记得那年先生支教西藏,在西藏山南的校园里,我看到这样的小花。因为当地干旱寒冷,别的植物还没出头,蒲公英才几片叶子,高擎着一朵朵金黄小花,火炬一般,艰难又坚强地成长,像极了藏区的学生。
听到水声潺潺,到了披雪瀑的前瀑,长约50米。若小家碧玉,温柔大方,观之可亲。石壁上刻着姚鼐的《观披雪瀑记》。他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称这里为“吾邑之奇”。
迎着春日暖阳,山路平缓,我们脚步轻快。一抬头,悬崖之上,一株映山红,红艳艳的一片。在荒草之上,迎着春风,肆意舞动,妖娆极了,山便有了生机和活力。
走过一个亭子,亭上伏着一棵歪倒的枯松。枝干嶙峋,有碗口粗。细看,它居然是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坚硬的崖石不是沃土,这棵树怎么活下来了?还长这般粗?它在这瘠薄的地方经历了几番寒暑?几度春秋?它那扭曲的干和裸露的根无声地诉说着生命的伟大。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也是战胜环境的强者。
到了山涧中段,这里比较开阔平缓,长约800米。涧底石头平整光滑,上有三个半月形石池,把这一段分为三叠。上为碧 莲池,中是镜面池,下为濯足池。池壁光滑如玉,应该是天然石池。池水清澈见底,水中倒映这山石树木,蓝天白云,水面小而乾坤大。夏季暴雨之后,这里雪浪翻滚,奔腾咆哮。现在这里像个饱经世事的老人,静静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含笑不语。尘世的历练敛去他的锋芒,他沉静温和,看淡一切,容纳一切。
因为草木刚刚萌发,无遮无挡,崖壁上那块宋代的摩崖石刻就清清楚楚的现出了。石刻上这36个朱红大字表明,早在北宋时期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游览胜地了。
披雪瀑第三段是后瀑。高约50米。如果是夏季暴雨时节,这里瀑流长悬,雪浪滚滚,声如雷鸣,势如崩雪。宋代黄庭坚的诗就是明证:“巨灵怒试劈山手,铁壁双开万仞陡。中有银河一线通,镇日常作蛟龙吼。”
现在水量不大,只见数条银练沿着石壁缓缓流下,在石块上溅起朵朵洁白的水花,溅珠飞玉一般。水潭上弥漫着丝丝雨雾,沾衣欲湿。坐在潭边,目见瀑布异石,绿荫清潭,耳闻水流溅溅,虫鸣唧唧,享受这自然赋予的胜地。
水潭左边是关公洞,右边是观音洞。石洞幽深,怪石嶙峋。仰首南望,壁立千仞,犹如刀削斧砍。北面山势和缓,上有一亭,名为“三祖亭”。
三祖,是指“桐城派”散文三祖,方苞、姚鼐、刘大櫆。桐城派是清代文坛第一大散文流派,称雄清代文坛长达200多年。因此桐城被誉为“文都”。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桐城派是在他手上壮大的。“桐城派”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也就是散文写作既要内容合理,材料确切,又要文辞精美。这个主张今天看来也是非常有意义。桐城先贤创造了一个伟大的时代,留给后人的财富不一而足。在三祖亭,碌碌如我,不愿落座,恭恭敬敬立于一旁。
山路不是很陡峭,石阶都是新修的平整石块。我们却更加小心翼翼。还有很多桐城先贤曾经走过,后辈末学的内心里激动自豪,也有一些惶恐惴惴。
披雪瀑如璞玉一般,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自然的山光水色,前代先贤的足迹,深厚的文化底蕴,都在等着你去发现、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