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拍的孤独,与它缺失的心跳
——观《孤独寂寞感的营造——摄影师 Paolo Barretta》有感
一
照片 原本可以承载 强烈而不可动摇的 人类孤独感。
然而—— 这里的孤独是被量好的, 像从瓶中缓缓倒出, 按舞台道具 一件件摆放整齐。
摄影师说: 我正被无边的孤寂淹没, 它试图将我吞下。
但这些影像 只是为了拍摄而拍摄—— 精心制造的静止, 多半显得安静, 而非孤独。
画面里的面孔 没有更深的阴影, 没有那种向内凝视的神情—— 去看向心灵的幽暗之室, 那里 才是孤独 学会说话的地方。
二
孤独 不是一种色调, 也不是一个 摆在恰当光线里的姿势。
它是空气的颗粒感, 是影子 不经意落下的方式, 是一瞥 并不知道自己被看见的眼神。
Barretta 懂这种语言—— 空旷的空间,沉静的色彩, 画面中漂浮的人影—— 但他的主体 在表演。 他们把孤独 穿在身上, 像一套量好的服装, 安全, 可控。
舞台化摄影的大师—— Crewdson,Jeff Wall—— 会将虚构 构筑到可以呼吸, 让你感到 玻璃背后的世界 正在裂开。 而在这里, 玻璃依然完整。
还有那些游走的捕手—— Saul Leiter, Vivian Maier—— 在孤独忘记自己的那一刻 将它捕获。 街角的男人, 车窗中的女子, 面孔里盛着 语言留不住的东西。 无人让他们表演, 所以他们才有力量说话。
Barretta 的画面干净, 安静, 平衡—— 但不可预测的瞬间消失了, 刺向心口的锋芒 不见。
孤独 不是安排出来的。 它是发生, 最好的照片 不会去摆放它—— 而是等待它到来, 不设防, 然后 只是 不移开目光。
附:
吴砺 2025.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