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歌的回响——巴赫《羊儿安全吃草》BWV 208
(一)
巴赫的音乐,总在不经意间带来意外, 这首曲子也不例外。 羊儿安全吃草—— 名字勾勒出一幅画面: 碧绿的草地,金色的阳光, 晨露未干,微风轻拂, 羊群悠然啃食, 天地一片祥和安宁。 可视频里的画面却大相径庭。 钢琴隐没在阴翳的森林, 光线微弱,色调深沉, 缺少春天的怀抱, 少了辽阔的天空, 少了风中浮动的青草清香。 这般温柔的旋律, 本应属于更温暖、更敞亮的天地。 (视频链接:
(二)
“唯有好的牧羊人, 才能让羊群安然吃草; 唯有天堂的国度, 才能维持永恒的和谐。” 温暖的旋律, 柔和的和声, 一群上了年纪的歌者, 在信仰的光辉里歌唱, 眼神映着喜悦, 歌声满是安宁。 他们沉浸其中, 仿佛这不仅是一首歌, 而是灵魂的归宿。
这样的画面, 在中国会出现吗? 人们是否能放下恐惧, 在歌声里找到敬畏与信仰? 东西方的精神世界, 仿佛立于世界的两端, 一个敬神,一个敬权, 一个仰望苍穹, 一个低头前行。
(视频链接:
(三)
旋律缓缓流淌, 柔和如晨曦洒落露珠未干的草地, 诉说着平和、信任与静谧的祈愿。 巴赫的音乐不曾命令, 它只是轻轻召唤, 如牧羊人唤回自己的羊群, 以温柔的手,引领它们归途。
这不是教堂里庄严的圣咏, 也不是炽热的激情, 或沉痛的哀歌。 它是一声低语的承诺, 在宁静的天地间轻轻回响, 每一个音符,都是风中的叶片, 在和谐中缓缓飘落。
曾经,这是一首献给王公的颂歌, 歌颂睿智的统治, 颂扬贤明的领导。 但时间改写了它的意义—— 它不再是权力的礼赞, 而是人类永恒的向往—— 一个未曾破碎的世界, 一只温暖的手, 不带恐惧地引领前行。
长笛如微风吹拂草原, 女高音的吟唱,或钢琴的触键, 飘渺如薄雾笼罩静谧的湖泊。 没有急促,没有强迫, 只有安然的心跳, 只剩平和人生的静静流淌。
时光荏苒, 而这首歌依旧回响, 从遥远的时代传来, 低声诉说一个或许从未存在, 却本该存在的世界。
吴砺 2025.2.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