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49|回复: 0

[散文] 《美国滴彩画大师:波洛克》(上)

[复制链接]

6375

主题

1574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897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22-1-6 10: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滴彩画大师:波洛克》(上)


翻阅《美国滴彩画大师:波洛克》/李家祺等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11(世界名画家全集/何政广 主编)

这是让我最感到吃惊的现代艺术家作品。我记得几年前我曾在一个介绍美国现代艺术家作品记录片里,看到过介绍这个叫波洛克的美国画家,包括他的拿着油刷和油桶,在地板上巨大画布上抛散各种颜色的油漆涂料做的画面。

老实说,当时我并不理解和有特别感触。但是,这次我拿着这本画册和画家的生平介绍,我的感受真的全部不同了——电视屏幕或者电脑屏幕或者手机屏幕,真的无法再现西方油画作品的真实的美感和质感,这是我看了《世界名画家全集》中几十本画册后最真实的感觉。

我的体会是:要想欣赏西方国家的经典油画,你必须要拿到画册,而且是专业美术出版社好的印刷的又重又厚专业画册。

波洛克的滴彩画,让我自然而然联想到大自然色彩斑澜的山林秋色,树枝在山坡上似乎毫无头绪,野蛮生长,只有乱乱的粗细不一的树枝和无序的叶片,但是,我们人类就是感觉到美……

大自然秋叶山林,是大自然无序和有序的混合……波洛克的滴彩画画面亦是如此……

波洛克显然和梵·高一样,应该同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或许,他们在半疯颠的时候,就是自然而然地去掉了成年后人类的理性束缚,像儿童一样重回到人类儿童心智状态,极为强烈的感觉到大自然的色彩韵律和节奏,特别是强烈的视觉美感,并且用油彩再现他们的心灵感应到的美……

何政广先生在序言中说:

“波洛克在画布四周跳跃滴彩的画法,被称为是一种‘从屁股开始’的新画法,要做一种几乎像跳舞一样的全身运动,来挥舞刷子泼溅颜料,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线条与色彩,像流体运动一般,飞舞在画布上,产生一系列大型绘画,获得一种异常的优美。

在波洛克满溢画幅的大气空间里,活力的过度旋转和视野的无限延续,证明了波洛克确实唤醒了关于美国特色的风景的经验,一种辽阔无边的想像境界。”P000

看到这系列历史上西方画家的画册,我总是会发现这些艺术家,总是不断打破了我们人类传统的审美模式和标准,向我们揭示世界美的形式的多样性……这些艺术作品集,其实是美的伟大的发现和创造并行的艺术家的历史。

我们中国所谓国画,也有所谓的泼墨画——但是,仅仅是黑白二色,形式变化的空间,真的十分有限。画了二千年,画到现在多是重复,后来画到让人要呕吐的感觉——我在各种中国博物馆,看到明清时期画作,真的觉得想要呕吐,它们太让我心烦了……尽管我不会画画……

但是,对西方国家油画家,他们有了色彩,因而表达方式就是多出成百上千种……

看到波洛克的人生经历,弟兄五人,他是老小——从头到尾都是四个哥哥们一生照顾的长不大的婴儿……我想到我自己,从少年到现在,几乎完全是波洛克几乎一模一样的人,一生都是需要弟兄朋友长辈照顾的长不大的婴儿……

这些年工作中,若不是朋友们像波洛克的几个哥哥们照顾和照料,我真的是无法生存……

想想我在美国九十年代末的近两年的时间,车子不会开,英语听不懂,说不来——计算机几乎都不会用,在美国连银行卡都没有用过,而且还真的不会用……但是,我却在美国跑了不少地方,可以说是我们这一代到西方国家留学生中,唯一的活得最自由自在的人……

这全部都是我的老同学凌吉武先生,我的朋友刘志明、孙朝阳、林斌、余洪瑞、吴晟等一群朋友们照顾的结果啊……

像波洛克这样的艺术天才,有他的几个哥哥们,真的是人生的幸运……就我而言,只是有艺术家气质婴儿般的无能,却没有什么大的天分,但是我碰到一群真正的爱才朋友们和长辈……



   我得出一个结论:有点艺术天赋的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相对于正常社会的正常人,是属于有严重的生存能力缺陷的人——作为对他们生存能力缺陷的补偿,上帝才赋予了他们一些常人所不具备的特别的才华和技能。

从几幅波洛克三十年代的具像的色块画,可以看出他画出了大自然的异常的美感。例如“湖中的船”(1934年),“篷车驶向西方”(1934~1935)“海景”(1936),“海港与灯塔”(1936~1938),“夜景与小牛”(1936~1937)。

另外一些画面中,墨西哥和印弟安的图腾画的痕迹特别浓烈,这是十分原始的人类艺术本能反应。我甚至觉得他的不少画面,中国敦煌壁画的线条和色彩有强烈的共性。同时,可以看出他早期的受米罗和毕加索影响很大,模仿的成份十分明显。

  “ 燃烧的景致”(1943),粗看很像喷漆师傅的乱喷试喷的脏布,但是,你会发现无比的色彩和谐。“夜音”(1944年),像是杂色的玉石矿一样的美。

直到他的滴画,他才发明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

艺术家的悲哀就是,你的表达方式必须独一无二,艺术史上你才有地位和位置。

波洛克的滴画,有时候像是爬山虎在水泥墙上的藤条;有时候像是新开的公路边挖出高度破碎岩层水渍碎石岩面;有时候像服装厂的碎片和碎线混得一团。

“鹦鹉:1948年24号作品A”的是美的异常;

“952年11号作品:蓝竿”正的是天才之作,美的无与伦比。

“洋的灰色调1953年,”是像中国人喜爱的杂色的玉石抛光桌面。

“寻 1955年”,非凡。

“痕迹 1955年”像成片揉烂多彩菊花堆平放在地面上 。

中国人的泼墨书法无法离开纸面。

但是,波洛克伟大的创新,却使是实现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的人类画作中油彩笔与纸或者画布的分离,并把自由的运动当成产生画面的一个因素。这不是胡乱的动作,而是一个对色彩极有天赋的艺术家,以运动方式重新组合色彩设计。



吴砺

2022.1.5

附一:波洛克—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先驱


附二:《美国滴彩画大师:波洛克》摘录

序  言

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 – 1956)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也被公认为是美国现代绘画摆脱欧洲标准,在国际艺坛建立领导地位的第一功臣。

波洛克原名保罗,杰克逊,波洛克,在美国西部长大,生于怀俄明州,后来随父母迁往亚历桑那州及加州北部。在洛杉矶念中学,满头褐发。他意志坚强,喜欢阅读印度哲学及文学书籍。学校培养的艺术兴趣,使他具有强烈的学画欲望。他哥哥查理斯送他去纽约拜本顿为师。1929 年到达纽约,他把名字中的保罗去掉,进入纽约艺术学生联盟本顿的绘画班,开始学画及临摹大师名作。后来他对墨西哥画家西盖罗斯、奥罗斯科的绘画发现新趣味,又受到佩姬·古根海姆超现实主义作品影响,便从写实转向抽象造型,笔调浓重,充满野性。

30 年代后期到 40 年代初,是波洛克艺术生涯的关键年代。1942 年他认识佩姬,古根海姆,佩姬极为赞赏他的作品,与他签约,并在1943 年为他举办个人画展,艺评家格林堡对他大加赞扬。此后20年内,他举办1 1次个人展。1947年他首次把画布铺在地上,把颜料滴溅到画布上作画,从此声名大振,作品迅速发展成为强烈的情感发泄,充满曲线与色块。他说:“当我作画时,不意识到我在表现什么,只有经过一种熟悉阶段之后,我才看到我画了什么。”波洛克采取自动主义手段,在不断行动中完成作品,因此被称为“行动绘画”。

“一幅画有它自己的生命,我的任务便是让它的生命诞生。”波洛克解释他每次作画为什么在画布四周跳来跳去滴彩作画时说:“这样我可以与作品更为接近;我可以在四周工作,并使自己有在作品之内的感觉。”

美国著名艺评家罗勃,休斯在其著作《新艺术的震撼》中指出:“康定斯基的玄学思想在波洛克的作品里,遇到了一种已在美国文化中深深扎根的系统,即把风景想为超经验的东西的传统。……超经验主义的冲动在战后的美国复兴最引人注目的例子,还是要数波洛克的溢满画幅的绘画。”波洛克常常细读康定斯基的著作《艺术的精神性》,康定斯基认定美术的作用是在唤起宇宙的基本韵律,以及这种韵律对内心状态的模糊联想,是波洛克最热切关心的艺术表现主旨。

波洛克在画布四周跳跃滴彩的画法,被称为是一种“从屁股开始”的新画法,要做一种几乎像跳舞一样的全身运动,来挥舞刷子泼溅颜料,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线条与色彩,像流体运动一般,飞舞在画布上,产生一系列大型绘画,获得一种异常的优美。

在波洛克满溢画幅的大气空间里,活力的过度旋转和视野的无限延续,证明了波洛克确实唤醒了关于美国特色的风景的经验,一种辽阔无边的想像境界。P000

长不大的婴儿

1912年1月28日,杰克逊·波洛克出生于美国怀俄明州的考第镇(Cody)。当时他的长兄查理斯(Charles)10岁,二哥杰依(Jay)8岁,三哥弗兰克(Frank)5岁,四哥桑福德(Sanford)3岁。而波洛克是5个男孩中长得最漂亮的。

波洛克的父亲罗依(Roy)从事替人养马的工作,个性也比较孤独,不易与人相处,他的个子不高,却很结实。在各地的农场做粗活,对于劳工运动非常赞同,因为他也是被剥削的农工,因此对现实不满,总盼望美梦成真。

波洛克的母亲斯特拉(Stella)比先生大一岁,同为爱尔兰后裔。与罗依先孕后婚的斯特拉精明能干,一手带大5个男孩,她将三餐准备得又快又好,孩子们15岁以前的衣服,都是由她一手包办。有趣的是,波洛克和哥哥们5岁之前的服装都是女装。斯特拉将大部分的钱用来装饰他们的小家,家中的摆设,深获邻居的称赞。

波洛克一家并不富有,父亲罗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工作,每月寄钱回家。平日孩子们是见不到父亲的,只有感恩节与圣诞节才是他们全家团聚的日子。斯特拉在家除了照顾孩子,也养了不少家禽,每天早上给孩子们准备牛奶、鸡肉、鸡蛋和面包,有空的话,她就烤各式各样的烤饼、甜点。斯特拉也在后院种植蔬菜,指导三个男孩帮忙一切户外的劳动,室内则全由她处理。所有的家用品除了自己家能生产的以外,斯特拉也尽量节约。即使在冬天,波洛克和他的4个哥哥们也都是只着内裤挤在一起睡觉,盖的是妈妈缝的百纳被。若夏天天气太热,他们就睡在前院。

波洛克的家是农场式的环境,相当空旷,室内没有厕所,他和4个哥哥都是在户外方便。渐渐地,小男孩们开始比赛谁尿得远。波洛克人小,更是就地解决,想不到这个习惯,到他年长时仍这样。小波洛克很少接触外界,裤子拉链总是开着。在农场的居家附近多沙地,也有很多长得非常丰硕的农产品与水果,出产的草莓又甜又红,尤其是西瓜,像是冬瓜般又长又大。丰产的洋芋更成了波洛克一家饭桌上的主食。

波洛克一家位于农场的环境属于沙漠式的气候,常有不知名的小动物侵犯,孩子们也因此都有一身对付眼镜蛇的本领。这样的气侯,加上设备不足的住家,很容易患气喘与肺病,尤其是突变的气温,令人很难适应,因此邻居不多。波洛克的家离镇上有好几里远,这使得他们的生活相当单调,而波洛克一家不去教堂也似乎有了借口。

波洛克因为是老小,不论粗活细活,大事小事,他都不必做,全由兄长代劳,只要家里有任何一个兄长在,波洛克全都不用操劳,渐渐地就养成他什么也不会做,就是想做什么也都无从着手。

在周末,常会有成群的印第安人身着盛装合着鼓声,通过农场,来买大西瓜。虽然当时已经是太平时候,想起早年印第安人与白种人的冲突,小男孩们见了印第安人仍畏惧,但很喜欢一些异族的手工艺品。

偶尔,波洛克的母亲会驾着马车,带着5个穿着干净的孩子到镇上一些没去过的店铺看看,最后是到了一家以家具与服饰为主的四层楼商店,孩子们高兴地乘坐电梯,而这个电梯也是整个小镇惟一的新设备。这时候他们才第一次看到黑人。

当父亲罗依不在家的时候,所有农场与庭院的工作,都由波洛克的三个哥哥分别完成。波洛克是婴儿也是幼弟,即使以后长大了,兄长们仍视他为幼童般地保护他不受伤害、照顾他。所以波洛克从来不需要工作,也就慢慢地宠坏了他。当有了麻烦而没有人在旁边的时候,哭泣是警铃,他渐渐认为哭可以解决一切。只有当父亲离家,站在门旁哭的时候,一点也不生效。从小养成爱哭的习性,即使成年后,有了麻烦,照哭不误。

长兄查理斯当时自己也是个小孩,却已经承担了父亲不在时的全部职责。早上送牛奶给客户,每周把多余农产品送到市场贩卖,后来又增加了早晨送报的工作,从无怨言,照顾弟弟们,什么都肯做,什么都会做,并且都做得很好,他的行为是弟弟们的榜样。身为波洛克家族的长子,查理斯这一辈子都在认真尽力地维护这个大家庭。P010

画坛女杰克莱丝娜

格雷厄姆的“法国与美国画家联展”,克莱丝娜是代表美国画家的一员,所有美国的艺术家中,只有对波洛克,她一点也不熟。所以她决定登门拜访。当她一看到他那像《魔镜》的那些作品,不得不赞叹说:“天呀!这就是了!”她即刻深深爱上了波洛克的《人、牛、鸟》一画,尤其是那双奇妙而有威力的双手,给她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波洛克也乐意找到了一位如新妈妈一样的伴侣。

克莱丝娜是白俄犹太人,出生9个月后就移民美国定居了,她同时也是“艺术学生联盟”的学生。她长得并不漂亮,可是口才与社交能力,填补了一切,她成为艺术界相当活跃的一位女性运动的维护者。

“法国与美国画家联展”在1942年 1月20日揭幕,这个画展是波洛克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他的作品《鸟》,和法国最有名的画家挂在同一间展览室。一个礼拜后,波洛克过了30岁的生日,从此他和克莱丝娜两人在一起。克莱丝娜就像是老师,波洛克是她的笨学生。他差不多夜晚都留在她的画室,最后,波洛克便搬过去住。这使他的兄长第一次摆脱“共居的责任”。

斯特拉写信给儿子,表示要来纽约。波洛克在前一夜失踪,而且酒醉倒卧街头,被人送到医院,由警方通知桑福德。克莱丝娜一点也不清楚他们母子双方过去的情况。在斯特拉停留纽约的3个月中,这对母子两人无一夜是在同一个房顶下。到了8月,斯特拉只好投靠到康州的桑福德,此时桑福德结束了6 年照顾波洛克的责任。

克莱丝娜搬进了桑福德原来的公寓,她成了波洛克的厨师、经纪人、代言者,往往忙得只好暂时放弃绘画,在以后的3 年,克莱丝娜没有画过一张画,全部时间用在栽培波洛克。她曾经上书罗斯福总统,希望将艺术计划的权责,由中央转向地方,减轻负担,使得艺术家继续得以生存。

克莱丝娜很有办法,她得到国防部的资助,成为“战争服务计划”的策划人。她必须设计19家百货公司的橱窗,展示与战争有关的训练课程,让当地的高中与大学愿意接受。克莱丝娜也拥有人事任用权,1 当然她聘了波洛克当助手,任期从4月到9月。在波洛克的画中,都把女性当傲是难民,而他正是克莱丝娜的难民。

渐渐地,克莱丝娜变成了波洛克的总代理人,有人怀疑她是波洛克的天使还是巫婆。波洛克所有一切都要通过克莱丝娜,而她认定波洛克的才华,只要假以时日,必有收获,而终变成彻底的现代与抽象的画家。可是他们两人之间,从来不讨论艺术。她惊讶波洛克绘画能力的来源,有时候波洛克在一个晚上可以完成别人一个月的工作量。当你看到他画的《动物与人物》时,感觉又像是儿童画。

克莱丝娜给予波洛克过去他母亲斯特拉不曾给予的,克莱丝娜凡事以他为优先,其他人全不重要,满足他的情欲。至于在作品方面,也不必讲大道理,他是既听不懂,也听不进去,她只要告诉波洛克,哪里好,哪里要改进,虽然这些意见仅供参考,但事实上波洛克都照她的话在做。克莱丝娜让波洛克快乐地生活与工作,并引导他全心全力在绘画上。有人说,如果没有这位女性,波洛克再大的本事与天才,也不会有以后独霸画坛的机会。

1942 年的最后3个月,波洛克完成了3张作品,在《速记的人物》里,画面中有一位丑怪的女性坐在长桌旁,旁边又有一位瘦弱的男性。女性的胸部不再似巨盆般空洞、尖形,而是充实、月形、饱满。他已经从斯特拉转向克莱丝娜,图中的人物形象加上伶牙利齿、昆虫眼,一些图案表现比较清晰,可是人物却更显抽象。

波洛克更明显直接对克莱丝娜的感谢是在《月亮女子》一画中,女性的脸颊与月形的头颅,没有了冷眼与伶矛,一只手放在嘴里表示心领,而另一只手则握着一把鲜花。波洛克从左上角开始连续画着蓝色椭圆月形,每个特殊的设计,表示钻石与珠宝。

第一次将强烈的性别意识显现在画中的是他的一幅《男性与女性》,画中以立体形象表现脸面,右边是女性,画了不少数字,粉红皮肤与曲线美的胸部。左边是男性,结实的胸膛与长形的生殖器。这幅画已经变成波洛克的注册商标,在他对媒体的解说中:“我是男性,也是女性,我的灵魂和精神,包含了两者的成分,就像画中主动和被动本质的表现。”

1942年12月,罗斯福总统自豪地宣称:艺术计划画上完美的句号。这些所谓的艺术品如何处理呢?两年后,这些在艺术计划中完成的艺术品在二手货店里拍卖,每磅4分,画布成堆地捆着卖,25美元便可以买到壁画。

克莱丝娜成绩表现不错,于是马上又有了新任务。这次是为海:海报,招募从军,预备张贴在各地的征兵站。这次包括了波洛克在内一共有5人的小组参与制作。画面很少用文字,避免战争的宣传,使得海报看起来生动、吸引人而想知道内容。她同时也在“纽约贸易学校”学习机械制图课程。P075

与古根海姆签订合同

战争期间,各项生产都有管制,艺术供应品也跟着上涨。整个纽约市,没有一个画家能光靠卖画生活。当时统计整个现代艺术市场,全年只有50万。150位艺术家,平均年薪是2000美元。而把持艺术市场的画廊主人,也就能主宰艺术工作者,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佩姬。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im)。

本杰明,古根海姆(Benjamin Guggenheim)每年都前去欧洲,他在1912 年著名的“泰坦尼克号”上遇难丧生。而他的女儿佩姬开始了一生对艺术品的搜寻,佩姬的丈夫之后又在手术中丧生,从此她倾心艺术,喜好古典大师的作品。她在伦敦开的第一家画廊,因为好几年的亏本经营,最后决定关闭,而有意转向办博物馆。她设定任何单幅画,不得超过1万元,而且也常常直接从画家朋友处购买画作,因为往往价钱可少1000 元,佩姬像他父亲一样,既慷慨又小/了,这就是她的个人生活。可是之后战争的爆发又打消了她开博物馆  (的念头,一颗炸弹就可能全部结束辛苦经营的一切。于是,佩姬最后决定打包收藏,运回纽约。

吴砺

2022.1.5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