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879|回复: 84

[桐城史] 康熙桐城县志卷一

[复制链接]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发表于 2012-7-6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4-1-27 10:50 编辑 % u  z% \0 R6 c$ B* ?3 B# r/ |% o
. d. N& Q2 ~  _) R
康熙桐城縣志    卷一       建置
( E% t. p: H6 L7 n2 b  序曰:  惟皇建極(云案惟:句首助词。语出尚书洪范:皇建其有极。蔡沉注:皇.  君。建. 立也。极. 犹北极之极.至极之义.标准之名.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言人君当尽人伦之至.语父子.则极其亲.而天下之为父子者於此取则焉.语夫妇则极其别.而天下之为夫妇者於此取则焉.语兄弟.则极其爱.而天下之为兄弟者於此取则焉.以至一事一物之接.一言一动之发.无不极其义理之当然.而无一毫过不及之差.则极建矣.引录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 蔡沉注书经第75页。惟皇建极:言人君拥有天下.统治万民.要制定建立最高的道德准则)居重以馭輕。而列服星羅棋置(云案古者王畿之外有五服: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所谓列服也.讲通俗一点就是离京城由近及远的地方行政区域划分。星罗棋置:像星星一样罗列像棋子一样放置)拱衛天室。此郡縣之所由設也。然世會遞更。遷徙靡常。而名號因之以異。或隨其勢之便。或從其治之宜。一代之綱維於是立。一代之風聲於是樹焉。桐之名於周云案昉:始也。昉本指天刚亮。引申为开始)。及唐宋始定今名。元以後始復今治。其間之為國。為郡。為鄉。為縣。歷稽故籍。班班可考(云案:班班.叠音词.清晰貌)。茲特原其世次云案 原:推究綜其始終。俾後之人有所觀覽。猶詩列衛風而首之以邶鄘。不忘所由來也[云案邶诗序云:邶鄘卫.三国名.在禹贡冀州.西阻太行.北逾衡漳.东南跨河.以及兖州桑土之野.及商之季.而纣都焉.武王克商.分自纣城朝歌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以封诸侯.邶鄘不详其始封.卫则武王弟康叔之国也.引录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 朱熹注诗经第11页。(云补案:康叔或作管叔.武王克商之后.让纣之子武庚管理商都地盘.并将商的王畿分为卫 鄘 邶 3 个区域 . 分别由武王弟管叔 蔡叔 霍叔去统治.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武王死后.儿子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叔等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并唆使武庚叛乱.于是周公亲自率兵平定此乱.接着又合并三地为卫。诗经卷二.先列邶风鄘风而后才列卫风.大概是因为后来的卫国版图涵盖了邶鄘而已.即不忘所来也  )]。+ K( K7 m  \" }$ y( a' H* g
2 q  N- T. f& ^' q% s- s
: A/ O3 v* y1 n2 s. X) O
0 U5 R. F# z; e

9 b  H/ h) W2 p3 k1 G" ^* V8 l6 Z" d4 z& O! L6 N

点评

自觉保持队序,向云月致敬。  发表于 2012-7-7 07:42
云月辛苦,功在千秋!  发表于 2012-7-6 19:18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2 桐币 +25 收起 理由
谁为善良买单 + 2 辛苦了!云月老师。虽然近期头部不适,难以.
千年一梦 + 1 + 10 <font><font>辛苦了,支持。</fo.
竹笑山人 + 5 古人鸿献 实有一点苦心 故能光照简册 今读此.
一苇过江 + 1 + 8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16: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3-10-23 20:47 编辑 4 k# @! J1 H9 }8 O3 o* p+ J& L* z% z: V

, q/ U; ?9 g; `$ B" a建置沿革) W$ M/ A4 T) `6 M# A$ A9 n, A
(云案唐.虞皆上古之世)    九州屬揚州。揚為九州之南。舒屬揚州之西。
: I/ |9 H; i! \. K6 H   十二州屬揚州。  7 E* H, R9 @/ I. f4 c1 v4 \  [, d
   禹貢:揚州之域(云案 禹贡.尚书篇名
* w, w* h& m- ]% N+ p商  
同夏。 * Z* f% F6 V% v" }9 J8 T
   桐國(云案为楚附庸国)
$ }  r& ?. m4 u$ @1 D春秋
  前屬吳。後屬楚。 : {5 J* u; i6 R4 E1 r6 N. o
戰國  屬楚。 1 ^4 g; ~8 d. h  j
秦  
屬九江郡。
7 j# M" O- Y. f漢   
樅陽縣。亦名桐鄉。隸廬江郡。文帝時。又稱舒縣。一統志云(云案一统志.指封建王朝官方的地理总志。按朝代来说.有《大元一统志》.《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等)。漢樅陽城在縣東南百二十里。臨江。即今樅陽鎮。晉陶侃舊治在此(有東門口故蹟。有城隍廟現存) 。 9 Z+ \% G0 A( d) _/ c$ q% X2 a7 H1 ?
東漢  龍舒。侯國(云案侯国:位于帝国.王国.公国之下。往往从附属于帝国或公国。侯国对内有一定的自主权。如法律.关税等。但政治.外交上受到宗主国的限制)。隸廬江郡。後隸揚州刺史部。  $ y( k# ~# p% m! [3 G( V/ G
後漢
  前屬魏。後屬吳。並隸廬江郡。
0 N: r7 x# q* \: Y8 R9 l) j& @
  舒縣。隸廬江郡。後隸揚州道。又隸晉熙郡。東晉于皖分置。 - d9 m9 l: y, ^3 G
南宋  舒縣。又名陰安縣。隸廬江郡。元嘉二十五年。改名呂亭左縣(云案元嘉廿五年以豫部蛮民立吕亭太湖二县)。  
, C/ i" U4 ^; E  d8 H4 z- X南齊  舒縣。隸廬江郡。建元二年為郡治。又改呂亭左縣。屬廬江郡。
* \+ D9 i- X8 A0 l, u6 i  樅陽郡。舒縣者呂亭者。五代偏方用武。視此為門戶。故陞縣為郡。
# G8 e1 T+ O% ]9 _# Q- v7 U" U) D
  樅陽郡。   ' u6 }/ r; r% f
  樅陽縣。開皇中。改同安縣。以縣東門內有同安故城也。尋又改同安郡。( L$ _- E  L1 i: o
  天寶末。取桐鄉之義改桐城。隸淮南道。屬盛唐郡。一統志云。唐至德初年改(云案2012年6月4日.在城南石河村发现唐代桐城县令郑寔妻墓志铭.标明广德二年六月六日.碑文内有桐城二字.此碑镌刻在至德元年之后不到十年)。  
4 `4 L9 K: s" i# z& v. I
  寧宗慶元元年。以潛邸陞安慶為府。改桐城為桐城縣。隸安慶府。宋季避元兵徙治樅陽。又徙池之李陽河(云案今池州市贵池区西南李阳河)。  
/ x3 n; y6 u, c" s3 |3 Q
  桐城縣。復今治。隸安慶路。
0 I6 O2 R1 Y; Z! K$ q1 a明  桐城縣。隸江寧府。後改隸安慶府。直隸南京。
1 R3 K$ u0 ?7 K+ _國朝
桐城縣。隸安慶府江南省。
0 W6 O9 A  S, m; [: N! t5 A- D+ }8 ^
: r, j! p& K8 s; C% e" f) r/ i
' N5 Q0 U- s) M8 X" s
! d  f! a& F. P! W! |3 I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16: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4-4-29 21:13 编辑 6 Y6 {3 V! L$ }5 R# k) C7 ^& Z
+ n& c' u: [' D/ A- i: j+ R
星野(祥異附)(云案: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区域互相对应称作星野.也叫分野。古代占星术认为.如在该天区发生的天象将预兆着各对应地方的吉凶)。             
1 B9 O3 Y% t! C: p+ c6 i& Z序曰:  聞之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聖人仰觀俯察。而始終變化之道。備於其中。原非僅為推驗設也。自周禮保章氏別九州(云案:周礼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周公旦所著.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保章氏:属史官. 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封域各有分星。備占(云案林:休字形誤。休咎:吉凶)。而後世如梓慎禆灶者流(云案梓慎: 魯大夫。禆灶: 鄭大夫。梓慎於昭公二十四年日食時預測有水災.結果大旱。禆灶於昭公二十八年根據天象預測有火災.後來也不驗。俱見左傳)。辨其所主。往往奇中。天人桴鼓。理或弗爽(云案桴:鼓槌。爽:差错。犹言人们可以通过观天象而推知人事之凶吉.天人之间如同桴鼓之相应和.依理是没有差错的)。桐屬揚州。於宿為斗(云案等于说对应於星宿叫斗。斗: 南斗.而非北斗)。天官註云(云案天官指史记•天官书.  天官书专门记载天文学知识.天象.天文事件和星占。是以后历代撰写天文志的先河.它总结了汉代以前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知识.堪称汉代一部系统的天文学大成.天官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星座体系)。斗星盛明。王道和平。爵祿行正。可籍是以决休兆(云案籍通藉。藉:凭借。下句卜昌符:推断昌盛吉祥之符瑞)。卜昌符。為修德敬應者鑒焉。姑述所聞以俟來哲(姑:姑且.暂且。俟:等待。来哲:将来哲人)。志星野(云案志:记载)
3 H7 G  @3 b0 x8 p7 M! G2 m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0: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4-1-26 08:28 编辑
2 x7 f8 q7 m$ ^1 m9 G& P1 ?3 v
3 L  x$ H" }! x# f星野(祥異附)  + q1 t# X& I( |9 A+ T0 Q! x' Z. C
夏書禹貢(云案.尚书中夏书禹贡篇)。 揚州之域。揚州在星紀牽牛婺女之分(云案星纪:十二星次之一。与十二辰相配为丑. 与二十八宿相配为斗、牛、女三宿。《尔雅》所载标志星为斗、牛。分野主吴越.  属扬州。牵牛星:河鼓二. 即著名的“牛郎星"。婺女:星宿名,即女宿。又名须女. 务女。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之第三宿. 有星四颗)
/ F! m9 ^. ?% m4 g& B. |周禮。封域皆有分星以觀妖祥。註:  斗牛女主揚州(云案分星:与地上分野相对应的星次)
0 i8 ?+ c$ V8 }! m: r, s% R
漢書曰:  吳地。斗分野也。今之會稽.九江.丹陽.豫章.廬江.廣陵.六安.臨淮盡吳分。漢天文志。斗。江湖。牽牛.婺女。揚州。
: N. E7 V/ H( {$ O! k0 j, k* G隋揚州在天官自斗十二度至須女九度為星紀。於辰在丑。有謂躔次自六度外至十度內。專屬廬江郡。以星紀之次計之。廬江郡當在十度外(云案躔次:日月星辰在运行轨道上的位次)。
) n- I: ]. q' r+ X8 e& [9 e
唐一行雲漢圖(云案僧一行,本名张遂。唐代天文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推算出子午线纬度一度之长,依据《易》象大衍之数编制了《大衍历​》。唐一行雲漢圖应该指山河分野图.  图中主要表示有京城.州郡.山河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星次和星宿等.  这是一种天文和地理相结合的特殊地图. 其表现方法以注记和文学说明为主。该图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分野有参考价值。现藏于北京图书馆)。揚州吳越居山河下流。天文當在斗牛之間。唐書因之。謂群舒. 桐。南斗。在雲漢下流。當淮海間。為吳分。
) a3 W* b! V. V宋天文(云案治宜作志。天文志是中国纪传体正史的一种体例.归类于志.是专门记载天文异象之书)。南斗六星。一吳。二會稽。三丹陽。四豫章。五廬江。六九江。安慶為廬江郡。屬斗第五星(云案南斗共六星:第五星叫天相星.古名印星)。淮西路蓋徐揚之域。而揚為多當南斗須女之分。
' p( l- E+ Z% h( }元天文志。斗四度三十六分六十秒。入吳越星紀之次。% v' _3 y1 k3 J  ~9 k; n
明舊志。安慶在斗九度分野。桐城應在斗九度中。張氏云:  安慶在揚州之南。星紀: 於辰在丑。當得斗分。儲氏云:  揚州星紀在牛女之分。安慶在揚州千里。其南為南昌。去揚州纔三之二。而南昌入軫矣(云案異:翼字形誤。翼轸: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轸宿. 南方七宿之二。古为楚之分野)。則安慶當在斗。而桐城亦在斗云(云案南斗.非北斗)。  
3 ^$ h1 o  ~8 \% X國朝如前(云案国朝: 清人自称本国之朝代)。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44

主题

2093

回帖

6258

积分

桐网贡士

Rank: 6Rank: 6

积分
6258
鲜花(28) 鸡蛋(0)
发表于 2012-7-6 21: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后两篇看不懂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2: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4-1-27 18:42 编辑
: S( j: G$ t; |6 O' [1 A+ @
2 [: q1 D1 C4 O9 }0 v, r6 C祥異   
8 z5 Z0 `. ~; }; d- ^7 Y  桓王十一年壬申.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云案既:完盡也。日全食)。先儒以為荊楚僭號之應。  
& I( m2 g% w% l
  景帝二年丙七月丙子(云案戍乃戌字形誤)。火與水晨出東方守斗。至十二月水火合於斗(云案水星和火星聚合于斗宿。占星家就认为不可举兵用事.  举兵用事必受其殃)。占曰:  為漢用兵必受其殃。後二年。吳王發兵反。國滅。  安帝永初三年酉春三月(云案巳乃己字形误)。廬江饑。調零陵 桂陽租來賑。  後帝建興三年乙巳六月。吳皖口連理(云案水:木字形誤。连理:不同根的树木枝杆连生在一起. 所谓并蒂花连理枝)。 炎興十六年戊(云案戍乃戌字形誤)。揚州郡國大水傷稼。大水南至荊州。北至豫州。皖屬揚。在荊豫之間    ( L. \8 u2 b0 D9 w, A2 y& V
  恵帝元康八年戊午九月。荊.揚.豫.徐大水。  
! P1 E9 I, G- M+ P  武帝天監元年壬午八月。熒惑入南斗。大旱(云案荧惑:火星. 因为它的亮度常常变化.荧光闪烁令人迷惑.  故名荧惑。 古代星相术认为火星是凶星.  是不祥之兆 .  当火星运行到了二十八宿之南斗宿区域时. 即犯南斗.占星术认为更是极为凶险)    
( `0 W8 K& Y6 A. m' g9 t
  中宗嗣聖二年乙酉九月。淮南地生毛。或蒼。或白。長尺餘。在在有之。占曰: 兵起。玄宗開元十九年辛未六月。舒州白鹿見。  
* L" g, O  P$ }. V7 o) j% J
  太宗太平興國四年戊寅五月。舒州麥秀兩岐。端拱二年丑七月(云案巳乃己形误)。舒州芝草生。淳化三年壬辰春正月。舒州甘露降。夏四月又降。七年丙申夏六月。舒州木連理。至道元年乙未七月。舒州粟畦兩本。歧分十穗。神宗元年元年戊午四月庚申(云案后元年2字衍。宜删)。月入南斗。舒州山水暴漲。壞官民廬舍。 孝宗乾道四年戊子春 。舒州雨黑米(云案雨:下雨。名词活用为动词。雨黑米:下黑米雨.  犹言天上落下黑米。这其实是龙卷风卷来的. 不必奇怪)。堅如鐵。破之米心通黑。/ C7 v9 A8 O( W5 `1 O+ C% P
  順帝至正二年。桐城大水。花崖.龍眠山崩。縣東河漂民居四百家。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23: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4-1-26 08:30 编辑
% N: j" z2 X9 s: O* Q6 E2 e; K5 W8 Q$ h4 |
  建文元年卯三月地震(云案乃己字形誤)。代宗景泰二年辛未大雪。彌月不霽。高屋積與簷齊。鳥獸入人室。 憲宗成化十二年丙申。冬大燠。桃李華(云案華: 开華.名词作动词  .今華简写"花") 孝宗弘治二年己酉大水。蛟龍群起山谷間。世宗嘉靖七年戊子有年(云案年用本義。有年: 豐收年成)。三十年庚戌春三月。白沙嶺楓杞連理。(方明善讀書處。因構連理亭)。 神宗萬暦十六年戊子大旱疫。民大饑。十七年己丑大饑疫。道饉相望。災連數千里。 熹宗天啟元年辛酉正月大雪。封門塞路。積四十餘日。 四年甲子春二月。縣東二十里有塘水忽赤如血。腥氣逼人。是年四月左忠毅公被逮。 五年乙丑夏七月。有馬氏年七十。變為男子。秋七月二十四日。星隕如斗。左忠毅卒。  懷宗崇禎元年戊辰春正月朔。大雷(云案而乃雨字形讹)。十一月隕霜冰。林木房舍間。皆結成刀兵花鳥狀。如是者四日。二年己巳冬十月。南城外居民何氏母忽生鬚。多而且長。三年庚午大有年。四野鬼哭。李樹結實如瓜。五年壬申。有神像流淚。拭之復出。如是者一月。秋七月。赤鳥見。大如鵲(云案鵲疑為鸛形誤.戴南山孑遗录作鹳字)。色赤若荔(云案荔枝壳赤)。其聲嗚嗚如咽。時桐有遼人流寓者。驚相謂曰。桐不可居。三年後當火爐矣。相率遷去。七年甲戌春正月二十八日。地震。屋宇搖動。秋八月二十日。西北長虹亙天。是月黃文鼎等亂。冬十月。北峽關鬼祟大作。來如風雨驟至。詳視。則尺許小鬼。千百為群。用銃炮擊之。如鳥飛去。如是者數日。八年乙亥春正月朔。地震。有聲自西北響至東南。是歲。流寇至。二月天雨黑黍。三月十五日地震。夏五月復雨黑黍。十年丁丑春正月朔。日有食之。是年流賊殺人盈野。夏六月二十日夜。天裂有光。大星墜。秋七月。縣西三里岡有白氣一道從空而下。如掛帆。如瀑布。捲舒如象鼻。自是日夕屢見。九月二十七日。有白鳥數千集於西城外山嶺。望之如雪山。十一年戊寅。地産土粉。似粉。和米為餅可食。久則成病不起。五月天泉出。時天旱。賊圍城中苦無水。有童子於城內郭家園掘窟水湧。名曰天泉。
' S- `, T3 \. D$ h5 l
: h; y: B, F  ~! n& e- B& w- X/ ?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00: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3-10-7 11:08 编辑 % j* C4 h/ ~$ v( ?- z
5 M4 A* U* S7 x2 s! b
十四年辛巳。大旱。虫疫。北方流民覓食者。计数萬。未几俱斃。屍填道路。十五年壬午大饑疫。賊久駐城外。四鄉素封有産業數萬金者。餓死城中。十六年癸未。郊外猛虎橫行。知縣張利民禱神除之。三日虎皆遠去。  / V' m4 A  s8 J$ w
國朝   順治四年丁亥夏。大旱。斗米四錢。十月十二日。地震有聲。五年戊子。大有年。五月。南鄉雞孽生。雞羽生爪距。雞子內產虫。蛇數月方止。 七年庚寅二月十六日夜。地震三次。十月二十八日夜.天狗墜。聲如雷。八年辛卯夏四月初十日。大雷雨。龍闢欞星中門。疾風猛雨。山中突起蟄蛟甚多。水暴漲。壞民廬舍數百家。十月初三日。地震。九年壬辰春二月十五日子時。地震有聲。夏五月。雙河徐宅牛生二犢。十二年乙未夏六月十九日。大雷雨。漂沒田廬數百處。淮北山為甚。十三年丙申  ()月(云案月前原有脫字.幾月未明)。地震有聲。十六年己亥秋七月二十三日夜。天裂有聲。墜火毬。自南而北。康熙六年丁未夏四月。有蝗自舒來。知縣胡必選令民捕蝗。以粟相易。復虔禱於神。蝗不為災。次年遺息復出。有群鴉啄食殆盡。七年戊申六月十七日夜。地震有聲。十年辛亥春夏秋無雨。歲大飢(云案飢應作饑.谷不熟荒年用饑。肚子餓才用飢。2者古音也不同)。十月詔允江南秋糧改折。時因歲荒民飢。漕運本色無湊(云案这里本色应指以米麦交纳田稅)。本府正堂姚 X 目垂時艱(云案目垂2字费解.疑手抄而誤。若作垂目亦难成辞.或作蒿目時艱)。具詳申請。蒙安撫都院靳奏請改折。以蘇民困。十一年壬子春正月。發榖賑飢。十一年春。榖價騰貴。奉上發榖一千石。知縣胡必選復為勸輸。紳衿耆庻。共相捐助。每月按朔望日給發。賑濟飢民。至三月乃止。又生監姚文鰲.陳堂課.倪田玉等十四人。白縣為文。募賑於縣西太霞宮。設粥三月。全活亦眾。夏五月。有蝗自舒來。至桐界而止。十二年癸丑六月十七日。地震。十三年甲寅六月初四日。有流星大如斗。自東南入西北。長數丈有餘。星相隨之。頃之。天鼓鳴。或曰:  即落星聲。十四年乙卯十月初四日午時。天鼓鳴。十六年丁巳秋。旱虫為災。十七年戊午秋。大旱。虫為災。十八年己未七月二十八日。地震。二十九日再震。秋大旱。五虫俱为災。十月二十八夜。有星見於西方。白氣竟天。歴尾箕至牛女(云案尾箕:尾宿和箕宿的并称。牛女见前释) 。逾月乃沒。二十二年癸亥正月十四夜。有白氣長竟天。自東至西。貫月而出。移時乃散。
: z' K! k7 n7 v( u* P& q

1 U; ?, t. h: `6 P- m& l4 e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07: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2-11-14 14:08 编辑 3 }9 d& g! Y3 T5 ~$ s

6 ~# b' E* s2 L疆域(形勢附) 序曰。昔黃帝畫疆分野。得百里之國萬區。此疆爾界。千百年遂井井焉。截然弗紊。爰以示民所止也。至形勝之說。每為識者所厭稱。而左崤函.右隴蜀。三面固守。漢遂以是據長安之勝。勿謂險要不足恃矣。皖於江淮為屏蔽。夙號上游。而桐之關隘。實扼其衝。則申畫郊圻(云案郊圻:疆界)。慎固封守。非有司者責哉。志疆域。
& Z, g) ]$ @/ S7 Y9 ]$ W8 K! u% x2 z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07: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2-12-13 08:53 编辑 8 j+ W7 c/ W- o. J
+ m6 C# H* d. p
疆域(形勢附)     
) g" J( O3 t/ P& f云案四正疑四至形误。東至廬州府無爲州三百四十里(云案清一里約577多米。比今大。資料來源張傳玺中國古代史教學參考手冊)。  西至潛山縣粟米冲一百三十里。 南至懷寧縣一百二十里。北至廬州府舒城縣一百二十里。 9 i% d: A1 j( E/ }  ?3 E
四隅
  東南至池州府貴池縣一百八十里。 西南至潛山縣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舒城縣廬嶺關三十里。東北至廬州府廬江縣九十里。  
6 |" j& r9 Y3 L) Q- T& {廣袤
   (云案馬融云:東西爲廣.  南北爲輪。說文云:南北爲袤)   東西廣二百八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九里。 & @; ^) e$ M, S0 \$ y1 ^( P; l) A
四達
   達府一百二十里。達江南省五百九十里。達京師三千里。  
2 K) M$ g# S5 u1 I2 p: O五鄉
  縣市。桐積。日就。大有。清淨。   五鄉舊有旌善亭.申明亭.里社.祭田(云案里社:古代乡里祭祀土地神处所。祭田:又名祀田.其收入供孔庙祭祀之用)。毎朔望。里老至亭宣揚條例。春秋率祭里社(云案春秋率祭于里社 。省略介词于)。日久湮廢。康熙初年。里老汪貞士. 項循 .李明 .劉光镳 .安仁. 胡雯等奉縣文。减里數。均賦役。僉議復亭社以敦勸風俗。8 C/ K  p2 f" i$ _( D& H
五鎮
  樅陽鎮。縣南一百二十里。 湯鎮。縣東南一百八十里。 孔城鎮。縣東三十里。 北峽關鎮。 縣北四十五里。練潭鎮。縣南六十里。  
8 l0 \7 x' u5 K2 R5 }形勝
   同安志後序曰:  其山深秀而穎厚。其水迤逦而蕩潏。朱綽記曰:  淮服之屏蔽。江介之要衝。潛山賦曰:  九江之北。三楚之南。宋地理志曰:  南濱大江。北界清淮。明舊志曰:  投子峙其後。橫山矗其前。江流繞其左。龍眠環其右。 國朝郡志曰:  龍眠. 峽關阻其北。浮渡. 雲岩經其東。下連濡須 .居巢。上接潛 .霍. 英 .六。遶群嶂而漾巨浪。淮西要地。江北名區。  
% W2 {5 ?# f) L$ t( |) Y2 K險要
   北峽關。孫權控扼之地。其北距廬. 鳳。其南指江. 黃。有營汎(云案汎:泛字异体.犹言兵营区)。南峽戍。即西峽戍。吳甘甯呂蒙伐。魏遣張遼救之。聞城陷。遂築壘于此。魯谼山。名勝志云: 治南七十里有魯鎮城。即子敬屯兵處。  三江口 。  按水经云。周世宗剖江爲界。以木鵞浮江。定南北中分之地。名木鵞洲。
( V7 o6 @" M% [' O3 b( E# H5 l3 q! q6 I3 e' r4 G
" b5 r8 B: N& M2 c
( ^2 _. a* j) O; q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