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433
- 积分
- 797
- 威望
- 100
- 桐币
- 322
- 激情
- 909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39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4-28

桐网贡生
 
- 积分
- 797
 鲜花( 4)  鸡蛋( 0)
|
0 l; ?1 K5 {% J 7 K8 z% n4 {5 _, X
% E1 ?9 L$ L( F% ?! J, k1 i/ |' o. M3 m4 x* m/ \* X5 A
山光照槛水绕廊 , 舞雩归咏春风香。- ~0 @* z6 K4 I3 x) h$ F8 j
好鸟枝头亦朋友, 落花水面皆文章。( }7 b4 W6 w* D6 z. j3 B/ b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读书好。: {: m6 i) O7 f
读书之乐乐何如, 绿满窗前草不除。
4 v& F8 q: Z0 h U! I9 w& S 修竹压檐桑四围, 小斋幽敞明朱晖。
5 s; C+ O' F" @. c: l# } 昼长吟罢蝉鸣树, 夜深烬落萤入帏。
! ?3 W9 n/ ~: g& v9 v 北窗高卧羲皇侣, 只因素谂读书趣。
1 C: d4 H* C& X0 E 读书之乐乐无穷, 瑶琴一曲来薰风。& h y( v- a5 E% Q
! g4 J5 E5 l) r: D- |
昨夜前庭叶有声, 篱豆花开蟋蟀鸣。
8 b4 Y1 }3 \# g. O+ u6 v9 e 不觉商意满林薄, 萧然万籁涵虚清。
9 t& E0 j0 g3 u2 v* w; ~) w( r 近床赖有短檠在, 及此读书功更倍。$ ^. T8 e7 C- X- m. {0 X
读书之乐乐陶陶, 起弄明月霜天高。6 w0 {7 [1 L+ z* z/ ?( W
: w3 N5 ?4 d/ @ 木落水尽千岩枯, 迥然吾亦见真吾。
6 d* `$ K5 P1 u8 C8 c 坐对韦编灯动壁, 高歌夜半雪压庐。
0 q0 }$ H; H* J 地炉茶鼎烹活火, 四壁图书中有我。
4 K0 V1 K# R$ W: Q# s4 Z 读书之乐何处寻? 数点梅花天地心。
4 z0 p a6 b7 k 这首《四时读书乐》,是宋元年间的学者翁森所撰。它以生动的艺术语言,绮美的文学意象,描绘了古代文人雅士一年四季的读书乐趣。在中国读书史上播颂千载,脍炙百代。其景其情,更是历代读书人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 k* w' z% i) l0 U' W! T
书是人类文明的主要载体。与文明同生,伴文明同行。人类所有的成功与失败,思想与情感,都历历在案。仅以孔子的《论语》为例,区区1.2万字,问世即受尊崇,奉为儒教经典。行世2000余年以来,仅历代学者为之注释疏证的著述就逾3000种。被称为中国人的圣书。其实,何止《论语》如此?“先民的歌唱”——《诗经》,“哲学的天籁”——《庄子》,“泽畔的悲歌”——《楚辞》,“儒者的良心”——《孟子》,“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在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殿堂里,大道名儒,各树一帜;百花齐放,春色满园!汗牛充栋的书籍,构成了华夏悠久文化的精神实体,塑造了民族的性格和灵魂。
5 K: \ @, R9 m6 h& D7 Y8 Z 正是因了书卷博大精深的内涵,无论先民今人,无论国人洋人,尊书爱书、读书藏书的炽热之情与日俱增。而号称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则又是“世界上最早藏书和读书的国家。”(季羡林《藏书与读书》)当我们深情凭吊老子著书处、孔子弘歌台、朱熹观书第、屈原读书洞等数不胜数的读书史迹时,当我们不绝于耳地聆听孔、孟、墨、荀以来先圣先贤们关于读书的睿语精论时,我们怎能不心生敬慕?怎能不争相仿效?4 C2 d6 u' _! ^0 G8 M
蓦地,一个优雅的名词跳出我的脑海:书香!是的,书香!曾令无数读书人魂牵梦萦的名词!带着松烟味的醉人书香从远古飘来,陶醉了、陶冶了古今多少读书人?那瑶琴一曲、起弄明月、数点梅花的境界,痴迷了多少捧卷者?难怪文学家、翻译家柳无忌先生深情地感叹:“我特别爱好书香这个形容词,它与铜臭作一强烈对照......倘使在我的梦想中出现一个理想的世界是一个十足中国味道的书香社会。”# Y. X+ S4 j7 n9 F3 @1 u$ b
令我倍感欣慰的是,这浓浓的书香里,也氤氲着来自我的家乡——桐城的一缕清香。有清一代,桐城一邑,翰墨飘香,人文荟萃。以方苞、戴名世、刘大櫆、姚鼐为首的桐城文派,统领中国文坛两百余年。计拥有1200余位作家,2000多种著作。(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世人惊叹:“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
7 o* y7 ~- Q+ T' a% D* Y7 k 我仿佛望见:万壑松风的龙眠山庄草庐里,北宋画家李公麟在书墨飘香中,奋笔作画;因著作《南山集》而陷文字狱的桐城派鼻祖戴名世,手执镣铐昂首挺胸,慷慨赴死;著作等身的教育大师吴汝纶,正巡视在自己创办的桐城学堂里,陶醉在朗朗书声中......今日桐城,书香更浓。后学不让先贤,读书之风更加炽盛。从耄耋到童稚,正以乐陶陶的心态,吟咏当代读书的篇章,谱写着新的梦想和荣光......# m+ h7 O5 R; j3 ^. l, S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K ^. T Y( u ?( h. _
|
-
|