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岸一歌:光之须臾的墓志
——观看《塞基洛斯墓志铭》视频
一
曾经—— 在那狭窄多岩的海岸, 饥饿与盐分主宰着空气—— 一个民族崛起, 人数稀少, 土地贫瘠, 却让每一颗心智自由呼吸。 忽然, 仿佛夜幕被撕开, 天空倾泻而下 思想的星辰, 歌声的星辰。
我们仅存他们的寥寥声息。 几行诗句—— 已能穿越两千年的尘埃 击中心口如风。 当这些文字 被旋律托起, 它们成了 比黄金更稀罕的遗珍。
他们说, 《塞基洛斯墓志铭》 是为一位逝去的妻子而刻, 诞生在世纪与世纪之间, 如今石碑 早已离开爱琴海的怀抱。 它仍在歌唱:
只要你活着,就闪耀; 莫让阴影染上你的心。 生命短暂—— 时间终会取回它的所有。
文字不多, 却有无尽的呼吸 在其中流动。
男声,女声—— 在不同的舌音中 唱起这首歌。 古老的里拉琴, 现代的钢琴—— 无论何种器物, 悲意都一样。 旋律虽短, 却承载着 “知晓”的重量。
我们永远无法听见 古希腊人当年的唱法。 但对生命短暂的哀叹—— 我们早已识得。 它在埃及的荒漠回响, 在中国的古冢回响, 在詹姆斯·韦伯望远镜 凝视宇宙初始的目光中 亦然回响。
另一片土地上, 几乎在同一时刻, 曹操的笔划过:
神龟虽寿, 终有尽时。 螣蛇乘雾, 亦归尘土。
不同的土壤, 相同的真理。 所有言语 终将抵达同一片海岸:
趁你能发光时发光, 莫久困于阴影之中。 生命是火花—— 让它燃烧。
二
在爱琴海的狭窄海岸, 贫瘠的土地上, 稀少的人群中, 有一首旋律 被刻进石碑—— 为生者而唱, 趁呼吸尚在时闪耀, 守住心灵不受阴影侵染, 记得 时间终将取回它的所有。
二十一世纪, 这首歌回来了—— 男声,女声, 舌尖是古希腊语, 或是钢琴键上的现代回响。 里拉琴的弦颤动如同共用一口呼吸, 钢琴的琴槌 敲开回声的殿堂。 始终如一—— 清澈,轻盈, 仿佛阳光被凝成了声音。
世界的另一端, 在另一个帝国的余晖中, 一位政治家写下:
神龟虽寿, 螣蛇乘雾, 终归尘土。
不同的土地, 不同的语言, 却握着 同一簇人类的火种。
无论希腊,还是中国的诗句 都不浪费呼吸去长久哀叹。 它们并肩站在有限的白昼里, 说: 闪耀吧, 珍惜这脉搏, 让意志燃亮—— 因为再长的道路 也会抵达同一地平线。
两岸, 一首歌—— 一座思想的桥 横跨两千年, 在这里两种声音相遇, 一同说着 我们最古老的语言: 活下去的勇气。
附:
吴砺 2025.8.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