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那里,猪也是幸福的——丹麦猪舍的两堂课
——观《台媒带你看丹麦现代化养猪》有感
一
我一直不明白, 直到看了这个视频—— 为什么猪舍能干净得 像刚擦过的瓷器。
因为在丹麦, 猪从小被训练 去一个专门的地方上厕所, 平时不得随便踏入; 轮到的时候, 它们会排着队, 安静等待。 一种“猪的幸福”文化 深深扎在泥土里。
在这里养猪, 必须先去专业学校读五年, 把“让猪幸福”的理念 刻进心里。
木头与稻草的猪舍, 温度恒在十五到二十度—— 因为猪没有汗腺。 母猪, 王国里的女王, 可以随意出现任何地方。
有人说: 一座一万头猪的农场 只需六到八个工人; 五百万人口的国家, 一年养出三千万头猪。
看着这样的画面, 你才明白—— 在所谓“人权”的争论中, 大陆与欧洲, 就像一头牛和一匹马 在拳击台上争辩谁犯了规—— 各自都坚信 对方打错了拳。
二
在丹麦, 猪舍的干净不是奇迹, 而是设计与习惯—— 木墙、稻草地, 温暖的空气 缓缓流动在十五到二十度之间; 母猪, 小小王国的女王, 随心所欲地行走。
六到八个人, 一万头猪—— 自动化在背后低吟, 福利织进了每日的劳作里。
在这片大陆上, 动物是有感知的生命—— 它们的日子不仅用 肉的重量来衡量, 还用“五大自由”来丈量: 免于饥渴,免于疼痛, 免于恐惧, 并有权做它们自己。
法律写下这些—— 母猪怀孕四周后 不得继续关在限位栏; 必须有稻草可拱, 有空间可以转身; 运输中须被温柔对待, 在最终一击之前 必须先被致昏。
丹麦把这些条文 化入建筑与日常习惯, 出口的不只是肉, 还有兑现过的承诺。
于是, 当两个世界争论权利与规则时, 有时就像一头牛和一匹马 在争论拳击手套—— 各自坚信对方打错了拳, 各自说着不同的 关怀语言。
附:
吴砺 2025.8.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