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433
- 积分
- 797
- 威望
- 100
- 桐币
- 322
- 激情
- 909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39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4-28

桐网贡生
 
- 积分
- 797
 鲜花( 4)  鸡蛋( 0)
|
小时候,老家时兴抓周。即幼儿周岁那日,家长将钱、食品、玩具、书、笔等东西摆在桌上,再把孩子抱上桌,看孩子首先伸手抓什么,据此来推测孩子长大后的兴趣前程。倘若孩子抓到书或笔,则预示着将来饱读诗书,必为达官贵人,不再插田了。于是,全家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7 N2 q1 J1 b8 w+ k9 K; w# i7 s
“辛苦莫忘晨夜读,买书钱是绩麻钱。” 我的家乡桐城,是有着“穷不丢书,富不丢猪”悠久传统的文化之乡。自古至今,多少家庭含辛茹苦,百折不挠让孩子读书识字,抚育出一个读书人,从而“与先圣先贤并肩论道,弦歌不缀,永世长青的开启着、构建着未来无数个世代的中国心灵”(高上秦《一个中国古典知识的大众化构想》)。因此,科举时代,人们常把一函图书与杏枝、花瓶画于尺幅之中,赠送给赶考的学子,寓意“读书成名、科考高中”。, p# E( I/ |+ `: }7 k# U: k' w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自隋代创办科举制度以降,1300余年的科举考试,不知造就了多少由童试而秀才、分试而举人、会试而贡士、殿试而进士的读书人。而进士头三名状元、榜眼、探花,更是一举成名天下知,加官入品,极尽荣宠。宋真宗赵恒曾以九五之尊作《劝学诗》云:
) `$ v4 h+ ]; E" r% T+ O 富贵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 A; x- y, }. e1 Q: j( J |' k) Q 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1 C3 D) o; h) Z) K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 o' z! D' b' ]/ v# ?/ k6 k/ |
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
. @& P8 Z% O8 ^! \1 O, f; G+ H5 p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2 Y2 c/ w( s& }$ s7 o# ] 窃以为,以博取功名为宗旨的读书,不知读痴了多少书生,草菅了多少青春。纵使到了现代,莘莘学子们依然为学历文凭、谋个好饭碗而悬梁剌股,年年上演千军万马争渡独木桥的悲壮。
" R) V+ S# f! S% ^" q+ U8 [2 k& Z" F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韩愈《符读书城南》),“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王安石《赠外孙》),“名场未捷宁妨学?史限虽严不费诗”(陆游《示子聿》),可见,正确的读书应是一种求知的手段,而绝非单一为功名利禄。林语堂老先生云:“有价值的学者不知道什么叫做磨练,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苦学,他们只是爱好书籍,情不自禁地一直读下去。。。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人生的盛宴〉)。而读书,“从浅近方面说,是要增加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预备在社会上做一个有用的人材;从远大的方面说,是要精研学理,对于社会、国家和人类作最有价值的贡献。”(〈蔡元培教育论集〉)因此,虽不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的皓首穷经的书呆子,也不乏“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的清高雅士。更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2 ?- W+ I/ b; N, w& `的仁人志士。我很赞同杨玉清先生在其〈论读书〉一文中对读书人所作的界定:
6 [7 \5 ?: s* w! C3 ?$ P4 v) ?7 U 以读书为混文凭的人,不是读书人;+ p6 s/ f) J8 n" W* e1 P
以读书为混官做的人,不是读书人;
7 p8 r# r* D' Q1 n% @ @ 以读书为时髦、为装饰品的人,更不是读书人;
& l+ ?) U+ t" o& b6 }9 O- g6 r+ O- C P+ r 读书人应该把一切书本上的教训,发为自己的行动......$ ]5 q4 f! A5 D: A% B% e
观我之读书,幼年亦难脱旧窠,读己不悦之书,学己不爱之业。倘若偷读他书,便被视为异端斜路,大加挞伐。及至谋得饭碗,仍为职称的诱惑而挑灯夜读,悲苦之情,唯有自知。待到两鬓染霜,老眼昏花之时,方获阅读自由。只有此时,读书才是真乐趣,不为经天纬地,不为功名利禄,只为爱好,只为充实,只为避离呛人的红尘,只为寻求心的宁静。
8 ]# p1 s$ Y6 \# ]: Z( D 宋代诗人尤裘颂读书云:“ 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此等意境,岂一个“读”字了得? # W$ U+ a9 s5 A* u) _. [3 Y
1 d1 g5 u z* F: b. |5 E4 i
' H3 H5 t# p* B% Q, T8 `5 g! I6 c4 c5 Q$ S8 Z) y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