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1|回复: 0

[散文] 表层的诗人: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

[复制链接]

9373

主题

2022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226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25-10-1 15: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表层的诗人: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

                                               ——观看【审美提升|认识100位摄影师 1/100-哔哩哔哩】


          一


他们说——
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1955年生,
德国摄影师,
“当代摄影第一人”。
世界上最昂贵的单幅影像:
《莱茵河2》。

早年间,
他拍摄假日的休闲,
工厂与居民楼,
餐馆与仓库。
德国议会的大厅,
股票交易的喧嚣,
超市货架上诱人的商品——
都进入他的镜头。
九十年代以后,
他的作品愈发转向
大场面、快节奏、消费与全球化。
在这些庞大的景观里,
个体完全消失,
像尘埃被抹去。

《莱茵河2》——
1999年,
一段草地,
一条水带,
一层灰路,
一片天空。
一切被极简,
一切皆水平。
远处的工厂
被数码抹去。
那不再是某一段莱茵,
而是“最当代”的莱茵——
河流被提炼成纯粹的结构。

就像沃霍尔
用货架与面孔的重复,
用四格的色块
制造出现代神话。
古尔斯基也在重复,
在删减,在加添。
摄影与绘画的界限
忽然消融,
于是,一个视觉的诗人出现。

白色的瀑布平台
像一块铺开的台布,
黑色游轮斜掠而过,
三角的岸线倾入画面。
瞬间——
海洋像宇宙般辽阔。
喀斯特岩岛,
空荡又深邃。
飞机俯拍的夜城,
山顶远眺的灯火,
都让人感觉自己
置身其间。

而《莱茵河2》
依旧是天才之作:
三道绿色,
一条水带,
一层灰路,
一片静默天空。
极简的浪漫,
蒙德里安格子的再生。

我想——
这种构思可以扩展:
黄河的金色堤岸,
绿庄稼的条带,
云的层次,
天空的唱诗。
可以是长江,
可以是长城的马赛克,
可以是祁连山脉,
青海湖的镜面,
新疆的沙漠公路,
青藏铁路的铁轨与天空。

忽然想到——
也许能超越古尔斯基。
一张中国学生的面孔,
重复十万次,
在三米长的画布上
像格子作文纸般铺展——
这是现代教育的寓言。
或者:
一幢三四十层的高楼,
竹竿般密集,
重复一万次,
在画面里堆叠如砖,
象征房地产
在大地上的统治。

如果我真的拍下这些,
我会不会也被写入名字?
像贝聿铭的金字塔,
像古尔斯基的河流——
作为时代的镜子?




          二


他从远处创造美——
不是在某个个体的手势里,
而是在无声的结构中,
在系统的骨架里。

一条河被剥去外衣:
几道绿色,
一道银色的带子,
一条路,
一片天空。
那不是莱茵河本身,
而是“河流”的观念,
像音乐一样
横亘在世界之上。

在市场与交易大厅,
他捕捉到重复的嗡鸣。
面孔化为像素,
货架化为无尽走廊,
节奏比心跳
更为强烈。

他的技艺是精确,
大画幅的眼睛,
数码的雕琢。
他删去工厂,
复制节奏,
拉伸对称,
直到它成为
一种新的真相。

他的风格无法混淆——
高远的视角,
被压平的舞台,
色彩像几何
在运动。
作品庞大,
迫使我们退后观看,
却又细致到
能让人贴近凝视。

历史记住他
是贝歇夫妇的继承人,
也是他们的背离。
他们编目工业的骨架,
而他揭示全球化的肌肤——
工厂与交易所,
高楼与河流,
都失去了名字。

他的影像
打破了摄影的边框。
它们以绘画的价格
被收藏,
逼问我们:
在被修改的影像中,
真相还剩多少?
当像素被重组,
见证是否依然存在?

他既是诗人,
也是建筑师,
在写实与模拟之间架桥,
在二十世纪的纪录
与二十一世纪的幻象之间
徘徊。

他的遗产——
让我们看见脚下的表层,
提醒我们世界
本已抽象。
而美,
潜藏在重复里,
等待那双眼睛,
敢于呼唤它为艺术。


附:
【审美提升|认识100位摄影师 1/100-哔哩哔哩】 https://b23.tv/Sy29Clq

吴砺
2025.10.1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