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回复: 0

[散文] 那轻柔而远行的声音:约翰·丹佛之歌

[复制链接]

8235

主题

1903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234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25-6-4 21: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轻柔而远行的声音:约翰·丹佛之歌

                                                                ——观纪录片《约翰·丹佛》中英字幕版有感

               一

在1980年代的中国,
他的声音常常从收音机中飘出,
像远方吹来的风——
温柔、清澈,
仿佛大地本身在低声哼唱。

听说邓小平访美时,
约翰·丹佛在欢迎晚会上唱了歌——
《乘着喷气飞机离开》,
是我们最熟的一首,
副歌像阳光透过老旧窗棂,
洒进记忆深处。

纪录片里有人说:
“如果中国人只知道一首西方歌曲,
那一定是《乡村路带我回家》。”
他说得没错。
那些歌词并不陌生——
它们就是我们自己的思念,
只是换了一种更温柔的语言。

如今,我们的电视和广播,
已很少再播西方的歌。
世界变了,
声音变多,
却未必变得更深。

约翰·丹佛的形象,
和牛仔无关。
他像一个从乡间长大的孩子,
从未真正走出那片土地——
腼腆、内向,
笑容总像努力生长出来的。

“阳光几乎总让我陶醉”——
这话太简单,
却又太真。
“你充满了我的感官”——
不是比喻,只是实话,
仿佛他掏出内心,
原样呈现出那种无言的感动。

美国人很奇怪,
完全没有贵族气,
却以此为傲。
他们愿意是农夫,是流浪汉,
似乎自由就是:
做你自己,
哪怕没人理解你。

“高高的落基山”——
是他的祈祷。
用粗犷的语言,
堆砌起一首诗。
可在这些山的背后,
总有一点
温柔的哀愁。

他的脸比他的旋律更真实——
不是快乐,
是一种安静的忧伤,
让这些歌
有了分量。

               二

他不曾高声喧哗,
也从未刻意装扮。
他只是站在群山面前,
像风教会他那样唱歌。

在喧嚣的年代,
他的歌
像一封柔软的信,
真实,
不设防,
带着一点点忧伤。

从美国的广播,
到八十年代的中国收音机,
他的声音横跨海洋——
不是靠野心,
而是靠温柔。

他唱喷气飞机,唱乡村小路,
唱阳光让他沉醉,
唱感官被爱填满——
不是作为诗人,
而是一个
分不清说话与感受的人。

也许,
这就是他的天赋——
他让简单
重新变得神圣。

他身上没有牛仔的张扬,
也没有破碎艺术家的神话。
只有一个男人,
在聚光灯下羞涩微笑,
在光芒背后,
藏着什么未说出口的东西。

他不符合任何既定形象,
但他安静地,
将它们一一打破。

名声让他孤独,
让他疏远,
但他的歌
从未背过身。
它们留在
河流与田野之间,
留在我们这些
已疲于反讽的人心中。

在一个沉迷喧闹的世纪,
他是一首
写给“静”的赞歌。

直到今天,
即使广播已播放更嘈杂的旋律,
他的声音仍会归来——
仿佛大地自己
仍未忘记
那个倾听多于言语的男孩。

附:


【【中英字幕】约翰丹佛(John Denver)纪录片-哔哩哔哩】 https://b23.tv/JzZVavZ



吴砺
2025.6.4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