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7|回复: 0

[散文] 《壮游欧洲:作家和艺术的世纪之旅》

[复制链接]

6775

主题

1662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6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昨天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壮游欧洲:作家和艺术的世纪之旅》



翻阅《壮游欧洲:作家和艺术的世纪之旅》/(法)克洛德·布埃莱著;郑诗诗,施媛媛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这本书是系统介绍了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欧洲作家和艺术家的两个世纪在欧洲旅游的历史。
看了这本书之后,第一种最强烈的感觉就是,过去的记忆中的人类历史,一是帝王和征服者的故事;其次就是人类历史上的自己会写书的才子佳人们的故事。十九世纪以前是作家和艺术家们,十九世纪后加入了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
现在到了二十一世纪的AI时代,不知道未来五百年和一千年人类历史留给后代的人类历史记忆是什么内容和形式。因为二十世纪开始,人类太多的天才出现,人们数不过来了。但是,二十世纪以前,人类的大作家和艺术家在世界范围内,真正是屈指可数啊。
很遗憾,这本书提到的作家艺术家们大部分游记或许都还没有中文版,让我们中文读者难以从他们的文学创新中汲取营养和经验。
与此同时,即使有的中译本,我读的也不多。现在我真的很想读,主要想从他们的游记中吸取一些灵感。
细想一下,书中的作家和艺术家们都早已经化为空气和泥土的一部分,可是他们在我们后来者的眼中,仍然是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是因为他们写的书尤其是游记。这难道不是人类在宇宙中最不可思议的现象之一吗?
这个意义上,一个人想要在后人记忆里获得生命的延续,创造出自己伟大的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有可能实现啊。这是一个非常诡异而有趣的话题啊。

书中卡斯帕·大卫·佛里德里希的《凝视云海的旅行者》(1818年),过去曾经给予我很深印象,重新看到,仍然印象很深。门德尔松写的一幅《因特拉肯的树丛》(1842)真的和他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一样美。
               二.【好文分享】伟大的作曲家和音乐家们的精美艺术作品)

我第一次听说“壮游”这个中国词组,或者是中文译者的创新创造出来的新的中文名词吧。
书的作者是这样介绍“壮游欧洲”这一文化现象的:
““壮游”或者说“意大利之旅”是英国贵族于 18世纪发起的一种前无古人的文化现象,具体时间可追溯至七年战争结束后(1763)到法国大革命时期。这种文化现象涵盖了欧洲北部国家的整个上流社会,首先发生于英国,再到德国、瑞典、丹麦,直至波兰、俄罗斯。
阿蒂利奥•贝利恰如其分地称之“壮游传奇”,参与者大多通过亲身经历,把“壮游”当作一份成人礼和一种哥德式的学习,旅行耗时可达数月乃至几年。“被冠以良好教育之名”的教育型旅行为年轻乡绅?提供了文化多样性和语言多样性的经历。“人生之旅的隐喻”,切斯特顿如是写道,踏上通往罗马的路领略温克尔曼笔下的罗马之美。
城市无与伦比的艺术财富的吸引力以及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的热爱成就了别出心裁的旅居,出身良好的英国青年以及一批油画家、雕塑家、雕刻师、素描画家、建筑师、作家、学者纷纷踏上远行的道路,他们希望通过造访古希腊古罗马的最高殿堂、探索优美或壮丽的风景,为自己的人生和作品赋予意义。得益于这些来自北方的“壮游者”,罗马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成了整个欧洲上流社会人士会面必去的城市,意大利成为新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文学艺术灵感来源地之一。(Pxii)”



我还是和以前读书一样,照样从书中摘录少量闪光的句子与大家分享:

“我们需要地形学家为我们提供他们所到之处的具体描述。”
——蒙田

“ 旅人是旅行中最为重要的。”
——安德烈•苏亚雷斯

——扉页之一
旅行即生活!
——安徒生

每当长时间待在同一个地方,我就变得像镜子上的跳蚤一般。
——瓦西里•舒克申

通往自己最短的路就是通往世界的路。
——赫尔曼•格拉夫 •冯•凯泽林

旅行激发了想象,只可惜旅行中的一切都逊色于我们的想象。
——尤利乌什•斯沃瓦茨基

                                                                                               ——封底

从未离开过住所,也不曾学习历史、地理的人往往对欧洲各国有着奇特的想法,将偶然行为视为固有风俗,把意外之事看作某地常态。这些成见一旦得到传播,便根植在学识浅薄者的头脑中,并且代代流传下去。
因此,当你从意大利回来时,就有人问你遭到多少次抢劫;“你去过德国,有人和我说过,那里的人都研究哲学,还爱抽烟!”;如果去瑞士,那不可不听“牧牛歌”,也必然在冰川上险象环生;在西班牙,一定会听小夜曲,看“斗牛士”被公牛开膛破肚;英国永远没有阳光,波兰总是下雪,科西嘉岛上演着枪林弹雨中的家族仇杀。
康斯坦丁•加兹尼斯基,1839年
——痱页之二

四个孩子中最出色的费利克斯接受过扎实的音乐教育,也接受过数学、外语、绘画等科目的私人授课。作为钢琴高手、小提琴和管风琴天才,费利克斯以非比寻常的早慧征服了他的老师。
1825年春,费利克斯陪同父亲前往巴黎,正是那次旅行令他有机会熟悉梅耶贝尔、罗西尼的作品,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作曲家、指挥家的使命。P037

1840年,门德尔松在莱比锡接待了弗朗茨•李斯特并为他组织数场音乐会。钢琴才子李斯特对东道主门德尔松印象深刻,在给玛丽•达古尔的信中,李斯特这样写道:“这是一个才华卓越的人、一个十分有教养的灵魂,他的绘画也令人赞叹,还会演奏小提琴和中提琴,熟读用希腊语写的荷马史诗,可以自如地讲四五种语言。P041”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李斯特在意大利的博物馆和图书馆中寻找灵感,完成了《旅行岁月》第二卷”,该钢琴曲集歌颂了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彼得拉克和但丁,其中《但丁读后感—幻想奏鸣曲》可以作为印证。
他写道:“在最后的时光走遍许多未曾涉足的国家、各色景点、被历史与诗意眷顾的地方,感受到大自然的方方面面,各种真实的场景如虚妄的画面一般在我眼前挥之不去⋯⋯我试着把感觉最强烈、感触最深的画面变成音乐。”P054

1882年9月,科西玛和瓦格纳疲于上流社会的应酬,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因此决定全家一起在总督府过冬。一家人带着管家和仆人在温德拉敏•卡莱尔吉宫安顿下来,住在帕尔马公爵租的大约有20间房的半楼里,并拜访了年迈的李斯特”。全欧洲人民敬仰的著名作曲家瓦格纳来到威尼斯大运河,令那里的人民无比自豪,然而1883年2月13日,由于心脏病突发,瓦格纳在这座他深爱的城市陨落,享年
70岁。在他住处的一面墙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刻着诗人加布里埃尔•邓南遮的诗句,追忆着作曲家瓦格纳:“在这座宫殿里/所有的灵魂都听见/理查德•瓦格纳的最后一声气息/如潮汐一般不朽/洗刷着潮汐之下的大理石”。P068

尼采先后在马里昂巴德和瑙姆堡的母亲家中度过最美的季节,之后继续漂泊之旅,于1881年春回到热那亚。这位德意志博士窝在浸信会之路一座宅邸的阁楼里,要走164级台阶才能到达。整个秋天他都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令周遭人感到惊讶。“有时我在热亚那的山岗上漫步,带着和哥伦布一样的目光和情感,从前他就是从这里望大海和未来。”尼采如是写道。P092

……甚至作为朋友都变得困难,如今却仍与我有联系—
我本想独自一人生活——
但是亲爱的鸟儿露飞过我走的路,
我以为那是一只鹰。我想让这只鹰待在我身边。
来吧,让你受苦我痛苦不已。在一起,我们能更好地承受痛苦。
自1882年起,文学家尼采再次开启意大利漂泊之旅,期间笔耕不辍。尼采在位于拉帕洛和菲诺港之间的黎凡特海滨的简陋客栈里孤独地度过了数月,并在那里开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创作。就是在此期间,他得知瓦格纳于1883年2月14日在威尼斯突然去世的消息。1884年春,尼采再次前往罗马,住在瑞士画家马克斯•缪勒位于巴贝里尼广场的家中,在那里继续创作《查拉图斯特如是说》及其中描写特里托内喷泉的章节《夜歌》。“夜已到来,喷泉之声愈发响亮,而我的灵魂,也是一座喷泉。”P094

次年,雪莱和玛丽再次踏上旅途,在利古里亚海岸的港口城市拉斯佩齐亚安顿下来,随后租下马格尼之家,这座房子有些破败,离菜里奇很近。在这个远离人群、“美妙而崇高”的地方,雪菜重拾笔墨,并广交新友,醉心于泛舟之乐。1827年7月8日,雪菜乘坐的帆船在从里窝那出海归来的途中因遭遇强风暴而沉没。10日后,28岁的雪莱和他的英国同伴约翰•威廉姆斯的尸体在维亚雷焦的沙滩上被找到。随后,由拜伦和二人的朋友特雷拉尼操办了火葬,以壮观而隆重的方式结束了诗人雪菜的命运"。坟墓的白色大理石墓碑背靠新教公墓的古城墙,墓碑上刻着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中爱丽儿唱的一段词:
消失的他没有一处不曾受到海水的变幻化成瑰宝,富丽而奇怪.   P111

再一次出海!再一次!浪花像认得主人的骏马一般在我脚下跳跃。P116

美丽的希腊!逝去之伟大留下的悲伤圣地!繁盛不再仍不朽;陨落破碎仍伟大。

拜伦在雅典这座破败不堪的奥斯曼重镇度过6周的时光,彼时他的英国同胞额尔金勋爵开始拆除帕特农神庙的石雕。拜伦对这位考古学家的野心和计划感到震惊,于是离开雅典,经由舒尼恩岬前往伊兹密尔,并在那里创作《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二章的开头部分。P115

她对当时的知名人士的观察总是十分准确,她的作品至今仍具有吸引我们的质朴。她是孤独的,她是自己的情人,旅行过程中所展现的性格力量不同于其他女性、往往存在于男性世界的力量。晚年时她还写过非常有趣的回忆录。
她的才华将人类的脸庞变成世界上最美的风景,那些令人震撼的肖像画是旧制度与19世纪之交的欧洲贵族的一面镜子,也为我们展现出一位将眼睛的智慧和内在的敏感融为一体的自由、独立的女艺术家。P189

1841年10月21日,这位抽雪茄的胖领事司汤达患了中风,不得不和自第一天就征服了的“不情人”意大利永别,最终回到巴黎。
次年,司汤达第二次脑溢血,疲惫的他在离住处不远的卡普辛大街跌倒,并于3月22日去世。梅里美将他的遗体护送至蒙马特公墓,墓碑上用意大利语刻着司汤达生前拟好的墓志铭:“亨利•贝尔,米兰人。活过,写过,爱过。”P229

“旅行就是全力以赴地生活,就是要为了现在忘却过去和未来……”大仲马将这一信念贯彻一生。P272

“天空呈现出奇妙的色彩渐变,从樱桃红到浅蓝色,平静而清澈的水如同冰面,正好反射出盛大的虹彩。在城市上方,似乎有一面巨大的红色铜镜。我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仙境般的威尼斯。”P297

为使“炙烤人的石灰窑般的高温”容易忍受一些,两人租了一辆通风良好的马车向着格拉纳达出发,而后乘坐一辆由4名全副武装的骑士护送的“皇家邮车”,然而4名骑士“比起宪兵更像强盗”。他们穿越堂吉诃德故乡荒芜而惨淡的高原,越过莫雷纳山脉,入住简陋的旅馆。旅馆中的夹竹桃“犹如光芒般耀眼,爱情般绚烂”。最终,6月28日凌晨2点,他们到达格拉纳达。如同在梦境之中,阿尔罕布拉官的剪影映在洒满星光的天空上。P305

两年后,受到巴伐利亚皇家剧院的邀请,戈蒂耶与其他记者一起乘火车前往慕尼黑,进行为期4天的旅行。在7月18日的专栏文章中,他写道:“感谢蒸汽让空间不复存在,时间的车轮得以摆脱困境”,但是,他补充道:“如同生活一样,旅行是永恒的牺牲。”P310

作为专栏作家,他“有着灵动绚烂的文风,使文字如虎添翼,可编制幻梦•⋯,他是一名伟大的作家”,以独特的视角赋予文章无与伦比的诗意风格,文字焕发的魅力深深吸引着读者。
他在不为人知的西班牙展开了不凡的旅行,描绘了当时不为人知的阿尔及利亚,呈现了君士坦丁堡和莫斯科美丽而真实的景象。对他而言,旅行意味着用眼睛去服务真理,去凝视、表达第二帝国时期的新旧交替。P313

但是,还有更多的旅程要走。1840年6月,马尔米耶在雷恩大学完成斯堪的纳维亚文学课程后,再次响应北方的呼吁。他接受了一项新的任务,前往丹麦的法罗群岛,那里的贫穷比拉普兰更甚。在观看了海豚、鲸鱼和“在海浪中反射出清澈的蓝色”的冰山之后,他继续向北艰难地航行。几天后,一幅值得加斯帕尔•大卫•弗里德里希去描绘的“混沌景象”出现在眼前,那是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一个岛的,上面有着峰顶错落的山峦,其中一个即将被命名。P318

醉心研究和旅行的马尔米耶最终于 1843年结婚。他的妻子是一位非常年轻的弗朗什-孔泰人,在第二年死于分娩。然而,残酷和悲伤的离别却使他重新获得了自由。为了排解痛苦,他前往旅行者的圣地,并解释道:“出发的欲望,观看的欲望,这模糊而又不可消灭的欲望,这随着人们沉浸其中而愈加增长的欲望,就是我旅行的首要动力。”这次长途旅行发生在 1845年,马尔米耶穿越瑞士到达奥地利的杯装,然后乘船前往维也纳。P319

“也许在死后!我想跨越空间,在明亮和黑暗交替的云层中漫步。”目睹过极光的马尔米耶曾写下这样的句子。
他是历史上第一位比较文学研究者,发现了那个时代的法国人极少了解的文化世界,他也是掌握稀有语言的翻译家和伟大的记者。马尔米耶将他众多的旅行经历用于探索文学、艺术和人文科学,今天依然产生着影响。P322

他遭责人们的偏见,写道:“唉!旅行者通常只是带者本国的有色眼镜去观察,完全忘记在新的国度应当擦拭他们的眼镜。因此他们只得出糟糕的观察结论。”P337

作家的朋友瓦伦蒂•温科维奇为他绘制了美丽的肖像画,使这一文采激扬的时刻永远不朽。这幅画作收藏在华沙国家博物馆中,画家描绘了诗人的侧影和在风中飘动的头发,诗人倚靠在一块朝向大海的岩石上,裹着切尔克斯式的长外套,在艾达山前摆出“时代英雄”的姿势,沐浴在落日的玫瑰色光芒中。
我热爱观看,倚靠高傲的艾达山,
汹涌的波浪时而紧紧排成晦暗的一排
向前奔流——时而如雪一般晶莹闪亮
在千万道彩虹中,向远处散开。P348

之后,斯洛瓦茨基一个人继续旅程,他去了耶路撒冷、贝鲁特和巴勒贝克,“不知如何用眼睛将一切事物记录下来”。他在黎巴嫩山的马龙派修道院度过圣周,创作了动人的散文诗《安赫利》,使人回忆起波兰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遭遇。1837年6月,斯洛瓦茨基回到巴黎,将东方之旅的记忆写成文章:《从那不勒斯到圣地的旅行》《阿伽门农墓》《金字塔访问》与《来自埃及的诗歌信》。P358

托尔斯泰是一个古怪的旅行者,一个反旅行者,他的日记记录了他的行程、遭遇、赞美之情和日常烦恼。他在远离俄罗斯平原的木屋后,一直深深思念心爱的祖国,无论身处怎样的奇景,他都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笔耕不辍。瑞士之旅期间,卢塞恩的经历为他带来独特的启发,他发现“无处不在的运动、不对称、古怪,无穷的阴影和线条混合在一起,同时,平静、柔和、和谐和渴望构成了绝对的美丽”。P399

群峰之上,一片宁静……
                                     ——歌德P393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忘我的旅行者,他走遍了德国各地,但从未借机欣赏莱茵河谷的美景,也从未感受过他所批评的日耳曼文化的精彩。他只热衷于温泉和赌场,冷漠地穿行在欧洲的广阔大地上。无论是在瑞士还是在意大利,他始终心怀俄国农民的命运,因此不管周遭的世界如何,他能在任何地方进行写作。
在旅行中,“暴躁的俄罗斯人324”对游客心存戒心,对他的俄国同胞抱有敌意,甚至在日记中加以嘲讽。陀思妥耶夫斯基总是混迹于各个赌场,他的旅行是可悲的,与其说是为了开拓眼界或进行文学创作,不如说是为了他的赌博恶习。他与年轻的妻子过着悲惨的漂泊生活,像瘾君子一般闭着眼睛游荡,伺机满足自己的欲望。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如果我们发现他的作品深入刻画了俄罗斯社会,却对频繁的国外旅行着墨不多,也就不足为奇了。P414

1833年9月,安徒生急切地想要翻越阿尔卑斯山前往意大利。
“在山的那边,”他写道,“是伊甸园,那里有大理石和音乐的神灵,有神的纯洁天空。”参观了热那亚、比萨和佛罗伦萨之后,他来到了“睁眼即见美w”的罗马,结识了他的同胞—雕塑家贝特尔•托瓦尔森™,托瓦尔森十分熟悉这座永恒之城。安徒生渴望看到一切,对所有事物感到好奇,他有绘画的天赋,在旅途中时常作画,一路来到那不勒斯—西班牙波旁王朝的首都。安徒生在圣卡洛剧院聆听著名歌唱家马利布兰的歌声,登上维苏威火山,参观了庞贝、赫库兰尼姆、索伦托和阿马尔菲,并感叹道:“如果我还能活三年,我很乐意留两年给那不勒斯。在这里,我的思维总是如此活跃。”P445

如今,这些欧洲人的旅行和漂泊还剩下些什么?
写于旅行途中、客栈的桌子上、旅馆的房间里数千页的诗歌、小说、回忆录、日记和书信让我们得以了解旅行者的阅历。从旅行地获得灵感的交响诗、序曲、歌剧和歌曲等音乐作品向我们揭示了音乐家对别处的感受。或大或小的画家们就地完成的油画、素描、雕刻和雕塑数不胜数,这些画作记录了创作者的旅行路线。
最后,旅行中杰出人物的不期而遇或是事先定好的会面将我们引入欧洲艺术文学共和国,法语在这个国度里占据主导地位,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编织成一张非凡的关系网——文学家、艺术家、外交家、军人以及为他们充当庇护者、赞助者或朋友的头号人物—沙皇、国王、教宗之间的交流网。
大众旅游的时代鲜有寂静与孤独,即使是在博物馆、教堂乃至山巅。我们仔细观察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家以及之后几十年的艺术家的旅行,就会发现,阅读、聆听、凝视他们旅途中创作的作品仍然令人着迷,值得分享。P455

德国作家海因里希•理查德在1786年的日记中吐露:“如果要我选择一种身份,那最好是旅行者,如果要说属于哪国人民,那最好是外国人路—本书中出现的大部分文学家、艺术家应该都会有类似这样的心声。
由于蒸汽机航海技术的发明和铁路的发展,该时期对于空间和时间有了新的认识角度,旅行者们将目的地拓展至欧洲大陆的角角落落。翻越阿尔卑斯山脉曾经那么令人畏惧,到了19世纪中叶,桥梁的建造和隧道的开凿简化了这一活动,而地中海的舒适船只使得最早的邮轮游得以成行。只有前往俄罗斯和黎凡特地区的旅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很困难、很危险,但即便如此仍然吸引着许多钟情于冒险和异国情调的作家和画家。P463



吴砺
2024.9.30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