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云月在天

[桐城史] 康熙桐城县志卷一

[复制链接]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6: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4-2-18 17:18 编辑 " u* `) c5 c4 |( \; _8 X4 I5 d
3 [/ l5 H# n# B
盛唐山  縣東南百五里。漢武帝元封五年南巡狩。自浔陽浮江。射蛟江中。舳舮千里。薄枞陽而出(云案薄: 靠近也)。作樅陽盛唐之歌。唐置盛唐郡。宋遷郡治于盛唐灣。或(云案口疑曰字筆誤.或曰:有人說)。即大小龍山。名勝志云。在縣南五里(云案疑脱百字.即百五里.即105里)。又謂之益唐山。郦道水源經注云(云案元字脫。擅補)。此水源東南。流經盛唐。俗訛爲益唐也。今盛唐山載入郡志。不隸桐矣(云案汉书武帝记:  元封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文颖曰:按地理志不得疑,当在庐江左右, 县名也。韦昭曰 : 在南郡。师古曰: 韦说是也,则盛唐非山名,亦不在此。且下云望祀虞舜于九嶷,登潜天柱山,自浔阳浮江,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则盛唐亦不与枞阳相近,不得以作盛唐枞阳之歌句而强合之也)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7: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4-1-26 08:33 编辑
: g& n3 S6 {$ U2 S2 K4 J
  e) D$ H% u) W% `大龍山   縣南百四十里。山石嶙峋而勢蜿蜒若龍。故名。其東連出者曰小龍山。山陽隸懷。隸桐(云案除:疑作陰. 形近而讹。理由是:山阳叫南.山阴叫北。承前省略山字。揆之方位可吻合)近之如盤。遠之如佇。有峯有壑。可屋可田。有地維峯倚山之半。其中菴觀三十有六。最著者有真一上觀。下觀。有龍湫祠。有禅龛寺。有三石菴。有白華菴。有應化菴。中菴。小龍有廬塘上菴。中菴。下菴。其週五十里。高十有八里。自郡視之如負。自江視之如俯。大如頤。小如隨。蓋二邑之勝云(云案颐字最漫漶。隐约见其右边之頁形。我认为是颐字。理由是:颐与隨皆卦名。颐:上山下雷。雷动万物萌生。纯正以养。随:随和随从无险有吉。小龙山依附於大龙山。扣卦义。极合。存此一解以俟方家)
# G% b: Z# o, y" ^+ T, m( T' d* C" I- e5 J

9 M2 a8 V( I7 u) i  T2 i

: L0 R  q" R, w7 @3 f
' G6 t2 n! t! t7 w0 \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20: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3-9-17 20:11 编辑 $ }: @, S' [& o+ S" O; ^1 S4 u" D

- W9 h9 G3 R# n/ [! I4 \/ p  ?姥山   縣南百十里。亦名馬鞍山。其形如鞍。上有石鞁(云案鞁馬具)。
1 z3 E& k7 L, t# K" q+ H& F% {
黄連嘴山   縣南百里。山石巉巖(云案巉巖险峻貌)。與樅陽山相望。舒.桐.懷.潜四邑之水。俱會于此。为桐邑関键焉(云案府志云: 有石刻曰四水会同) 4 D# p( C" C9 x. Q  V
松山
  縣東南七十里(云案府志云: 松山  南七十里,濒湖) : A* k, q# T( O; c
横山  縣南六十里 (云案府志云: 横山  西南八十里, 其山横当驿路之左)
/ d3 y. R6 z& W* _# m2 f5 F) E: W
( u- ]9 C9 R3 H
+ j9 l* G8 C! Z* v+ A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20: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2-11-15 21:24 编辑
6 t: k9 z# z) c" `1 i" T* h7 S8 i5 c5 o) X- K
              
2 \' P2 z7 L- b% W3 A* Z. u大江
  在樅陽外環繞東南。距縣百二十里。' |' u; }, C  a; C% g
樅陽河   縣東南百二十里。西引石塘。南受練潭.荻埠。北通孔城。東達大江。   4 z$ P" V0 D2 A! N
長河   縣東百三十里。由雙溪渡. 源子港出樅陽入江。/ f: t$ Y4 i7 b( I' J
湯家溝河
  縣東百四十里。水出老洲入江。 ' h6 m) f' W4 M1 X' T1 F
練潭河  縣南七十里。西受懷潛二縣之水。北通白兔河。南達樅陽入江。   源子港  縣東百四十里。由老洲入江。
# B' L! r! r; Y6 B/ @4 x  I% Y! Q雙河
   縣東三十里。一曰東河。出魯谼麻山。一曰西河。出洪濤山。各四十餘里。至此合流。故曰雙河。下經孔城三角潭.白兎河.獨山湖。達樅陽入江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21: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2-11-15 22:03 编辑 , i( [- i$ S  e7 @9 j! z
" ]( D, L, H2 f) l; \4 O, r6 p
孔城河   縣東三十里。由雙河下三角潭。連白兔河。達樅陽入江。 3 T: A! F3 l9 y
三角潭河
縣東南三十里。與孔城河同。      
+ ]1 F0 y5 c5 }& `白兔河
   縣東南三十里。水出獨山湖。達樅陽入江。   " c: A/ N1 n4 ?6 B$ `, H
獨山湖  
縣南六十里。水出樅陽。 : |/ Y9 k* k' {# X" A& t, k' V% I
松山湖  
縣南六十里。水出樅陽。   
* K) f, L" ?3 S" E% `喜子湖
( 云案。今爲嬉子湖)   縣南六十里。中隔松山。爲西湖。水亦出樅陽。  
: F# l/ ?0 o8 v( |4 \; Z古湖
   縣南百里。水連練潭。亦出樅陽。 : l$ h4 U, G2 K8 D1 B+ o
石塘湖
   縣南百四十里。大龍山南 。其西南抵叚塘湖。遇春夏漲溢。則東合樅陽入江。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21: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4-1-26 08:33 编辑
  s$ N8 A' v5 t( v& t- q
( C* a. D; K% h5 w團亭湖   縣南六十里。括地志云。此水發源于南峽山東南百五十里。與白石湖通。湖中有兩小山。亭亭高峻。白石皎然。故有團亭白石之號。水經注云:  枞陽河水團亭(云案遶极似逸字字形。遶字是)與江流合而東流。即此。名勝志:   按兩山亭亭菜子墩。獨山未知是否。; F7 E( T& a6 ~5 D0 P5 `) F. d  q

9 k7 m& \: }8 N- d2 B! n6 G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07: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2-11-15 22:03 编辑 3 C9 @: _3 z& e
% z) ~3 h0 Q: Q
鴨子湖 縣囗東五十里(云案空缺囗一字极隐约像西字又像區字存疑)。水出練潭。
  P" N  C$ X" K8 g/ T6 k) U 破堽湖 縣東百三十里。倚函山之阿。連竹子湖。接五觀天荒。達源子港入江。 * M4 r' _( X% A6 A$ N( v7 ?
竹子湖  縣東百二十里。與白蕩湖合。由源子港入江。
7 i, p; d  h3 f1 E, }/ i$ I白蕩湖  與竹子湖通。又曰民池。東北出張家賽。接無爲州。南通羮脍賽。由源子港入江。  
" M( {) V8 w/ d5 P7 S8 y/ ~0 N0 ^" l  s, H新開溝河   縣東百三十里。水入大江。
  
; z5 [3 _3 z/ O" I4 p: `6 r- P: x石溪河
縣東九十里。水出烏金渡。通長河至樅陽入江。
: W. _3 R; ~" _0 p, m. H桐溪
縣北郭外。水源自龍眠華屋諸山。南遶龍河資福寺等處。滙于練潭至樅陽入江。 其水由觀音崖下。沿山分支流出西南。溉田者曰桐渠。先是。明永樂間。知縣胡儼以西南地高水少。旱辄無收。相桐溪水可引。因鑿渠繞縣治而出。復分爲二。流入西南。溉田百餘頃。歲久浸淤。知縣陳勉按視復濬。深廣各加二尺。 國朝顺治十五年。知縣葉桂祖再加疏導。遂無壅塞之患。康熙八年。知縣胡必選復加濬之。辛亥歲旱。獨西南 水利。有秋焉。- k5 W4 z6 i" o# e- ^0 t

3 R" n  [' t/ l9 i" U' o! W
; S& s: C' e0 |

8 J8 T5 P1 l" P& k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07: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2-11-15 21:26 编辑
/ o  G6 j+ b8 ~9 o. d. c/ `8 Q/ P6 g% ~* g- B
老洲  縣東百八十里。
8 z; A' j2 W0 P2 H* |" J# ?, }鐵板洲
  縣東南百五十里。在樅陽外三江口。  # m) n: s+ |9 I' y+ c# k5 o9 N
羅塘州
  县東百二十里。
, e- ?8 e% B) R; Z木鵞洲
  縣東百二十里。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0: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2-11-22 20:23 编辑 # }0 [3 s1 p+ l4 [& C7 T# k% O* Z; g

- o' g) P0 {: ?: g+ ]6 O3 x' r: C        ( s# Q" R. s" a- Q) X2 j
潭渡 縣南六十里 . s3 u: E+ X* c; b
新安渡
南四十里。 & V6 W* A3 C% s4 z' w3 W7 g- q( H
金渡 縣東一百一十里。 - b+ S# P5 `( r: U
石溪渡
  縣東九十里  ' o: X" M( Y3 B
破堽渡
  縣東一百三十里。   % M' c$ p4 j. W3 I' X& \
津渡  縣東一百里。  1 l, M5 Z2 O* l! z
黄連渡
   縣東八十里。   
% b, I. A# |/ V( C; D, e) r, f5 r梅渚渡
縣東九十里。  
, [2 U  Y1 c: M' T% \  h$ \- }沽杯坊渡
   縣東一百二十里。  
0 g4 B0 D. ]  y  S" X: \
  縣東一百三十里。  7 I' S; ]. P7 t& [
方渡
  縣東六十里。  
7 E  I3 S1 O- x/ e# C9 n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11: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4-1-26 08:34 编辑
5 {* i, R" j: \9 g
8 ~, M, j7 L. j# Q2 ?% l   " ?4 @" s; P! h
桐溪橋
    在縣東城外。距城僅數十武。爲京省通津。元末。方徳益捐金甃石橋便之。明嘉靖末始(云案圮字形误. 圮:倒塌)。復易以木。歲久亦頹。康熙乙巳。知縣邬汝楫重建木橋。大復舊觀。近亦漸頹。康熙戊申。知縣胡必選重搆堅實。往來稱便。更名曰子來橋
(云案今曰紫来桥。方徳益乃桂林方始迁桐之祖。至明初伯通公方法死靖难时。已历五世。於时为悖。言元末有待商権
)。   5 _8 ?' [6 [; I2 C( U
回龍橋
  
  在城內察院東。7 y2 z" o$ B  o& ?& t* _  e8 y% a
桐陂橋
   在城内錢氏書院西。

( Y0 M' G! A/ K  }' X& T
# x% W' O. p# G* t9 ?9 @0 _7 b' o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