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天马嘶风

林黛玉是桐城人

[复制链接]

1

主题

56

回帖

81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81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17: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锦香院的妓女云儿
  l" T$ _. o1 D) j
: M( q2 K6 t( X) c$ u: o    在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写了锦香院的妓女云儿,云儿是谁呢?
* n, T0 M) y+ r7 ~
, s' m4 E" O5 [    云儿就是脂砚,就是史湘云,就是贾探春,就是贾兰。
& _: l% K3 ~! @8 D5 g
% Q0 e( J9 B* Y    锦香院的意思就是“金相怨”,妓女就是指记录《石头记》(金相)的女儿。贾兰在书中没有什么情节,但史湘云、贾探春都是贾兰的分身。& [" k# A9 O! _1 g: @

; m% g$ O! G+ ~5 C! q    很多读者都误以为“怡红院”是曹雪芹怀念林黛玉的,并以为贾宝玉就是曹雪芹。这叫曹雪芹、林黛玉等何时才能瞑目?所以曹雪芹最痛恨的就是红学家了,书中的多浑虫、多姑娘等人就是他们的代表。0 }, O0 m7 Y  \

1 o* s- `2 Z' M3 K! ~# R& Q9 r+ W) }    怡红院的“怡”字谐音“遗簪”的“遗”字,意思一样,红并不是指林黛玉,而是指弘历。
3 L& Y4 g, p- l* n+ S# Y' p; g- `% h
    《石头记》中没有淫词秽语,前面我已经说过“遗簪”、“扒灰”、“偷小叔子”是怎么回事,这次把人们认为书中的“淫词”解释一下。
/ ]5 E$ r+ P, a+ B( I4 Q, G
$ ?  F0 Y6 X# \4 R3 e    宝玉去赴宴时,批书人就说了。【甲戌眉批:若真有一事,则不成《石头记》文字矣。作者的三昧在兹,批书人得书中三昧亦在兹。壬午孟夏。】
. N/ S8 o$ _+ b" e: G, b% y% p
    冯紫英说完酒令后,就该云儿了。9 `0 U) z9 _! x. _6 M; @
# M% S: d0 y6 N0 p- u- B
    云儿便说道:“女儿悲,将来终身指靠谁?”【甲戌侧批:道着了。】. P' x8 j% |: O- T$ O+ N
/ U. V: p3 F0 ^$ ]4 K
    史湘云(贾兰)的母亲林黛玉早死了,王子的身份也被宝玉剥夺了,他只跟着曹雪芹过着艰难的日子。7 K4 v* i: w# [, f: w

; j5 [9 v+ B' l* K  o0 e    豆蔻开花三月三,一个虫儿往里钻。钻了半日不得进去,爬到花儿上打秋千。肉儿小心肝,我不开了你怎么钻?【甲戌侧批:双关,妙!】7 }' U) v% p& X, @& }

/ k" c, _2 x  M     读者都以为这是一首“淫词”,作者反复强调过《石头记》没有淫,有的只是一些人的意淫。这首词双关在哪里?妙在哪里?古典诗词戏曲中淫词有的是,比这一首妙多了。4 c$ u' A! @3 D2 R7 Q

; K+ ]* x+ }$ T" ?5 r8 y2 T7 g     豆蔻开花三月三,人们便把美好的青少年时期称作“豆蔻年华”,唐朝诗人杜牧的《赠别》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 X( i/ L9 u3 ?9 {- F) d! }8 g
6 X5 t3 V0 ^6 u" `9 t& ]     这里的“豆蔻开花三月三”指美妙佳人,暗藏一个“佳”字。' E( A$ J1 i: J9 B( z' f
: J) O) Q: o6 `# n" h  I
    整首词为一个字谜,这个字就是“蠖”。你看这个字,有花儿(草字头),有“又”(像不像打秋千)字,有佳人(豆蔻开花三月三)。2 J) A3 z8 P2 t5 t

; F% Q" m% z. N9 @/ Q    这个字的读音念“货”。是一种虫子,宝玉的一家子在曹雪芹的笔下都是虫子,云儿虽然跟着他,也不例外。" E$ g, L5 ^9 {; `. @7 N, Z' o( q2 u

; ]6 B$ s7 Y# T   蠖,即尺蠖,形容物体形状弯曲。《易·系辞》:“尺蠖之曲,以求信也。”信为伸展的意思,意思是尺蠖屈身,是为了向前伸展。在《石头记》中,出自《易·系辞》里的典故很多。* I$ P9 \! ?" i2 X/ `' k

4 Y+ w7 Y0 K8 b, r& H   这个字谜的意思就是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因为宝玉在己卯年(1759)(见晴雯之死)烧毁了《石头记》后,要对贾兰下毒手了。# t9 T" U" A, w* {) N, C8 l
+ F# P% S9 H# ]) ]- d3 N. n8 g
   兰儿唱毕,饮了门杯,说道:“桃之夭夭。”令完了。
6 i# `  L5 S9 ]9 u, ^
7 E% U/ P  P1 n- z   “桃之夭夭”出自《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N- f% J4 H( W  i# J* r

, i# _; d( d! \& ?; \    因为谐音的关系,人们把桃之夭夭比作逃跑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56

回帖

81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81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17: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曹雪芹是如何嘲讽红学家的
# l4 n2 t5 e/ s, L# `
/ h% q7 q$ n0 \7 R- Q+ F8 a, `      曹雪芹预测到以后会出现许多红学家,所以他在《石头记》一书中特意安排了傻大姐、多姑娘、贾赦、贾琏等人,这些人就是所谓的红学家。2 [6 l5 A4 \* T9 c$ I5 `

( v" n( K' e1 `* G4 ?5 C
9 c# Q( a. i2 c      傻大姐这个人物我暂时不解析,你通过看以后的章节,弄明白什么是“三春”,什么是“一春”后,不用解释你也就清楚这个人物代表谁了。
* d* x5 u6 Q$ ~) @6 N: t  }+ n7 Z0 I( x6 @" S: ~- o" I

" R6 X- d) X6 B$ y# d4 }2 q: c      解析贾雨村这个人为什么代表红学家最有趣,也最复杂,所以我在这里有所保留。
8 B% ]1 p# d# A6 a$ M$ p( b. ~% w6 M8 u; f4 A

5 l! g! L5 m  Y; j4 Z3 [( x      我先解析一下多姑娘,这个人解释起来最简单。
' M# `5 a/ j4 [' P      我们看看作者怎样给多姑娘定义的:3 J' T8 C2 M! p) ]9 h: k
  那个贾琏,只离了凤姐便要寻事,独寝了两夜,便十分难熬,便暂将小厮们内有清俊的选来出火。不想荣国府内有一个极不成器破烂酒头厨子,名叫多官,【庚辰双行夹批:今是多多也,妙名!】人见他懦弱无能,都唤他作"多浑虫"。【庚辰双行夹批:更好!今之浑虫更多也。】$ K0 M" S, Q* d' l

' ~% \) ~) i. I" W
0 I4 V! z5 p- a$ j  因他自小父母替他在外娶了一个媳妇,今年方二十来往年纪,生得有几分人才,见者无不羡爱。他生性轻浮,最喜拈花惹草,多浑虫又不理论,只是有酒有肉有钱,便诸事不管了,所以荣宁二府之人都得入手。因这个媳妇美貌异常,轻浮无比,众人都呼他作"多姑娘儿"。【庚辰双行夹批:更妙!】, `. q: K4 B& x* }4 _  r, B4 P

6 G! Q. Q( L! b- `+ ]5 @* }/ P5 z) q' _. `/ e' ?# g; E" y1 m
  以下是贾琏和多姑娘的淫情,所以我就不过多摘录了。《石头记》中“淫情”都是“隐清”,这是作者反复强调过的。9 B! l9 Z/ P' l" }+ R/ I* A) C7 u+ K

; s4 ?+ j( l7 e7 ~9 ]- V& Y
" ?8 }: r! n) \7 Z  那媳妇越浪,贾琏越丑态毕露。一时事毕,两个又海誓山盟,难分难舍,【庚辰双行夹批:着眼,再从前看如何光景。】此后遂成相契。【庚辰双行夹批:趣闻!"相契"作如此用,"相契"扫地矣。庚辰眉批:一部书中,只有此一段丑极太露之文,写于贾琏身上,恰极当极!己卯冬夜。庚辰眉批:看官熟思:写珍、琏辈当以何等文方妥方恰也?壬午孟夏。庚辰眉批:此段系书中情之瘕疵,写为阿凤生日泼醋回及"夭风流"宝玉悄看情雯回作引,伏线千里外之笔也。丁亥夏。畸笏。】
0 Y! Y  i% W& D* K: Q
5 O0 o, x- T, B
* U+ G( s" H2 q3 R* \+ M8 [  这媳妇遂恣情纵欲,满宅内便延揽英雄,收纳材俊,上上下下竟有一半是他考试过的。若问他夫妻姓甚名谁,便是上回贾琏所接见的多浑虫灯姑娘儿的便是了。【庚辰双行夹批:奇奇怪怪,左盘右旋,千丝万缕,皆自一体也。】, E! |3 J  {; _' t! p" `' Y3 G
7 Z9 e. Z! L+ j9 ]5 ?+ o
# w& k6 Q( s" R; ?: i+ _
  贾琏是谁呢,他是宝玉的一个分身,以后我再说证据。你光看他的名字你就知道,贾琏是老大,是琏大爷,为什么叫琏二爷?就是这个原因。7 j* ]/ j' d7 e4 N

9 d+ ~% m$ _+ k9 W" w3 W, t( q
    你再看上面的这段“趣闻!"相契"作如此用,"相契"扫地矣。”批语,扫地谐音“风骚皇帝,指得就是贾琏。
$ @3 R: n  l3 I- R* a
. b' \, q9 F; _. ~
, g: }" z( h( h; x! E  灯姑娘为什么跟贾琏乱搞呢?多姑娘为什么变成了灯姑娘?在《石头记》中,每个名字都有意思,不是随便乱起的。1 k/ L: @3 e& h, _8 G! _

) \0 v7 `: _3 n* K7 ?2 [) K4 }; p  v4 g# W2 f: a/ p% _7 H9 t
  佛教上常以灯为喻,破除黑暗的意思,如有《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等。# F8 }2 s2 ~; f5 v4 H+ m
  灯姑娘想破除黑暗,乱搞乱联系,她把贾府中里上上下下的人都考试了一遍。" {$ Q' d; r: [  R7 J

# g* c# |' _; D$ R9 ]9 D    庚辰本批语中的“妙名多多”是什么意思了?多多,四夕也。夕是不正的意思,《吕氏春秋·明理》:“正坐于夕室也,其所谓正乃不正”。四夕,是不正,是歪的。多姑娘虽然“上上下下竟有一半”的考试过,但她考试的也是歪理,不是正确的结论。
+ g, }) k; P9 y* C+ I9 |
+ i2 \) O& g0 i
( T2 L1 Y" \2 o% o! W  这个灯姑娘代表的哪一类人,你明白了吗?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56

回帖

81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81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17: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为止,我看到书中和林有观的地名有:
" F* D. P# s/ [- m  k% E: g% z$ H7 U' {- O6 z$ \
金神镇
" M! |2 Z5 W5 ]3 }罗岭镇/ r! `- P4 D2 i: q: U. u5 E
嬉子湖
% Z# s9 D/ a& v4 ]: Q) n黄甲镇
0 L# s& p, G  }* l5 v- y4 _唐湾镇+ K3 I; ?' U0 [* T5 u' s
大关镇
, R; B/ I0 S4 ~' Q& P
9 P3 h6 O8 j  H这些地名都和林黛玉有关系,你说林黛玉是不是桐城人。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8

主题

207

回帖

392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39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18 17: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鹅滴耳热 鹅迪饶娜 7 }. [8 |) W' N& i# r
卜锝鸟尿 妖似仁鸟* ?2 V% ?1 T9 X3 e
同成河纸系闻兜 孩市红兜噎& c/ Q7 ?$ ?1 p+ R% T; k3 ]+ t' e
纹画打胎 竞技畅细 ! Y  Q& w6 r" p! P5 ^: m9 L/ \" K
哦掖 砍猫 勒死狗 找伤找伤
3 ?3 Y* E. |/ j$ Q9 X/ j; g妖似仁鸟 妖似刃鸟
' u, ?' r+ f. u$ Q2 A! ?8 O怜咪咪吖 怜咪咪
3 H6 C7 `. s) v5 ~& u) E5 k鹅莱痴了 鹅莱痴了2 @3 R: M6 I- z( N" v9 g
同成仁 * O/ s. Z. i* k3 f4 g
蹲之梳前巴 梳前梳道恩首阮
5 J3 O: H! `4 {# F& G1 Z哦掖   砍猫  勒死狗7 K0 |  F( }6 e* B

- B# d3 K( k/ {) j% ~$ h# p- w[ 本帖最后由 看了注册条款 于 2008-10-18 17:45 编辑 ]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56

回帖

81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81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18: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的这篇帖子须是看过《石头记》的人才能看的懂,没看过的人只是看热闹。% ]0 b: \3 `: q: L. y. ?9 I
我上面说的那几个镇,在书中都有隐示,隐藏的很深,不容易看出来。我举个容易看出来的例子,林黛玉和西子有关系吧,桐城有个嬉子湖。另外几个呢,也都有。! z! N& V- S" B" s1 I

, |$ ?9 g4 E! I+ }$ k( f" l书中还有很多地方有暗示,林黛玉的父亲叫什么,叫林如海。: x1 f- c3 U' J% j+ }$ B
书中说林黛玉的真名姓方,是方孝标的后人。方孝标的后人被发配到哪里了?   1 A- Z7 V/ ~$ K) X' d: V, a
发配到了宁古塔旧城(今黑龙江海林)。 8 Y0 J8 Y  {4 ^$ n) i
当然,这些不能算证据,因为这是现在的地名。但那个地方确实林如海。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

主题

65

回帖

107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07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18 21: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没能完全地通读,但还是要为楼主的研究赞一个!
1 l4 V% P1 l6 o" Q5 \7 `; y楼主应该算个做学问的人,佩服佩服!:victory: :victory: :victory: 7 ~; U! h& o1 h4 h  Q
欢迎有机会来桐城看看,吃喝住我包了: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4

主题

1259

回帖

2595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
QQ
鲜花(6)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18 22: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竺性妃子一论,八成是源自霍氏索隐吧?2 Z  \5 v; `" T" Z4 R* S$ _) K
先生好可惜,莫非是欺桐网无人能知《红楼梦》么?呵呵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4

主题

1259

回帖

2595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
QQ
鲜花(6)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18 22: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金针虫 于 2008-10-18 13:01 发表 + D) {5 o) b) f1 t# n) W
我也长见识了.- O/ z0 `8 b0 m% Z
跟的区别是?* J. s* `! v% Z8 p' `
别骂我白痴啊.
! u' ~: H* ]# L) Y$ i/ G. {4 ?: q
7 v  w5 o; z% r/ k- A4 s
应该说《石头记》是《红楼梦》别称之一,但至今为止,《石头记》是否曾经做过《红楼梦》某个阶段的用名,还不能确定。如果依我的说法,就是《石头记》从未作过《红楼梦》的成稿别名的。此用名止限于稿定之前,因此便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云云。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4

主题

1259

回帖

2595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
QQ
鲜花(6)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18 22: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说一切索隐的都是极端附会的说法,没有半点依据,单凭个人臆测,甚至巅倒是非。性别、年龄、人格,可以在索隐的手段下做出最可怕的分裂与歧变。这早已经是对原著本身的一种亵渎了。对于索隐,我曾以《索隐红学认知》一文,究其是非。今日思来,其中语气种种,反而是对索隐派本身的莫大宽容了,真痛悔也。其中就今日索隐发展之现状,简直可以打入破灭之门,万死而不复生矣。以索隐谬论来治学,真学之痛哉!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4

主题

1259

回帖

2595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
QQ
鲜花(6)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18 23: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儿暗指秦可卿是可汗的儿女,这个可汗是指努尔哈赤以后的雍正。
' L2 e  @7 Z, R4 L- v9 h4 k* |# Q; Q按:满人几时将自己的领袖称呼为“可汗”了?如果对清前史的所知实在稀少,则不妨推荐先生去一读孟森先生的《清史前纪》,只此一句,就已经荒诞不经了。
0 a. X/ h+ _" G& R8 R9 q
4 W4 F; G) z% Y0 q; m, l“宝”和“瑞”同为玉字一辈,一个贾府的小丫头是绝不允许这样叫的,所以这两个人的身分绝不一般。; y+ o7 L, W1 N
按:这条逻辑更搞笑了。古人虽然在避讳问题上讲究重重,可是还不至于由楼主先生依着自己的性子随意定义的地步。如果照此说来,贾府尚有玉钏儿、王善保、周瑞等等下人,名字上无都带有玉字偏旁。难道楼主先生都要认为这些人的地位“绝不一般”么?如果对于避讳的常识不甚了了,则建议楼主先生一读王新华先生的《避讳研究》,可能有所长进。+ g7 T: r4 V! h0 a1 E* w; D# E' m

! n& t& B+ i5 E% E再分析一下“可”字,可字拆开为“男一丁,女一口”。从这个字看,丁太旺,口太弱,口不足以敌丁,隐示着“女一口”死了,秦可卿被宝玉害了。2 e, T" ^4 O7 K  V; k2 g* W9 C
按:看到此处真的不得不佩服一下楼主先生:有此番清扯的功夫,为啥不挂个招牌做测字先生呢?在这里替红楼人物测名字,也捞不到一丝赏钱,白干了,好亏本啊。# l' g( E8 @$ x" a, G* f
( q, @; y( v+ g* Q0 ?2 [5 I
“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说的是顺治于一六四四年九月由沈阳进入北京,到了宝玉一七三五年做了皇帝之时
- k$ |6 b& B8 K0 @/ O按:满清“赫赫扬扬”之时,又有什么道理只从甲申年开始算起?便是如此,更值得一提的是,先生在用索隐解读的同时,似乎很注重结合脂批信息,那么甲戌眉批:“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哀哉伤哉,宁不痛杀!此句中出现的“三十五年”,先生为何又不作任何解释?2 Z6 S. }. @$ h

3 g- P5 O# ?. i- K; T戴名世为安徽桐城人,自幼聪明好学,喜读史书。他在晚年整理了《南山集》一书,记载了南明诸朝的历史,在书中引用了同乡方向标《滇黔纪闻》中的一些史料。有人告发后,康熙认为是诽谤朝廷。戴名世被凌迟处死,方向标死后还被戳尸。戴、方两氏家族十六岁以上男子全部被处斩,女子及十五岁以下男子被没为家奴。
9 `; ?) h/ |- b; S0 m按:先生既然一定要往桐城人的头上附会,为啥不对桐城的历史多一点的了解呢?戴名世初先诚然被判凌迟,但最终只落个“腰斩”的下场。不过先生也真毒啊,“戴方两氏家族十六岁以上男子全部被处斩,女子及十五岁以下男子被没为家奴”,不知此说从何得来?先生有意在几百年后对戴方二家毒构至如此地步?这样的灭族,事实上连满清皇帝也做不出来,先生您居然说得如此轻松!) I" b$ M. u0 [, D! Q

# d2 m$ E$ u4 Q幡是指幡旗,我以为作者引用的是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的“青雀白皓舫,四角龙子幡”一句话。. d$ D+ R# A4 @) S+ Q" d* r- ]
按:这一句最见附会要害处。凭什么要把“出处”定义在此?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一句前头有“青雀”与“龙子”,可以帮扶先生的牵强观点罢了。具体继论原由,是一无是处的。
6 U0 ^7 L- |8 [# c2 X. E  |* q5 J4 ~& ^+ S2 O0 m
作者在书中暗示出贾宝玉的名字的出处,那就是唐代岑参的一首《送张子尉南海》
, H- w% Y3 a9 v& J- D" Z( n3 Q按:禁不问再问一个:凭什么将宝玉名字的出处定义在此?古人诗词中涉宝玉者,何其之多?舍彼之众而就此之孤,有什么道理可言?所谓“暗示”,又在何处?只怕是先生盲目附会的一己私心在作怪吧?
' n; \1 T; y' \7 O9 d' W* W* U
9 @5 I1 Z% a7 U# W6 D+ _! V3 c+ K& }+ m4 w. U1 W, v/ v/ P
如果看到这里,我还有精神继续坚持下去,那只能说明我自己的神经着实有毛病了。说实在的,我已经很久不愿意再涉及针对索隐观点的任何批驳,因为这已经丧失必要的意义了,而且这样的做法不止是徒劳的,也因为索隐的愈发离奇,而使驳论都寻不到任何可以立足之处了。之所以能在这份帖子上驻留这么长的时间,无非因为涉及“桐城”罢了。如果先生能稍知版本学,我想不至于在文本与脂批的引用时如此草草;如果先生能够稍知清史,不会在史料的辨析中如此肤浅与胡诌;如果先生能够稍知雪芹其人,更不会想到将其与桐城联系起来,因为——说句最想到的话,从曹雪芹的平生阅历来看,他与桐城人能够打的交道,实在太少太少,或许他与方观承是有所接触的,但也不会很多。至于后面的种种,真令人不堪卒读也!
" c0 P6 [$ Q2 I1 n- Z( o6 z. y) s3 T3 x
[ 本帖最后由 觞客子 于 2008-10-18 23:22 编辑 ]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