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光与色成为诗
——观《光、彩、世界——Arthur Meyerson》有感
一
这一组照片并不多, 却带着印象派 柔软而鲜明的笔触。
一个男人 在候车大厅等车, 阳光透过方格玻璃墙 被切割成细小的光片, 将平凡、现代的日常 化作光与色的诗篇。
在小广场上, 晨光拉长了行人的影子—— 细长,像一根根豆芽—— 意外生出诗意。
一只鸡, 被雨淋湿, 或刚从水中走出, 在老房子旁踱步—— 不知为何, 竟成了一幅 有呼吸的油画。
白色的沙丘起伏, 三个黑色的身影缓缓移动—— 灰黑与金黄叠成双层天幕, 余辉在云端分成几重。 一块锐利的黑色山影 斜嵌在 沙与天之间, 拼出辽阔如画的画卷。
夜色里, 一盏灯照亮孤独的长方形墙面—— 一个戴牛仔帽的男人, 一只夜行的猫, 一只静坐的狗—— 现代城市的孤寂与冷清 赤裸地呈现。
二
一个男人在等车—— 方格玻璃 将阳光切成金色的小方片, 把平凡 化作一首 安静的色彩赞歌。
影子像豆芽般拉长 越过清晨的小广场, 细细摇曳, 比生出它的那一刻 还要脆弱。
一只湿透的鸡 在老屋旁踱步, 步伐里 带着整幅画的生命。
白色沙丘起伏, 三个黑色身影缓慢移动 在双层的天空下, 云将白昼最后的光 折叠在 一座黑色三角形山影周围。
城市的夜—— 孤独的长方形墙面上,一盏灯, 一个戴牛仔帽的男人, 一只行走的猫, 一只静坐的狗—— 寂寞被排列成 一幅无人摆设的静物。
在这些静默的画面之下 隐藏着一个精通光的心灵—— 不仅是照亮, 更是雕刻形状, 将情感 注入现实的几何。
色彩低声诉说, 灰色背景上的温暖金黄, 大地的色调 被偶然的亮色托起—— 这是耐心的调色板, 而不是刻意的安排。
这种风格 行走在画家的朦胧渴望 与街头的锐利呼吸之间, 没有舞台, 却让一切 自然而然地就位。
这是一种停下来的艺术—— 在大多数人匆匆经过的地方, 将世界 来不及握住的东西 留了下来。
附:
吴砺 2025.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