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83|回复: 1

追忆历史辉惶 续写时代华章之编辑记者三人行

[复制链接]

194

主题

1716

回帖

191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91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4-11-29 11: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追忆历史辉惶 续写时代华章之编辑记者三人行

http://www.gog.com.cn  2004年11月28日  金黔在线

[img]images/upfile/2004-11/20041129114756.jpg[/img]

章德新 1925年生,安徽省桐城市人。1947年考入国立(南京)政治大学经济系,1949年在南京参加革命,同年秋随军入黔,先后任贵州日报社编辑、组长、《文摘》报主编。后调入贵州省教育厅任编辑室主任、副编审。离休后任《贵州年鉴》分科主编、审读员等。曾当选为贵州省出版协会首届常务理事、1960年作为贵州省新闻界代表参加全国文教先进工作者“群英会”,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周恩来、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从事报刊工作40余年,撰写文章250多篇。著有《观察————写作的钥匙》、《白发萧萧又一程》等书。

手里握笔 枕边摆枪----老报人章德新回忆一次危险的采访

11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贵阳安云路的章老家,尽管门口正在修路,79岁高龄的章老还是坚持自己走出来迎接我。“这时间真是过得太快了”。章老说,“报社五十周年社庆时我去参加了,感觉没多久的事,这居然就到五十五周年了!”

投笔从戎

在章老家的客厅坐下来,章老对记者回忆起了半个多世纪前的往事……

1949年4月份南京解放,6月份,革命热情高涨的南京政治大学学生章德新和不少同学被保送到南京学联组织的“新闻训练班”。经过了3个月的学习之后,1949年9月底,章德新同百余名革命青年一起,随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奔赴祖国大西南。到达湖南湘潭后,章德新被编入贵州干部队,到贵州后参与创办贵州日报的前身《新黔日报》。

章老回忆说:“当时贵州虽然解放,但国民党残余部队勾结当地土匪,活动还很猖獗,社会气氛也十分紧张。当时《新黔日报》办公楼有三层,一二层是办公室,三层是干部宿舍,每天晚上我们睡觉时枕边都放着步枪、手榴弹随时防备土匪来袭!”

危险经历

章老还对记者谈起了一次危险的采访经历:1949年冬天,报纸创刊的那一天,章德新前去位于贵阳中曹司现在矿山机器厂(原为国民党三十兵工厂一分厂)采访解放前夕工人护厂斗争的英勇事迹,那个年代贵阳连一辆公共汽车都没有,采访大多都是靠两条腿走路。章德新好不容易搭上了红岩化工厂的一辆大卡车前去,当采访结束时,已经是下午5点,天上冻雨蒙蒙,路上行人稀少,没那么好的运气搭车了,只有步行往回走。年仅24岁、穿着军大衣的章德新根本就不知道害怕。倒是在路上碰到的老百姓好心地替他担心:“同志,土匪要打解放军,你这身军装,目标太明显,赶快搭上马车走!这路两边的山里藏着很多土匪呢,不时打黑枪哩!被他们发现你就完了!”这时,忽然传来零星枪声,“不好!有敌情!”可能是土匪真的出来了,章德新准备返回工厂躲避,后来又觉得回去岂不让工人耻笑?于是只有硬着头皮大步前进,并拣了两块石头作为“战斗工具”。最后,好心的老百姓请他上了一辆马车,结果同车的几个老百姓也很紧张,生怕被这个解放军连累。见此情形,章德新就故意说:“不要怕,这里埋伏有解放军,敌人不敢来。不然我怎能出来。你们先走,我和他们拼!”话音刚落,又一枪声划空而过。大家都沉默了。约莫一个多小时,车抵太慈桥。大家下了车,所有的人才长出一口气。

章老告诉记者,后来他调去编辑部做副刊编辑,又做过财贸组长,不过做编辑的时候也要采访,“那时候最艰苦的是没有交通工具,贵阳直到1950年才有一辆公共汽车在中华路上跑,我们下农村采访都是靠脚走的,我最多一天曾经走过120里,但是从来没有觉得苦。现在听说有发达地区的人到西南欠发达地区服务,还要求保留大城市户口、提高待遇、限定工作年限等等,我们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想过这些问题!觉得参加西南服务团是一种无上的光荣,很多人都争着来。”



[img]images/upfile/2004-11/20041129114834.jpg[/img]
1950年,风华正茂的章德新



[img]images/upfile/2004-11/20041129114912.jpg[/img]
1950年11月,报社电讯部参加土改工作队的同志和“革大”部分学员在平坝县官忠乡完成土改后的合影。


[img]images/upfile/2004-11/20041129114946.jpg[/img]
王正雄(左一)在安顺电厂采访

王正雄 1937年生,高级记者。从事新闻摄影工作40余年,贵州省新闻摄影学会秘书长。拍摄见报照片近万幅(组),多次在全国和全省获奖。1995年被评为贵州省首届优秀新闻工作者,1996年获贵州日报社首届人才奖。


抓住最有价值的瞬间----王正雄说摄影

王正雄退休前是贵州日报的摄影记者,他曾多次被派去参加中央领导人视察贵州的采访。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采访过董必武、周恩来、李先念、万里、江泽民、李鹏、李瑞环、乔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拍出很多优秀照片,在业内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为贵州日报赢得了荣誉。

40多年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生涯,王正雄的体会是并不是每时每刻地按动快门,而是要抓住最有价值的瞬间。特别是许多重大采访活动,还有场合、时间等的限制,不可能让你长时间地拍照。

该出手时再“出手”

拍摄中央领导的活动,许多精彩瞬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也是采访中央领导新闻摄影最大的一个难点。王正雄往往能见缝插针,及时“出手”,圆满完成采访任务。

1996年,江泽民同志来贵州视察工作。王正雄跟随采访,在赫章县的一贫困农户家,江泽民同志看到农户家里的被子就是一堆破败的棉絮,心里沉重,表情变得凝重。这时,王正雄按下了快门,定格了这一瞬间,这张照片后来被很多报刊采用。

用脑筋“抢镜头”

摄影场如战场,人们常形容新闻摄影记者的工作是“抢”镜头。摄影记者是“现场作业者”,角度的变换、人数的多少,都会影响到照片的质量。一般说来,在采访中有时地方记者要让中央跟随采访的记者,最佳的拍摄位置总是留给中央记者团的,但还有次佳的位置可以争取。在这种情况下既要和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和平共处”,又要和他们激烈拼抢,把好照片拿回来。王正雄为此动了许多脑筋。

“外围”有时更能接近“核心”

江泽民同志在水钢视察时,和工人们交流,兴奋的工人们围了一圈又一圈。中央记者团在里面采访。王正雄在外面,挤不进去,情急之下,他请了两个工人把他高高抬起。拍下了江泽民同志和工人亲切交流的画面,这张照片后来被水钢放大保存。

摄影记者不仅要眼观四路,还要耳听八方,在重大采访时更要头脑冷静,在现场照准新闻点。一次田纪云同志到毕节视察工作,王正雄跟随采访。那时候刚开始出现“个体户”,田纪云同志看到山路上有个路边小店,让车子停下来。坐在后面车上的王正雄看到田纪云同志在小店旁边下车,拉开车门,跑过七八个车子,边跑边调机子。抓住了田纪云同志和店主(一个农村老汉)握手的照片,这张照片传达了中央领导鼓励农民多渠道致富的讯息,被中央一个刊物要去发表。

王正雄说,是报纸给了他这样一个平台,得以记录下这些珍贵的历史瞬间。



[img]images/upfile/2004-11/20041129115027.jpg[/img]
江泽民同志在水钢与工人亲切交谈

[img]images/upfile/2004-11/20041129115050.jpg[/img]
1960年5月,周恩来在贵阳视察期间接见黔剧演员。


[img]images/upfile/2004-11/20041129115116.jpg[/img]
田纪云同志在赫章与路边小店店主握手


[img]images/upfile/2004-11/20041129115144.jpg[/img]
董必武同志在贵阳

本版中央领导视察贵州照片均为王正雄摄

赵拴 1957年生。1992年到贵州日报社工作,现为贵州日报记者部主任。主要作品:《走进贫困山村》系列报道、通讯《走进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通讯《大兴机场可否姓“黔”又姓“湘”》。多次获中国新闻奖、贵州新闻奖和全国省级党报新闻奖。2004年,获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

做有良知的时代记录者----与“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赵拴面对面

业余通讯员,驻站记者,主任记者,记者部主任,高级记者。12年,赵拴一路跑着过来,冲到了许多同行的前面。

2004年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荣誉榜上,赫然写着贵州日报赵拴的名字,这是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荣誉之一,是许多同行梦寐以求的。

荣誉的取得,绝对不是偶然的。

1995年,时年38岁的赵拴,独自一人背起行囊,开始了对我省48个贫困县的100多个极贫乡的采访,他花了大半年时间,脚步踏进人迹罕至的偏僻山村,走进从未出过大山的农户家中……因此采写了《走进贫困山村》系列报道64篇。也许就是从那时起,赵拴坚定了一个信念:作为一名党报记者,要把责任和良知铭刻于心。

初冬的早晨,赵拴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排报纸,桌上堆着厚厚的资料。穿一件灰色西装,正在紧张工作的赵拴,忙里偷闲地接受了采访。

“德”和“能”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

记者:作为新闻同行,你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靠的是什么?

赵拴:当初因喜爱而干了这个职业,所以就做得很努力,想要尽好一个记者的本职,出发点是单纯的,并没有想到要获奖。如果说干出了点成绩,是因了四个字:兢兢业业。

记者:你怎样理解记者这个行业?你认为一个成功的新闻记者应该具备什么素质?

赵拴: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新闻记者的素质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新闻职业道德;二是新闻业务能力。我对本部门记者的评价以这两点为标准。一个记者没有“德”,再有“能”也不行。这样的记者,能力越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对党报形象的损害越大。当然,光有德,没有业务能力,也作不好报道。

“感动”往往会找到前进的动力

记者:在你的新闻从业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影响?

赵拴:好几年前,我在纳雍一极贫乡采访过一位28岁的苗族乡村教师,他本来已在城里有了一份理想的工作,但贫困家乡的孩子在远山的呼唤,使他毅然回乡。他在自家的水田上给学生盖了简陋的教室,因为没有了田,一家人长年吃洋芋,他每月只有几十元工资,日子过得很艰苦。我采访他的时候是冬天,他却只穿着两件单衣。面对着我,他的脸上始终带着平静的微笑。几年过去,那直面艰辛的微笑仍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在我的采访经历中,遇到的面对贫困、苦难和艰辛,仍然面带微笑默默奉献的人和事,还有很多。有个上海女知青,当年上山下乡来到紫云自治县的一个贫困山乡,后来嫁给当地农民,一待就是30年。我去采访的时候,这位当年的城市女青年,完全是一副农村中年妇女形象,从语言到举止都和当地人无异。但她并不抱怨生活,还把她的文化知识奉献出来,做了乡里的代课教师,教孩子们念书。

这一桩桩事情无时不在激励我、鞭策我,它是我在新闻道路上前进的不竭动力。

“反省”会让自己保持自律和清醒

记者:我们的同行和前辈刘学洙老师说,过去他们干工作,靠的是一腔热忱。他说那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人的思想相对单纯得多。现在改革开放深化了,社会背景也复杂了,当记者仅仅靠热忱不够,还要更理性,更有智慧。你赞同吗?面对充满诱惑的社会,记者应该怎样保持客观的立场和正义的良知?

赵拴:我非常赞同刘老师的观点。

谈到保持客观的立场和正义的良知,就是要有新闻职业道德。当记者,在工作中要时时自我反省。现在的情况是,记者周围的物质诱惑的确非常大,这的确是一种考验。我们要时刻记着自己的使命,不能为区区小利而出卖良心,损害记者形象。我认为,无论时代怎样进步,保持应有的人品、文品是最重要的。我记住新闻前辈穆青老人说过的一句话:“首先考虑做个正直的人,然后再考虑怎样做个好记者。”

记者:你的新闻从业原则是什么?

赵拴:敬业、责任、良知。

“发现”和“表现”考验记者的眼光和水平

记者:从技术层面上说,你认为搞好新闻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

赵拴:四个字:发现、表现。

好的记者要善于发现新闻,如果缺少发现,说明自身的新闻素质和知识储备还有待提高。在表现手法上,则需要积极的探索和创新。我自己的体会,往往获奖的报道在于不拘一格,在客观记录中溶入自己的情感和世界观。

记者:你怎样理解记者的工作和报社的发展,报社的报道和社会进步的关系?

赵拴:每个贵州日报人的一举一动都和报社的荣辱兴衰密切相连,在老百姓眼中,党报代表党的声音,党报记者代表党报。所以记者在外面的言行如果稍有不慎,就会给报社的形象带来损害,降低党报的信誉度。

贵州日报这么些年来的报道,在思想意识领域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我自己就有许多感触。当年我到望谟县麻山乡采访,乡政府办公楼成了危房,屋里一根大柱子顶着。有个乡干部名字叫锦屋,当时我调侃说:“你叫锦屋,住的却是危房。”那次我和锦屋聊了一夜,走的时候他非要送我,还差点给我下跪:“记者同志,太感谢了!你能到我们偏僻的地方来,听我们的心声。”从这件事,我感觉到,基层百姓太需要倾听和表达了。作为记者,我们有责任走近他们、倾听他们、为他们表达。



报史上的第一次

第一次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1995年6月6日,《贵州日报》一版发表通讯《师魂》,报道山村民办教师田沛发30年扎根乡村教育的动人事迹。

此文在1996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中获一等奖,《贵州日报》首次闯开“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大门。



第一次合办专刊在美国洛杉矶出版

1996年11月1日,由贵州日报和省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合办的美国《国际日报》贵州专版第1期在洛杉矶出版,面向全世界发行。

第一次设立电子版

1998年4月28日,《贵州商报》在国际互联网上设立了电子版网站,实现我省新闻传媒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零的突破。

第一次竞争上岗

1999年6月2日,报社举行“新闻视窗”主编竞争上岗演讲答辩,这是报社推进内部机制改革的新尝试。

第一次出36版

1999年11月28日,报社在省委大礼堂举行《贵州日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当天的《贵州日报》出36个版,彩色印刷。创贵州对开报纸一天出版版数的最高纪录。反映贵州日报发展历程的《贵州日报五十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精装出版。

第一次被省博物馆收藏

2000年1月1日,《贵州日报》开始天天彩印。首份出机的对开十六版彩印《贵州日报》、四开六十四版彩印《贵州都市报》、四开十六版彩印《贵州商报》新千年特刊被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第一个记者节

2000年11月8日,贵州日报七报一刊的职工联欢,庆祝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



2000年11月8日,贵州日报社职工和新闻界同仁庆祝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

第一个网站开通

2000年11月28日,贵州日报社网络媒体“金黔在线”网站正式开通。



沐浴风雨阳光,贵州日报枝繁叶茂



2000年4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右)为贵州日报社职工作科普报告本



贵州日报社主办的“金黔在线”网站已成为贵州省最大的新闻信息发布平台

 作者:孙雁鹰 刘世同 姚曼 陈艺 谭芸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4-11-29 12: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乡每有桐乡人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