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天堂有 Wi-Fi
——观《NASA 官方解读韦伯的斯特凡五重奏图像》
一
这些 NASA 的科学家—— 我敢说, 他们看起来 就像新版《星际迷航》里的船员, 刚从一个 不曾尝过政治苦涩、 也不曾沾过绝望尘埃的世界 走出来。
他们身上有一种未经雕饰的纯粹, 像来自某个隐秘山谷的村人—— 在那个地方, 星星只是 夜空里的邻居。
斯特凡五重奏的图像—— 在我眼里, 像四只半透明的海蜇 漂游在宇宙的水域中。 在那位女科学家的眼里, 它是一场“引力的舞蹈”, 数百万, 甚至千亿颗恒星 被卷入同一个姿态。
我的思绪一下绊住—— 怎么也无法 把这些数字 与屏幕上那抹 水彩般的光晕 联系起来。 他们说—— 那四个星系 距离我们三亿光年。 也就是说, 光以每秒三十万公里的速度, 要走三亿年, 才能 抵达我们的眼睛。
忽然我想到—— 如果天堂是真的, 它就该给这些 NASA 科学家 开一条直通的线路, 一条安静的 Wi-Fi 频道, 把这些影像 发给两千多年前 写下《天问》的屈原。
二
四个星系, 锁在一场缓慢的、 三亿年的圆舞曲中—— 第五个, 只是前景的过客, 近了四千万光年, 像有人不经意 闯进了画面。
透过韦伯的眼睛, 红外线缝合了 恒星诞生的结点, 缝合成尘埃的潮汐桥, 缝进 NGC 7319 燃烧的心脏—— 一个黑洞, 四百亿颗太阳的光 倾泻成一束火焰。
然后,激波到来—— NGC 7318b 以每小时两百万英里的速度 闯入星系群。 在冷气体中, 它的舰首波是高超音速, 剥离原子的电子, 在光谱上 刻下明亮的线条。 在炽热的等离子体里, 冲击变得柔和—— 足以压缩, 却不灼烧—— 射电波 于是黑暗中盛放十倍光辉。
很久以前,斯皮策 已听见氢分子 冷却混乱的低语—— 它的辉光比热气体的 X 射线 亮三倍。 如今,韦伯与 ALMA 看见冷云 长出温暖的尾巴, 看见云团相撞, 看见暖气体凝成寒冷—— 甚至, 在这湍动的海里 隐约浮现 一颗新矮星系的轮廓。
在光与尘的纠缠中, 我们研究 星系如何撞伤彼此, 气体如何冷却并聚集, 恒星如何 从废墟中点燃。 而我们记得—— 这不是古老的往事, 而是一个故事 正在展开, 此刻, 就在世界与世界之间的黑暗中。
附:
吴砺 2025.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