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云月在天

[桐城史] 康熙桐城县志卷一

[复制链接]

299

主题

3556

回帖

5758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758
鲜花(8) 鸡蛋(1)
发表于 2012-7-7 08: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鸿献 实有一点苦心 故能光照简册 今读此志摘 为后人实力行之 可成佳话!{:soso_e179:}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09: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3-10-23 21:29 编辑
7 w  s6 r5 G) ?- d
0 q8 X8 E& h7 X0 p( k" j! `# X水陆营汎   北关汎。  枞镇汎。 汤家溝汎。  老关岭汎 。 本县城守汎(以上陆汎)。    柘家湾汎。铁板洲汎。三江口汎。新开沟汎。殷家溝汎。丘家埠汎。老洲头汎。六百丈汎。下埠头汎。蔡家瑶汎(以上水汎)。俱有石碑为界。 . ^: s% s& ]; p% c! M- K6 U( |) N
河防江防海防
(各府不等)   桐邑无河防海防。止有江防。所辖沿江柘家湾.铁板洲.三江口.新开沟.殷家沟.丘家埠.下埠头.老洲头.六百丈.共九汎。建造营房木楼砲台。安设兵丁防守。 桐邑水利有三。除塘堰听民修築以禦旱灾外。有附郭桐陂一塥。源自西北。流归东南。中穿城邑。绕县治而出。春期挑濬(云案清淤曰挑濬)。灌溉田畝数百餘顷。自顺治己亥邑矦叶桂祖復疏旧制。后有邬邑矦再修(云案知县邬汝楫.矦:侯字异体)。今为城內居人壅塞。陂遂废滞。其湖河港( 氵义)塈沿河圩田云案 (氵义)疑为汊形误。汊。河流分岔 。亦各听居人自行修築。以输国课(云案课:税 ) 。按桐邑地当孔道。北通直豫。南达江广。而且汎分水陆。为皖郡门户。四达之区也。故皇华部檄不听于途(云案皇华: 小雅篇名。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也。后因以皇华为赞颂奉命出使或出使者的典故 )。驿递屡至不敷。勿敢远引他郡。以皖属六邑而言。劳逸殊有别矣。为吏者鞅掌戴星。其可懈欤。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0: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4-1-20 16:34 编辑
4 q1 T( |8 G# L; `. [1 z0 [/ x+ p* V" v; g# |
山川(津梁塘堰附)   序曰。有天地。斯有山川。以宇內大勢言之。五嶽爲鎮。四賣爲(云案賣字.今写作瀆字.简化字渎。河流通海曰渎。四渎: 江.河.淮.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其中淮河.济水古时独流入海。淮河.济水先后被黄河改道所夺。史记·殷本纪: 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而神州以定。復有支山泒水爲各屬襟帶。地靈于斯锺焉。人文于斯尉焉(云案尉应作蔚字。上文泒:支流叫泒.泒音姑)。財貨于斯出焉。匪徒以奇形殊景(云案匪徒以:不是仅因为。匪:不。徒:仅仅。以:因为)。供遊人之登眺已也。桐之龍眠. 浮渡爲一邑巨觀。而溪流潆洄左右。與長江奏表裏之績。噫。盛矣。乃若盈盈裹足(云案乃若:至于。盈盈:叠音词.源於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 本指河水清澈貌. 此借称河流。裏足:被河流裹足而不前。下文便有借助一苇可航之)。一葦杭之(云案杭应作航字)。遙遙虹影。行者樂焉。以至蓄泄之宜。灌溉之利。皆山川之以類及者也。何在不可以徵及時者之修舉乎。志山川。
* R: |7 }7 \1 W5 ^  r: Y5 [, C8 x8 u) s% D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1: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3-10-23 22:00 编辑 0 H, V0 l; b) t
7 r: i' X$ @- r; Q: ]( Y; _2 s
山川(津梁塘堰附)     
  p% j) o" J7 X% R; L0 \
     # m: m3 u- H. w- X3 R! T9 z+ `( H
投子山
   縣北三里許。山爲一方之望。雲起則雨。相傳吳魯肅有子投此爲僧。或云魯與曹操战敗。投其子于此山。方勝覽云(云案:方舆胜览是地理类书籍.南宋祝穆编撰的.全书共七十卷)。投子山有投子寺。唐大同禅師開山。有三鴉伺曉。二虎巡廊。又有雪峯泉及仙估井.趙州橋諸迹。嘉靖三十七年奉旨廢寺。阖邑謂縣北屏障。風水有礙。疏題奉旨廢之
(云案大同禅師常与赵州禅师说法於此。有桥曰赵州。后留记曰:吾塔若红,是吾再来。邑人偶修塔,作玛瑙色,未几,义青禅师来领院事。山中无水,众苦之,忽有甘泉出山石间,郡守贺公遂名之为再来泉,上有石如凤,曰凤石,有神霄宫,有狮子崖,有望湖亭,有虎跑泉,卓锡泉,有仙姑井,深尺许,水止斗馀,旋汲旋出,不溢不涸,人言何仙姑修炼处。投子晓钟为桐城八景之一。明嘉靖末,里绅某规作坟园,其寺遂废)由于康熙23年县志是手抄本影印件.手写不同于刻印.有的字极小.且漫漶不清.本身又有字误.又非一人之所为.点撇波折.鲁鱼帝虎.没有前志可供以比勘.断句识读往往很困难.本人学识肤浅. 错误在所难免.衷心希望同好们不吝赐教) }3 V# c# W' I; Z

  x: ?4 t$ F- H& K# O/ i( ]& {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2: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4-1-26 08:31 编辑 ; B' ]  c' W) f% O6 t) _/ f# i3 P
: d4 M5 ^6 j, j
華崖山    縣北八里。高聳橫峙。多石。草木繁茂。望之華采可觀。故名。中有龍井。禱雨取水辄應。     `' Z, w' M6 T  P8 a9 E
龍眠山  縣北五里。與華崖並峙。有岩有壑。多峭壁。俯清流。愈深愈佳。若布潭(云案育: 青字形误).碾玉峽.  椒园. 賸山. 社壇諸處尤勝。其以瀑布著者。則右有石門冲。左有披雪洞。皆屬龍眠支山。宋李公爲泗洲參軍(云案鱗应作麟。下徑改)。歸老于此。號龍眠居士。有公麟書屋遺址尚存。常與蘇黃往還。手自繪龍眠山荘圖。蘇東坡爲之跋。又曰龍眠有三李。一爲亮工。一爲元中。此山半屬舒城。輿地紀勝云。龍眠在縣西北三十里。與舒城. 六安. 太湖. 懷寧諸縣連界。以山中有二龍井。故名。按今去縣西北六十里。與舒城. 六安接。太湖. 懷寧非是。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3: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2-11-16 09:33 编辑
$ F. f! s( n/ E& y7 v$ p, v7 Z/ H/ Q
華崖山    縣北八里。高聳橫峙。多石。草木繁茂。望之華采可觀。故名。中有龍井。禱雨取水辄應。   + ]& `8 s3 r( a
龍眠山   縣北五里。與華崖並峙。有岩有壑。多峭壁。俯清流。愈深愈佳。若育布潭(云案育乃青字形近而误)。碾玉峽。椒園。賸山.社壇諸處尤勝。其以瀑布著者。則右有石門衝。左有披雪洞。皆屬龍眠支山。宋李公鱗爲泗洲參軍(云案鱗应作麟字。下徑改)。歸老于此。號龍眠居士。有公麟書屋。遺址尚存。常與蘇黃往還。手自繪龍眠山荘圖。蘇東坡爲之跋。又曰龍眠有三李。一爲亮工。一爲元中。此山半屬舒城。輿地紀勝云。龍眠在縣西北三十里。與舒城六安太湖懷寜諸縣連界。以山中有二龍井。故名。按今去縣西北六十里。舆舒城 六安接。太湖 懷寜非是。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3: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4-1-26 08:32 编辑
5 v3 Z8 W- f3 d4 ]9 C
- r4 M& W0 S% H鳳石山   縣北三里有仙姑井。相傳何仙姑修煉處。水止斗餘。旋汲旋出。不溢不涸。有卓錫泉. 虎跑泉。有獅子崖諸勝。偏北有覌音崖。崖二百餘丈。下臨桐陂。上有石可容數輩。相傳爲仙人(云案奕宜爲弈字) 。7 N4 \* C2 \, {  k% i- F

1 J6 D+ [& E6 G0 X
% p% T( }* m# A) I# f0 Q" l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4: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2-11-15 22:02 编辑 + l9 Q( @" V9 R0 \5 K

$ }8 T& g8 ^  [' K屏風山    縣西二里。上有靈泉(云案靈泉。极像靈字。不能遽定俟考)。   2 x- [1 J" R' B1 z$ ?8 [# b
撩風山
   縣西四十里。上有風洞。風出有聲。  
: ~" S9 I. w+ b# `石井山
   縣西二十里。嶺有石井。又名栲栳山。又名(山考)峔尖。宋無用禅師道場也。一峰聳峙。由塔拾級而上。幾出雲表。明末賊亂。居民結砦其間以避之。  4 q8 c! d( E. P% ~
掛車山 縣西三十里上有掛車石。漢都長安時要路。  
8 a; `8 J+ a( \7 C9 E2 {  Z% C6 j# \雙石山  縣西十里    - V- u, M7 e' f" D) @7 |; ~
王屋山
  縣西五十里。有王屋寺。  
8 |  r# {" R% t- n) [! M5 I! B0 ?屋脊山  縣西六十里。形如屋脊。西屬潛山。有龍井。大旱祈雨取水之處。    , B) L( w8 V. X
北峽山
  縣北四十里。在白沙嶺外。兩山相夾如關。即北峽関     
( O6 l! S6 j3 G1 d南峡山
   縣北四十七里。魏太始二年。吴伐皖。张遼救之。至此築壘名南峡戍。一名峡石

* {3 _4 f) @7 I, C8 ?
9 A$ I" A, j3 V. Q1 ?* r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5: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3-10-23 22:02 编辑
) Q* G: c' p/ x) ~5 E
/ h' K  {* Y: z! m3 H樗蒲山   縣東北十里。有二石如二人相對樗蒲之狀(云案樗蒲古代擲木博戲) 。 6 u1 y# U& @% q
魯谼山   縣東北十五里。相傳魯肅居此。其上有試劍石古蹟。
; _# d* N! b2 R8 m* t: w金山  縣北二十里。上有金山寺。   + W( K. x3 B/ @! B
麻山  縣東北三十里(云案府志云:其山蜿蜒深郁,多秀峰奇石)。    w8 F1 Q- [; e9 X% i
旗嶺山   縣東北四十里。舒廬要路(云案府志云:山势嶻嶪路逕舒城)。  - ?  A) H# A6 f& i. o; A7 t
廬嶺  縣西北三十里。郡志云。其岺近廬。有熊有山牛。  . Z4 l0 X7 N  x# g% P) A# o( U
洪濤山  
縣北四十里。山髙聳宏廣。每大雨則水下噴如濤。故名(云案府志云:县东北四十里,高耸峭拔,每雨下则水沛如涛)。  
" e( `$ d& L7 o8 w' e9 F1 ?大凹山
縣東北六十里(云案府志云:东四十里,平冈顿起,突兀峻嶒,多怪石,为东乡众山之祖)。   
+ S: p7 a9 g: _% B' U桐梓山
  縣東三十里。其上常有雲氣。雨霁尤佳。有龍王廟。禱雨多應。
6 |$ |+ S- x# X3 U! l
峽山  縣東八十里。出枞陽大路。
+ B4 w$ x) S- c( V0 G, e, y& v雞樓山
  縣東九十里。   . W& F! W+ C" h& S% a! {( J
黃公山  
縣東南八十里。明建文時黃公觀死靖難。常顯神于此。故名。
  _! V- |1 t/ L6 T- `( l龍井山   縣東九十里。俗名龍城山。其形如城。相傳元末土人羅友立砦于此(云案砦同寨)。故以城名(云案府志所载与此迥不相侔:  龙井山   西十有二里,多龙潭,深不可测,溪山明秀如画,又名画溪)
2 G8 c5 ~0 d& P9 @2 K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16: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4-1-26 08:32 编辑
" e9 ]* w  }; e! e
8 R8 Z, V; k- w' l/ H) k連片山   縣東北百二十里(云案前四字原直排。只隱約看見左半邊而定为此)
# T& ^" w  j. @
至公山  縣東百二十里。
) w+ n. w& m' x8 h函山
(云案据程璟先生考证函乃(凵中了)字之误.而县志实作函山.先生并提供释义.唐朝时.阮家始迁祖因平盗有功.封为镇南将军.爱(凵中了)山之美.遂定居之.居(凵中了)山后.贼惧而远之.人民则安之.纪念其功德.山中盗贼了结之意.山中一竖改为“了”字.此即 (凵中了)山名之由来。后葬(凵中了)山北麓阮家享堂正前方.有碑“唐镇江南大将军枞江阮公之墓”.明末阮大铖是其后裔.此字弄不出只好述其形曰凵中了)   縣東百三十里。瀕江。又名蓮花峯。有煉丹池風洞。郡志云。山多虎多鹿。有斑竹及青石。亦古白雲道場。  
8 P+ V8 Z8 \7 i3 o巢山
  縣東百三十里。  
8 t9 K4 o) V1 _5 C7 {$ L青山  縣東百十里。山有十奇。其麓有石屋寺。相傳晉裴仙修煉于此。上有金雞洞。有石鼓。草木四時皆青。 : K8 A' ~' Z$ S: W+ x* D
下青山  縣東百四十里。瀕江帶湖。水漲則宛在湖中。4 d7 o  e/ n7 {8 y0 @" h5 s, X* m
磨旗山
   縣東南百二十里。在枞陽鎮。相傳南宋李駐兵于此(云案宋史作李全.上古25史宋史卷476.第6736页)。有砦口。有鎮。
& H% Z4 M: v7 Q" |! f梅岺    縣東百二十里。又名梅林。上多梅竹。% H: r7 j" v9 T' a9 X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